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老县堂(上)
◇陈远明

  老县堂的“绿”

  椒江回来后,几个文友来访,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老县堂那分浓郁的绿。

  绿色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希望,是生命的色彩。

  我知道,老县堂是美的。我也写过关于老县堂的文章。但是老县堂的绿,我却没有细心品味过。也许心中已经把它融化为美的一部分了吧,故熟视无睹。

  文友说多了,我就开始细细地品味它的绿。

  中午,我从办公室搬出椅子,靠着栏杆,听着小雨,细细品味它的绿色,那分浓郁的绿色,那分令这么多文友,为之赞叹不已的绿色。

  从四周的格局来看,老县堂两旁都是樟树,刚好高过屋顶。这就使得老县堂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的丛林之美。虽然从理论上说,房屋前边应该种小树,两旁应该种中等的乔木,后面应该有大树。但是当时这里是全县的行政中心,它的后面是背山,是整座的天台山脉。与整座的天台山脉相比,旁边的樟树,都变成了小树苗。

  大堂和旁边厢房之间,那一株柏树,因为太茂盛了,每年台风来时,都要敲打屋顶的瓦片。所以2013年整修的时候,锯去了一半。把下面的枝叶都锯去了,也就显得格外挺拔。

  文友所指的,那种美得令人忘记时间的绿,主要指院子里的各种花花草草。这是楼下离退休老干部们精心种植养护的。

  不大的院子里,分成了四个小块,每一块都布满了绿,各种可爱的绿。稍高一点的,有金桂、丹桂、石榴、枇杷。因为这些树拓展了空间,使得这种绿色,不至于过分局促,增加了绿的张力和空间,也增加了绿的层次感。中等个儿的,有蝴蝶花、紫荆花、海芋、绣球花、剑兰、吊兰、黄瓜等等。再低一点的,有韭菜、观音菜、苋菜、香菜、草莓等。这就使得一走进这个世界,这个空间,就能不自觉地感受到绿色。所以一个文友说,这种绿,绿得令人窒息,绿得踏实,绿得舒服。

  这些是直接种在地上的,另外老干部们因地制宜,发明创造了许多绿化办法。一楼走廊里,全部是绿色的盆景。这些盆景,有种在花盆里的,也有自己创造出来种在金龙鱼的油瓶里的,也有种在茶杯里的小品。

  一位作家说,我们可以从一块菜地看出一户人家的时日光景。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花园,从这个院子,看出居住在此的人们的生活和心态。

  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因为春天不是季节,而是人和。这里人也是不老的,因为年老,不是年龄,而是心态。有如此心态的人,可以把每一天都过得快活自在。

  老县堂的绿,是有特色的。

  首先是内外和谐的绿。丛林掩映下的绿,是层次不同的绿,虽在城市中心又如同山区的自然的绿。这就是老县堂的最大特色。因为别的地方,可能也有这样的小院子,但四周被钢筋水泥包围着,那种绿就显得小家子气。而这里,既有大绿,古木参天的绿,也有盆景里的,甚至小茶杯里的绿,那种小巧玲珑的绿,渗透生命力的绿。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尤其是在城市里。

  其次是院子里层次感分明的绿。不大的院子里,分成了四个小区块,每个小区块,既有树木,又有花草,错落有致。这就使得整个区块,既能使人感到满地的绿,又不使人感到疲乏。也就是,不乏张力和美感。一张白纸,如果画满了,就缺少了张力。同样,如果满地是草木,也会使人的审美感到疲惫。而这种疲乏就在层次感中得到消除。

  此外,这里的蔬菜是真正的绿色食物,如黄瓜、蒲瓜、天萝、香菜、苋菜、韭菜等。也就是说这绿色,既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使我们心情舒畅。同时,也给人提供了食物,在劳作中还能得到锻炼,实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们,没有理由是不幸福的。

  这就是老县堂的绿。令人看了一次就着迷的绿。富有生机的绿。

  老县堂听雨

  下午从新华书店回到办公室时,雨下得很大。我干脆关起办公室的门,拉起了窗帘,静心地听下雨声。在钢筋水泥结构的世界里,是很难听到以前雨打瓦上的那种滴滴答答的动人声音了。而老县堂就是这么一个好地方。我的办公室又在二楼,这样,就能更清晰地听到那淅淅沥沥如小夜曲般的雨声。

  看景远不如听景。在法华经的法师功德品中,提到法师的功德。眼只有800种功德,而耳朵就有1200种功德。因为耳根是较眼根要圆通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听才能更加深入了解世界。

  我闭上眼睛,静心听雨。

  因为梅雨季,这几天雨下个不停。有人说春雨如小夜曲,秋雨如思乡曲,那么这梅雨如什么呢?我想如相思曲吧。总在心头,挥之不去,连绵不断,这就是梅雨季的特色。

  那噼噼啪啪的是打在瓦上的雨声,那滴滴答答的是打在地上的雨声,那相对较重的落地声,好像还伴随着水泡的是瓦沿水落地的声音,还有细细密密的不静心根本听不出来的是落在前面那株柏树上的声音。其实我分辨出的也就这么几种雨声。

  而《法华经》中的妙音菩萨竟然能分辨出一万多种声音,真是了不得。这是要经过多少年的苦修,才能成就如此圆满的功德。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水作用巨大,一滴水怎样才不至于干涸。弟子一时间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至于干涸。同样,一个人只有汇集到社会中去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单打独斗,形不成力量。只有把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才智融入社会,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

  人心都是相通的。文化其实本质上也是相似的。都是对人性的一种解读,不同的是表现形式。

  几乎在同时。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哲人在思考水的问题。不过他思考的是水的伟大之处。水能够随形随质,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就有不同的形状。不与人争,但利益万物。这就是上善若水。他就是老子。

  关上门,拉上窗帘。这间办公室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好像隔断了我与世界的联系。但心却是最自由的,可以上天也可入地,可以古代也可现代,可以有形也可无形。当然,这是快乐的心。所以独居不等于是孤独的。热闹也不等于不孤独。

  现在许多人都是杯盘狼藉,莺歌夜舞之后反而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孤独,这是为什么,这是未从内心找到快乐。心是快乐的源头,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找到快乐,才能永远快乐。如果没有心的改变,人的生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

  一阵急雨声,把我的思维拉回到眼前。是一阵大雨。就好像千军万马,擂鼓阵阵。

  我想地面这个时候肯定是起了一个个大水泡。路上的行人这个时候都应该都躲了吧。小雨的时候还可能有人没躲。我在办公室听雨前就是在新华书店,就是冒雨赶回来的。因为那时是小雨。其实最容易打湿人的就是小雨。因为不在乎,就不会打伞,就容易被打湿。而像现在的大雨,要么躲了,要么就会打伞。

  人都是这样,容易在小事情上犯错误,在大事情上往往比较仔细。而这也容易犯错误。

  外面传来鸟叫声,肯定是躲在屋檐下的。他们在叫什么呢。是欢呼,还是悲伤,我听不懂。不过以我们人类的思维,应该是悲伤的。雨这么大,到哪里去寻吃的,以后的日子怎样过下去呢。不过这也许根本就是人类的主观臆测,也许小鸟是快乐地欢呼着。有些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理解,否则永远只能是主观臆断。以自己的主观去认定别人的思想,自己知道的认为别人也是知道的,这会造成多少沟通的障碍和问题的产生。这是人类的一种通病。

  不知什么时候,雨声没有了,我的思绪也回来了。听雨的时间过得真快。时间就好像凝固了一样。刹那就是永恒,这就是禅定的感觉。听雨的世界真美妙。能感觉到内心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能感受到世界的角角落落的美妙。这种美妙只能用心去体会。永远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像禅宗的不可说一样。“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夜听雨
陈紫妤║夏天,小雨
屋内听雨
思绪在雨中飘荡……
李 君丨今夜,我在听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