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合国军总司令触动陈赓:我不下死守阵地的命令


核心提示:
中国军队有一句传统的口号,“人在阵地在”,一旦哪块土地被指定为阵地,那守卫者的生命就与它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命在阵地就得在”。朝鲜战争期间,曾有一件事给后来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的触动很深:美军军长给一位师长下达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扼守某个阵地”,接任麦克阿瑟任总司令的李奇微将军,马上把这段话勾销,“只有集团军司令官本人,才可以向一支大部队下达这样的命令,除非我亲自勘察了地形,观察了现场的情况,并确定有这样做的必要,否则我决不下达死守阵地的命令。”

文章目录:

联合国军崩溃时前线将领却在大后方开会

朝鲜志愿军指挥部,晚9时,彭德怀正在拍桌子,为113师分兵龙源里而叫好。在日本东京美国驻日大使馆,晚9时50分,麦克阿瑟正在与被他紧急召回的联军东西两线主官沃克与阿尔蒙德将军商讨对策。这次会议日后一直饱受指责,前线崩溃在即,将领们却被招到大后方开会,美国和日本军事学家称之为“最奇怪的会议”。

志愿军缺乏反坦克兵器 前仆后继扛炸药包打坦克

陈忠孝:咱们反坦克兵器是不行,用40火箭筒打美国坦克是不行的,我们就靠什么,我们就靠炸药包来打敌人坦克,打到第二天拂晓了,这炸药包也没有了,子弹也没有了,这时候敌人怎么突围呢?坦克夹着汽车,汽车炸坏了,坦克就把那个汽车拱到沟里去,继续前进。

志愿军补给几乎为零 一个排甚至只有三个土豆

战争初期,美军一个一万多人的师,拥有各种车辆1400辆,志愿军4万多人的一个军,却仅有几十辆畜力大车,其余物资只能靠人力背运。随着战斗分散在上百公里的山区展开,志愿军士兵能够得到的补给,几乎为零。有的志愿军数十人的一个排,全部食物只有3个土豆,很多人只能靠从敌人那里找到的食物活下来。

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 用刺刀“挑回”阵地

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相比,则更崇尚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等等,不惜一切代表攻坚或者固守的命令,常常出现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决心书和石头,往往都是处在艰难境地中的士兵们,坚持作战到底的武器。阵地上中国军队有的原来近200人的连队,此时仅剩下20余人,失守的阵地在夺回它的时候,是依靠短兵相接的手榴弹和刺刀。联军突破前沿阵地,使337团指挥所突然暴露在对手的威胁之下,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正在这里的副师长刘海清立即高喊,指挥所不能乱,谁也不准乱动,并立即组织反冲锋,政治处主任王树瑞挺身请战,带领突击队一鼓作气冲上山头,用刺刀尖挑回了阵地。

凤凰卫视12月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期间,美军在东西两线分头前进的态势,让北京的毛泽东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战略构想。他命令彭德怀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进攻,分割包围两边的敌军,期待一仗就能把朝鲜土地上的对手几乎一扫而光。然而,初次出国和美军交手的志愿军,很快也就意识到:拥有强大火力和空中优势的美军,并不是当年国内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虽然自己兵力占有优势,但是火力却几十倍落后于对手,这决定了担任包围圈封口任务的中国士兵,和冲撞过来的强大对手展开的必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联合国军崩溃时前线将领却在大后方开会

解说:公元1950年11月28日,因朝鲜战场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发世界上的连串反应,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令历史学家们眼花缭乱。11月28日凌晨5时左右,正在北京的毛泽东给朝鲜的彭德怀拟写电报,要求消灭3个美军师的时候,被称为一贯会为自己失败而开脱的麦克阿瑟将军,从东京拍出了令华盛顿惊慌失措的电报——本司令部已在其职权范围之内,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但它目前所面临的局势,却超出了它的控制和力量。

美国总统杜鲁门吃惊地知道了这份电报的内容,而仅在一个月前,那位远东统帅在威克岛上还十分轻松地告诉他,朝鲜已不在话下,现在却又充满忧虑的告诉美国,显然我们目前的军力不足以应付中国人的这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天时地利对他们更为有利。同一天,在朝鲜志愿军指挥部,晚9时,彭德怀正在拍桌子,为113师分兵龙源里而叫好。在日本东京美国驻日大使馆,晚9时50分,麦克阿瑟正在与被他紧急召回的联军东西两线主官沃克与阿尔蒙德将军商讨对策。这次会议日后一直饱受指责,前线崩溃在即,将领们却被招到大后方开会,美国和日本军事学家称之为“最奇怪的会议”。

最后决定东西两线停止进攻,将联军迅速后撤到平壤元山一线布防,撤退成为4天前发动北进攻势的联军免遭灭顶之灾的唯一选择。

陈忠孝(时任113师337团1营教导员):一到了敌人后方,敌人前面就慌了,因为任何军队都怕腹背受敌,只要你的后方被断了,他前方不管你多么英明指挥,前方必乱,你必须撤,你不你就得全军覆没,怎么样能撤得好,这就看你的指挥艺术。
 

志愿军缺乏反坦克兵器 前仆后继扛炸药包打坦克

解说:美国学者评论说,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经过研究中国人的特点,发现他们纪律严明、敢打敢拼、坚忍不拔,从营级到军级都喜欢使用包围的战术,他们一旦获得优势就会马上加以利用,但是他们与北朝鲜人一样,后勤供应也是致命的弱点。按照巴顿“你一旦作出决定,就千万不要耽搁”的忠告,沃克决定将部队后撤到最好的防御阵地,无论距离有多远,他要在那位中国司令官的第38军和第42军完成包围以前布置好一切。

志愿军113师337团1营1连2排排长郭忠田负责的阵地,是位于龙源里北山葛岘岭下面的一个小山头,离公路不过50米,他带兵有个特点,规定什么都可以扔,唯独武器弹药、干粮袋和小铁锹三样东西例外,每到一个地方,他动员士兵不吃饭也要突击把工事挖好,这支连队自从入朝以来,一直担任预备队任务,还没有向对手放过一枪,但许多士兵因挖工事手上都磨出了血泡。

29日上午,从三所里转道而来的联军大部队逼近阵地,他们正是南撤下来的美军主力。郭忠田指示士兵张忠祥,瞄准走在前面的吉普车,打响了他们排抗美援朝的第一枪。当时只有轻武器的志愿军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抵挡住对手的坦克,虽然它们爬不上山坡,但在山下公路上却可以横冲直闯,用肉体与钢铁坦克的搏斗,如同古罗马时代的斗兽场。

陈忠孝:咱们反坦克兵器是不行,用40火箭筒打美国坦克是不行的,我们就靠什么,我们就靠炸药包来打敌人坦克,打到第二天拂晓了,这炸药包也没有了,子弹也没有了,这时候敌人怎么突围呢?坦克夹着汽车,汽车炸坏了,坦克就把那个汽车拱到沟里去,继续前进。

解说:冲到坦克前还活着的士兵,把成捆的手榴弹塞进坦克履带,但美军坦克兵却能很快地修好,中国士兵只能再次冲上去引爆炸药。

陈忠孝:我亲眼看到的就是三连副排长,把炸药包放到敌人坦克上的,两个人去打的,第一包炸药没放上去,负伤了,结果副排长急了眼了,自己扛了一包炸药就放上去了,就把敌人的第一辆坦克就炸坏了。敌人后面的坦克也是急忙逃跑,前面的坦克坏了他都看不到,第二辆坦克就冲到前面这个坦克上,撞坏了,就这两辆坦克把敌人堵住了。

解说:阻挡南下联军的战斗正在进行,从顺川北上增援而来的美骑兵一师,又杀到守卫者的背后,致力要打通被他们称为夹击山岭的撤退通道。双方的士兵把机枪枪筒都打红了,战斗的激烈,让中国军人重新评估眼前的对手。战场上的美军士兵几乎都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部署在日本的占领军,由于投降的日本彻底放弃了抵抗,占领军在那个岛国上的生活十分悠闲,因此曾被记者形容为是榻榻米上的军队。

然而,这些过惯了和平日子,看似闲散的士兵,在实际的战斗中依然战斗力不减,致使守军阵地险象环生。

陈忠孝:二营的本队它来得晚,它刚占领阵地,敌人就发起进攻了,它还没有构筑工事呢,所以二营的阵地,一下就被敌人冲垮了。

解说:攻上阵地的对手立即向守卫1营的背后,迂回包抄,一旦他们的企图实现,正在与当面之敌激战的1营,与后方指挥联络弹药输送,和伤员后撤都将被切断。陈忠孝跑步去组织反攻,但半路上遇到的事情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他突然遭遇一支队伍,而他们正是之前奇袭武陵桥以后,又按照军指命令,继续向前穿插破路的军特遣队,这对危急中的陈忠孝来说,无疑是遇到了大救星。

陈忠孝:我的手里一个兵也没有,你一定给我占领当前主峰这个高地,保障我这个一侧安全,我得向团里报告,那两位科长毫不犹豫,立即下令侦察支队跑步占领这个高地。

解说: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阵地重又回到2营手中,被撕开的缺口堵住了。至此,美军三个师主力陷入凤鸣里,价川、三所里、龙源里之间的包围圈中,只要冲破三所里、龙源里的出口,就能杀开一条生路。进攻与撤退,包围与突围,在冰天雪地的朝鲜大地上,滚动着震撼的血火之战。

美军打起仗来随时得能编织起铺天盖地的火网,一个支援炮兵营20分钟内就发射出3000多发炮弹。

郝占海(时任112师作战科炮兵参谋):人家那个美国打起来,根本不考虑弹药多少,愿打多少打多少,人家那个炮从天明打到天黑,就这么打,你多少炮弹,天黑打到天明。

解说:就是陆地运输出现问题,美军可以从天而降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和食品,甚至还有牧师与威士忌。而且战场上的伤员与阵亡这的尸体,都可以通过空中走廊迅速后送,这不仅大大减轻了作战部队的负担,对士兵们也是很大的心理安慰。

郭永胜(时任113师338团军医):他们的运输工具是直升飞机,直升飞机直接地送基地医院,我们还得到战区医院,他们救治伤员就是直升飞机医生,就基地医院也就是日本这个岛,那个岛的医院。他们的伤员救治就这么弄,所以他的后方就简单,他的运输,他吃的东西完全就是直升飞机来给你有了,他也不要冒烟也不要什么东西,没有冒烟的。

解说:美军由于弹药、汽油充足,为防止受冻损坏,规定每隔30分钟武器就要射击一次,美军的连长有一项额外的任务,是强制疲惫不堪的士兵,定时换下潮湿的袜子,以防冻伤。而中国军队的作战环境则恶劣得多,由于没有制空权,频频遭受空中打击,他们白天只能隐蔽在山谷和岩石的缝隙中,躲避凝固汽油弹带来的成片火海,夜晚出来趁着月光作战,天一亮就得隐蔽,这种“月光攻势”,极大地限制了进攻的速度。
 

志愿军补给几乎为零 一个排甚至只有三个土豆

解说:战争初期,美军一个一万多人的师,拥有各种车辆1400辆,志愿军4万多人的一个军,却仅有几十辆畜力大车,其余物资只能靠人力背运。随着战斗分散在上百公里的山区展开,志愿军士兵能够得到的补给,几乎为零。

陈忠孝:到了战场上,我们后勤供应不上,就靠自己带的那点东西,为什么我们每一次战役,只能够打七、八天,带的粮食、弹药都用完了,这个仗就得结束,不能打了,没东西打了。

解说:有的志愿军数十人的一个排,全部食物只有3个土豆,很多人只能靠从敌人那里找到的食物活下来。

牟立善(时任112师334团团长):白天敌人进攻,晚上我们反击,反击完了以后打扫战场,收集点弹药啊,敌人扔下的一些食品啊,咱们拿回来还吃。

解说:有的美军部队被志愿军包围投降后,发现中国士兵往往迅速扑向美军和车上的补给品,而无人顾忌他们,致使一些美军士兵可以溜走。对手凭借空中优势,以绞杀战术破坏中国军队运输,造成补给极端困难,伤员由于只能等待担架队,依靠人力缓慢后送,有的伤员被送到后方医院时,已经成为冻僵的尸体。

1950年朝鲜冬天的严寒,是历史上少有的,夜间的温度降低到接近摄氏零下40度,而夜晚是志愿军唯一能战斗的时间。寒冷造成志愿军大量非战斗减员,许多士兵的手和脚冻成了烂肉,连手榴弹的弦也拉不出来,引信也不发火,迫击炮的身管因为寒冷收缩,导致近七成无法射击,士兵们的手和炮弹粘在了一起。

郭永胜:伤员零下40度怎么手术,第一年到那去可冻死不少,连我的脚指头都冻伤了,以后怎么,伤员每年冬天打仗,伤员走到哪里以后,打仗以前,担架队到一个地方,就烧砖,砖烧完了以后搁在担架头上,防止受了伤以后,伤员二次就冻死了。

解说:在双方极不对称的较量中,中国军队只能依靠人数的优势,与传统的精神力量。

老兵:那个守备仗是打得很残酷的,敌人炮火太猛,不过咱们部队经得起,你再猛也打不垮,也打不乱。很坚定,听指挥,说不动就是不动。

老兵:那一个连我跟你说,打完以后有的剩一个班了,除了炊事班有几个人、通讯员有几个人、连队干部还有几个人啊,没有多少人了,他不是都死,他是负伤,过一个时期,伤兵回来了,补充兵回来了,再干,打仗就是这样子。

志愿军“人在阵地在” 联军总司令却称决不下此命令

解说:中国军队有一句传统的口号,“人在阵地在”,一旦哪块土地被指定为阵地,那守卫者的生命就与它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命在阵地就得在”。朝鲜战争期间,曾有一件事给后来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的触动很深。美军军长给一位师长下达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扼守某个阵地”,接任麦克阿瑟任总司令的李奇微将军,马上把这段话勾销说,只有集团军司令官本人,才可以向一支大部队下达这样的命令,除非我亲自勘察了地形,观察了现场的情况,并确定有这样做的必要,否则我决不下达死守阵地的命令。

而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相比,则更崇尚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等等,不惜一切代表攻坚或者固守的命令,常常出现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决心书和石头,往往都是处在艰难境地中的士兵们,坚持作战到底的武器。阵地上中国军队有的原来近200人的连队,此时仅剩下20余人,失守的阵地在夺回它的时候,是依靠短兵相接的手榴弹和刺刀。联军突破前沿阵地,使337团指挥所,突然暴露在对手的威胁之下,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正在这里的副师长刘海清立即高喊,指挥所不能乱,谁也不准乱动,并立即组织反冲锋,政治处主任王树瑞挺身请战,带领突击队一鼓作气冲上山头,用刺刀尖挑回了阵地。

战斗中美军上了中国人的当,被炸得喘不过气来的志愿军排长郭忠田,让人在旁边无人的山头上挖出假阵地,吸引大批美军飞机死盯着攻击,白白浪费了上百吨的弹药,而中国人也上了美军的当。

陈忠孝:被我们压到阵地前面的敌人打出白旗,表示投降,一连的一班他就出去受降,他一离开工事,敌人突然开火,这个班大部分伤亡了,敌人借这个机会就上来了。

解说:虽然守军最后又夺回阵地,但吃了亏的指挥员心头十分懊恼,双方来回拉锯,而每一次易手,都会在阵地上增加一层双方士兵的尸体,以至于参战的美军士兵,把这片山岭称为“坟地”。

范天思(时任112师335团团长):和平谁不希望啊,都希望,哪里有愿意打仗的,这么残酷,老死人,能好好生产不行吗?敌人不让我们安稳,既然不让,我们就干了,干就得要牺牲,牺牲摊到自己身上,就不想牺牲了,那这个国家就完了,摊上谁是谁,那才行。

解说:郭忠田指挥士兵在战斗前,利用一块巨石下掏洞建成的掩体工事,在当时美军世界第一的猛烈火力扫荡下,居然掩护了他的一排士兵,以仅有一人轻伤的代价,创造出歼敌200余名,缴获炮9门,汽车58辆的范例,可谓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士兵们战后对这块巨石怀有深深的感激,有人在上面写下了“救命石”三个字。

战后,该排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郭忠田英雄排”的称号,郭忠田也荣立特等功,并获得“一级英雄”称号。

陈晓楠:很多美军的回忆文章都形容过,中国士兵对于弹幕编织的火墙,好像根本不知道恐惧,往往一直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内才开火,“他们的勇敢精神,就连美国军人也不禁为之感叹”。其实从郭忠田等一排志愿军军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战场上士兵不仅仅需要勇敢,更需要智慧。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断刀—朝鲜战场大逆转》的第五部惊天逆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排长抗命,放跑美军坦克,却授一级英雄,成长为副师长
志愿军排长无视上级命令,弃守高地放走美军坦克,不料却创造了我军至今无人打破的奇迹
一些朝鲜战争的罕见照片
志愿军发明“隐身术”打法,500人干掉2700人,美军以为中国开挂
美军上校:1.8米的美军打不过1.6米的中国人,志愿军怎么打近战?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 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