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伯未】治法述要之:痰病治法
痰病治法,主要分为三类:
①化、一般均用化。
②消、较重用消。
③涤,留而不去则用涤。
(一) 化  痰
痰证常见于咳嗽,故化痰以肺为主。由于痰的生成,间接与脾胃虚弱及湿浊停聚有关,故化痰常又同和胃、健脾结合。
痰的种类,有风痰、寒痰、热痰、湿痰,有因外邪引起的,也有属于内因的。因而一般治法有宣化、清化、温化之分。
化痰中往往伴用开肺药,除疏散外邪外兼有促使排痰的作用。
化痰的禁忌比较少,因为见痰治痰,辨别寒热,均较简单。
问题在于化的含义是逐渐消除,收效比较慢,不宜操之过急。同时要注意痰的成因和本质,前人所说“见痰休治痰”,便是指此。
1.宣肺化痰法
适应证:外感风寒,喉痒咳嗽,痰多薄白等。
常用药:牛蒡  前胡  苦桔梗  光杏仁  象贝母  半夏  橘红  胖大海  蝉衣。
外感咳嗽以祛除外邪为主,故宣肺散邪,结合化痰,便是宣肺化痰法。在外感证上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不外上面所举的几种。
祛邪方面:
散风宜辛平,可用防风、荆芥;
散寒宜辛温,可用紫苏、麻黄。
临床外感咳嗽并不是重证,处方可以简化一些,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轻开肺气,又能顺气,所谓“轻能去实”,疗效良好。只要在这方剂上分辨风寒、风热,适当加味,就成为辛温、辛凉的治法了。
2.清化痰热法
适应证:肺有痰热,咳嗽痰粘不爽,口燥咽干等。
常用药:桑叶  蝉衣  光杏仁  川贝母  胆星  橘红  枇杷叶  瓜蒌皮  地枯萝
这些药物在清化痰热中仍有宣散性质,因为一般痰热多由风热、风温形成,初起治法不离清宣范围。很可能发展为高热,咳嗽胸痛等,可结合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并可加入黄芩、知母和石膏等以清肺泻肺。倘若只纯粹属于痰热恋肺,只须清肺化痰,百合、海蛤壳、马兜铃、天竺黄、竹沥,及王孟英常用的雪羹汤(海蛇、荸荠),均可采用。
附带说明燥痰的治法。燥是六气之一,亦属于外邪,常见夏暑刚退,秋凉初起的时候,所谓秋燥。另一方面,一般热证耗伤津液,也能出现枯燥现象,所谓火之余气。前人对此均另立治法,而燥与热的性质有共同之点,治疗燥痰也可在这基础上加减。
3.燥湿化痰法
适应证:咳嗽,胃呆恶心,舌苔厚腻等一般痰浊证。
常用药:制茅术  厚朴  半夏  陈皮  茯苓  苡仁。
燥湿用平胃散,化痰用二陈汤,是通用方。将这两方结合起来称为平陈汤,便是燥湿化痰法。一般化痰药偏重在肺,此则重在脾胃,因为痰湿的根源在于脾胃运化不及;并且湿性凝滞,气能行湿,化湿痰不能离开理气,如厚朴、陈皮等燥湿化痰,均有行气作用。
二陈汤成为著名的化痰通治方,主要在于半夏能化湿痰,配合茯苓除湿,陈皮利气,甘草和中,气顺湿除,痰浊自蠲。湿重者固然可以配合平胃散,有热者也可能配合清热,如清气化痰丸,就用了半夏、茯苓、橘红,加胆星以助半夏化痰,枳实、杏仁以助橘红平气,再加黄芩、瓜蒌清热。温胆汤即二陈汤加竹茹、枳实,虽然名为温胆,实际上还是化痰和胃为主,胃气和则少阳之气自然调畅。
4.温化痰饮法
适应证:痰饮咳嗽,畏寒,气短喘促,不能平卧等。
常用药:桂枝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干姜  半夏  五味子  鹅管石  细辛。
痰饮是痰证中一个特殊证候,也叫饮邪、水饮。痰饮的特征是,一般痰证均由咳嗽引起,惟独痰饮咳嗽是由痰饮引起。原因是脾阳虚弱,不能化湿,积湿生痰,影响肺气的肃降。故治法必须温运和中,从根本着手,《金匮要略》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上面所说的燥湿化痰亦偏于温,但与温化痰饮的性质有根本的不同。湿痰系暂时的,温化痰除便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而痰饮乃由于脾衰弱形成的慢性病,须从健脾扶阳来制止痰浊的产生,不是暂时化痰所能解决的。
(二) 消  痰
痰浊内恋,不能化除,则用消法。
化是着重在痰浊的原因,使其自然消失;
消是强迫使其排除。因此消痰法含有克伐的意思,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者亦宜谨慎。
痰浊凝滞经络,如瘰疬等,亦用消法,因其症状坚硬有形,也叫软坚法。
哮喘证喉中有拽锯声,亦以消痰为主,使痰降则气自顺,与顺气化痰又有不同。
1.消痰平喘法
适应证:痰浊阻肺,咳嗽气喘,呼吸有声等。
常用药:白芥子  莱菔子  苏子  射干  厚朴  猪牙皂。
痰浊内阻,妨碍呼吸,气逆喘促,甚至不能平卧,多用消痰以期缓解。一般用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苏子、莱菔子),三子除消痰外均有下气作用,亦可与导痰汤之类结合。消痰是一种治标之法,多用于化痰无效和痰浊上壅的时候,也有用猴枣粉急救者。
哮喘发作时,痰堵咽喉,声如拽锯或如水鸡声,严重的张口抬肩,目脱汗出。多为实证,并且多由寒邪引发,热证较少。重者用冷哮丸(白矾、猪牙皂、半夏、胆星、麻黄、紫菀、细辛、川椒),轻者用清金丸(猪牙皂、莱菔子)。此证极为顽固,不同于一般的痰喘,也不可与其它气喘含混。治疗上虽然以消痰为主,应当结合治本,并适当地佐以宣肺或泻肺。
2.消痰软坚法
适应证:痰核、瘰疬等。
常用药:象贝母  僵蚕  海藻  昆布  山慈菇  半夏  夏枯草
痰核和瘰疬等多由肝胆逆气与痰浊郁结而成,故消散中应佐疏气。又因其多生于肝胆经部位,往往伴见郁热,常用柴胡、夏枯草,取其具有解郁和引经作用。至于破溃后兼见潮热、咳嗽、妇女经闭等虚劳现象,当全面考虑,不能专与消法。
(三) 涤  痰
涤是荡涤,有攻逐之意义。顽痰、痰饮停聚,化之不去,消之亦不去,始用此法。
用荡涤法后,粘痰多从大便而出,药峻的能使泄泻不禁,故非体实者尤其中气虚弱及孕妇,不可轻用。
1.荡涤痰涎法
适应证:痰饮粘涎壅塞,呼吸不利,或停留胸胁作痛,及癫狂证等。
常用药:礞石滚痰丸, 控涎丹。
涤痰药多峻利,临床上常用成药,如礞石滚痰丸(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等。控涎丹攻逐水饮粘涎,礞石滚痰丸荡涤痰火,用量均应适当掌握。
比较和缓的为竹沥滚痰丸(竹沥、姜汁、青礞石、半夏、橘红、甘草)。但礞石辛寒而燥,前人曾用此一味治小儿急慢惊风,痰粘壅塞,称为夺命丹,可见其攻逐的力量。用汤剂荡痰相当于逐水法,轻者如葶苈大枣泻肺汤,重者如十枣汤。
2.搜逐风痰法
适应证:中风昏愦,痰涎上壅等。
常用药:生南星  川乌  生附子  木香。
中风证多猝然昏愦,痰涎上壅咽喉,极为危险,常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人参)法,以南星散风除痰,川乌、附子温经逐风寒,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行速;佐木香行其逆气;又因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故加人参以扶正。这是一种急救法。
苏醒之后口眼歪斜,半身瘫痪等后遗证,用牵正散(白僵蚕、白附子、全蝎)、大秦艽汤(秦艽、羌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生地、黄芩、石膏、川芎、当归、白芍、)以及大、小活络丹,广义地说,均是搜风逐痰以和络。
附带谈一谈涌吐痰涎法,涌吐和荡涤恰恰相反,但目的同为迅速排痰,如中风用稀涎散(皂角、白矾),先使吐出粘涎,以便进药。这里说明了痰浊壅阻,不论用涤用吐,都是急则治标,不在急救阶段内必须慎用 。
I
I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洪广祥--哮病典型病案
用于祛痰法的中药
痰源于湿 中医的祛痰方法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焦树德)
滚痰丸渊源及其临床应用
滚痰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