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治疗痔疮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指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根据其产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根据痔疮的发生部位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一般来说,外痔的早期症状是发痒、胀痛、异物感,如果没有炎症,一般不会有特别的症状;内痔的早期症状是大便时出血,血量较多,有时点滴而下,有时如泉喷射,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感;混合痔的早期症状是便血或肛门坠胀疼痛,初始为手纸染血,偶见滴血和射血,晚期则发展成便后痔核脱出。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大肠平时郁积湿热过多,经络受伤,浊气瘀血下注肛门,形成痔疮。

     艾灸治此病,针对以下穴位,根据症状不同取配穴的方法,每次取4~5穴,为您解除难言之隐。

xuewei360

治疗痔疮的穴位:长强穴、次髎穴、上巨虚穴、二白穴、血海穴、天枢穴、大肠俞穴、飞扬穴、秩边穴、足三里穴、神阙穴、灸阴陵泉

 

一般艾灸

    

01

长强穴


    长强穴的位置:长强穴位于尾骨的尖端下方,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艾灸方法:被艾灸者取俯卧位,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3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清热利湿,升阳举陷。


02

次髎穴


    次髎穴的位置:次髎穴位于骶部,在髂骨后上棘下方第2骶后孔中。

    艾灸方法:被艾灸者取俯卧位,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3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03

上巨虚穴


    上巨虚穴的位置: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膝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宽处,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采用正坐屈膝姿态,将同侧掌心正对膝盖正中,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凹陷处是足三里,足三里正下3寸(4横指宽)处就是上巨虚。

    艾灸方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排寒气。


04

二白穴


    二白穴的位置:二白穴位于小臂内侧,腕横纹中点上4寸,在桡侧(拇指侧)腕屈肌腱两侧取穴,两穴对并,一穴在两筋中间,一穴在拇指侧大筋外,左右两臂共4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清肠利湿,理气止痛。

05

血海穴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上2寸(3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膝盖用力将腿伸直,在膝盖内侧会形成凹陷,此凹陷的上方就是血海穴。

    艾灸方法:此穴可自行艾灸。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养血润燥。  

辨证加灸

症状便秘


07

天枢穴


    天枢穴的位置: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艾灸者平躺,艾灸者取站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传导津液,补气,疏理腹中气机。


08

大肠俞穴


    大肠俞穴的位置:大肠俞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温和灸。被艾灸者俯卧,艾灸者取站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疏通大肠腑气,津生而便通。 症状肿痛。

09

飞扬穴


    飞扬穴的位置:飞扬穴位于小腿肌肉的边缘,在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此穴可自行艾灸,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缓解疲劳、肿胀。

10

秩边穴


    秩边穴的位置:秩边穴位于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4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艾灸者取俯卧位,艾灸者取站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降火滋阴。


症状便血鲜红、量或多或少,或肛门骤然剧痛


11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此穴可自行艾灸。宜采用温和灸。艾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

    作用功效:能使气血源源不断地生长。


症状痔核脱出,肛门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


12

神阙穴


    神阙穴的位置: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艾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宜采用温和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温经祛寒。

症状血色污浊,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


13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了痔疮很难受, 健康哥教你通过艾灸来调理
在为失眠、情绪低落、郁闷~烦恼吗??艾灸统统为你搞定
艾灸治疗高血压
艾灸治疗女性白带异常
厉害了我的艾灸,从此姨妈再也不痛啦~赶紧收藏啦~
失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