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是高血压患者的“避风港”?太傻太天真

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就高血压本身的特点来讲,它是一个慢性疾病,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血压可防可治,防治得当,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据估算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2.7亿人,这么庞大的高血压队伍,血压控制是否达标,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更需要细心管理。


下面就夏季如何正确应对高血压做如下分析:

避免误区

×夏天出汗多,少饮水,就可以不要治疗。


有的人认为,夏天出汗多,少饮水,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饮水的多少不一定有关系。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饮水少时会出现血压有所降低,但有些人血压会升高,并且饮水少会增加血液的黏稠程度,并增加脑血栓和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夏天服药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夏天人们活动多,出汗多,气温高,全身血管扩张,血压会比冬季普遍降低,药物治疗效果会比较明显。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值高些无妨。


不少患者乃至医生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收缩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甚至被“老年人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内”所误导,认为可以不用治疗,这是不正确的。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高于这个标准都应该治疗。


×终身管理等于天天治疗。


“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患者长寿之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进入夏季后,由于温度较高,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少,因此相对其他季节血压降低,部分患者的血压会降至正常,还有部分患者在夏天可接近正常。


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暂停使用降压药。

 

但是要注意的是,降压药虽然可以暂停使用,但血压监测还是要严格执行,以免血压出现较大的波动。


×夏天是高血压患者的“避风港”。


很多高血压患者进入夏天以后,血压正常了,非常高兴,好像进入“避风港”一般。从思想上放松,以为药停了,自己就完全健康了。

 

所以在生活方式上也不注意了,很多人晚上熬夜、喝酒、打牌等,又没有及时监测血压,结果造成了心梗突发,危及生命。


调整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血压达标的基础,特别在夏季,更应该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1.保证睡眠,适量运动。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很多,情绪波动或失眠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特别是夏季,人们的睡眠时间减少了,特别是老年患者,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并影响降压效果。


因此合理休息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起居规律,早睡不熬夜,每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除了合理的休息,还要保证适量的运动。

 

适量运动对降压也是有好处的,所谓适量,就是每周运动5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中等强度,适量运动为宜。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爬楼梯,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和体操等。

 

运动后以感觉有点累,能交谈但不能唱歌为宜。

 

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有无氧运动、力量型运动、快速跑步等,会导致血压快速大幅度升高,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危险。

 

2.降温避暑,定期监测血压。


夏季气温高,避暑降温是应该做的,特别是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患者在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调得过低,以27~28℃为宜,避免温差波动太大。

 

如果不注意,不仅容易发生感冒和肺部感染,而且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导致血压波动,甚至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夏季对血压的影响程度不一、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血压下降,但有些重症、高龄、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在持续高温时血压不降反升,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所以,患者要掌握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的规律,不能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一般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且无不适症状为宜。

 

3.清淡饮食、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的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甜食,宜多吃一些含钙、钾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

 

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优质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性食物。

 

特别应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每人摄盐量不得超过5克。盐摄入量过多,会使血管硬化、血压升高。

 

由于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浓缩,在人们睡眠或安静等血流缓慢的条件下,就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首先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即使感觉不太热时也要时时补水,特别是出汗多的情况下更应及时补充水分。

 

高血压患者容易在清晨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有研究认为与夜间出汗缺水有关。


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喝水,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合理用药,定期服药

了解了以上情况,在用药方面,我们再归纳总结一下。(此处划重点,请大家搬好板凳,认真学习)

对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没有降得过低,患者需继续维持原剂量服药或适当调整药物剂量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一些人夏天血压明显偏低,这时仍服用原有剂量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就容易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全身无力、精神状态差等,甚至导致脑梗死或心绞痛发作。


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要根据血压监测的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不能随意改变用药。如果血压下降的比较理想,在服药的剂量上可适当减少,尽量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物。



有些高血压患者,看到血压降下来了,便立即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这种服药—停药—服药的做法,会导致血压出现降低—升高—降低的波动,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易于引起心、脑、肾等脏器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对上述病人,应密切检测血压变化,及时找专业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切莫自作主张。

 

调整药物时应注意,夏季由于汗孔开放出汗较多,电解质容易丢失,这时使用利尿剂降压,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如非特殊必要,应减少利尿剂及含有利尿药成分的一些复合剂的应用。

综上所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两把利剑,两者缺一不可。

 

夏季,更需要广大患者和基层医护人员提高治疗高血压的意识,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合理利用好两把利剑,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好,避免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让高血压患者真正受益。


作者: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医院 牛寿增 燕钦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患者的夏季生活方式
夏日降压多喝水 定期监测血压可预防
高血压148/98,运动锻炼后血压135/80
刚刚发现了高血压,有什么方法能控制?可以不用降压药吗?
为什么夏季血压会降低?
夏季血压会偏低?低血压比高血压更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