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分钟,领取港交所首届生物科技峰会干货


会议有效时长:6h07min

 

目的:让生物科技业界与金融业界领军人物聚首一堂,就生物科技创新和行业集资发展机会交流,进一步为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细则听取意见,以期在香港建立一个活力充沛及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科技生态圈。


主要背景: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旗下联交所公布,决定落实计划拓宽现行的上市制度,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股份发行人,以及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型及创新股份发行人,在做出额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在主板上市。

2018年2月23日,港交所就拓宽现行上市渠道,便利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的上市规则细则征询公众意见。

如咨询后无大幅修订建议,新修订的《上市规则》预计2018年4月下旬将生效并开始接受上市申请。



干货一:CDE药物审批相关的之制度和改革(重点政策回顾)


来自CDE首席科学家何如意。


1.为满足生物医药公司对临床试验基地的大量需求,临床试验基地改认证制为备案制。大大增加了临床试验基地的数量。

2.新药临床审批时间缩短至60天,未来会尽量缩短至30天;另外,启动默认机制,即60天未获批复的公司可以直接上临床。

3.关于临床方案:提交审批的临床方案需与药理毒理资料相符,并有动物实验支持。试验方案在送交IND之前可与审评团队沟通交流。

4.关于临床试验的终止:只要不合标准就可以终止试验。终止前CDE会提前与企业沟通交流,交流达不到一致时才会实施。如果实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而停止,60天之内可以申请恢复,从而保证临床试验的风险控制。

5.关于风险管控措施:一定要有风险管控措施。这些管控措施应包含前期动物实验发现的风险。

6.建立IND文档系统。同一个药品的所有的文档需用同一个编号,方便后期查询。

7.关于临床试验数据格式。因为中国已加入ICH,因此应从数据格式及描述上跟国际接轨。

8.关于国外临床数据在中国:未来需要在中国注册的药品要求也需与ICH一致,以后中国将承认国外符合ICH的临床数据。

9.严重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急需疗法、药品,或比现有疗法有明显优势的疗法、药品可加快上市审评审批,缩短临床试验周期等。

10.关于药品审评制度面临的挑战。例如急需药品占领市场后,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外加投资回报率太低,便可能没有动力去补足试验数据。

9. 加入ICH后带来的竞争。治疗罕见病的国外获批药物可以先进来,然后再补人种差异性试验。这可能会对国内同类产品发生竞争。对于这类疗法和药品,可能做仿制药也是个很好的思路,可促进国内药企及技术迅速成长。

10.  罕见病可以提出减免临床试验申请。

11.  关于CDE团队的成长及一些努力,如下所示:

12.  给药企的一个重要建议:未来临床申报前,一定要跟CDE提前讨论产品临床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以方便后期临床实验方案更高效地通过。


干货二: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进展及发展趋势报告


来自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

1.《关于深化评审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涵盖了药品到研发的全过程。值得仔细阅读。

2. 药物首先应看价值。未来新药价格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未来,由于仿制药必须要做BE,所以成本也会提高,这反而促进了大家转向新药的研发。

3.政策比钱重要。因为政策可以让我们知道为谁而战以及如何去战斗。

4.未来进口药比例将大幅提高。未来会更注重以人为本,可能不会那么地方保护了。

5.制药领域,整体上中国的技术研发比国外落后。但生物药研发方面,目前我们与国际是基本同步的。

6.要关注天然药,因为中国有先天的优势。而事实证明一些天然药安全性极高,副作用极低。

7.试行药品链接制度及专利期补偿制度。这个制度现在还未正式实施,但肯定会建立起来。目前正在讨论中。


8.专利独占权制度将会出台。

9.国家医疗保障局刚刚成立。其职责将包含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招标,监督管理纳入医保的医疗机构行为及费用。这样付钱人可以决定如何花钱,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

10.  药物被纳入医保的时间和新药审批完成这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近。

11.  投资中国医药,投资中国医药创新都是明智的选择

12.  2018 9 18 苏州召开的医药创新投资大会

 

干货三:生物科技产业与投资领域的对话

相信生物科技生态系统越来越好,港交所这次的《上市规则》修订给了更多的支持,嘉宾们表示看好中国未来的生物市场。我们应抓紧机会,共建良好生态。

现在内陆生物医药蓬勃发展,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我们也需要学会辨识机会,正确选择,抓住机会。未来将有更多人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但是成功人依然只会是少数。

机遇:生物医药领域跟其他很多领域都不同,尤其是周期的长度,收回成本很慢,而港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为此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中国医药这块投入相对于美国等其他市场并不够,相对来说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挑战:中国的创新依然不够,且有一定的人才的欠缺,尤其是从科学家成长起来的商人。

另外,市场上有很多盲目的投资人害怕错过,他们的不理智,引起了部分泡沫。而class1的企业较少,很多投资人排不上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趋势(一):新药上市
临床研究数据库VS临床试验十大高阶网址
重磅!CDE公示8个临床备案,默示许可时代正式到来!
【国信医药】中国CAR-T元年确立,政策紧跟创新机遇
O药成为国内首个食管癌辅助疗法;爱美客重新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聚焦】2017年7月CDE药品审评情况分析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