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6F數位學習研究文獻評論
發表者 討論內容
bonjour
發表時間: 2006-09-24 19:37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3-09-27
來自:
發表數: 187
2006F數位學習研究文獻評論(請在此回覆本文提出)
請各位同學依據研讀文獻,至少提出研讀簡報內容包括:

請寫出該研究的中文標題與中文摘要?
請說明該研究的主要問題
請說明該研究的理論基礎為何?
請說明本研究採取的研究設計與方法
請說明主要的研究結論是什麼?
請說明本研究發現對於後續研究的啟發
請列舉本研究值得參考的重要文獻三至五篇?為什麼?
其他:個人的觀點心得與評論


----------------
國立體育學院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副教授...

Kidman
發表時間: 2006-09-25 20:27
Just popping in
註冊日: 2006-02-09
來自: Taiwan
發表數: 12
The Learning Styles, Expectations, and Needs of Online Students
 
940817 江詩文
網路學習與知識管理
數位學習研究文獻評論:線上學生之學習型態、期待及需要

Mupinga, D.M., R.T. Nora, & D.C. Yaw (2006). The Learning Styles, Expectations, and Needs of Online
 Students. College Teaching, 54(1): 185-189.

摘要:
  每個來到課堂上的學生都有其特定的學習經驗、期待及需要,而這些都是教師所必須滿足的,不但如此,教師還得夠敏感,進而將學生的學習經驗最大化。然而,由於線上課程組成學生未知,線上學生特徵不一定清楚,這使得發展有效線上課程困難重重。該研究試圖為修習某線上課程的學生建立學習型態、期待及需要。資料來源由各式各樣和學生的溝通中以及Myers-Briggs類型量表取得。在此研究中將提出能顧及線上學生特定學習型態、需要及期待的建議。

該研究的主要問題:
 1. What are the learning styles of online students?
 2. What are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as an Internet students?

該研究的理論基礎:
  研究者在該研究目的中提到,有好幾個針對線上學習者特質的研究並無法找出特定學習型態(Carnevale, 2001)。該研究卻試圖為技職教育院校線上學生確認其學習型態、期待與需要;進而,該研究探索如何將找到之特徵整合,用作設計有效的線上教學。

該研究採取的研究設計與方法:
  該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印地安納州立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Dep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t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修習線上課程之大學部學生;資料樣本為131位登記三個網路學程的大學部學生,他們都已在線上完成一份非正式且免費的Myers-Briggs認知型態量表人格測試(MBTI),以探索其人格類型(可參見Reinhold 2004)。而線上學生之期待與需要則從此開放式問題之回應取得:「網際網路學生的需要與期待是什麼?」有的學生以e-mail回答,有的則回應於討論區上,共87位學生(66%)作答。

主要的研究結論:
線上學生之學習型態
  MBTI之類別有:外向型[E(xtroversion)]與內向型[I(ntroversion)]、判斷型[J(udging)]與理解型[P(erceiving)]、理性型[S(ensing)]與直覺型[(I)N(tuition)]、思考型[T(hinking)與感覺型[F(eeling)]。而該研究結果學習型態分類學生個數前三為:
ISTJ(21個,16%)、ISFJ(21個,16%)、ISTP(19個,14.5%)與ESFJ(11個,8.40%)。

線上學生之期待
  根據該開放式問題回應,線上學生前三期待為能與教授溝通教學者有所回饋以及具挑戰性的線上課程

線上學生之需要
  根據該開放式問題回應,線上學生前四需要為技術支援教學者有彈性並能體諒學生事先之課程訊息以及作業範例

該研究發現對於後續研究的啟發:
  該研究並未在這群線上大學生中找到特別普遍的學習型態,不過,調查裡頭卻有將近半數學生(46%)為內向、理性且傾向判斷之學習者。

  而在線上課程中與線上教學者有所互動將收到最顯著之效益。於是,作者建議應在線上課程中提供足夠機會,讓學生與學生間以及學生與老師間有所互動。

  至於繳交作業回饋的部分,Thiele (2003)觀察到教學者的即時回饋與打開和學習者溝通非常重要,必須視為線上教學者時間承諾的一部份。此外,也鼓勵教學者提供足以刺激學生找出自己答案的資源、動機及問題 (Wegner, Holloway & Garton, 1999)。

  Boettcher (2003) 建議教學者不該隨傳隨到(not being available all the time);教學者應該設定回應e-mails往返時間的方式,並指出那些情形下回應可能會延遲。

  此研究之結論為:在這群線上學生中並無特定學習型態,因此,線上教學活動設計應致力包容多元學習型態。於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三種策略:
  1. 找出學生於教學上需要以及技術上需要;
  2. 提供學生以不同格式呈現之資訊;及
  3. 在PowerPoint投影片上加入濃縮該單元重點的聲光圖案。

該研究值得參考的重要文獻:
Howland, J. L., & J. L. Moore (2002). Student perceptions as distance learners in Internet-based courses.
 Distance Education, 23(2): 83-195.
該文獻提及對於成功的線上學生之期待 (185),以及線上學習者表示對於自己理解作業要求缺乏自信,需要面對面學習環境那樣口頭上指引 (187)。

Carnevale, D. (2001). Logging in with Robert P. Ouellette: A researcher says that professors should be
 attentive to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http://chronicle.com/free/2001/16/2001062901u.htm.
該文獻針對線上學習者之特徵進行研究,卻無法找出特定之學習型態。

Reinhold, R. (2004). What is your Myers-Briggs personality type? Personality Pathways,
 http://www.personalitypathways.com/type_inventory.html#Inventory (accessed Feb. 24, 2004).
該文獻提供此研究Myers-Briggs認知型態量表人格測試(MBTI),以探索其人格類型 (186)。

個人的觀點、心得與評論:
  這是一份很有趣的研究。研究者認為若能了解線上學生的期待、需要以及學習型態,將幫助教學者促進學生線上學習之效果。然而,研究者並未說明其將人格特質(personality)認作學習者學習型態(learning style)之原因,而逕自認作兩者相同。個人認為是其美中不足之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六种性格全报告分析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MBTI测试中ADHD出现人格类型最多的竟然是——
MBTI职业性格测试
是否存在敏捷人格类型?
职场人自我成长——持续自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