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专而敌分,才能更好集中力量

前面我们讲过,战争是对抗的艺术。在战争中,一个计划能否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对手的配合。

集中兵力同样也是如此。

在战争中,能否成功地在关键的局部有效地集中起自己的优势兵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有效地分散对手的兵力,或者让对手的兵力无法集中。

所以孙子说“我专而敌分”。

如果我方与对手的兵力相当,就要设法将对手的兵力分散,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我们前面引过,在这里不妨再引一遍,因为它很重要。

我专,还要敌分。我方集中优势兵力,需要同时想办法分散对手的资源。我们的兵力得以集中在一处,对手的兵力被迫分散在十处。这样,我们就能用十倍于对手的兵力去进攻敌人了,这样就能造成我众敌寡的态势。能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兵力就有限了。

《淮南子·兵略训》也说:“故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锱铢有余;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如果你能分散对手的兵力,让对手的心理产生疑惑,那么你的兵力再少也绰绰有余;如果你不能分散对手的兵力,不能让对手的心理产生疑惑,那么你的兵力即使是数倍于对手,也还是不够用的。

因此,在战争中,我方优势兵力的集中,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建立在采取行动迫使或诱导对手分散兵力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战略方向要明确,战略目标要清晰,这样我们的战略资源才能集中;另一方面,还要让对手无法判断我们真正的方向和目标,这样他们的战略资源必然分散。

所以孙子说:“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

如果对手事先掌握了你集中兵力的时间与地点,就会以集中对集中,或者采取各种手段避开或破坏你的集中。这也就会使你的集中不再有意义。

如果埃及空军事先知道了以色列空军的突袭计划,以色列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埃及空军的计划就不可能实现。如果胡宗南事先了解了彭德怀西北野战兵团的集中行动及其意图,西北“三战三捷”也就不可能打成。

但如果对手完全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我会在哪儿跟他打、我会在什么时间跟他打,自然就无法对我方军事行动做出有效的准备与反应。我方就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的兵力分散,造成以众击寡的态势。

那么,怎么才能让对手“不知战地”、“不知战日”、不知我出手的真正方向呢?

答案是:你得巧妙地运用欺敌的策略。

所以美军《作战纲要》认为,要成功地集中兵力,同时让对手没有办法集中兵力,需要三个前提:速度、保密,还有欺骗。

速度,是保证我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关键的时间与地点完成集中,迫使对手不得不在还处于分散的状态或者集结还没有完成的状态的时候,就得与我打。这是让对手来不及集中。

保密,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隐真”。通过保密的手段,让对手对我的集中行动完全不知情,等到他发现了我的作战行动,对不起,为时已晚。这是让对手没有意识到要集中。

欺骗,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示形”。保证对手对我集中的时间与地点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无法有效应对我的集中。这是让对手不知如何集中。

这三个前提,都在于达成我方集中行动的隐蔽与突然,从而保证形成“我专而敌分”的有利态势,形成我对敌作战的相对优势。

在军事上,高手经常会用各种各样有效的策略,来让对手分散。

一个常用的策略,是我方首先分散兵力,来吸引对手分散兵力,然后趁对手兵力分散之际,我方突然集中兵力,发起对分散之敌的进攻。

利德尔·哈特说:“只有在敌人分散了兵力以后,才可以有效地集中自己的兵力。而在通常情况下,攻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又必须首先把自己的兵力分散开来。这样,我们便可以看到一种表面上显得很矛盾的现象:真正的兵力集中原来正是首先分散兵力的结果。”“于是便形成一个相继行动的程序:首先是自己分散,引起敌人方面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

孙子也说:“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分”就是分散,“合”就是集中。通过分分合合的变化,运用虚虚实实的手段,分散敌手的注意力,让它陷入左右为难、备多力分的窘境。

当对手的兵力被迫分散的时候,进攻的一方便可以乘机在主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发起真正的进攻。

拿破仑便是运用这种策略的高手。马克思曾说,拿破仑取胜的全部秘诀在于集中。而拿破仑集中兵力的秘诀是:总是首先在更强大的敌人的面前分散自己的兵力,诱使对手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分散兵力,然后再抓住最合适的时机,出人意料地集中起压倒性的力量来攻击对手最薄弱的环节。

在市场竞争中,高明的竞争者同样可以运用巧妙的策略性分散,吸引对手也分散自己的资源,而后竞争者突然在关键的市场上集中起压倒性的优势,从而战胜对手力量。

詹姆斯·奎因曾经分析过这种策略的具体做法:“我们对对手进行试探并很快撤回来,以此判断对手的实力,这样就能迫使对手扩大其防守的范围,然后我们集中所有力量朝一个明确的方向进攻,占领一个预先选好的细分市场,然后在这个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控制点,以此为基础重新组织,进行扩张,然后在更大的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

联合利华就是运用了这个策略,取得了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宝洁与联合利华是日用消费品行业中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双方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的手段,试图取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在争夺一个新产品市场的对抗中,联合利华所拥有的推广资源要远远少于宝洁。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利华首先在这个新产品市场的所有区域市场上大造声势,做出要发起全线进攻的姿态。

宝洁果然被联合利华所吸引,采取了全面阻击的对策,由此其资源便被平均地分散到了各个区域市场中。

联合利华在吸引宝洁将资源全面铺开之后,却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到了几个战略性的区域市场上,并很快就在这几个区域市场上形成了压倒宝洁的优势,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等到宝洁辛辛苦苦将其他区域市场培育成熟以后,联合利华在关键市场上也已经赚足了利润,水到渠成地借宝洁的力量,将产品打入了这些市场。

结果是,宝洁虽然拥有更多的资源,但由于平分了兵力,在新产品市场上,从销售到品牌都始终没有办法超越联合利华。

除了“先分散、后集中”,在军事上,让对手兵力分散还有一个策略,就是可以运用诱敌深入的手段。

通过诱敌深入,拉长对手的战线,摊薄对手的力量,分散对手的资源,同时保持自己力量的机动与集中,这样一来,你就在关键的局部造成优势兵力的集中。

诱敌深入实际上就是以弃为取的艺术。解放战争爆发后的头四个月,解放军主动放弃城市105座,国民党虽然占领了解放区的不少地方,但占地越多,战线越长,包袱就越重,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兵力担任新占领地区的守备任务,导致一线的突击力量不断减少。

这就为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中兵力不断被歼。到第二年春天,解放军的一线机动兵力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从而使整个形势发生了变化。

在竞争中,竞争者同样可以通过诱敌深入的手段,故意减少乃至放弃自己在一个市场的资源投入,从而吸引对手填补这个市场,以分散对手的兵力,弱化对手在自己真正准备发起行动的目标市场的资源。一旦对手的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不再占据优势,就集中自己的资源,迅速发起行动,抢占自己想要的市场。

BIC(比克)与吉列长期在打火机市场和刮胡刀市场进行激烈的竞争。BIC在打火机市场上拥有强势地位,而吉列的刮胡刀产品因为遭受BIC的猛烈攻击而利润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吉列主动从打火机市场上撤了出来,从而给BIC提供了一个市场真空。BIC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于是迅速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打火机市场,但由此也就减少了其在刮胡刀市场上的资源。

吉列乘机集中所有的资源到刮胡刀市场,两年内即在刮胡刀市场上取得了50%的占有率,并且将获取的利润转向开发一系列的新刮胡刀产品,最终奠定了吉列在刮胡刀市场上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

在竞争中,当对手发起市场进攻行动时,顺势把一部分不良客户放弃给对手,有时候同样可以起到让对手背上包袱、从而改变竞争态势的效果。

某家银行的竞争对手提出了更低的贷款利率以吸引新的客户。作为反击,这家银行当然也可以向客户给出同样的低利率,以保住自己的市场。

然而这家银行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只向信用好的客户提供低利率,而让对手拉走那些信用一般的客户。

由此,这家银行既提高了自己的贷款资产质量,同时,还把那些信用状况可疑的客户甩给了好斗的竞争对手。结果,竞争对手的贷款违约率直线上升,利润则直线下降。

让我们总结一下这一节的核心观点。若米尼曾经说:“战术就是在决定点上使用兵力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使它们在决定的时机、决定的地点上,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战争的取胜原则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战争的胜负一定是符合强胜弱败的力学规律的,所以你要想取胜,只需要遵守集中兵力的原则来以强击弱,就一定可以取胜。

然而一旦进入战争,你就会发现,战争的双方都是一方面努力使己方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另一方面,又总是在竭力破坏对手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的努力。

这就需要运用策略。成功的集中,往往需要策略的巧妙掩护和配合。

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就是看哪一方能够高人一筹,最终达成有利于自己的“我专而敌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强者也会败于弱者;如果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这就使得战争的过程与结果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就使得将军们的智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集中战略资源,达成战略目标
88 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用兵之道
毛主席的这个做事原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信来看】
日军侵华14年,为何从不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原因有五点
如何进行市场聚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