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痔疮预防

痔疮是辣椒吃多了引起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说起痔疮,每一个发作过的人都有一段血泪史,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得痔疮的人是很多的——基础的配置是十男九痔、更惨一点的是十女十痔、还有万万没想到的是少年得痔……

一说起痔疮,旁边总会有人跳出来“金玉良言”:火重就要得痔疮,你少吃点辣椒嘛!得了痔疮究竟该咋个办,以及那些跟痔疮有关的误区!

关于痔疮

问:“医生,我肛周润哒哒、潮哇哇的,是不是痔疮引起的?”

医生:(摇头)你那是肛周湿疹!

问:“医生,我肛门外面有个小洞洞,是不是痔疮发了?”

医生:(摇头)你那是肛瘘!

问:“医生,便便的时候出血了,我绝对是遭……”

医生:(架势摇脑壳)不是痔疮,你那是肛裂!

各位亲呐,不是菊花周围有那么一丢丢不舒服,就是人家痔疮惹的祸啊!虽然医学上对于痔疮的定义还有点争议,但就目前接受程度最广泛的定义来看,跟大家想象中的痔疮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团块,并由此带来的包含出血、疼痛、脱垂等症状的疾病”。

我们还翻了外国人的定义,发现痔疮对应的两个单词Hemorrhoids和piles,意思分别是“出血”和“一坨”。这解释也是非常形象了,得了痔疮的朋友们应该get得到。

得痔疮的人有多少?

十女十痔、十男九痔,这些说法安慰了每一个受痔疮之苦的朋友。

当被痔疮折磨得站不得、坐不得、走不得、吃不得的时候,只要想一下,隔壁子坐的美女帅哥可能有,虐我的甲方BOSS可能也有,哦!还有我们领导……嘻嘻(捂嘴),顿时就觉得没得那么难受了!

但是,这里我们要告诉你们一个残忍的真相——得痔疮的人,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多!根据统计,我国成人痔疮发病率约50%~60%之间,而仅有约5%表现出痔脱垂或便血等症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一致!

得痔疮的原因

要想知道究竟为啥子会得痔疮,我们先要说清楚身体里面的一个重要结构--直肠海绵体。前面说了,痔疮是肛垫和肛周皮下血管丛的疾病,肛垫和肛周皮下血管丛组成了直肠海绵体。

这个直肠海绵体有啥子作用?它重要的很哦!就是在你拉粑粑的时候,直肠海绵体会随着周围肌肉收缩变小、下移,助你一势之力,拉得轻松畅快;而拉完的时候它会主动膨胀上体,把门关到!高级!

而且更神奇的是,直肠海绵体外的感觉神经还能晓得你的直肠里面装的是气、水、还是干粑粑。简单点说,这个直肠海绵体就有点像水笼头的垫圈的作用,就是高级智能自动感应的那种!

好,直肠海绵体说清楚了,现在接到说为啥子会得痔疮,目前发现有以下原因:

天生的

①直肠海绵体老化

随着年龄增大,直肠海绵体会衰老,尤其在30岁以后,原来紧致、牢固的肛垫平滑肌就会慢慢退化,尤其是到老年时期,海绵体就会变成松松垮垮的……

就有点像我们的皮肤,年龄越大胶原蛋白流失越多,脸就要垮,唔,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

在衰老的过程中,如果有便秘、腹泻、排便习惯不良、甚至长期咳嗽及括约肌动力失常等情况,就可能会增大下推肛垫的垂直压力,使平滑肌过度伸展、断裂,导致肛垫下移进而脱垂,甚至肿大、出血,哦豁,痔疮就出现了!

②遗传

虽然也是痔疮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仅有很少的人是因为遗传。

所以,如果你老爸老妈有痔疮,你也得了痔疮,不要去怪他们没给你好的基因,因为得痔疮除了老了之外,更多的还有下面这些原因!

后天的

①长期保持一种动作

比如久站久坐,会影响直肠海绵体的静脉回流,让它过度膨胀,也会导致它的支撑结构失去弹性引发痔疮。

当然,还有一种我你们大家都有的就是——久蹲坑。

现在每个人都是智能手机,大家蹲厕所的时间肯定比之前拿报纸拿书的时候要长!

就更不用说有的人为了躲懒,不想洗碗、不想带娃儿、不想买单等等,明明不想拉都要鼓捣切趟厕所!

②便秘

拉粑粑困难、干燥,甚至是便秘,可以通过挤压直接损伤直肠海绵体,也容易划破它造成出血。

这里插句嘴,两三天拉不出粑粑不是便秘。

③腹泻

长期拉肚子,肛门直肠频繁受到刺激,引起血管扩张、充血,容易出现痔疮或者是加重痔疮。

④腹内压增高

如腹部肿瘤、前列腺肥大、肝硬化、心衰等疾病。

得痔疮的表现

前面我们都说了,不是你菊花周围一有不舒服,就怪人家痔疮。痔疮的症状按照痔疮的类型不一样,是不同的。

痔疮的三种类型

皮肤与直肠黏膜交界处有一条锯齿状的环状线,叫齿状线。痔疮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三类:内痔、外痔、混合痔。

齿状线以上的出现的痔称为内痔;

齿状线以下出现的痔称为外痔;

齿状线上下均有出现的痔称为混合痔。

三类痔疮的症状

内痔:容易出血,不痛;

外痔:容易增生形成皮赘、剧痛,尤其是挣粑粑的时候,就像在拉图钉;

混合痔:1+2的症状你都占齐了,心疼你。

痔疮治疗的原则

无论是国内(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还是国外的文献(2018 ASCRS临床实践指南:痔疮的管理),都反复在强调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减轻痔的症状。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不要治疗没有肛门体征的症状,也不要治疗没有症状的肛门体征。

具体来说,痔疮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阶段:养成良好习惯

是治疗痔疮最主要的方式,适用于有症状但还可以忍的那一类。

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纠正不适当的排便习惯。比如鼓捣挣粑粑,蹲到厕所耍手机紧到不出来,频繁上厕所都是坏习惯!

必要时温水坐浴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发生腹泻。

这四点不仅是治疗早期痔疮的方法,即使莫得痔疮的童鞋,也应该按照上面的方法养成好习惯,保护好直肠海绵体,减少得痔疮的可能性。

第二阶段:用药

如果上面这些方法都莫法缓解痔疮的症状,感觉没有好大效果,那就要到医院去,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开一些药物帮助缓解。

好多医生开的药好麻烦哦,又是擦又是塞又是洗还有吃,我们隔壁王大爷说他的痔疮就是吃偏方、用草草药把血止到,还治好了的!偏方用不得我们嘴巴都说起老茧了!至于草草药,我们又翻了好多的文献,反正国外指南说过,传统中草药对于痔疮出血并没有什么帮助。

第三阶段:评估是否手术

如果出现下面5种情况中的一种,那必须要去医院让医生评估一下是不是需要做痔疮手术了:

内痔出血嵌顿的。

脱垂无法自行回纳,也就是肛门口吊起一坨的。

严重出血的。

急性血栓性外痔,人都痛麻了的。

大量皮赘或长期保守治疗都没有效果的。

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正规医院、正规医院。

关于痔疮还有这些误区

误区1:吃辣椒容易得痔疮!

这个锅,辣椒不得背!西南、西北地区的人喜欢吃辣椒,对不对?但东南地区比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盆友的不喜欢吃辣椒,是不是?

重点来了——但两地的痔疮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既然发病率都差不多,那吃不吃辣的饮食习惯与痔疮的发病又有啥子关系呢?想通了没有?!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天天顿顿火锅烧烤串串了,尤其是有痔疮,痔疮发作中的筒子们,还是要管住嘴,因为辣椒中引起辛辣感的成分辣椒素,会引发时间较短的灼热感和炎症,可以加重痔疮症状,或者让你安静的痔疮活跃起来。

回想一下每次吃完火锅烧烤第二天上大厕所那种辣的感觉,你们懂的。

误区2:拉粑粑有血,就是痔疮

大便带血不一定是痔疮,还可能是其他肛肠类疾病。

痔疮是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大便出点血是正常的,大不了就是痔疮发了嘛!

但其实大便带血除了痔疮,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消化道肿瘤。

所以,建议45岁以上人群如果有便血症状,最好去正规医院做检查排除其他肛肠类疾病。

误区3:痔疮膏能消黑眼圈

黑眼圈没消到,可能要成红眼圈

因为痔疮膏的刺激性较强,当然,辣眼睛还是小事情,如果膏体进入眼睛还可能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

在做这些伤心的举动之前,你们想一想,如果几块十来块钱都可以解决黑眼圈这个问题,那人家那些这样之谜,那样小红瓶小棕瓶小黑瓶的公司都搞起耍的?!我们的皮肤科医生还孜孜不倦地学啥子喃?!

误区4:坐浴越勤越好

坐浴对了有好处,没对会起反作用。

坐浴的确有防治痔疮的作用,也有利于缓解症状,但得了痔疮用热水泡一泡,烫一烫,甚至在热水里面不起来,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正确做法是:坐浴时水温不能过热,时间也不要太长,最好每次不超过15分钟,一天不要超过2次,否则可能加重痔疮。

误区5:都说怀孕要遭痔疮,那怀之前先切把痔疮切了!

怀孕是容易遭痔疮,但不是100%会遭!

孕妇确实是痔疮的高发人群,据统计,孕期痔疮的发生率高达76%,但请大家看清楚,76%≠100%!通过努力还可以降低——要预防孕期初出现痔疮,正确应对办法是,按照上面第五大点第一阶段4种做法进行预防和保护,做得好是不容易遭痔疮的!

那孕期真的遭了痔疮的话,能不能用药?当然能用药,不过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品和治疗方案。因为有些缓解痔疮症状的药物含有麝香、明矾、甘露醇和抗生素等成分,确实会对胎儿有影响。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手术,不要虚,对娃娃影响不大。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马钦、副主任医师张明鸣。

发布时间2019-09-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医通 | 常喝酒?爱吃辣?得痔疮的真相竟然是……
痔疮是辣椒吃多了引起的?这是真的吗?
究竟什么是痔疮,得了痔疮又该怎么办呢?
痔疮的克星
痔疮特效方——补气清热消肿汤
得痔疮是一种什么体验?请收好这则菊花宝典! · 科普中国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