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寄语2015年高考政治备考的考生和教师

寄语2015年高考政治备考的考生和教师

  一、研读试题

 1、研究命题特点——“知其然”。时间跨度大、思维脉络清晰、简明扼要、术语多、涉及考点多、能力综合性强。

 2、透视命题指导思想——“知其所以然”。展示事物发展的简单过程,用思维高度概括,特点是:减轻了阅读负担,增大了思维力度,体现高考的能力要求。

 3、知己知彼,一招制胜。熟识概念、原理,排除法最实用。

  二、强大的信念

 1、我们要有这样的理念:“尽信书不如无书”、“计划赶不上变化”。书本的东西如果不与时俱进,就成了禁锢和桎梏。

 2、碰到新概念、新问题、新情境,我们要具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的灵活机智和胆识,“君”代指的是手中书本或老师。

  3、当我们面对两个无法取舍的答案正犹豫不决时,请同学们相信一句话:“材料的中心思想永远是我们对答案生杀予夺的上方宝剑”。

  三、笑对难题

 1“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的策略。看题目以自己的心情是否舒畅为标准。如果越看越有味道,越做越来劲,就一鼓作气搞点它。如果做着做着就心烦意乱、头脑发热、甚至一片空白,赶紧刹车。保证良好的心情做下面的浅题。

 2“会跳的麻雀有虫吃”。高考试卷难免会有一两道较麻烦的题目,要心中有数,“把精力留给会做的题”,学会跳过难题,因为“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能避难,回头不难”。“会跳”就是要学会取舍,适当的放弃,轻装上阵,反而更易成功。

 3“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风”指材料信息(题眼)。信息(题眼)分为两种:直观(显性)和隐藏(隐性)。做题技巧:欣然接纳题目的“直言不讳”(关键词),细心品味题眼的“暗送秋波”(隐藏信息)。命题者如果图表出难了,就考虑在选项上降低难度,无论如何掩饰其意图,都无一列外必须要向考生或透露、或暗示、或提示些信息,比如图表复杂,就用等量组合,如果再用不等量组合,其难会徒然增加几倍。任何难题,同学们都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桃子”。那种盲目求深、求难、求怪的题目,就是所谓“超纲”。若出这种题,除了丧失此题目的考试意义外,无非就是炫耀命题者的水平高深莫测。

  4、“技多不愁,艺高胆大”。俗话说“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子大”、“你有牢笼计,我有攀越墙梯”、“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技艺一:高度概括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本质,一句话就是“增支减税,降息放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和发挥其作用。技巧二:注意答案选项中使用了过度、过头、过分的词语,形成了绝对化、单一化、片面化、孤立化、静止化的语气,如①“已经”排除,凡是选项用了“唯一、绝对、纯粹、就是、不可能、无法”等词汇,要特别小心。技艺三:排除法。凡是违背“增支减税,降息放水”的做法,如③反而强调财政的增“收”,同“增支”相反。即可“秒杀”。排除了①③后,你会惊叹“原来如柴”!难题不过如此。由此可见,同学们只要手中拥有“屠龙术”,就敢下五洋降龙捉鳖。

  四、考前浏览

 1、尽力做到对核心、主干、重大考点“广积粮、深挖洞”。“一点懂一切,一切懂一点”对我国政府关于人权的基本观点在全面理解基础上,突出如下几点:(1)基本观点有哪些;(2)我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3)国际上关于人权的主要观点、标准要了解。如某些发达国家“人权高于凌驾于主权之上”,“双重标准”等。

 2、查漏补缺,地毯式推进,生猛下锅,石头过刀。对主干考点要实行“三光政策”:知识盲点要扫光,生疏考点要吃光,常考考点要“开光”。知识的盲点是缺陷,生疏考点是漏陷,常考的考点要具有灵性、灵光,即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高考的必拿分。

  五、选修处理

 1、“形散神聚”。“形”即考试形式。对于选修课,我们无法断言,高考会以什么方式来考,是选择,还是非选择。但是,我们抓住其“神”即体现新课标精神、新课程式理念,重在明白考试体现“神”,而不是非要单独命题。

 2、“两圆相交取交集”。一圆即政治必修,一圆周即选修三。两本书的交集就是考纲上两者都有的交汇点、交叉点,如国家管理形式、人大制度的活动原则、国际组织等,同学们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些考点上,不必在选修上贪多求全,防止得不偿失。

 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政治赋分的占约27%(经28%、哲28%、文17%),已经成为定局,而且要选修与必修共同分担,那么选修可预测为4分左右,相当一题选择。所以,同学们不必担心选修课这一块,放手放胆开展复习。

 4、“沾亲带故,常回家看看”。只要平时的练习、作业、周测、月考、大考中碰到有相关选修的,特别是同必修有交叉、交汇点的就应该常翻翻选修课本,巩固考点。第二个办法就是对已经做过的旧题目,进行归纳总结,确定相关的选修课答案中常用的观点,逐一列出,与日俱增,积少成多,也可以曲径通幽。

  六、考前归纳

 1、系统化研究高考真题,“淘尽狂沙始到金”。对高考真题,要有“三常”:“常做之举,常念之心,常思之得”。有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功多手熟,熟能生巧。

 2、收集党的代名词,“大珠小珠落玉盘”。只要材料出现“中共中央、省市县镇村委,”多数指代党。3、“八面玲珑”理清主要概念和考点的内在联系。国家、公民、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府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基层自治组织、民族区域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概念、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人大是权力机关,产生“一府两院”,他们都接受党的领导等。

 七、信息处理,确定答案

1、相信“没有理由支撑的答案是不可靠的”。不可将自己的成功压在没有根据的选项上,根据就是审题所抓住的“题眼”:关键词、中心句。

2、登堂入室,探访“庭院深深”。“庭院”指民族考点的细节,要在全面熟悉的基础上,稍稍精细化、小专题化。比如单独加深对单一的共同繁荣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精细理解掌握。

3、养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重重机关。题眼:“立足于”的问题词被同学“透明了一把”,丧失了联想到平时已经内化的知识能力,如许多同学平时都知道立足于“实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权益”等出发点、立足点性质的概念。

    八、思维制胜

 1、思维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思维能力是学生的重要学科素养。没有思维煅炼的学习是失败的学习,没有思维考察的试题是失败的试题。同学们要培养的基本思维能力主要有两个: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对高三学生最实用。

 2、常练“一题多变”,以不变应万变。题目善变,都是“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课本考点就是“百宗经”,可以说“万题朝宗”。平时训练,立足消化、吸收、再提高,以“考后100分”为口号,常整理旧题、错题,让反思、归纳、提炼、提升成为每次考试后的经常化动作,吃一堑长一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九、万能技巧

   1、研究设问,奉命行事,不可擅自主张。2、“三步”定范围。“什么材料+什么角度+什么情况”。3、辨析性简答。点到即止,不作深究,不循旧道。4、规范化答题:“政治打狗棒法”。高考五条“万能技巧”:

   (1)有话可说(一是“抄”功;二是“记”功;三是“口”功)。

   (2)有话多说(一原理量;二材料量;三层次量)。

   (3)有话分说(标明序号:一分点;二分段;三分层)。

   (4)有话好说(亮出观点:一抓关键词;二保原理准;联系材料、善用术语、联系对口)。

   (5)有话精说(一角度;二筛选;三思路;四精当;五设问;六规定;七规范;八布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前30天,为什么要再做高考真题?答案在这里!
高考倒计时60天:如何结合考点再提分
【英语】高考冲刺语法备考技巧
【专家点评】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点评及2018年高考预测
21高考物理冲刺复习关键点,考前30天还有哪些上分技巧
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偏科生,高三二轮复习最强复习攻略来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