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教师的子女通常学习比较好?

我们在学生时代往往会听过这样的新闻,哪个哪个老师家的孩子考试又考第一名,哪个哪个老师的孩子考上了名校等等,难道教师家的孩子真的很优秀吗?

其实主要的还是教育方式的问题,我们来分析下,教师家的孩子有哪些优势。

第一,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很重要。家长的工作性质所带来的习惯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普遍坐得住,能够较长时间专注地学习。

第二,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一般家庭里,单纯谈论学习的内容家长不感兴趣也接不上话。但在教师家庭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谈话内容。一般家长能关心和插上话的只有孩子的考试成绩,也就是说往往只有成绩好才能得到足够的肯定。但是教师家庭的孩子会觉得学习本身就有一种激励机制,能够和父母讨论学习的内容本身有助于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就比如在大学里,能激励文科生多读书的绝对不是考试,而是增加扯淡的资本。在交谈中获得大量多巴胺,从而正向刺激自己读书。同样,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让孩子把学习本身当做挺开心的事。

第三,信息优势。中小城市的家长不可谓不重视教育,但是往往不懂教育。他们往往把孩子推向各式各样的教育机构,大量时间东奔西跑做无用功。但这些老师是真的见过猪跑的,知道考北大清华的孩子们都是什么学习状态,所以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制定学习日程和计划。而且这些人可能是中小城市里唯一了解北大的各种自助招生以及专项计划的人群,这也帮了孩子很大的忙。

从孩子角度来看父母能给予哪些帮助?

一位朋友的妈妈是语文老师,她总结到,妈妈在人生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1. 早期智力开发。妈妈是语文老师,所以在我出生之后,就对我进行了智力开发。训练我的语言能力。她每天讲故事给我听,买很多书,刚刚学会说话后,我就和她一起背诵唐诗宋词,讲故事,还练习描述事情。有人说,那么小的年纪,能记住吗?答案是不能。我确实五六岁时候都忘了,但是妈妈的重点在于开发我的智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点在日后得到充分的证明,我读书后很快又把唐诗宋词背了一遍,至今不忘。遇到文学上的内容,看看就记住了。然而,因为她的职业,基本上没有锻炼过我的数学和外语,所以我的数学外语只是一般水平,外语课文总是背不下来,而对语文就很敏感)

2. 家庭氛围。妈妈喜欢读书,所以我从小生活在书的世界。常常我们渡过周末的方式就是准备一点点心水果,然后一摞书,把门锁上,然后乐在其中。她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我从小到大跟她出入的场合基本只是商场和图书馆书店。她不允许家人打牌打麻将这样一系列活动,也不鼓励我看那些泡沫电视剧。看电视她都会看些戏曲,法制等频道。

3. 思想自由。妈妈鼓励我读书,自由思考。她从不指定我读哪一方面的书,完全任由我的爱好自由发展。但是很多垃圾的没有内容的书她不赞成。她不是很赞同当今的教育体制和学校里的教育方式,她为此也感到很无奈,毕竟她只是一个教师。但对于我,却是她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在我的课业繁重不堪时,她简单的检查下我对知识的掌握,如果没什么问题,她都会帮我把作业都写了。以免我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重复上。

4. 治学严谨。举个例子吧,如果我们在吃饭谈话的时候突然对某一知识感到不确定,那么接下来就是立即放下筷子,去查阅资料,直到能够确认,再回来吃饭。(这个习惯并不推崇,只是说明,在我家里,知识的地位高于一切并且永远对它充满敬畏)

5. 沟通,交流与陪伴。妈妈很喜欢和我沟通,也会认真听我说话,不管我说的多么幼稚。加上教师的假期和自由时间都和学生同步,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有她的陪伴,她把大量时间花在我身上,时时刻刻影响我。也带给我无尽的关怀和温暖。

6. 培养兴趣爱好。 因为学校经常会举行各种活动,她对此也非常了解。所以她从小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她的理念是,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强迫,了解一点,快乐就好。所以我学过画画,唱歌,跳舞,古筝,瑜伽等等。结果是没有长性也没有压力,一无所成。她倒是觉得不错。我参加过各种比赛,都有她在背后悉心的指导。然而参加这些活动,她也同样不为名次,只为训练我的心理素质。

7. 达观的态度。在我家,求知,思考的氛围是重中之重。然而,成绩却不重要。妈妈永远没有过问过我的成绩。一是因为我自己也是自加压力,很上进的选手,所以她觉得不用问,尽力就好。二是,她认为成绩对于人的一生不代表什么。高智商也要高情商。她说她见过太多孩子,读书时候拔尖,进入社会却平平。

8. 教育的技巧。妈妈清楚的明白孩子需要引导,关怀。所以她从未对我进行任何说教,都是寓教于生活。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她坦诚的和我沟通,了解我的感情动态,帮我分析,告诉我该怎么处理情感困惑。所以我有什么心事都告诉她,收到礼物情书也会交给她来保管。因为宽松的环境,所以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叛逆期,也从来没有过所谓孤独,寂寞的感觉。

9. 眼里不揉沙子。我想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病,非常会挑剔人的毛病。我妈妈也是,我有一点点坏习惯,哪怕是走路感觉不对劲,都会及时被她发现,然后消灭于萌芽。

目前想起这些,先写这么多吧!日后想起来再补充,关于她的教育,还有很多我感到钦佩和并且受益的地方,但是以上几点,我觉得和她做教师职业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还有一点,这是我观察到的现象,也许会以偏概全,不够严谨。在妈妈们那个年纪,做教师是很光荣的职业,而且往往是学校的尖子生才能考上师范大学,所以,那个年代,教师的平均智商比较高。而且很多职工家庭都是两个教师的结合,孩子出生后仅仅是遗传,也会比较聪明。

欢迎大家积极讨论你身边教师孩子的故事,看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更多教育热点微信搜索公众号“角豆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宗洋《清廉教育从小做起》指导教师:杨会琼
我只做你的妈妈就好
王开东:学生毕业7年后家长给我打来电话
孩子,我尽心尽力陪你一程,如果你不感激,也请不要记我一生!
北大博士妈妈:将1000词语贴墙上,儿子从小背,6年语文次次100分!
语文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