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跑步技巧】处女马拉松应该怎么选?
选择第一次马拉松比赛我一直以为,跑步能让我更好地认识脚下的这座城市,在轻松的节奏中丈量这片土地。为什么开始长跑,为什么决定去跑马拉松?有人因为失恋,有人想要逃避压力,有人为了减肥、健身、挑战自我……但最终跑起来之后,有意义的只是脚下的路以及正在奔跑的自己。AIMS 和 IAAF 认证有什么区别

  简单点说 AIMS 偏重赛道测量和赛道质量,IAAF 偏重比赛本身的组织包括并不限于赛道、计时、裁判等综合水平。

  对于 AIMS 来说,赛道首先要满足 42.195 公里的这个距离,一般是指赛道的最短距离不能少于这个数值,其次是赛道起终点的距离、赛道质量等方面的限制。AIMS 认证是不分等级的,AIMS 类似于会员制度,所有 AIMS 认证的赛事即 AIMS 的成员,AIMS 的要求是比赛一般要举办很多年才行(2~3 年的新比赛一般无法获得 AIMS 认证)。

  IAAF 则偏重于比赛本身的组织能力,比如计时系统、裁判等级、赛道情况、保障体系、参赛运动员水平、比赛影响力等综合水平。与 AIMS 不同的是,IAAF 是有等级认证制度的,根据比赛的组织水平分为金银铜三种级别。

  所以,如果 IAAF 等级高,说明比赛综合水平好,AIMS 只能说明这场马拉松历史比较悠久,赛道和影响力方面比较大。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 IAAF 金牌赛事。

  说完这两个,我补充一下国内赛事的认证机制。国内赛事认证机制有以下几种:

  国内赛事的证书上大多数都会附带上赛事等级的图标。

  田径协会(CAA)认证赛事:具体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与 IAAF 类似,同时,国内有要求是申请 IAAF 金牌赛事必须是 CAA 金牌赛事,申请 IAAF 银牌赛事,必须是 CAA 银牌或者银牌以上赛事,以此类推。

  赛事等级:分为 A 类和 B 类,其中 A 类赛事参与全国排名,跑过 A 类赛事的人可以在中国马拉松网上查询到自己的全国排名,所以 A 类赛事一般参加的人会比较多一些,水平会更高。

  田径协会主办、协办赛事:一般这种赛事的证书上都有田管中心主任的签名。

  非田协赛事则一般为地方赛事,赛事的影响力、成绩排名方面会差一些,一般来说 A 类赛事都是田协主办的赛事。

  CAA 认证赛道:赛道经过符合田协标准的丈量(一般是有符合等级的测量员测量),符合一定要求。

  一般并不是所有比赛都会有认证赛道的标识,因为大多数比赛都是认证赛道。

  无任何认证的一般是地方赛事、商业赛事、民间赛事。一般来说,普通人选择国内赛事应该优先选择 A 类金牌赛事,这些赛事的主办方一般来说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选择半程还是全程

  先说规律吧:

  能在 1 小时内完成 10km 的,跑半程马拉松毫无压力(估计 3 小时内完赛);

  能在 2.5 小时内完成半马的,6 小时内跑(走)完全程马拉松基本可行(后半程 3.5 小时走 21 公里,时速才 6km/h,基本上是快速步行的速度)。

  所以,如果仅仅是为了跑完马拉松,在关门之前到终点,那么看你半程成绩是多少就可以了,按照这个跑,基本上都能完赛。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称:奥森)跑大圈,两个大圈就是一个半马,并且奥森路况一般,起伏比较大,尤其是南北园之间的那个桥。如果你能在 2 小时 30 分之内跑完奥森两圈,那么跑北马全程问题不大,况且北马的前半程几乎无坡路。

  如果按照比较规范的训练,跑全马之前最好是跑一次超过 30km 的距离,用来了解一下身体是否适合超长跑。但是由于 30km 距离很长,需要有人给你带补给品,所以训练很麻烦并且费时。当然了,有条件最好跑一次,奥森 3 圈而已。

  你最近连续 7 天每天 15km,容易跑出问题,不过这要看你身体状况,有人会有事,也有没事的。反正让我跑的话我肯定不敢跑这么多,腿和膝盖会出问题的。一般来说月跑总量超过 100km,每周跑 5 天,每次超过 5km 就可以了,重在坚持不在于短期能跑多少。

  长距离跑(20km 以上)频率以一周一次为宜,太多不好,除非你是专业运动员。

  跑吧论坛之类的地方有很多训练指南,都可以参考,我就不复制粘贴了。如果你累计跑步量已经超过 500km,那么按照自己的习惯跑也可以。需要提醒你的就是,跑步最好要买一双合适的鞋子。

  我个人认为跑全马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前半程压住速度,你平时如果是 6 分钟 1km,那么全马的时候前 15km 请保持 6 分半 1km 的速度,马拉松真正困难的是最后 10km。

  以 2014 年的经验,北马半程非常难报,需要摇号,全程基本不需要摇号。

  最后,报全程,只跑半程,没有成绩,最多只有 20km 的分段成绩,没有纪念牌。

  不过,跑马应该也不仅仅只为了牌子吧?

  去哪里跑马拉松

  先说如何衡量一场马拉松比赛。

  1.赛道情况:

  赛道起伏和弯道:坡越多,越难跑,配速越不好控制,弯道多,跑的会更多一些,比如泰山马拉松,都是典型的坡多的线路。

  当地海拔:海拔 1500m 以上会有比较明显的高原反应,比如兰州马拉松、贵阳马拉松、昆明马拉松、六盘水马拉松等,海拔高会明显影响心率,同样配速下,高海拔心率会更快。

  当地天气:这里包括高温、低温、阴雨、雾霾等等,比如秦皇岛马拉松、东营马拉松等都有高温的情况,2015 年兰陵半程马拉松起跑时实时温度就逼近 30 摄氏度。

  关门时间:5 小时关门和 6 小时关门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难度绝对是不一样的,国内的杭州马拉松、大连马拉松都是 5 小时关门,其余的大部分都是 6 小时。

  2.赛事组织

  补给情况:不同完赛时间的人,对补给的感受是不一样的,4 小时以内完赛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不缺补给,5 小时以内完赛的,补给就会差一些,国内有些赛事因为补给不足,对于 5 个半小时以后完赛的人,可能连水都供不上。

  赛事交通:包括如何到达比赛城市和如何到达起终点,国内有很多赛事的起终点并不在市区,这就很考验摆渡车的运力,不得不说有些马拉松组织的并不好,而有些城市的当地交通也不好,到达比赛城市都很困难。

  医疗保障和志愿者:目前来看,大多数国内马拉松都能保证志愿者的数量,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志愿者遇到突发情况还不如其他比赛选手反应得快。

  计时和成绩情况:好一点的比赛都能有多个计时点,能在完赛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成绩,但有些比赛则做得不好。

  报名费和报名规则:2015 年国内全马的报名费普遍过 100 元,估计明年均价应该超过 150 元,并且 A 类赛事摇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其他方面

  参赛人数:规模太大了就要考验赛事的组织能力了,如果路太窄、人太多,很容易出问题。而人太少也不好,放眼望去看不到几个人,这样跑起来也没力气。

  赛道景观:国内的不少赛事还仅仅是为了凑数,赛道设计很随便。

  观众情况:我就跑过两边都没有人的比赛,赛道主体在郊外,于是跑得很无聊。

  比赛城市情况:有没有好吃的,有没有好玩的等等。

  关于国内赛事,是有赛事等级的,A/B 类、金/银/铜标、认证赛道、认证赛事、IAAF/AIMS 认证等等。一般来说,等级越高的赛事肯定越好,目前五个指标全有的,只有上马和北马,这两个也是很推荐的。

  赛事的优劣,每个人关注的点是不同的,比如成绩在 3 小时 30 分钟以内的人肯定不缺乏补给,而完赛成绩在 5 小时 30 分钟~6 小时之间的,补给一般都不会太好;有人更关注起终点交通,有人更关注赛道路况,有人更关注天气情况,所以每场比赛都各有千秋。

  我个人认为,非认证赛事的很多方面都是不成熟的(虽然认证赛事也不是每个都很好),除非是随便跑跑或者家门口的那种,否则最好是优先选择认证赛事。

  选择跑马有几点要注意:

  1.赛事主办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赛事主办的前两年都不会太好,XX 首届马拉松一般都很糟糕,或者首次由半马改全马。

  2.赛道使用次数,一般情况下,成熟的赛道是不会有大改动的,频繁改动的赛道往往要经历一些考验,首次使用的赛道往往问题多多。

  3.赛事时间和当地气候,气温过高、过低,海拔、湿度等等都会影响跑马成绩。

  4.交通、领物、补给等最好去问跑过的人,尤其是成绩跟自己差不多的跑过的人。

  5.是否死过人,是否频繁出事故。

  如果想跑比较好的赛事,优先选择举办多年、赛道成熟、常年都有比较好的评价的比赛,比如大部分 A 类赛事和金牌赛事等等。当然,最近也开始出现马拉松大小年的说法,比如合肥马拉松,2014 年时评价不错,但 2015 年评价则一般。

  北京马拉松:2014 年参加的,雾霾重,但线路景观还是可以的,至少没出市区,沿途观众多,参赛人数多,知名度高,整体上还是比较可靠的。2015 年开始只有全马,结果 30 多公里处补给出了问题。同时调整了线路,难度有所降低,值得推荐,但需要摇号。

  泰山马拉松:2014 年首届参加的全马,2015 年参加的是半马。首届办得不好,被骂得很厉害,没有公里标识,线路难度大,补给不够,所以首届比赛报名务必小心,2015 年补给情况好一些,但也有雾霾。推荐程度一般。

  郑开马拉松: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好是因为郑开真好跑,不好是因为赛道太直,终点交通不便,观众太少,因为是比较成熟的比赛,比起其他赛事来说还是不错的,郑开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无法成为 A 类赛事,因为赛道不达标(全是直线是不行的),郑开跑的成绩再好,也无法参与全国排名,不少人的 PB(最佳成绩)都是在郑开创造的。

  兰陵半马:观众热情很好,办了第二届,线路相对已经成熟了,但天气太糟。作为一个小县城,举办半马这种比赛是明智的,无论是接待能力、赛道条件都准备得很好,要是能换个比赛时间就更好了。

  兰州马拉松:兰马最大的问题是海拔高,亚高原,不适应的人一下上去会有问题,观众的热情都很好,赛道成熟,举办多年,目标是办成中国的波士顿马拉松。气温和海拔是兰马最大的问题。

  张家口康保马拉松:2015 年改了路线,高原,号称中国最难的公路马拉松,确实是这样的,跑过的人很少跑第二次,太难了,没兴趣折磨自己的不要去跑。

  六盘水马拉松:六盘水号称凉都,高原,天气是好,但高原太难受,2015 年首次尝试半马改全马,线路评价较差(有一个大坡),跑过的人评价都还可以,就是高原是个麻烦(A 类赛事里海拔最高的,1800 米)。

  合肥马拉松:2015 年的国内锦标赛,缺点是在郊区,并且摆渡车不给力,5 小时以后完赛的人补给不足,志愿者有些在发呆,但线路、风景都还可以,难度不大,容易跑出好成绩。

  滕州马拉松:一直被骂的不行,据说 2015 年的实际里程只有 40.5 公里,没有赛事评级,比赛不封路,旁边就是车在跑,想想都觉得可怕。两年了还这样,不推荐。

  太原马拉松:线路是成熟的,举办多年,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貌似起终点交通不太方便,也仅此而已,因故缺席,无法评价。

  衡水马拉松:举办也有几年了,线路也相对成熟了,应该说整体上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缺点是在郊区,摆渡车情况不清楚,估计不太给力,另外,衡水也是雾霾重镇。

  2015 年首届马拉松的有很多,我不一一列举,首届举办,务必慎重报名,首届半马改全马,也务必慎重报名。尽量报那种纯粹的马拉松比赛,而不是打着马拉松的旗号举办商业活动的比赛。

  第一档: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

  第二档:厦门马拉松、重庆马拉松、杭州马拉松、兰州马拉松、广州马拉松

  第三档:太原马拉松、衡水马拉松、无锡马拉松、扬州马拉松、深圳马拉松、营口马拉松、大连马拉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马拉松品牌赛事,汉马排第几?
港马免抽签分析——顺便说一下各种赛事认证
国内32场马拉松测评报告丨来自2年跑了55场马拉松的老司机
跑圈儿7天备忘录(2019.03.10)
新的投资方向——群众性的全程或半程马拉松跑
2017长春净月潭森林马拉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