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年50万,现在读MBA到底还值?看穿商学院本质就不会选错了

导读:本文以职业经验分析了商学院提供的“工商人才培养、专门学术研究、相关社会服务”三大核心价值,以及目前国内MBA供需薪资状况,供有意攻读MBA的同学参考,全文2500字,建议收藏后阅读

核心观点:鸡蛋的好坏,根子还在母鸡身上!

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开始设立工商管理、即俗称的MBA教育和学位试点以来,一直以不同传统高等教育的高学费、高门槛、高回报形象炙手可热。

30年后,国内绝大多数综合型或专门型大学已经普遍设立了工商管理MBA学位教育,攻读的学费成本依然高昂,但因为不再稀缺甚至有泛滥之嫌,早年的高门槛、高回报似乎也不复存在,那现在攻读工商管理MBA学位到底还值不值呢?

关于此事,有个不恰当的比喻:鸡蛋的好坏,根子还在母鸡身上。工商管理MBA作为一个教育产品,其价值判断必须上溯出品工厂——商学院究竟提供什么价值?

补充一点,商学院是统称,国内大学的经管学院(如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学院(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等授予“工商管理MBA学位的院系,在国际上都属于商学院范畴。

因为笔者在以MBA为用人标配的管理咨询行业工作了10多年,又曾在所主持的北京某著名综合大学商学院战略项目中对商学院进行过专门研究,所以有很多对商学院的分析和洞察可以分享,希望能给对MBA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一、为什么会出现商学院?

当人类从漫长的以“种田”为主农耕社会走入以“带货”为主贸易工商时代,发展的需求就自然催生了商学院和工商管理教育。

大航海时代

与中国古代自从有了孔夫子多数时间几乎只有儒学教育类似,西方古代自从上帝诞生多数时间几乎也只有神学教育,直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前所未有的刺激了欧洲商业贸易的大繁荣,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大增,原有低效的学徒式培养传统完全跟不上趟了,于是:

  • 以职业学校性质培养商业贸易型人才为主的全世界最早的商学院原型:1759年在葡萄牙成立
  • 大学商学院和MBA出现:100多年后,美国南北战争促成了劳动力的全面解放和统一市场的最终形成,让制造业与经济迅猛发展,1881 年世界最早的大学商学院—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成立(顺便吹一波,沃顿居然到今天还是全球最好的商学院,不得不佩服其坚挺);1910年哈佛商学院首次授予 “MBA”学位
  • 商业贸易+企业管理的商学院成型: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心由贸易转向工业,对企业管理人才需求大增;一战后,随着经济霸主地位确立,世界商学教育中心转向美国,各著名大学在经济学系开设商业或管理类课程已纷纷演化为商学院
  • 中国商学院同步上线,同一时期,中国进入短暂繁荣的“黄金十年”,1921年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商学院的“上海商科大学”的建立,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长,16名中国教员中有11人毕业于哈佛、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校

二、商学院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商学院自诞生起其培养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合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0年代前以技能应用培育为主的阶段:

从早期的单一商贸技能培训,到之后伴随制造业发展演变为商贸技能+企业管理的工商职业教育

第二阶段:上世纪末前的注重学术研究和培养的阶段,商学院最为星光璀璨的年代

  • 背景:

频发的经济危机,特别是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使西方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 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同时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学院重技能教研模式的质疑和反思。1959年《福特基金会和卡内基基金会报告》的出炉,成为商学院教育从重技能到重学术的分水岭。

  • 转变:

主流商学院开始更加偏重学术的研究,这种学术研究一方面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变得重大深远,另一方面在经营管理实践方面提供了更多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方法等研究成果和相应人才

  • 标志:大神倍出、成果卓然

经济政策研究方面:1978-1993年7位学者主张新自由主义的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成为美英等国经济政策基调,对走出滞涨、恢复增长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其中6位来自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而被成为“芝加哥学派”,其社会实践被成为”里根经济学“

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罗伯特·S·卡普兰的“平衡记分卡”工具,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享誉全球,至今仍然被奉为圣经

第三阶段:上世纪末至今的强调综合性人才培养阶段,集工商人才培养、专门学术研究、相关社会服务三种职能于一体且不断融合

  • 背景: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开始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

  • 变革:

一方面商学院开始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改革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既强调在通晓经营管理基础上的沟通、协调、领导等综合能力,又鼓励行业或领域特长形成

另一方面,许多著名商学院向全球扩张的同时,对新经济、金融化做出积极因应

  • 标志:

2006年耶鲁管理学院推动全新的MBA课程,强调多学科整合性和跨学科新课程

2007年斯坦福商学院开始实施新的MBA课程,强调软技能、全球化

正是与时俱进、因需而变,让今天的商学院不仅成为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摇篮,也是商业经营与企业管理研究与传播的源头,更重要的是持续促进着经营管理实践的变革与创新

三、国内商学院如何?

关于国内的商学院究竟如何?后续本号将陆续撰文重点解析,先只说一点,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工商管理人才和相关培养失去用武之地。因此中国商学院和工商教育长期中断,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中期才逐步恢复:

  • 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商学院合作,率先在中国引进MBA学位教育
  • 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设立MBA学位和MBA教育试验,首批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MBA试点教育,并于1991年开始招生

这一特殊历史让国内商学院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从引进复制西方商学院的模式为主

二是因其历史太短,其培养模式和价值构成并不健全

四、回到标题“花几十万攻读工商管理学位究竟还值不值?”

我想请你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和一个表格

  • 1991年,全国MBA仅有94人入学;2018年全国MBA报考人数为170096,最终录取人数为38915人,虽然比1991年17年入学人数扩张了413倍,但录取率只有22.88%。
  • 参照国外经济发展水平与MBA规模之间的关系推算,我国MBA的年需求量按保守估计也将达30万人,而实际上经历了持续扩大MBA办学许可后,现在全国每年仅有3万多名MBA毕业生

从数据来看,MBA依然相对稀缺。

从图表来看,相比上一个10年,虽然MBA毕业生薪酬短期涨幅明显回落,但仍然可观。

另外,数据和图表未能显示MBA给毕业生带来“职场能力提升、人际关系扩展、职业通道拓宽”等价值,随着时间延续可能更重要、更值钱。

“花几十万读MBA究竟还值不值?”

答案只有一句话,这绝对是个机会,但回报值不值,关键不在学费高低,而是你的用心和努力有多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顶尖商学院排名揭晓!(含top100名单和MBA项目详情)
工商管理学位介绍
美国哪些大学MBA毕业生收入超百万(组图)
专家分析:四大原因导致MBA报考人数减少
2019最新汇总!!!史上最全商学院三大国际认证+CAMEA为你择校助力!
EMBA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