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复习设计

要点对比

1.地形、气温和降水这三个要素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

2.我国三大自然区域间的差异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突显其知识要点(见右表)。

难点分析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涉及到“区域”和“界线”两大难点问题。

1.关于区域划分,应该掌握其两大特性。(1)区域特征的整体性。每个自然区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2)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每个自然区都具有区域整体的特征,但三大自然区之间仍存在着差异,而且差异很大。

2.关于界线的确定,应该掌握划分界线的过渡性和非确定性。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只是一个大致的界线,这个大致界线在某段可能会与某一个要素的等值线重合,也可能不与任何自然要素重合,尽管如此,该界线的确定仍是科学地依据上述曾提到的要素综合出来的。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从科学性上说,应选取干燥度(K)作为划界指标,但“干燥度”这一名词专业性太强,而且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故选取400毫米等降水量作为代表性划界依据。

(2)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3000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其原因是只有当海拔超过3000米后,才能打破近地面层行星风系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才能对湿润的夏季风起屏障作用。

学法指导

1.学习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和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2.可应用区域分布图、景观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表象,并促进学生对地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通过阅读地图归纳区域地理特征,概括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发展地理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发展地理逻辑思维。

3.学习时可通过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三幅要素图以及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并结合初中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0℃等温线和800毫米、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分析内、外流区与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关系),便于加深对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的理解。

4.要善于抓住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综合分析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时抓住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具体联系。如东部季风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类活动的联系如右图。

精题解析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⑴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⑵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

⑶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答案]1.D   2.C   3.D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抓住两个主要信息:1.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2.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出王教授在南极地区,再进一步根据文中信息“我的家乡江南丘陵”,并结合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特征,可得出结论。

能力训练

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

2.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季节变化不大    B.植被以森林为主    C.全部为外流区    D.海拔较高

3.关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为内流区    B.地势相对高差不大    C.气候干燥    D.气温日较差不大

4.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植被主要为森林    C.全部为外流区    D.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5.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阿尔泰山    D.内蒙古高原

6.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我国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7.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东北平原

8.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两面“镜子”是

A.气候和地形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土壤和气候

9.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形成的基础是

A.热量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貌的差异    D.植被的差异

10.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分界线

11.流域全部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有( )

A.淮河    B.辽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12.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B.西北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
    C.东部季风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农耕区
    D.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13.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

A.气候和地貌    B.植被和土壤    C.水文和植被    D.气候和土壤

14.下列不属于东部季风区的地貌单元是(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5.下列农作物中,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的是

A.棉花、甜菜    B.水稻、油菜    C.小麦、甘蔗    D.桑蚕、大豆

16.将下列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代表字母,填入下表中相应界线名称后的空白栏内。

地理分界线名称

界线代表的字母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一月0℃等温线

 

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B.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E.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所处地区的温度带为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阶梯。

(2)②③所处的温度带分别是      ,所处的干湿地区分别是      

(3)④所处地区气候特征有   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18.读新疆地区图2,并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名:B   盆地,C   (河流),F   沙漠,D   山脉,H   油田,G   油田,A   市,E   市。

(2)本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   。目前,本区是我国重要的      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地理】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的地理分区|三大自然区、四大地区、六大地区、七大地区等
中国南北方分界探讨
中国人应该要知道的重要地理界线(二)
我国的地理界线
八下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