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8年高考试卷人文地理试题特点与解答分析

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区位、地域类型及可持续发展,而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掌握人文地理试题的特点,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一、文地理试题主要命题特点

 

(一)人文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没有脱离中学教材的范围

 

2008全国高考人文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没有脱离中学教材的范围,但是从知识要点来看,人文地理中的区位(工业、农业、旅游等)分析、人口、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等都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各地的人文地理试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技能。如2008年全国文综1主要考查“农业种植结构;城市人口;产业重心转移”。2008年全国文综2主要考查“地形图;工业(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农业(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气象灾害和防治气象灾害的作用”。2008年四川卷主要考查“农业(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环境的影响、环境措施和效益”。2008年山东卷主要考查“农业、工业;苹果产区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粮食生产基地、沿江高速公路、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化;旅游;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二)人文地理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试题的开放性强

 

2008年高考人文地理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试题的开放性强,2008年山东卷34题主要考查推理、判断信息的能力;56题主要考查读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6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29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选做题30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选做题31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选做题32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08年全国文综Ⅰ的34主要考查解读信息、空间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57题主要考查空间想像和判断信息的能力;39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三)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人文地理试题能力要求的主导考查方向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地理空间分布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仍是2008年高考人文地理试题能力要求的主导考查方向,如山东文综卷56我国某地区略图;26题文字、局部区域图和表格29题我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和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选做题30,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选做题31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全国卷Ⅰ的57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图39区域图。下面结合2008年(北京卷)36题进行说明。

 

例如 2008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3)(5)略 。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答案】36. 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此题结合区域图,主要要求学生分析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当然也就很难得出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当然也就难以针对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四)人文地理试题的一些材料来源于生活实际,试题强调地理观念、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考查。

 

人文地理试题的一些材料来源于生活实际,试题强调地理观念、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考查,尤其重视对学生“人地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的考查,全国文综Ⅰ“农业种植结构;城市人口;产业重心转移;区域图(地形类型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分析);水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山东卷“农业、工业;苹果产区分布;自然带;地理信息系统;锋面系统、粮食生产基地、沿江高速公路、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化;旅游;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四川卷“农业(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地球运动(白昼长度变化);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生态环境问题”。

 

二、文地理试题解答分析

 

1 2008年(北京卷)40.30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5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1)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分)

 

【答案】40.1)临海 (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分析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并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结合城市的区位因素,并根据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的具体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深圳、汕头、厦门经济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有“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根据教材的已有知识容易得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008年地理卷(江苏省)28.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

 

 

 (1) (3)略。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答案】28.(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解析】此题主要要求学生分析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可以得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包括年气温、年降水以及降水的季节分配),从而不难得出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不利影响: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许多人文地理试题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试题往往不限于书本知识、不限制考生的思维,而是任由考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应结合课本中某一具体案例的分析,去思考实际问题,并且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掌握一定的规律,从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0年高考各地优秀人文地理试题详解
浅谈人文地理复习策略
由高考试题谈教学备考
想要让高考地理so easy,看透这些方法就OK!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0-中国地理
2016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难度适宜 人文和区域占比重较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