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机耳塞快速入门汇集
耳机耳塞快速入门汇集-(各国品牌特点 发声原理 佩戴方式)0/103
  • 发表于 2012-05-18 14:25

 

常见耳机品牌简介
欧洲三大品牌
AKG:国内称“爱科技”。奥地利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1947年成立于维也纳。AKG的耳机轻巧坚固舒适,声音流畅自然,中频优美迷人,声场开阔。它的经典产品有在专业领域具有极高声望的K141系列、K240系列、K270系列,HIFI耳机K240、K501、K340、K1000,无线环绕声耳机HEARO999等。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AKG耳机有K55、K66、K100、K240系列、K301、K401、K501、无线耳机HEARO系列。
网址:http://www.akg.com
BEYERDYNAMIC:国内称“拜亚动力”或“拜尔动力”。德国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1924年成立于柏林。Beyerdynamic耳机坚固舒适,声音忠实严谨,温暖,细节清晰。它的经典产品有世界上第一只动圈耳机DT48,专业耳机DT880、DT770、DT990、DT911,HIFI耳机DT831、DT931等。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型号有DT880、DT990、DT931、DT831、DT531、DT431、DT331、 DT231。
网址:http://www.beyerdynamic.com/
SENNHEISER:国内称“森海塞尔”。德国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成立于1945年。Sennheiser的传统风格是厚密开扬,忠实甜美而松弛的,近几年Sennheiser的产品风格开始转向清丽。它的经典产品有专业耳机HD540、HD560、HD580、HD250、HD25,HIFI耳机HD414、HD475、HD565、HD600,静电耳机系统ORPHEUS等。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Sennheiser耳机有HD580、 HD590、HD600、HD25SP。
网址:http://www.sennheiser.com

美国两大耳机品牌
GRADO: 国内称“歌德”。GARDO是世界著名的HI-END耳机品牌,这是一家美国家族小厂,1955年成立于布鲁克林。GARDO的外观简洁古朴,声音富有活力,中频艳丽透彻,低频强悍。它的经典产品有HP1000、SR60、SR325、RS1等。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是除SR40以外的全系列产品。
网址:http://www.gradolabs.com/
KOSS:国内称“高斯”。KOSS是美国一家规模很大的耳机供应商,1953年成立。KOSS的产品主要照顾中低端民用市场,声音富于力度和动感。它的经典产品有专业耳机PRO4,HIFI耳机KSC35、A250,静电耳机ESP950等。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KOSS耳机有ESP950、A250、 KSC35、KSC50、SPORTA PRO、PORTA PRO。
网址:http://www.koss.com

日本的三大耳机品牌
AUDIO-TECHNICA: 国内称“铁三角”。日本的著名专业音响器材制造商,它的耳机产品以中高档HIFI耳机最为著名,在专业领域也有910、M40SF等知名产品。它的产品易于驱动,造型前卫,工艺精良,佩戴舒适,声音温暖清晰。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产品有艺术监听A系列,空气动态AD系列和旗舰木壳耳机W系列。
网址:http://www.audio-technica.co.jp
STAX: 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具影响力的静电耳机制造商,号称日本的半个HI-END品牌,成立于1938年。STAX的静电耳机价格合理,声音轻盈柔和,富有飘逸的美感,具有丰富的细节。STAX的产品线不长,所有产品都值得推荐。
网址:http://www.stax.co.jp/ENG/History.html
SONY:作为影音巨人的SONY,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介绍。SONY的耳塞是世界知名的,它的耳机产品有经典的专业耳机MDR7506、 CD900ST,HIFI耳机MDR V6,MDR V600,MDR V700DJ,MDR CD1700,MDR CD3000,MDR R10等。目前值得推荐的耳机产品有MDR CD2000、MDR CD3000。
网址,请自己找吧。

其它耳机品牌
ALESSANDRO:国内称“爱丽丝”。这也是一家美国公司,它的产品由GARDO参与设计并制造,外观与GRADO相同,声音较GRADO更加忠实,目前它的产品有三个型号,M1、M2和MPRO,均值得推荐。
网址:http://www.alessandro-products.com/
ATA:这是一家中国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其产品主要是低端的多媒体耳机和HIFI耳机,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不大,它比较有名的产品是其为LABTEC OEM的ELITE840等耳机。
网址:http://www.antonio.com/
DENON:DENON公司的耳机产品有着半专业化的特点,目前最高型号是AH-D7000。
ERGO:这是一家瑞士HI-END的小厂,目前他们有三款耳机ERGO 1、ERGO 2和ERGO AMT,前两者是传统的动圈耳机,后者采用了HELI扬声器。ERGO的耳机造型独特,声音纤细透明,细节丰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早些年这家公司使用 Jecklin Float商标推出过2款动圈耳机和一款静电耳机,也有着很高的声望。
网址:http://www.precide.ch/
ETYMOTIC:国内称“音特美”。美国的一家小公司,以助听器和HI-END耳塞产品为主,它的ER4系列耳塞是高档耳塞中的经典产品,它的产品声音忠实无染,ER4系列、ER6i、值得推荐。
网址:http://www.etymotic.com/
PHILIPS:PHILIPS有不少耳机产品,档次门类都比较齐全,最近PHILIPS推出的高档耳机SBC HP890和SBC HP910得到了玩家的肯定。
MB QUART:德国老牌音响制造商,国内称“歌德”,为了与美国GRADO区别开,也称“德国歌德”。它的耳机产品以中高档的HIFI耳机和专业耳机为主,工艺好,佩戴舒适,秉承德国音响产品严谨忠实,高分析力的特点,QP400、QP200、QP160是值得推荐的型号。
网址:http://www.mbquart.com
PRO2:国内称“宝路”,这是一个在德国注册的台湾耳机品牌,以中低价位耳机为主,早年的PH580、PH560、PH1000等有一定的知名度,近些年来高档的新品影响不大,PH U585是其新产品的代表。
网址:http://www.pro2.com.tw
ULTRASONE: 这是一家德国小厂,企业主潜心研究过耳机十几年,产品主要以中高档专业耳机和HIFI耳机为主,声音具有德系耳机严谨的特点,兼顾良好的音乐感,具有较高的素质。ED7、ED8都是相当优秀的产品。
网址:http://www.ultrasone.com/
其它的品牌
市场上的耳机品牌是相当多的,很多专业和民用音响企业都有自己的耳机产品,如:ROLAND、BEHRINGER、BOSE、SHURE、STATON、 IXOS、JVC、PANASONIC、TECHNICS、YAMAHA、AIWA、MAXELL、FUJIKON、JENSEN、AMPHONY、 XDREAM、LABTEC等,国内有创新(CREATIVE)、佳禾(COSONIC)、声丽(SOMIC)、得胜(TAKSTAR)等品牌。这些品牌我无力一一介绍,这不是说他们没有优秀的产品,耳机的世界说小也大,请大家自己去畅游吧。


 

耳机的三大发声原理
动圈式:它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的电动扬声器,和音箱里面用到的扬声器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结构也大同小异。上图中的小红圈是细铜线或者细铝线或者镀铜铝线等金属线绕制的,有2条小小的引脚,分别接入信号源的正负极。这小红圈被称为“音圈”,它一头于振膜相连,一头悬挂(不接触)在永磁体当中,当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变成电磁体,将和永磁体产生排斥或者相吸的作用从而驱动振膜产生声音。限定动圈式驱动器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磁体的磁容量(这主要影响动态,瞬态,力度等),还有振膜等。这种电声原理已经诞生几十年了,它早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因此,它并不神秘,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中国完全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驱动器来。动圈式驱动器技术成熟,久经耐用,可靠性好。
静电式:它的发声原理不同于动圈式,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一张极其轻薄的振膜置放到一个静电场中,输入信号的变化导致电场变化驱动振膜发声。静电式的原理让振膜避免了冲程运动,振膜变形幅度小了很多,因此静电式的原理从理论上就能提供更细致的高频。但是目前音源多采用CD格式,静电式的高频优势很难在 44.1kHz的前提条件**现出来,但随着音源质量的提高,等192khz/24bit的时代到来之后,静电式会体现出更大优势。由于成本高昂,静电式耳机数量其实很少。
动铁耳机: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动圈是直接带动振膜,而动铁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 单元位置方面,传统的动圈耳塞无法将整个发音单元放入耳内,而动铁式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由于耳道的几何结构要比耳廓简单的多,属于类圆形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所有耳机基本都是以上三种构成的,而动铁正渐渐成为入耳的新宠

 

佩戴方式介绍
耳塞
耳塞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 canal 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但是由于入耳以及半入耳耳机的发展,这个词已经变得很微妙了.我这里说的只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入耳
耳塞由于尺寸的限制,其本身会受到很多设计上的限制,让声音源更接近鼓膜会让人觉得声音更清晰,于是诞生了入耳式。它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音质,优秀的入耳式耳塞,其音质表现甚至不会比贵上好几倍的耳机差劲,但是由于离鼓膜太近,它对人的伤害也是最严重的。为了追求干净的听音环境,入耳式耳塞往往会设计成完全封闭耳道口,这样的隔绝绝不是好事,太容易造成事故。另外,入耳式耳塞均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听诊器效应,线在衣物上的摩擦声被放大并通过线材传递到耳中,这确实很烦人。恩.....还有风吹的声音

耳挂式
将耳机上附着一能折合的挂钩,使其能挂在耳廓内侧。这种佩戴方式还不会破坏发型,便携性和舒适性也非常不错。但由于其悬挂方式不可能做到紧密贴近耳廓,所以始终会存在漏音问题,这会让音质下降,因为是悬挂于耳廓,这类耳机不应该做得很重。由于佩戴方式的约束,这类耳机不可能冒出顶尖音质的产品来,但是做到音质不差,外观出众,够酷够拉风却是可以的.

后挂式
使用一根有弹性的头带(材质为金属,塑料等等),从脑后绕过耳廓夹住耳机,使耳罩紧贴耳廓的耳机。这种耳机基本也不会破坏发型(长发的难说了),这种耳机佩戴上不如耳挂式的舒适,但是它能让耳罩紧贴耳廓,漏音问题基本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头带弹性一般较大,所以不舒适感会多一点,这种头带很难设计成自适应性的,大部分这种耳机的固定物是无法调节的,头太大的或者头太小的朋友,都会不合适佩戴。便携性也变得很一般。

头戴式
最常见的耳机类型,使用一根有弹性的头带(材质为金属,塑料等等),从头顶部夹住耳廓,由于不用考虑轻巧问题,耳罩一般都设计得比较大,顶级耳机几乎清一色都是全尺寸的设计。(我称之为全罩式)也有小的,用外力压在耳朵上的(我称之为压迫式).这种耳机发展得非常完善,一般都能做到头带自适应,耳罩可小幅度旋转,这些小特点让佩戴变得舒适起来。但是并不适合便携,即便头带被设计成可折叠式,它的便携性也不会比塞入式和耳挂式的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几款名牌耳机
主要耳机品牌及型号介绍
30万的耳机,听起来什么感觉?
森海塞尔 Sennheiser
世界著名耳机品牌
世界四大耳机品牌,盘点那些经典代表作,你认为知名度最高的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