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朱敬东||道德经新解(四十二章)

作者:朱敬东

上善若水 毛阿敏 - 道德经

【序言】

朱敬东,男,1968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1987年毕业于吉文职业中学,学《建筑》。后于,1988年移居山东老家嘉祥县,并于1989年招工,进入嘉祥国营食品厂,从事采购等多种工作。现为下岗职工。

我从2018年12月起,长期浏览现代哲学家黎明先生的公众号,以及他的新浪微博,受其熏染,产生了自译《道德经》的念头。由缘起到现在成文,整个过程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时间仓猝,但是,对每一篇都已经有所了解。

藏北蓝女士是我在《逸飞中文网》认识的好友,我也是她的公众号《记得歌时》的忠实读者。故此放心的把自己的译稿托付给她。

我认为《道德经》,这个名称应该是个问题,如果这样称呼下去,他会无限地误导后人。所以我把它总称为《老子》,并分为《老子·道经》和《老子·德经》。其它的认识,请读者在我的译稿中找寻。一家之言,若有冒昧,请多为我指点改正。

42
关于《老子·德经》第五章(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老子·德经》第五章原文如下:

第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我的《老子·德经》第五章、第四十二章的译文如下:

第四十二章


我的《老子·德经》第五章译文如下:

第五章


圣人之道使圣人教导天下人:是最初自然的道发生最初的自然规律,是最初的自然规律发生最初的天地,是最初的天地发生最初的阴阳,是最初的阴阳发生最初的万物。万物背靠着阴而怀抱着阳。因此,把最初的阴阳向气当作天下最初的和睦。(而使万物之一的)人所讨厌的天下的最初不和睦,只有使人孤,使人寡,使人不毂,可是现在却被王公当作对自己的称颂(而使众人称颂他)。

所以,(虽然现在的王公自谓孤,自谓寡,自谓不毂),而使众人称颂他,可是有的(王公)使众人减少对他的称颂,却增加了对他的称颂,有的(王公)使众人增加对他的称颂,却减少了对他的称颂。因此,我使天下人所受的教导,我也用来使他受教导,(那就是使众人称颂他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用这样的教导,当作现在王公的教父。

注释: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生”字译作“发生”;其中的“一”意思指“自然规律”;其中的“二”字意思是指“天地”;其中的“三”意思是指“阴阳”;这句话可以译作:圣人之道使圣人教导天下人:是最初自然的道发生最初的自然规律,是最初的自然规律发生最初的天地,是最初的天地发生最初的阴阳,是最初的阴阳发生最初的万物。

(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的“负”字译作“背靠”;其中的“抱”字译作“怀抱着”;其中的“冲”字译作“向”;其中的“以为”译作“当作”;其中的“和”字译作(和睦)。这句话可以译作:万物背靠着阴而怀抱着阳。因此,把最初的阴阳向气当作天下最初的和睦。

 (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其中的“恶”字译作“讨厌”;其中的“唯”字译作“只有”;其中的“称”字译作“称颂”;这句话可以译作:(而使万物之一的)人所讨厌的天下的最初不和睦,只有使人孤,使人寡,使人不毂,可是现在却被王公当作对自己的称颂(而使众人称颂他)。

(4)(故物或损之而益)其中的“物”字译作“众人”其中的“或”字译作“有的”;其中的“损”字译作“减少”;其中的“而”字译作“却”;其中的“益”字译作“增加”;这句话可以译作:所以,(虽然现在的王公自谓孤,自谓寡,自谓不毂),而使众人称颂他,可是有的(王公)使众人减少对他的称颂,却增加了对他的称颂,

(5))(或益之而损)其中的“或”字译作“有的”;其中的“益”字译作“增加”;其中的“而”字译作“却”;其中的“损”字译作“减少”;这句话可以译作:有的(王公)使众人增加对他的称颂,却减少了对他的称颂。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其中的“教”字译作“教导”;这句话可以译作:因此,我使天下人所受的教导,我也用来使他受教导,

(7)(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可以译作:(那就是使众人称颂他的)强梁者不得其死。

(8)吾将以为教父)其中的“以为”译作“当作”;这句话可以译作:我将用这样的教导,当作现在王公的教父。


 

统观本章全篇老子提出,是圣人之道使圣人教导天下人:是最初自然的道发生了最初的和睦。因此,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这样的道的发生规律,把天下最初和睦的本源从圣人之道中浮现出来。阐明了使(万物之一的)人所讨厌的最初不和睦,只有使人孤,使人寡,使人不毂。可是,现在的王公,把人类的最初不和睦当作众人对自己的称颂。现在的王公自谓孤,自谓寡,自谓不毂。这是对道的不敬,是对自然规律的背叛。
 
因此,也许我们的人类无法回到从前。可是,我们却有圣人之道。只要天下人能够接受圣人的教导,我们依然能减少人类的不和睦。因此,现在的王公更是不能离开圣人之道,离开圣人的教导。他们的自谓孤,自谓寡,自谓不毂,虽然已经无法改变。可是,圣人依然在为减少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不和睦而教导他们。如果王公能够使众人减少对它的称颂,那么,众人对他们的称颂,反而会增加。如果要使众人增加对他们的称颂,那么,众人对他们称颂,反而会减少。如果侯王不但使众人称颂他的自谓孤,自谓寡,自谓不毂,而又强梁霸道,这样的王公不得其死。这是,圣人对王公的教导。
 
可是,这样教导能够离开我们这个人类吗?不能,永远的不能。因此,圣人的圣人之道是人类永远不能离开的宗教。他不但使我们的内心能回到初始,也能使我们的内心进入永远。更使我们的现在能够减少不和睦。是啊,人类最初的不和睦,使人孤,使人寡,使不毂,依然在陪伴着我们,而且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缺失。自谓孤,自谓寡,自谓不毂的侯王在历史上留下的灾难,现在依然陪伴着我们。但是,圣人的圣人之道却远离了我们。使现在的我们像瞎子一样,看不到我们现在不和睦的根源,使我们麻木的内心非常迟钝又非常的阴暗,使自己的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躁动而又鲁莽。
 
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了圣之道的引领。我们对人类的最初充满许多荒诞的怪论,没有理性更加的没有人性。我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着不管天不管地的希望,可是,惩罚却使我们负重不堪。我们的历史因此才不堪回首。而我们的现在,因此在杀鸡取卵。我们这个即轻视神灵,又使许多不和睦的是非层出不穷的现在啊!让我充满无限的忧患。而非常幸运的是,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我编译《老子》的时候。是圣人的圣人之道,让我敢于面对一切是非。
 
为了我们的未来,也为了使我们今天社会的不和睦减少再减少一些。我们要珍重圣人的圣人之道。要感激他对人类最初的理性解释,感激他对自然的规律的揭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类才能有个减少不和睦的依赖。尤其是要减少暴君的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圣人之道。因为,我们未来的许多重大的不测,注定还是因为他们而引起。也许制止暴君的出现。人类早已经捉襟见肘。可是,圣人之道却从天而降。如果我们现在能够跟随它信仰它,那么我就会因为人类有个神圣的最初,而使我们心灵充满理性,就会因为自然规律的神圣来安排我们的生活,就敢于向霸道的强梁者做出自己的反击。就会为民主与自由这现代人类的和睦,做出现代人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道德经-老子-中国周易
道德经
帛书《老子》通释之“反也者”、“道生一”章
细说《道德经》对老子思想的篡改(四)
道德经详注第四十二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