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专家是这样炼成的……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到有一个人,很厉害,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到处做班主任讲座,一直做到现在,才四十来岁,做讲座都做了十几年了。问我认识吗?随即报出了一个名字。我说我不认识,但我倒是真的认识一个人,此人在第一年做班主任时,一些新颖的想法和做法就引起了领导的注意,于是善加栽培,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对外宣传、参与编书、外出开讲座。做班主任才两三年,就到处开讲座,还没带完一届学生,就提拔了德育处副主任。真的是少年才俊啊!彼时,我还在自己那个最差的班级里苦苦挣扎着要把学生带出来呢。外出做讲座,别人总要给点介绍啊,获过什么奖,得过什么荣誉之类的。但是因为做班主任时间太短了,真的没有什么业绩和头衔,于是创造了一个名称——班级活动设计专家。扛着这个头衔,可以到处讲座了。我在想,他能讲什么呢?一届学生都没有带完就成专家了……但是不管怎样,名气打出去了,片约不断,档期满满。后来我才知道,人家组织培训的人,才不管你真的做得怎样呢,只要有点名气,讲课能忽悠听众,价格又能接受,就请呗。反正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别人也不知道你念的是真经还是什么歪经,能唬住人就行。

        按说这样的天才神童,机会好,出道又如此之早,应该大有可为,如果做到今天,应该是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了。可惜,德育主任干了两年,又干教务主任,又听说在学校干得不愉快,个性太强,又闹出点新闻。为了小孩读一个好小学,跳槽到了私立学校。那个私立学校也是很有名的,一般人还不是很好进,但因为前期积累了一些资本,跳槽成功。当我得知此人跳槽的时候,既有些吃惊,也并不很意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其实早有感觉。但是一年后我真的有些意外了,因为他又辞去了私立学校的工作,彻底跳出了教师的行列,去做教育培训的生意了。

        这就是一个被很多人曾经看好的未来的名师的变化。我得说,我从来不看好他,虽然他写的文章那么煽情,但就凭他可以扇学生耳光这一件事就足以说明一切。我从不相信媒体的吹捧,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我不看好他的另一个理由是,做班主任研究,即使是天才,要出点成果,也得至少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哪里有一届学生还没毕业,那里就顶着专家的帽子到处讲座的呢?那不是传递知识和经验,那就是忽悠。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在对参加班主任国培的老师们介绍自己的时候,当问到谁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时,他在列举了一个领导一个专家的名字后,马上话锋一转——我将成为其他人的重要他人。语气那个狂,和两年后跳槽做生意能联系得起来吗?而他在声称自己是别人的重要他人时(意思就是说“我都已经是给别人做培训的专家了”),我的理念还停留在很低端的“陪伴学生成长”的层次……

        说这些,无非是想说说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话题。做教育就像做农业,绝对是慢的工作,速成不起来。李镇西老师做了三十多年才成为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还有一些名师,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那才是含金量十足的名师。鄙人不才,单做班主任一项工作,24年了,才出两本书,且在今年七月刚出版的书的作者介绍里才出现“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的字样,还不是教育专家,更不是教育家。一辈子研究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小分支,成了一个专家,还经常感觉高抬了自己,受之有愧。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也足以产生没有虚掷光阴的感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前几个月听到了一位杂志编辑表扬我,说我这几年成长的速度简直惊人,不可思议。对此,我只能呵呵。那么,这个成长到底“惊人”在何处呢?我倒不妨倒推一下,因为这个轨迹被清晰地记录在了我的这个博客上,一切都有案可查。

        2007年年底,我接手了六班,也就是读者可以从这个博客最早能看到的我,当时是高一(6)班,曾经是学校甚至是全市最差的班级,让我最恨也是最爱的班级。我带着这些孩子在命运的底层苦苦挣扎,一路跌跌撞撞,从2007年到2010年,从高一(6)到高三(6),从搬掉高一(6)班教室里的垃圾山,到带领高三(6)学生毕业旅行,所有故事,记载于《激情六班演义》,上百万字。三年间,我发表的文章不足万字,没有获得任何个人的或集体的荣誉,只在2009年4月登上过《班主任》杂志的封面,算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六班的故事,感动过无数听过我讲座的老师。感动的不是(也没有)荣誉光环,而是那些那些孩子曲折的成长和一个老班不屈从命运安排的挣扎。

        带一个差乱班,拯救了孩子的同时,拯救了自己,我掘到了教育的第一桶金。而那时,我已经43岁,人到中年。带六班之前,我已经做了16年的班主任,有谁知道老板老班?你说我怎么能理解一个人能从20多岁开始做班主任讲座,甚至自己还没有孩子,就在教育别人怎么爱孩子,就创造了什么全新的教育概念?在这一点上,我得承认我不如那些新生代专家、新锐,我不如他们聪明,更没有那么大的口气和胆子。

        2010年,六班毕业了,但是我觉得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我接手了新一班。2010年—2013年,新一班三年,全部故事记载于《新一班演义》,100篇,三年写下的日志有大约200万字。班级是一天一天带出来的,三年一千多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在自己的班级里不断做着实验,记录数据,记录案例,不断反思,缓慢而不断地成长。2011年,在我做教师21年、做班主任20年之际,第一本书《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出版,当年被评为“影响教师的一百本书”,畅销至今。书中的每一个案例,均为我亲身经历,亲手操作,百分百的原生态。这三年,我仅仅获得过一次区级“十佳班主任”,所带班级获得过一次南京市先进班集体,没有获得任何其他荣誉。此外,就是2011年1月,登上了《班主任之友》杂志的封面。

        因为在2009到2010年之间积累了一些小小的知名度和人脉,开始外出做一些讲座,写的一些文章也陆续获得发表。应该说,这些文章并非完全是这两年写的,一些素材来自于以前很多届的积累,而思想则是我20年对班主任工作思考的积累。其间,带新一班的故事与案例,一直在《班主任》杂志上专栏连载,我要感谢《班主任》杂志,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把如何带一个普通班级的故事呈现在全国读者的面前。也要感谢《班主任之友》杂志对我文字的厚爱,我曾经在该杂志上做过一年不是专栏的专栏,几乎每一期都发表了我关于班级管理研究的长文,这些重量级文章是支撑我第二本书的重要框架。

        2012年9月,获得第四届“斯霞奖”,一个市级荣誉,这是我从教24年以来唯一的,也是最高的荣誉。因为我的个性与平淡的业绩,我获得这个奖项前还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我不配获奖,还是学校领导最后坚持了推荐,我才有幸获此殊荣。我这点芝麻大的荣誉,自己很珍惜,但要说和一些名师简介里的荣誉相比,直接被人甩了几条街——那些都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没有国家级的奖项,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我真想知道哪里有何时有这些奖项的评比,通知我一声,我也好报名啊。

        2013年,新一班毕业,我接手1315班,一年,仅《2013级新班工作实录》就有57篇,同时其余班级管理类文章一百多篇。因为学校工作的安排,我1315班已经不可能带到毕业,15班交给了其他老师带,我现在回到高一,继续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现在已经完成军训工作。

        2014年7月,我的第二本书《班主任工作十讲》出版(其余参编的书不计),同时继续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杂志发表文章,基本上每个月一篇。

        以上就是那位编辑口中的“惊人的成长”——用了24年、获得过一次市级荣誉、出了两本书、写了四百万字日志、带了10届学生。当然我能理解编辑的意思,就是说我的两本书和四百万字日志是在五年之内完成的。但是,没有前面十九年,哪里来的后面五年呢?这都算飞速了,他一定没看过一些80后90后的成长速度——那是做三年班主任就能出五本书、做两百场报告的速度,年纪轻轻就可以呼风唤雨成为一方盟主的概念啊!如果我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位青年才俊,岂不是光速成长了。

        我是化学老师,我教的化学深受学生的喜爱,成绩也不错。但我深知人无完人,以我目前的工作态势,我已不可能在化学教学的研究上再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在化学教育界没有任何知名度。我无法成为教育教学“两栖明星”(就像现在很多名师一样,是两栖甚至是多栖明星,给人的感觉是无所不能),我想我就把班主任工作研究好就足够了,甚至就是侧重于班主任工作中的班级管理这一块,也够我研究十几年的了。

        我没有野心,我没有很高的境界,我甚至一直不想做教师。成为所谓的专家,纯属偶然(但不是靠碰运气)。在漫长的教育职业生涯里,我是慢慢地喜欢上做班主任研究的,因为它让我有一些成就感。我也喜欢我的学生,是那种真正的喜欢,但是这个和我成为专家无关。

        我成为专家,除了2008年之前的17年黑暗中摸索,此后的轨迹都完全暴露在大家的视野里,一步一步走来,连现在带的这一届算,已经是四个班四届了,这还不算我1990年—2007年间带过的6届。我把所有的研究成果均发布在这个博客上,任同行转载,没有任何保留。我认为就这么点事,不值得藏着掖着,好像很值钱的样子。出身于草根,现在还算草根专家,当然要为草根同行服务。

        从研究班主任工作一开始,我的个性就决定了走个体户的道路——不组建也不参与所谓的共同研究发展群。随着有了一点名气,数不清的圈子、群,邀请我参加,我一概拒绝,实在碍于朋友的面子拒绝不掉的,参加了但是绝大多数也屏蔽了群消息。我参与的群,是老同学的群、家长群和学生群。我只是在自己小小的博客、小小的班级里耕耘。很多人相信,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但我一直认为是扯淡,这样的话居然也被很多人引用,不知道是何用心。我认为研究学问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所以在我不得不参与的一些讨论中,我会保持沉默,当然,是最好不参与这些讨论。思考关于人性的问题,不像做科学实验,需要多人合作。独立的思想往往产生在寂寞的思索之间。我认为一个人走会走得很慢,但一定可以到达思想的远处。而一群人在一起,叽叽喳喳,表面上热闹,实际上各人怀着各人的想法,哪里可能步调一致!有人曾经预言我是不可能走远的,事实上我确实没有走远,因为我一直没有离开过班级和学生,但我走得很深,也从未停止脚步。

        我知道我这样一说会得罪很多人,好在我的朋友本来不多,也就无所谓了。我要结交的希望都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对我有所图。对我有所图的人完全打错了算盘,我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既不会帮你发表文章,更不会助你成名成家。我自己就是个小老师,喜欢写点文章,在班级里搞点创意,仅此而已。

       好友劝我心态平和一点,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管别人干嘛。我说这就是我自己的事,也是我的责任,我愿意说出来,不怕得罪人。我想告诉大家,按照现在一些人的发展方式,名师也是可以炒作或运作出来的,也是可以速成的。我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教育传销”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在自己带班的同时,也一直对教育界的一些怪相予以思考。

        所谓的”教育传销“,其惯用的手法是以交流探讨、共同发展为借口组群,群主以自己现有的人脉邀请一些所谓的名家加入,然后以这些已经加入的名家为广告,邀请更多的人加入。爱读书的一线教师看到一些传说中的名人也在群里,都是平时只闻其名,却根本够不着的名师,现在却能自由对话交流,自然很兴奋,于是一窝蜂地加入。群友人数越来越多,群主于是以旗舰总群、某某分群的方式继续扩容,发展骨干,封官加爵,分群继续向下发展下线,造成声势浩大的样子。传销金字塔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群会组织一些活动,如读书、讲座,让平时没有机会做讲座的成员也有机会在网络上主持讲座。这些群会拉一些期刊的编辑也进来,以方便群友发表文章或者将群友提供的案例结集出版。这些活动,表面上看是好事。但是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哪一位一心扑在教育上,钻研学问的人会热衷于每天在群里傲游?读书本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是读者思想与作者思想的碰撞和对话,搞成轰轰烈烈的活动,合适吗?每个人的阅读取向一致吗?然后就是交作业,让群友提供案例或论文,等等。最后是在合适的时候,打出广告,推出群聚会,搞得像华山论剑一样,个个高手要会一会。这些聚会让参与者得到了什么?得到了虚荣和浮名,以及自我感觉良好,另外收获了人脉。这些看上去在帮助一线教师成长的举措,其实不妨冷静一下,想如今这个世道,有谁会做活雷锋,一心为他人奉献。我不止一次地告诫一些朋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不否认可能会有热心奉献的教师,但是对这种热闹而浮躁的群活动,其滚雪球一般的运作方式以及其目的性,都值得我们保持警觉——警觉群主利用一线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和自我发展的渴望达到个人目的,推销所谓的理念、成名、敛财。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成长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事。耐不住寂寞,妄想着不通过潜心钻研和刻苦努力就取得成果,如学术超男超女一样快速成名,那就只能是走歪门邪道。

        当我知道有人才做班主任几年,却已出了好多书,更有人已经不做班主任了,却在到处推销自己所谓的班级管理理念并以班主任专家自居,有人打着一群人走得更远的旗号,实际上是想占据名望的制高点,享受团队成员的顶礼膜拜时。我着实有些悲哀。我的悲哀不在于有人太聪明,而在于追随者的盲目,但盲目是如何造成的呢?还不是有一夜成名的私心?否则怎么会甘心被别人利用而浑然不觉呢?

        群的风格我很了解,无外乎是互相吹捧+自我标榜,根本不可能潜心研究探讨。经过互相吹捧,一大批大腕诞生了,说起来个个是资深专家、理论创立者、发展第一人,犹如梁山泊好汉,每个人都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自我标榜,一个话题抛出来,马上急吼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成功案例,一派行家里手的样子。吹捧别人,目的是会得到别人的吹捧。吹来吹去,连自己都不知道姓什么了,都是全国知名班主任了。我所关心的是,整天这样热闹地吹来吹去,哪里有时间静下心来做学问?天天泡在群里,哪里有时间研究学生?自己那点东西,兜来兜去,也就那样了,谈何持续发展?

        有人以组建金字塔的方式成为名师,有人以自我炒作的方式成为名师,也有人以拜师拉大旗作虎皮的方式成为名师,在网络时代,任何出名出位的方式都不足为奇,但是,正如做教育,真正的名师是一年一年慢慢成长起来的。名师首先是教师,名班主任首先是班主任,如果连前提都没有了,那就只能靠忽悠了。

        说实话,我心里一直对一些名师专家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成为名师的?我看不见他们具体是怎么带班的,我看不见原生态的案例,我看不见对教育案例的思考,我看不见他的学生,更看不见他的学生和班级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只知道他们整天以讲座培训为职业,满天飞来飞去,档期排得满满的,忙不迭地向全世界的人宣布自己是如何一心扑在教育上的,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教育和学生。其他的时间都傲游在各种群里,做专家做老大,他们哪里有时间写作?哪里有时间泡在班级里观察、管理、实验?哪里有时间和学生谈心、与家长交流?我看见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道理,我更听见一些愤青的慷慨激昂,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深恶痛绝,否定一切成为出位的主要方式,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我从来看不见他们的做法,他们是如何改变恶劣的教育环境的,他们的做法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与成功。

        ——我甚至不知道有些名班主任到底是不是班主任,做过几年班主任!

        我的讲座也排了不少,但是有学生在的时候绝对有我在,我需要休息时就绝不讲座。暑期的七月,做了一些讲座,七月底到八月中旬,去旅游,八月中旬到前天,接新班,带学生军训。这几天,休息,建立新班家长群,和新生家长作交流,同时,也写一点书稿。

        我一直对同行们说,成为名师不能走捷径也无捷径可走,说有捷径是骗人的。我就曾经在一个群里听到有人在传销让教师一夜成名的方法,利用网络包装炒作的手法。我当时就批驳了,结果居然有一个“专家”说,老师一夜成名有什么不好?!我无语,我没有说一夜成名不好,但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确实无法一夜成名啊,除非不择手段。

        雷夫说:“教育界有太多的江湖骗子,他们教上两三年书,然后就想出一些聪明的口号,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巡回讲座。在这个快餐型社会,对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我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小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最可怕是自我鼓吹,和捧臭脚。”

        深以为然。原来,美国和中国,有些地方还是蛮相似的。

        同意李镇西老师的话,成为名师,要同时具备“会做、会写、会说”三大条件。而“做”是写和说的前提,不做哪里能写和说呢,那就只能靠吹了。只是我还要加两个条件,一个是会想,没有思想就没有有效的行动,光做不想可不行;第二个就是“机遇”,有才还要有好机遇,才能脱颖而出。所以,这是一个小概率的事。

        做不了名师也是很正常的,做成名师了只是偶然。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真的是碰巧了,这个巧,也是十七年才碰一次。没有十七年的积累,别说是碰,就是拉网捕,也捕不到我。

        24年,炼成了一个小小的“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我不知道那些名头很大的“第一人”“首创者”是怎么炼出来的,而且只用几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师之责任
班会,我们可以这样开---记张雅莉名师工作室2022年第14次网络研修活动
稳定心态 勤勉工作 注重细节
全国教育专家 在线视频讲座(魏书生、任小艾、曲连坤)
班主任应注意的六项教育[转]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听高金英讲座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