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工儿童国”为小学教育填缺
   我考察过不少小学,大多数时候,我是失落的。那些小学生不敢与大人交流,没想法不高兴,生命力与感染力在成人掌控的学校中消耗殆尽,看不到那个年龄孩子本来应有的朝气与鲜活。一个年轻的女老师令我“难忘”,她背着“小蜜蜂”站在操场上冲着一个做不好广播体操的一年级男孩大喊大叫,“你学会了没有,说话?!”吓出我一身冷汗。这就是中国小学教育的掠影。
   中国小学教育缺失什么?
   强迫生性好动的孩子坐在课桌前,教授的课程有多半没有什么用的学校显然不是一所好学校。这样的学校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所好学校,这些没有创造力的人认为学校就应该是这样,将孩子管教为一群听话而毫无创造力的人,以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地融入一个以金钱论成败的社会中。
   不幸的是,这样的学校也认为应该让孩子去适应学校,而不是让学校去适应孩子。这样的学校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学生,来告诉学生如何学习和做其他事情。这样的学校教育对心理学漠不关心或根本一无所知。
   这样的学校不知道,教科书里找不到个性,找不到爱,找不到自由,更找不到自主权,以书本学习为标准的体系继续下去,就是在继续隔离身心的学习。
   有幸的是,还有西工,还有西工教育人靠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陪伴孩子过一种精神生活的信念坚守小学教育的底线。
   西工区比较特殊,管辖学校基本全是小学。采访中,西下池小学顾问程振锁教授让我用一句话形容对西工教育的印象,我说了三个字:儿童国。在以“心教育、心文化和新生态”为理念建设小学教育的西工教育圈中,“儿童国”表达了对西工区学生状态的生动诠释和区域教育体制改革成果的总结。
   在“西工儿童国”,玩耍的重要性不亚于分数;在“西工儿童国”,如果需要的话,学生可以发泄愤怒;在“西工儿童国”,学生会要求老师遵守规则;在“西工儿童国”,学生如果不想坐在教室里的话,可以自由出入教室到任何他们喜欢的校园中的某个地方。
   这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学生会遵守他们对规则的承诺。规则是建立内在秩序感的前提。学会尊重规则的孩子会活得心安理得。自由是爱的保证,而只有爱是整个世界的希望。
   中国人知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误区,却习惯忽视小学教育对幼儿教育衔接与修复的重要性,西工区的“心教育”理念,则做把这一点做成了典范。他们关注学生的“心表现”,关怀学生的“心成长”,帮助孩子修复从幼儿教育阶段沿袭来的不良情绪和性格缺陷,尽管他们也常常无奈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对他们努力的一次次打击。
   在一次次修复儿童的过程中,教师也成为被修复的对象,他们与众不同的专业成长力在于,通过儿童反观自己,修复自己,使自我参悟蒙台梭利“儿童是成人之父”名言的内涵。不曾经历过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这句话的神奇。教育即人学,对人的理解与认识的可能性是成为你理想的那个人。
   到了西工你会明白为什么考试、课堂、书本学习不是教育的真谛,他们主张自由、关注人性的人文精神对人类至关重要,同时能够弥补中国小学教育现状的缺失。
   具有经久不衰影响力的教育一定不是领导者的教育,而是每个人的教育,“心教育、心文化、新生态”的理论已经融入到西工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之中。在这里,西工不是领导者的西工,是每个人的西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者眼中的西工教育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
教育部再禁“幼小衔接”班,且看国外“幼小衔接”是怎么做的!
话题:学前班不能成为“小学化教育”的温床
幼小衔接迎改革,好办法离不开好监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