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减负”的真谛在“增趣”

“减负”的真谛在“增趣”

——辽三教育集团“减负提质”的经验做法

邬艳霞

 

新浪教育论坛上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初一自测如高考,秣马厉兵争分秒。闲课早已被瓜分,自习拼抢来辅导。逼挤苦练恨不足,撬嘴硬塞恐不饱。物极必反心虽好,赶鸭上架徒操劳。

描绘的是减负之前的畸形现象。某校初一期终考试,可老师和同学们都紧张得如临高考。可怜那些学生,每天在校十几个小时不说,回家还有个多小时的家庭作业。平常教学时拖堂现象时有发生,利用课间十分钟给学生辅导功课者大有人在,搞得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所以,迎考时的“秣马厉兵争分秒”就不难想象了。

教师们为了考个好成绩,排个好名次,只好在挤学生上下功夫。逼着学生每天写多少字,做多少道题,背几个定义,抄几段课文……在书山题海面前,学生忙得昏头转向,无所适从,只好“地理(老师)来了背地理,数学来了做习题,英语来了抄单词……”如果一闪空,没有教师的指示,学生反而愣着不知干什么好!

在此境况下,一个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学校的老师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带着我们玩耍学习放声歌唱;而不是埋头苦读、奋战考场。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学校快乐还给我们,让我们投身于喜爱的活动,让我们奔跑在绿茵茵的操场。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放学后与小伙伴和风儿赛跑,沐浴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奔跑四处补习特长。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回到家自由地读书画画,而不是作业堆积如山,单词背了又背……”

作为教育者,我总是深深地反思,这些加在年幼孩子身上的“负”到底来自于何方?答案是功利,而且是急功近利。

“淡泊名利,保卫童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辽三教育人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请老师们每天追问自己两个问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一、教育的别名叫“尊重”

你把孩子视为鲜花,他就会拒绝再做野草。你能够发现并赏识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学生就会见贤思齐,不断超越自我。教育的别名叫“尊重”!

在一次内部培训会上,我饱含深情地发表演讲: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人为本,惟贤是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哪位婆婆愿意放弃到手的特权?论资排辈,长幼尊卑,一成不变,亘古难移。同行是冤家,窝里相争斗。同学不服气,随处论高低。老师放不下架子,不能尊重学生;学生天生叛逆,自然瞧不起教师。于是,眼睛长在了脑袋上;于是,白眼换来了嘲讽,嘲讽惹出了诅咒。于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竟成为遥远的传说。于是,“敬我一尺,还你一丈”竟成了无法兑现的空话。尊重,你离教育还有多远?教育,你给尊重几多空间?

在辽三的校园里,“一视同仁、相互尊重”成为了师生的行为规范。学困生没有了自卑,老教师也常蹲下来与小个子学生谈话,连清扫垃圾的工人干起活来都面带微笑,因为不时有学生致礼问候。

二、教研的乐趣在“致用”

教育即人学,要从人性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行为,没有需求就没有教研。

辽三坚持从教师的业务需求出发,创设制度环境,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走近教师,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靠拢,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学校通过论文评比、专题研讨、说课评课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提倡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成长记录和教学反思,引导教师走专业化研究之路。

做任何学问,一旦上升到研究范畴,自然会附加情感价值。教师一旦以研究课题为乐趣,在自我引导、学习技能的同时,其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培养。教师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应付为求索,变问题为课题,勤于读书,乐于动笔,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智慧来解决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教研意识强的老师,善于反思教学行为,喜欢与专家对话,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分享教学心得。这样的老师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实施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实践出真知,真知促实践,从而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在辽三,为了促使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真正获得研究的能力,享受教研的乐趣,我们在各年级组中实行了“三二三”式动态备课反思模式。即通过三次备课、两次上课、三次反思,进行每个单元的课例研讨。

在课例研讨中,遵循“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即学即用”原则,即“学的都是立即要用的,并且是在应用中学到的”,在辽三人的教学观里,教学就是在学习与应用之间搭桥梁。

三、减负的真谛在“增趣”

 “老太太抱着孙子爬楼和扛着一袋白菜爬楼,即使重量一个样,后者也明显累得多,何故?抱孙子是兴趣,扛白菜是负担。”我在减负提质会上强调,“减负不是减量,而是增加兴趣。当学生不喜欢学习时,哪怕每天上一节课,都是负担!”

为了让课堂饶有趣味,辽三教育人动起了脑筋,赋予了“三二三”教学模式更多的内涵。第一个“三”又指教学设计三原则:有趣、有用、有关;“二”又指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第二个“三”指教学的主要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1.有趣、有用、用关

“有趣”自不必说,没有比兴趣更好的驱动力;“有用”也无需论证,世俗中人都是功利的,越是越有用学生越爱学;“有关”呢,这一点却被许多教育人忽略了——殊不知,“有关”是比“有趣”和“有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因素。倘若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与学生的旧知有关,最好再能与学生本人有关,可以断言,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学习。

五年级数学有一节的内容是《用字母代表数》,第一节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普遍纳闷,好好的“23=5”干嘛要写成“AB=C”呢?学生不理解用意自然没有学习兴趣。这时,“三二三”动态备课研讨机制起了作用,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再次上这节课,教师故作玄虚地与学生逗乐:“同学们知道自己母亲的手机号吗?”学生纷纷表示知道。“那好,请拿出纸笔,做一道四则运算题,题目的答案将会很神奇……把您母亲手机号的最后一位数乘以2;然后加上5;再乘以50;把得到的数目加上1766;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90%的同学会得到一个三位数的结果,第一位数字是母亲手机的末位数,后两位就是你的年龄。神奇吧!

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字母来表示数:

设手机最后一位为X,出生年为Y,可得:(2X5)* 50 1766-Y

再化简可得:100X (2016-Y)

用2016去减你的出生年,结果一定是你的年龄,而在座的年龄也一定是个两位数,所以,X不管是几,乘以100,一定出现在百位数上。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妙用!

这种设计,满足了“有趣、有用、有关”,学生学得愉快而高效。

2.以生为本与以学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适合每一位孩子发展的“三二三”课堂,营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这正是辽三小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的要义。

学校改变评价的筛选与甄别功能,关注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从“合格特色”两个方面拟定了常规落实和特色打造的具体内容,学校的方向是什么就督导什么。督导评估标准学期初发布,过程性评价加上每个期末现场“学科分享会”进行总评,从而保证了课程探索的整体推进和实施力度。

今年四月,我校有幸成为“沈阳市校本研修示范区建设”项目区域典型学校。教学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有幸全程参与了相关理论专题培训、大连现场观摩、校本研修实践、大连学科专家来校指导、上海学习、四区联合视导和专家再指导等培训活动。学校在数学、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五个学科开展研修活动,活动中采取“骨干教师团队先行,年级组拓展,全校性辐射”策略。

坚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自然也要“以学为本”。以学为本其实就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辽三的教师都明白,首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准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即自主地学;其次,重视和放大每个学生的自学体验;再其次是培养和强化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二三”课堂拥有以下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3.自主、合作、探究

教育部颁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二大块就是自主发展。“自主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主体。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学习中能运用自己的脑髓,放开眼光,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

多年来,辽三教育集团坚持课改,辽三的课改就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教师讲,学生记”为“自主合作探究”。课改后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四、高效的秘诀是“作品”

辽三教育集团在“减负提质”方面的做法可概括为:教师,由“职业”到“事业”;学生,变“作业”为“作品”。

我在一次教职工例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来区分“职业”与“事业”的差别:“职业是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不干没人发工资;而事业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为的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同理,对学生而言,“作业”是负担,是不情愿完成的,而“作品”是成就自我的,是能带来自信心与荣誉感的。

具体怎么做呢?

1.深挖教材,给课堂赋予生命

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正确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把握总体的培养方向,制定符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措施,按照学习反馈情况控制教学节奏。比如,数学教研组的学科教研沙龙,为老师们理解掌握教材提供了思考的平台。有专家指出:数学知识,往往就是一种规定,思考规定背后的道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通过教师们的思考、交流、碰撞,挖掘点亮课堂的生成点,给课堂赋予生命。

2.善待错误,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进了情感的体验。“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所以,华而不实的、卖弄的、虚假的课堂要不得!课堂教学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真实有效。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通过讨论、引导,进而使学生找出致误原因。为此学校数学教研组制定了《数学深度学习课堂评价十条》,将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真正获取到知识作为了重要的评价标准。

3.特色作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上,我们要求教师“三留三不留”,“六层次型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机械型作业,不留惩罚型作业,让作业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展学生能力,更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兴趣。

我们的减负工作,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师生面对问题解决的方式转变中,悄然进行着,只有教研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减负”,只有“教师的减负”,才能实现“课堂的绽放”“学生的减负”,只有这样,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完成这道“负负为正”的数学题。


梁恕俭推荐: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减负”不妨从降低课程难度入手

     效果绝佳的《为父母减负》     悲愤质问:作业还是“作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减负工作计划
有效教学实施举措
把减负增效工作做到教学与教研上
课堂充溢智慧,生命享悦幸福
学校2022年“双减”工作总结
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双减”落地,学校可以怎么做? | 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