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冒的拔罐疗法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1)。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见图2-l-1)。

(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 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


图2-1-1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图2-1-2 大椎、肺俞

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

图2-1-3 合谷 图2-1-4 列缺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

(2)定位 大椎:见前。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1-5)。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见图2-1-6)。

合谷:见前。

图2-1-5 曲池 图2-1-6 尺泽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 太阳、印堂、曲池、合谷。

(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见图2-l-7)。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1-8)。

曲池:见前。

合谷:见前。

图2-1-7 太阳 图2-1-8 印堂

(3)拔罐方法 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

三、暑湿感冒

(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

(2)定位 肺俞:见前。

至阳: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9)。

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0]。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


图2-1-9 肺俞、至阳

图2-1-10 阴陵泉

图2-1-11 足三里

曲泽: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见图2-l-12)。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见图2-1-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冒的艾灸疗法
百病拨罐4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艾灸疗法
眩晕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糖尿病的拔罐疗法
鼻炎发作好头痛 自我按摩来帮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