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孩子:没事少上网,有空多读书


 

前几天到表姐家做客,恰逢暑假最后一天,小外甥正躲在房间里赶作业。

 

表姐一脸忧心忡忡:“这孩子,每次假期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上。老师布置的课外书基本上都没看,作业留到最后一天才赶。”

 

表姐和表姐夫两人工作繁忙,孩子给老一辈看管,基本上处于放养状态。

 

小外甥上学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机,今年整个暑假也都在游戏、动画片中度过,几乎是深度沉迷于网络。谈起游戏来兴致盎然,对学习却没什么兴趣。

 

据说上学期期末考试,还在作文里写了“童鞋”“扎心”“陈独秀你坐下”等网络热词,被老师扣了不少分。


 

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月看到的一个新闻:00后考生踏入高考考场,老师特别嘱咐,写作文一定要避免网络用语和新词汇。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泡在互联网里的,脱口而出的不再是诗词成语,反倒是一些网络口头禅,各种口水化的词汇。

 

互联网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重心,有太多的孩子都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灵活地操作电子产品,将时间大把大把地花在了搞笑短视频、游戏上。真正用在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很多看的都是一些没有太多深度的网络小说。

 

 

碎片化时代里,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想要的商品,亦能与远在千里的家人朋友用声音、画面联系。

 

同时,它也悄然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我有一朋友,小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脑后,就喜欢在网络里捣腾。他爱读书,经常泡许多文学论坛,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后来就开始在网上写一些文字,颇受大家欢迎,累积了一些粉丝。

 

前几年公众号刚起来,他就和朋友办了个公众号,很快增长了几十万的粉丝。虽做得不大,但也做得风生水起。大学时期别人还在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他就已经通过公号写作的收入养活自己。

 

网络让他与大千世界联结,从懵懂少年转变成充满勇气智慧的创业青年。

 

但他常说,现在的网络太多繁杂的东西,容易让人沉迷,小朋友接触的话还是要适度。


互联网平台内容包罗万象,有利于开阔眼界。

 

对于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而言,鱼龙混杂的信息,容易沉迷其中,甚至当成最大的兴趣爱好。就像我表姐的孩子一样,整天看网络上文笔参差不齐、没有多少深度的文章小说,不去读真正的经典文学,长而以往很难学到一些真正对学习、人生有帮助的知识。

 

在最近学而思网校举办的少年文学家的颁奖中,有几位文学大师就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利弊。


 

其中,我很赞同作家苏童的观点:

 

我从来不是让孩子们一定要读经典。当然如果是时间不够的话,或者没有时间读,比如一个月只能有一天读书,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觉得主张读经典。

 

网络快餐文化是好是坏不能完全盖棺定论,但对三观未成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方式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多读经典好书,养成扎实的文学素养。

 

 

还记得在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上,那位年仅16岁就凭借强大的实力拿下冠军的少女武亦姝吗?

 

她从小就在文学的浸润中长大,长久的文学积累造就了她温婉知性的气质和独立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读过的书,终会沉淀到身上以及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从而改变一生。

 

木心有这样一段话: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课后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我是烧菜、吃饭、洗澡时,都会看书。西方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

 

过度娱乐化的信息看多了,容易让人丧失思考能力。尤其对处于成长关键时刻的孩子来说,减少无用信息,培养文学素养是重中之重。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不仅有利于提高写作,亦能浸润灵魂身心,提高涵养。

 

这次学而思网校少年文学家活动中,初中组的获奖作文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作者:万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缺少深度阅读,读再多书,也没有用?
34条曹文轩经典语录
这个11岁的孩子竟然让小撒和康震“紧张”,做家长的你一定要了解!
阶梯书单精选第五期 || 11-12岁
我的网读 我的快乐
16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中国文学书,全都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