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看日照这对父子!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日照环卫战线上,“夫妻档”“婆媳阵”“兄妹连”不在少数,而“父子兵”齐上阵的却不多见。寻常人眼里苦累脏险的环卫工作,孙玉峰、孙通这对父子却任劳任怨地在岗位上坚守了数十年,成为日照市环卫集团的一个佳话。


凌晨四点钟,孙玉锋的扫路车驶上空旷的立交桥

凌晨四点钟,整个城市笼罩在朦胧的睡梦里,空旷的路面上不见行人,十字路口的交通灯间或闪烁着红绿光影。迎宾路上,一辆扫路车已经驶上高架桥,扫刷清扫道路时发出阵阵“唰唰”声,奏响这座城市清晨的序曲。


下车清理路面上的垃圾

扫刷清扫吸尘,喷水冲洗路面,清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扫路车开过之处,路面焕发出干净清洁的新颜。倒春寒天气里的冷风把路面上的泡沫纸板吹的飞了起来,扫路车慢慢停了下来,身穿橘黄工装的驾驶员孙玉峰打开车门跳下车,向前弯腰拾起飘起的泡沫纸板和一旁的矿泉水瓶子。随后转身将垃圾放进车上备用垃圾袋,攀进驾驶室,驱车继续向前清扫。


弯腰拾捡路面上的垃圾

孙玉锋今年58岁,是一名在马路一线上工作了四十年的“老环卫”,儿子孙通今年37岁,也是一名机扫车驾驶员,加入环卫十五年了。淳朴老实的孙通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小便对环卫工作很有亲切感,到了就业的年龄便加入环卫,从垃圾清运工干到驾驶员,渐渐地越干越顺手,成为了垃圾清运队、机扫队中的中坚力量。


全神贯注驾驶车辆

在孙通的记忆里,父亲换过不少岗位,从捡垃圾、运大粪、垃圾填埋到开拖拉机、开清运车,到现在成为一名扫路车驾驶员,四十年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环卫一线上。每天他天不亮就出门,披星光出,戴月光回,有时半夜才能回家。冬战严寒,夏抗高温是环卫工作的常态,其他人的假期于他而言反而是最忙碌的季节。儿时记忆中的除夕夜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听着收音机包着水饺,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后,工作一天的父亲也就快回家了。多年后,踏上环卫工作岗的孙通也变成了除夕夜被等待的归人,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这些年来的不易。


  认真检查扫刷磨损状态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孙玉峰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四十年的环卫生涯让孙玉峰几乎干遍了所有环卫一线工作,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就如机扫车驾驶需要小心谨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不同路况要随时做出相应调整,哪怕是一秒钟的偏差也会偏离行驶道路,造成清扫不到位,细小垃圾被遗漏的现象。除了全神贯注之外,孙玉逢也有自己的一点小技巧。


“机扫车就是驾驶员的枪,只有熟悉它爱护它,才能做到指哪打哪。”扫盘黄油要一周一打,扫刷向外向前调既能减少磨损又能保证机扫到位,遇上饮料瓶、树枝、烧烤竹签、纸板等垃圾直接清扫会堵塞管道,要下车捡起来,放到副驾驶座上。”


驾驶车辆向远方驶去

如今,58岁的孙玉锋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我开了二三十年车,驾驶过十多辆车,突出贡献没什么,但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最大骄傲的就是开了几十年的车,从没有发生过一次交通事故和大的设备故障。开车费眼,现在我年纪大了,是好退休了。”回首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孙玉峰直言最深的感触就是城市四十年间的变化。“舍得一身脏,换得万家洁”是他一生的隽永情怀。


 言传身教,交流工作心得

今年的除夕夜,同在机扫队的父子俩四十年来头一次同时收工,并肩踏着夜色回家过年。临下班前,孙玉峰围着儿子的机扫车转了一圈,然后俯下身,二人一起检查扫刷的磨损状态,用扳手将扫刷的高度往下调低。“每天下班后、出车前都要检查车况,将扫刷调好角度,这样才扫的干净。”这些经验由老孙口传心授给小孙,再由小孙传授给机扫队的其他新人,两代环卫人的精神也随着这些经验,一年又一年薪火相传。



来源:日照环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相关解释
打虎亲兄弟,做题父子兵
【徐闻县“创卫”征文比赛:20号作品】 王章霖 ||烈日下的橘黄色
真相《今生养父子来世亲兄弟》
父亲101岁儿子71岁,这父子站在一起竟然堪比“亲兄弟”
这两个亲兄弟原来饰演了这么多武侠剧 其中的角色还是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