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憨儿子断奶记

儿子长到快两岁,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憨”。

任你在一旁风生水起、群魔乱舞,内心戏演足了十八遍,他总是一副“不干我事,高高挂起”的淡泊态度,脸上写着:你爱干嘛干嘛,我该干嘛干嘛。

儿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我带他去丹青家里做客,丹青说他有一种“宠辱不惊、淡定自若的大将风度”。真是这样吗?我怀着一份老母亲的窃喜心情观察了这么久,发现这种风度的本质其实就是“憨”,对外界不敏感、不执著、随遇而安,说好听点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难听点就是“缺根筋”。

儿子和丹青家的小杨杨姐姐在一起吊单杠^^他发现自己新解锁了吊单杠技能,高兴地仰天大笑,帽子都掉了,惹得小杨杨姐姐吊在单杠上还要扭头看他。

我的憨儿子,在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劳动节——在母乳喂养到22个月的此时,我给他断了奶。

母乳喂养的时候,儿子是非常依恋我这口奶的——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口奶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口。小的时候他对奶的依赖还不明显,后来长大点懂得的事情多了,在吃妈妈奶这个问题上,是坚决坚持主权,一寸也不肯退让。按照爷爷奶奶的说法是“跟上大烟瘾一样”。

一到了该吃奶的时段,儿子就必须找我,而且老是心事重重地往卧室的方向看,甚至直接拽着我往卧室走。如果他已经准备好了而奶还没到位的话,就会哇啦哇啦表示抗议,甚至哭天抹泪地嗷嗷叫——“奶-奶…(音调为一声)”。半夜里也忘不了吃奶——昏天黑地的时分,他从睡梦中哼哼而起,迷迷瞪瞪地循着味道爬到了奶的旁边,带着睡意可怜兮兮地呼唤着“奶奶,奶奶”。要是我没醒或者假装睡着不理他,他就增大分贝地哭,一边哭一边伸出小手抓挠我衣服。要是还不理他,他就干脆跪坐起来嚎哭——是那种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地哭,我根本就别想继续在梦家庄游荡。

一旦看见奶就位了,儿子立马破涕为笑,如小饿老虎扑食一般猛一口逮住不撒嘴(哎呦老母亲那叫一个疼!)。他这个样子是在表示:想跟我玩赖?你看看你,早给我送到嘴边,答复我满意不就好了!

吃上奶的时候,如果身边有其他人,他会背对着朝那人摆摆手,意思是“拜拜,我喝奶呐,不要打扰我,过会儿我再找你玩”。要是那人故意赖在那里不走,他也能感应到,会一直摆手,而且小眼睛会警惕地向那人所在方向瞥,一直瞥到那人走开了,他的眼睛再“回正”,专注地盯着奶,有时也会抬眼瞅瞅我的反应。他喝奶的时候小嘴巴裹得紧紧的,一只小手捧着奶,另一只小手会拽拽我衣领上的带子啦,抠抠我的衣服扣子啦,摸摸我下巴壳上的痦子啦……小脚丫也蹬来蹬去地寻找一个最佳落靠地点——一般以蹬在我肚子上告终。

没喝到奶的时候,儿子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怎么着都哼哼唧唧地不乐意,一旦喝足了奶,那可就美了:先是“叭”一下让嘴巴与奶分离,然后从后嗓子眼儿里发出一声“啊——”,就像武松刚干了三碗酒,曹操的兵刚吃光了整片梅林。这下可好了,也爱说也爱笑,鼻子又是鼻子,眼睛又是眼睛了。至于奶牛妈妈呢?反正我满足了,您就哪儿凉快哪呆着去吧。

我的乳汁是比较多的,在生娃这将近两年时间里,也算是节省了不少奶粉钱。但是我和家人也坚持着给他“引”奶粉,之前咨询的经验和我们的希望是——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引上奶粉,从吃一勺到两勺,从取代一顿母乳到取代两顿母乳,然后在断奶之后无缝切换到全奶粉喂养模式。

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现实是,奶粉引了大半年,愣是没引上。别说取代一顿母乳了,即使一勺奶粉冲兑的混合液,他也就潦潦草草喝上几口,有时候还得在里面放上几粒菠萝豆引诱着喝。更有甚者,一尝到奶粉的味道,他就嫌弃地别过头去,你再想用小勺或者奶嘴去开启他的食欲,他的嘴唇就如同触电一般弹开。

而且人家连饭也不好好吃了:早上吃过母乳之后,再有兴致吃早饭就是十点以后的事情了,十二点到一点期间也喂不进去中午饭,只能到他午睡起来,下午三四点钟甚至五点钟才能吃第二顿饭,由此也引起了晚饭的不好好吃。哄着吃,追着吃,玩着玩具吃,看着动画片吃……总而言之,婴儿喂养方面的反例我们几乎全都做了一遍。

只有吃妈妈奶是啥时候吃、吃多少也来者不拒的,每次都主动争取,吃得兴致勃勃。

可是我的精气神儿在长久的母乳亲喂过程中萎缩了,尤其在这两年里我经历了N次的破裂、堵奶、发炎……我疲于喂奶了,我喂不动了,我非常想要切断这一连接,获得自由,哪怕只是看起来的自由。

于是在孩子一岁半之后我就考虑给他断奶,并且逐渐下定决心,要日奶夜奶一起断,断彻底,断利索。

我问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请教断奶经验。我发现断奶主要分为这么几个派别:一派是“生离硬断型”,与孩子隔离一星期,母子完全不见,孩子经历一段撕心裂肺的痛哭,母亲也只能硬扛着;一派是“省心省力型”,我一个奶牛型朋友,喂宝宝喂到了两岁,给孩子读了一遍断奶绘本,孩子就自动不吃奶了,再递给他奶他也不吃,仿佛是一种奇耻大辱;再一派就是“自助断奶型”,孩子突然就不再吃母乳了,自己把奶给断了,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宝宝一岁以内。

关于儿子吃奶的这一系列表现来看,我和家人都断定,儿子断奶的时候得“天雨粟,鬼夜哭”,恐怕不得不走上生离硬断的路,我心里也直打鼓,既是舍不得伤孩子的心,也是内心存在着对断奶的畏惧,因此真正断奶的日期一拖再拖。

朋友告诉我,决定断奶,得提前一个月就告诉孩子,做做心理铺垫,并且提前给他看断奶绘本——《再见,妈妈的奶》。但是实际看来,我提前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可能更多地是对我自己进行要断奶的心理建设。我提前了两个月就开始对儿子“攻心”——有事没事跟他说“你长大了,不能再吃妈妈的奶了”“妈妈某某时候要与你一起断奶啦”,我想攻他的心,可貌似更多的是攻我自己的心。

儿子很喜欢读《再见,妈妈的奶》这个绘本,每天都要看,但是他却拒不接受这个绘本所传达出来的思想。

儿子拿着这本书笑嘻嘻地来到我跟前,把这本书和他自己一起放到我怀里:“讲讲。”

我:“小象很喜欢吃妈妈的奶。”

儿子:“象——”

我:“但是小象现在能吃很多的苹果和香蕉。”

儿子:“蕉蕉,果果。”

我:“所以,小象和妈妈的奶说——再见,再见!”

儿子摆摆手:“见——见——”

我:“小××(儿子小名)很喜欢吃妈妈的奶。”

儿子沉默,觉察到一丝不妙的氛围。

我:“但是现在,小××能吃很多的饭和水果——”

儿子指着书上的图案:“米米,条条,鱼鱼,果果——”

我:“所以啊,小××也和妈妈的奶说——再见,再见!”

儿子开始猛烈摇头。

我:“在你寂寞的时候,妈妈会一直陪着你;在你睡不着的时候,妈妈也会一直握着你的手。”

儿子开始有点焦躁,想把书合上,但是我坚持着读完:“没关系,你也可以和妈妈的奶说再见,来吧,现在就来说再见吧!”

儿子继续猛烈摇头,并果断合上了书,将其扔到一边,又去寻找一本新的书来让我读。如果这之后再对他讲“你长大了,不能再吃妈妈的奶了”之类的话,只能被他进一步排斥,问急了甚至会把他惹哭。

这样的戏码每天都会上演,断奶绘本读了一个多月,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看到。

五一假期很快就到了,我和老公打算在这个假期给他断奶,一方面是因为五月初的时节合适,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假期里,如果儿子晚上哀嚎不睡觉,我们可以陪他熬,因为第二天不用上班。我们不打算生离硬断,因为觉得孩子不能吃奶已经很可怜了,不忍心再让他离开妈妈,所以还是像以前一样,我搂着他,要是实在搂不住了,再跟他隔离。

4月30日这天下班回到家,老公说:“今晚上就开始吧”。

“今晚上?要不要明天再正式开始呢?我之前一直在跟他讲五一之后……”我还在摇摆不定。

“别等了,就今天晚上,大不了一起陪他熬。”好在老公是坚定的。

我有点心虚地拿起画板给儿子画画。自从买了这个画板,儿子天天画画,也出题目指挥着大人画。这会他让我画“小蝌蚪找妈妈”。我就像播动画片似的给他画好几个场景,画完一个场景立马擦去,再接着画下一个。最后一个场景是小蝌蚪找到了坐在大荷叶上的青蛙妈妈,我刚刚在画板中间画了两片圆圆的大荷叶,在大荷叶中心点了个圆点,并从此辐射出几条线……

“奶奶,奶奶——”儿子指着这两片荷叶。

我恍然大悟,是啊,这两片荷叶看上去,的确很像断奶绘本封面上的“妈妈的奶”。我哈哈大笑起来,儿子朝着画板摆起他的小胖手:“见——见——”

他这是表示“再见”的意思。

我停止了笑,一点小心思开始萌动。我把断奶绘本取了过来,打开。儿子在我对面,看到我要给他讲书了就笑嘻嘻地坐好。

很快,我就读到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部分:

“所以,没有关系,你也可以和妈妈的奶说‘再见’!现在,向妈妈的奶说‘再见’吧——”

儿子继续笑嘻嘻地,抬起小手拜拜:“见——见——”

这是他第一次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绘本里的思想。

我心里一阵窃喜,觉得断奶这事情有“门儿”。但是也不敢额外表达什么,毕竟这只是一个很偶然的前奏,实战阶段还没开始呢。

到了晚上,一切睡前工作都已经完成,就差吃奶这一个环节了。儿子已经在卧室等着我,我悄悄地跑到一边贴了两道创可贴过来。我和儿子面对面坐在床上,老公站在一旁,我们很认真地对儿子讲:“妈妈的奶不能喝了,被扣起来了,你长大了,能吃很多好吃的饭和果果,以后不需要再吃妈妈的奶了。”因为心虚和紧张,我俩啰啰嗦嗦互相交错着说了好几遍,然后我给他看了看贴在上面的两道创可贴。

儿子在听我们说话的时候没有像之前那样抗拒,他很平静,只是很认真、很专注地盯着奶看了一会儿,然后仿佛恍然大悟,又似下定决心一般,向前探探身子,把我的胸衣向上合起来。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但是我仍然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极为平常和应当,我自己把衣服扣好了。然后儿子握起小火火兔(这是每天伴他睡眠的好伙伴),躺倒,扭开火火兔的尾巴,调到“伴眠音乐”的频道上。老公也努力控制着惊喜的表情,保持着如往日的平静,给我们围好围栏,关上灯,离开了卧室。

我躺在儿子的身边,紧张又窃喜的,意外又欣慰的。儿子握着火火兔,翻了几个身就不动了,呼吸很均匀。小火火兔才只唱完了一首曲子,比以前吃完奶再哄睡要快多了。

从这一晚开始,儿子就睡整夜觉了,一般睡九到十个小时,半夜再也没有起来。

儿子睡着之后,我还飘飘忽忽觉得像在做梦,简直不敢相信。那种感觉就是,我已经准备了百万大军,排布了九九八十一阵,擂了三天战鼓,给三军将领打足了鸡血,就等最后艰苦卓绝地攻城一役,可是对方直接一声不吭举起白旗。我算准了各种复杂情况和应对策略,却唯独没有想到对方来这一着,虽然结局是皆大欢喜皆遂人愿,但总觉得一股心气儿没有着落,直接从高空着陆了,而下降的过程却完全没有。

老公说儿子真是乖的可怜。

我说儿子憨。老公说真是憨。

儿子从此之后不再吃奶了,虽然有时候看见相关相似的,也会提起来“奶奶”,但也只是单纯地提及罢了。仿佛他吃奶的欲望是有开关的,断奶之前是打开的,断奶那天关上了,而关上就关上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倒是我们大人比较紧张,头几天也不敢当他面讨论断奶的事情,时不时地对他察言观色。

断奶之后,一些事情也变得顺理成章了,儿子很快喜欢上了喝奶粉,一口气能干掉一满瓶。吃饭也规律了,到了吃饭的时间,自己把餐椅往餐桌方向拉。一顿饭吃好饱,小肚子鼓鼓的,我们都不敢再让他吃了。

别看孩子小,却比大人想象的要懂事多了,之前我们以为的很多难题就这么简单地迎刃而解了,让人既欣喜也唏嘘。我庆幸没与他隔离,也懊悔之前反复纠结担心犹豫那么久。孩子有他自己的心智与思考了,大人们何必无事生非呢。

儿子喜欢车。他说的第一个多音节词是“公公汽-切”(公共汽车),并由此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为了鼓励他这一进步,我给他买了一本《叮咚!公共汽车》绘本书。其中有一页,公共汽车经过一片田野,边角的田地里有两辆报废的汽车。儿子指着那报废的汽车,我说:“这几辆车车老了,报废了,躺在田野里休息。”

儿子若有所思,指着我的胸,说:“奶奶,扣;奶奶,扣。”

我明白过来,他是举一反三,想到妈妈的奶也不能用了,也“报废”了,要休息了。

我摸摸他的小胖脸,说:“是的,妈妈的奶已经完成了使命,从今往后,你要好好吃饭好好长大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断奶对孩子和母亲都是一大考验,其实舍不得的人是妈妈
你怎么舍得让孩子喝奶粉?妈妈们看完惭愧不已
??你怎么舍得让孩子喝奶粉?有震撼但它是事实
真正需要“断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这么大了还在吃奶?关你何事!
新生儿喂养必知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