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西南记忆 —— 麦秸垛

企业家的心灵读本   鲁籍同乡精神家园

来源:管天管地管空气 微信号ID:gtj9956  文:管廷军

收获穗上粮, 留下一垛黄。意欲温童趣, 已非少年郎。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鲁西南的农村,每个村庄的村头都会有很多麦秸垛在默默伫立,是平原地区乡村的特有风景,有圆的,有方的,圆圆的垛顶上面压着黄泥,四周的麦秸被拽的整整齐齐,远远看去就像一墩墩肥硕的蘑菇。

现在小麦的主产区都是机械化收割,麦秆基本上都被粉碎还田了,再也看不到了金黄色的麦秸垛了,麦秸垛承载了我们年少时太多的记忆。

那时候刚刚分开单干,麦收完以后,生产队的打麦场上就会冒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蘑菇样的麦秸垛。被石磙碾轧过的小麦秸秆,堆积在一起,几个人用三个齿的木叉或者铁叉挑起麦秸传给踩跺的人,踩垛的人不停地把麦秸分摊散到自己的脚下,并踩实压匀,把麦秸堆积得越来越高,这个过程叫“合垛”。合垛是麦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听大人们讲,每逢生产队合垛时,都会炖肉改善生活,合垛,标志着麦收季节的结束,也体现出了一年的生活保障。那时候麦秸对农民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生活物资,可以烧火、可以铺地、铺床,还可以喂牛、喂羊,所以对麦秸的保存非常重视。堆麦秸垛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发活,麦秸秆很光滑,要想把麦秸堆起来成一定的形状并不容易,尤其是到了顶端,要形成一个伞状的蘑菇头,四面也要由有经验的人把麦秸拽的整整齐齐,垛顶要用麦糠和成的稀泥糊好抹匀,否则会漏进雨水,麦秸垛会从里面发霉沤掉。过了夏季,经历风吹日晒雨淋的麦秸垛外表会变黑,但从里面掏出一把麦秸看看,还是白白的,亮亮的,散发着原始的麦香。粗糙的人会把麦秸垛堆得又矮又难看,像臃肿的懒婆娘,细发的人堆得麦秸垛匀称、整齐,远远看去,富有美感,像风韵少妇,特别是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映着麦秸垛长长的影子,置身其中,也是一种美美的感觉。

小时候鲁西南农村很冷,多铺盖几层被褥也不能解决寒冷蜷缩的感觉,母亲就会把化肥袋子剪开,又拼接缝在一起,装上柔软的麦秸,铺在褥子下面,一个冬天便没有了寒冷的感觉。

用麦秸喂牛,需要把麦秸用铡刀铡成2-3公分的碎麦秸,再拌上粗玉米面,叫“撒料”,牛才肯吃。麦秸还可以给嬎蛋的母鸡铺个鸡窝,听见母鸡“咯咯哒”一叫,小孩就会急急忙忙的去鸡窝里面捡上一枚热乎乎的鸡蛋。

打完场之后,麦秸垛是大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谁家的麦秸垛大,就证明谁家的小麦收成好;谁家的麦秸垛垛的矮矬,就说明这家主人不要好、不细发;谁要是偷拽别人家的麦秸,为人处世肯定不咋地。据说以前的农家姑娘找婆家,不仅要相看小伙子和家庭情况,还要打听一下哪个麦秸垛是小伙子家的,偷偷去看一看麦秸垛大不大,如果麦秸垛矮小,就说明家里过得不富裕。

麦秸垛当然是孩子们的乐园,特别是冬天暖暖的阳光照着,大人们依着或者蹲在麦秸垛旁边拉呱、闲聊,孩子们在蓬松的麦秸堆里打滚、窝跟头、嬉闹,既暖和又快乐。麦秸垛是理想的捉迷藏场所,很多麦秸垛会被拽出一个洞,有的小孩就藏进麦秸洞里面,无论外面怎么叫都不出声,以至于玩耍的孩子都走了,他还在麦秸洞里面藏着,甚至睡着了,直到吃饭的时候叫也叫不应,大人们便挨个麦秸洞查看,找到后免不了被狠狠数落一顿。有时候很调皮的小孩子会爬上麦秸垛顶上去玩耍、蹦踩,去体验那种颤颤悠悠的感觉,把麦秸垛顶踩踏的千疮百孔,会造成麦秸垛漏雨发霉,又惹得大人们的狠狠呵斥甚至谩骂。

农村家家户户烧地锅,在雨雪天气,柴火潮湿不好着火,就会去麦秸垛上掏一些干燥的麦秸引火。我最不愿意去掏麦秸,因为麦秸垛压的很实,拽麦秸要费很大力气,累的手疼,总不能一根一根的往下拽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对麦秸不再稀罕,麦秸都卖给了造纸厂,麦秸垛也就渐渐的少了,再后来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小麦,农村再也见不到麦秸垛了。麦秸垛或许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后人想知道麦秸垛是什么样子,只有上网查询了。

即使现在还有麦秸垛,现在的父母会让孩子在麦秸堆里面玩耍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割麦打麦的老照片:哪一张戳中了你的泪点
麦秸垛(实物麦秸垛)
二十年前的嘉祥农村这样收麦子,你还记得吗?
农村二十年前怎样收获小麦,你还记得吗
1982年,南阳农村收麦标准流程
「鲁西南麦收记忆」打麦子(朗读 王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