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玉石文化中玉的概念及玉的意识
         孕育了中华古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玉器。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有上万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高峰时代,即东汉时袁康所说的“玉兵时代”,他在《越绝书》中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在这个时代人们使用当地所产玉石制成了大量玉器。当时有三个产玉中心:一是南方江浙一带以良渚为文化中心;一是北方辽宁一带以红山文化为中心;一是西北以昆仑山和田玉为中心。据考古学家研究,这个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代。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礼记.聘义》载孔子曰: “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 仁也; 缜密以栗, 知也; 廉而不刿, 义也; 垂之如队, 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其终诎然, 乐也;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 孚尹旁达, 信也;气如白虹, 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 圭璋特达, 德也; 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诗云: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这是孔夫子从儒学理论的角度、用拟人手法阐释的玉概念。许慎《说文解字》: “玉, 石之美, 有五德: 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 理自外, 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 专以远闻, 智之方也;不挠而折, 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 洁之方也。”基本上承袭了孔夫子的观点。《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说的则是用自然玉石做成的器物, 以及玉器的社会功能。
  
      《周礼》中对君王和公侯大臣用玉作了规定,以用玉表示不同等级和权力,并用玉作六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孔子“比德于玉”,把玉的物理性质同道德相联系,提出了九德、十一德之说,如《礼记》中,孔子说,玉之贵是“夫昔者,君子德于玉”,提出玉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德。这些观念逐步为社会所接受,成为大家为人处世的标准,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玉是高贵、纯洁、友谊、吉祥、平和、美丽的象征。自古言之“黄金有价玉无价”。如果说美而不朽是玉的特色,那么坚贞温润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些玉文化精神包含着“宁为玉碎”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精神、“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维吾尔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作巴依堂上的地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古人以玉为代表,创立了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玉意识,这个玉意识是玉文化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华夏民族的伟大思想建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时期玉器的人格化特点
谈玉文化(三)
中国玉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玉器文化专题之五:《庄严的礼仪》
他让几亿人爱上了和田玉……
玉器为何如此神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