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诗趣诗欣赏——别出心裁的倒字诗
别出心裁的倒字诗
  倒字诗,也称颠倒诗、翻韵诗,是诗人有意将某些双音词颠倒入诗,以求押韵,读起来别有韵味。
  有一首倒字诗流传甚广,说康熙(一说乾隆)问随行翰林:“墓前石人叫什么?”有一翰林说叫“仲翁”,其实应叫“翁仲”。相传秦朝有个将军身高丈馀,名曰“翁仲”,后铸金人纪念他,称翁仲,后世墓前石人也称翁仲。这位翰林说错了,当下康熙写下一首诗,说他读书欠功夫,免去翰林官职,去做通判吧。
  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
  而今不得为林翰,贬尔苏州作判通。
  其实这个故事的雏形早在明朝景泰年间就有了,《坚瓠七集》中载有改编前的原诗,其中倒字很多。
  翁仲将来作仲翁,也缘书读少夫功。
  马金堂玉如何入,只好州苏作判通。
  倒字诗最早产生于唐代,据唐人范摅的《云溪友议》载有唐人黎映《翻韵赠崔漳州》(此诗收入《万首唐人绝句》)。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忤触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诗中句末双音词皆倒置。诗人说我折溪边杨柳,是为朋友崔某送行,他要顺着大路到遥远的漳州做官去了。这是 因为他无端得罪了王押衙(衙押为皇帝侍卫官),不能再看到家乡了(乡饮为官府宴请当地名人之古礼,此借代带家乡)。诗人认为正义被颠倒了,便以颠倒之词入诗,来为崔漳州遭遇鸣不平。后人将这一诗体当作游戏之作,便产生了戏谑的效果。
  《清稗类钞》中记有一首倒字诗,讲国子监祭酒在出科举考试题中把“雕弓”误写作“弓雕”,大学生便以倒字诗嘲讽他,说他身负祭酒重职,此举实在对不起朝廷。
  雕弓难以作弓雕,如此诗才欠致标。
  若使是人为酒祭,算来端的负廷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趣味诗(19)(转载)
曹俊哲:“打油诗”谐谈
妙趣横生的错别字诗词和错别字对联,有意而为之,味道真不赖
千年玉翁仲!
四川省博物院藏汉代翁仲石俑
谈一谈有趣的打油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