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赟开讲:点低了!点低了!

我们从小就天天被教练骂“点低了!点低了!”,这样骂多了之后,就形成了高点击球的好习惯,成为所谓的优秀运动员。


这个以优秀运动员为标准的击球点问题,被广泛的定义为“最高点击球”,普及到我国羽毛球的各个教学层面中去,并成为一个几乎无法推翻的教条。




大多数人对于“最高点击球”的理解,是所有关节完全伸直后取得的最高点,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人必须在身体各个关节都有活动空间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击球动作。


所以这里存在一个理解上的误区,所谓“最高点击球”的概念,是由从小接受训练的人传播出来的,这些人每天挥拍500次以上,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规范固定的动作基础,所以他们说的最高点击球,是“会打球”的人的最高点,而绝不是所有关节全部伸直所取得的最高点。


今天我举三个最常见的例子,告诉大家“最高点击球”是错误的。



例子1

后场下压

后场下压技术的击球点,应该距离身前约50厘米(注意:这个身前的前是以网为基准的,对方是前,我方是后,不随身体朝向的改变而改变),高度在“完全伸直”取得的最高点向下移动约60厘米,还应该在肩膀外侧约20厘米,由以上三个方向的数据确定的才是合理正确的上手下压技术击球点。

这个就是那些“会打球”的人所说的最高点,简单讲,这样才杀得下去,否则就杀不下去。


例子2

扑球

广东人称之为的“叉烧球”,表示容易吃的意思,但扑球绝对是看上去和实际上差距很大的技术,绝对没有吃叉烧那么容易!


下面两个图是两种扑球失误的情况:


图一来球已经下降过多,失去了扑球的条件,强行打就下网了,这个不属于我们今天的话题。



图二是“最高点”爱好者经常出现的状况,对最终击球点估计过高,冲得太多,以至于球还没有下落到合适位置就要打了,多半打不到,打不下去。


合适的击球点如图三:



这里也是参考后场上手下压技术的击球点,但网前来球比后场球时间短很多,因此必须迅速判断最终击球点的位置,确定动作的提前量。


我们看到有些球员遇到网前半高不高的球,也敢于大动作发大力打下去,不怕触网也不怕下网,我们说:这样的球员球感实在太好了。


例子3

搓球

第三案例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问题,我们选取2015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一球来说明最高击球点在实战中对搓球的不良影响。


视频中李宗伟的搓球其实质量已经很好了,但谌龙早有防备,利用自己身材高大的优势,跳步扑球得手。



图四是李宗伟实际过网路线,虽然球很贴网,但由于击球点较高,造成球在网线以上飞行过程很长,给谌龙以可趁之机。



如果调整击球点到图五的高度,就可以形成最高点在网口,并且球过网即坠的飞行路线。在谌龙高度压迫网前的情况下,使用叶诚万的高弧线搓球也必须谨慎。这球也可以看出,一年之前李宗伟的网前球,还不像现在那么合理。



如果哪天你突然理解了“羽毛球是不要在最高点击球的”,那么恭喜,你又进步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搓球很简单?要这样练习才能正确掌握搓球的基本要领
羽毛球技术要领(下)
怎样才能正确有效的练好挥拍?
发力漫谈(二 肌肉的协调)
【乒乓网技术指导】教你如何顺旋转接发球
搓球秘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