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家孙鸿庚

美在清淳,美在隽永

……

三真推介:孙鸿庚

孙鸿庚,1970年生于河北邢台,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水墨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三真点评:

孙鸿庚是有思想深度和学术见解的实力派画家。其作品既立足传统,又兼具个性特点。鸿庚近师王文芳、满维起等先生,远学宋、元、明、清诸大家,在中国传统山水的笔墨基础上加强了光影和色彩塑造;在色彩表现上汲取了西方绘画的用色方法,在保持传统水墨气韵的前提下,追求光色变化的细节,把现代色彩与传统笔墨进行润物化无声般的整合为一。在墨色中融合了现代色彩之美,形成了兼容并蓄,自成一家的笔墨语言。其画作又极具艺术格调,在他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到他心性禅宗的脱俗思绪。他将个人丰富情感融入画作之中,描绘自己心中的山水。他的画作题跋充满着文人气息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文/张大欣)

▲夏/summer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140X68cm

散淡之美

——国画家孙鸿庚印象

文/一木

“喜欢画画。”国画家孙鸿庚如是说。

简单的理由,干脆的答复,散淡中带有自信,洋溢着潇洒与希望,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与享受。

▲山水一/landscape one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鸿庚是一位题材多样、技法全面的国画家。翻一下名片,某某山水画家,某某花鸟画家,某某人物画家等,我不主张这样分,相对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分开会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一个画家的生命状况应该是上下左右顾盼,环环相扣的,专为经,博为纬。鸿庚就把握了艺术的经纬,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青绿、浅绛、焦墨、重彩亦多为之。

▲山水二/landscape two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清新淳朴 回味隽永

对山水之美的赞喻和描写无论是文词歌赋,还是诸多专家学者对它的究根朔源,都明显标示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即上古先民依山而休、傍水而居的基本特征。在那山川秀美之地,都曾坐落过半坡、姜寨,殷墟这样的村落和古都。“山峦峰起石为沙,茫茫九派流中国”,我们的祖先选择了与水为伴,在河流冲积的沃野平原上繁衍生息,因而自古以来对河川流泉的认识和利用可以说史不绝书。

▲初春/Early spring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在中国画的表现范畴里,山水、花鸟、人物是中国人概括人与自然的三个标志物,同时更是中国哲学观、美学观在绘画中的折影。山水画无疑是中国画三个支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特别是道家学说的兴起,更使山水画成为最能代表中国人思想追求的终极目标的载体。自古以来山水画家也在自觉的遵守这个亘古不变的法则,无论是身居喧嚣纷扰的闹市亦或是在隐迹山林之中,精神上的遨游最理想的境地当然是自然山水之中。在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受人青睐的原因就是如此吧。“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道家学说的影响下,中国人对山水、对自然的依恋。

山水画的成熟发展是在晚唐五代及宋,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渐北而南,同样绘画领域南方也愈显重要,尤其在元以后及明清,主要表现的是以江、浙、闽、皖为中心的江南景观。形态上追求的是瘦山剩水的俊秀,气势上追求的是峭岩诡崖的绮丽,韵味上追求的是飞瀑如练的清雅。

▲初夏/Early summer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鸿庚生长于北方,多年来浸吟在北派山水的粗狂与飘逸并存的气势中。在刚健与雄浑比肩的骨骼中,在风度雄魄与冷峻神奇的韵味中,去体味,去探究。

古人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对于北方的大山,鸿庚倾注了太深的情感。山的崞隙中有他思绪的风声在游走;山的皴褶中有他思绪的凝重在沉积;山的魂魄如山鬼般附着在画家的笔下。十几年的山水写生,无数个寒暑的呵墨搦管,以及历代大家近代大师的砚边点滴浇灌了一祗独特的鲜活的北方水墨之花。

读鸿庚的画,绝不同于古人和今人的山水技法的重复,没有“黄四娘家花满蹊”的桃红柳绿;没有“杏花春雨江南”的绮丽场景;更没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空濛写意。鸿庚笔下的山是北方大山瑰丽雄强而又冷峭苍茫的精灵,北方大山的主体就是他生命主体的一部分。

▲秋水畅神/Autumn Praising God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5年/Dated 2015

68X140cm

探究鸿庚的画我想从悦目、愉心、澄怀三个方面浅谈:首先是笔墨语言的古意语境探究和具备时代传承的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笔墨结构分析,对传统笔墨的消解,即笔墨的消化与解构重组。从鸿庚近期创作的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既符合时代审美精神又有技术上创新的运用,这种创新不是空穴来风,闭门造车,而是建立在对待传统笔墨高度的消化和理解,对当代生活深刻的认识,对艺术高度敏感和灵性悟性,进而展现给观者的画面是悦目的。

其次风格样式是在一定技术保障下的图示构成,这种图示创新也可理解为样式“陌生感”。鸿庚作品中这种超凡脱俗的陌生感笔者认为是画家格调品位的使然,换言之就是艺术家以造化万物与个人灵魂相互通融所带来的无法用语言名状的冲动,即所谓给观者带来的快感愉心。

再有就是艺术上的精神构建,精神是人的观念,是人的思想成果,是典型的形而向上的抽象概念,无论是客观写实还是抽象表现都要有精神归属。精神并不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精神需求既依赖于物质需求,又有相对独立性,很多时候还影响物质需求的动向。鸿庚能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精神构建并在新时代努力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正确引导观者的精神需求,对于当下的创作和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意义。

▲江阔云低/Jiang wide low cloud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鸿庚处世“散淡”,为人“清淳”,为艺“执着”,人们说美在清淳,美在隽永。正是如此,我才长久地浸润在鸿庚如诗如歌的“散淡”之中感悟人生,感悟艺术,享受无穷无尽的“散淡”之美…….愿鸿庚艺途走的更高更远!

澄怀观道 自在家园

“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南朝大家宗炳,在其所著《画山水序》中有文:“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细细品读当代画家孙鸿庚的山水画作品,便正契合前辈大家宗炳所提的这一“畅神”说。

▲初染远青山/First dye away Aoyama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宗炳的“畅神”说,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审美的愉悦功能,强调把握审美主体意识的绝对意义,强调个体审美的自由和及其个体审美认识的价值,强调彻底摆脱“致用”与“比德”的束缚。而在孙鸿庚的绘画生命里,正有一片这样的精神家园,这便是他笔下“可游可居”的自在山水。这种“自在”源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对传统笔墨的研习与实践,汲取宋元诸家的山水画精髓,并经过总结提炼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重构具有现代意味的笔墨语言。观其山水画作品不难看出李唐的苍劲古朴,马远的深邃清远,黄公望的雄秀简逸,王蒙的气势充沛,而这一切的意境似乎又都在若有若无、似与非似之间,使观者无法真正的捕捉到哪位大师的影子……这便又源于画家对“畅神”说的深入理解与开悟,于大自然中汲取天地之灵性,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孙鸿庚善于造境,在其作品《满庭芳》中有所体现,此画构图巧妙,意境深远,画中溪流幽谷,坡石层叠,林木村舍掩映,树姿高低直攲变化丰富,疏朗有致;几只仙鹤悠然自得,小桥、隐士、房前、溪边、品茗、谈天,诸多景物安排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笔法沉着稳健,墨色层次丰富,清淡古雅,一派诗意般的田园景象。再观其作品《宋人词意图》,全图用墨淡雅,山谷之间,云气弥漫;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树木苍翠,楼阁倚于河边,掩映于林间;一居士漫步于山间小路回望远处河中渐渐驶离的客船,离别之情让此时的山水意境略有萧瑟之感。整幅画面构图简洁凝练,清旷深远,笔法豪放而严谨,变化多而融和,画家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山水之中,轻叩观者的内心,唤起观者对时空与心境的感知与共鸣。

▲满庭芳/Mantingfang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中国画的语言是意象化的,它既是抽象又是具象的,既是主观又是客观的,是观物又观我,主观的统一。孙鸿庚所塑造的自在山水家园正是因为融入了深厚的个人情感,加之其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写生感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寻与修炼,将我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心用笔绘山水之灵魂,方才打动观者。

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与表达方式,对画家在笔墨的驾驭、运用、提炼上,在新的时代,有着新的要求。愿孙鸿庚将他所记录的文化与心灵的轨迹,转换成一幅幅透射着造化自然气息的绘画精品。

▲水深水浅东西涧/Shallow water depth stuff Stream

纸本设色/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016年/Dated 2016

68X140cm

近年参加全国美术展览获奖入选作品

2014年作品《清风徐来》:获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

2014年作品《玉虚仙境更清幽》:入选中国画学会“明德·和融”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作品《风轻云淡》:入选“塞上明珠·美丽宁夏”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14年作品《往事如烟》:入选“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秋忆》:获“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作品《山溪如歌》:获“绿色和谐”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作品《云淡风轻》:获“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优秀奖。

2012年作品《林岫廻环画境中》:入选“2012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年作品《功高盖古震乾坤》:获“话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2年作品《意象.印象?武当山》:入选“话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年作品《锦绣河山》:入选“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1年作品《残城》:入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0年作品《苗疆风韵》:入选“盛世风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民革全国书画作品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罨画溪山:启晗书画院孙鸿庚中国山水画展
孙鸿庚作品欣赏
如今有多少画家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任明 |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云个展
四川成都.周裕国的山水画欣赏(1)
在桂林找一个用中国画的笔墨画乡土山水,还画出暖味的画家不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