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创直视大汗腺摘除术

微创直视下大汗腺摘除术治疗腋臭

金石峰,郭澍,张欣

 

腋臭是多汗症和臭汗症的统称(1978年,M Inaba) ,自青春期发病,有显著的遗传性(1983年,赖荣兴)。主要表现为腋部异味,部分患者合并腋部多汗,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因妨碍社交并造成心理负担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治疗者日益增多。腋臭的治疗方法与术式繁多,大致可概括为保守疗法和外科治疗,但至今仍未找到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去除大汗腺组织,仍是公认的根治腋臭的最佳方法。

 

方法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双臂外展。用亚甲蓝标记腋窝中央皱褶切口线及腋毛边缘线外1.0cm 0.5%利多卡因 140万肾上腺素行局部肿胀麻醉。按设计切开35cm,沿脂肪层潜行分离达术区标记线,翻转皮瓣,直视下剪除大汗腺(暗红色粗大颗粒状组织)及部分脂肪组织(女性要求去除腋毛的患者,可同时剪除毛囊),冲洗,止血,留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术后10d拆线。

病理检查   ①患者选择:随机选取3例患者,其中1例为要求二次手术的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②取材方法:以腋窝中央皱褶为中心,梭形切除窄条皮肤,深达脂肪深层,直接送检,为术前组;剪除大汗腺后,沿创缘切除窄条皮肤送检,为术后组。二次手术患者,先梭形切除原手术瘢痕,再沿创缘切除窄条皮肤送检。③病理研究方法:切取标本后,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

 


1  腋臭手术前后对比a.术前 b.术后1个月

 

讨论

腋臭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有关,即大汗腺分泌物经细菌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及氨等物质发出的臭气。腋臭多于青春期起发病,女性常见,与人种及遗传有一定关系。

由于大汗腺位于真皮下部,外用药物或表浅治疗达不到治愈目的,故临床治疗中,手术切除的效果较好。为了达到尽可能将腋窝的大汗腺切除干净的目的,要解决手术切除范围及层次的问题。大汗腺与毛发﹑皮脂腺共同起源于毛芽或原始上皮胚芽,因此,大汗腺导管开口于皮脂腺导管上方的毛囊漏斗部。通常认为,大汗腺与毛囊在数量、密度、分布一致,因此,腋臭的治疗范围多为腋毛分布区。传统观念认为,大汗腺位于真皮深层和紧邻真皮的皮下脂肪层,而近年来多位学者通过临床疗效及病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腋窝区局部皮肤梭形切除缝合法及改良切口局部切除法,手术切口较长,缝合张力较大,术后瘢痕明显,局部外形不美观,甚至影响肩关节功能。植皮法皮肤色泽及厚度差别大,呈“补丁”样外观,且于供区留下明显瘢痕。小切口掏刮术、吸刮抽吸术、超声去脂去大汗腺术属盲视下手术,相比直视下大汗腺摘除术,治疗不彻底且组织损伤大。

我们采用的微创直视下大汗腺摘除术,手术范围达距腋毛边缘 1.0cm,手术层次达皮下脂肪浅层,翻转皮瓣后直视下将肉眼所见的大汗腺剪除,治疗彻底。术后87例患者中,仅2例术后1年残留气味,要求二次手术。术中见腋毛区边缘1.0cm范围外,真皮深层至皮下脂肪浅层存在少量大汗腺,经扩大切除范围,术后效果均满意。所有手术切口长35cm,均位于腋窝中央皱褶,约,术后瘢痕隐蔽,外形美观。术中仔细解剖,明确分离层次,确切止血;术后加压包扎,负压引流通畅。达到了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无影响的效果。病理检查证实,术前患者大汗腺主要分布于真皮深层至皮下脂肪浅层,术后患者真皮全层内未见明显大汗腺结构,说明手术层次达到皮下脂肪浅层,即可治疗彻底,与临床观察结果相呼应。

通过临床研究和病理检查结果,我们采用微创直视下大汗腺摘除术治疗腋臭,大多数患者效果满意,极个别大汗腺分布较广的患者,通过二次手术,也得到满意效果。因此,微创直视下大汗腺摘除术治疗腋臭,可以达到治疗彻底、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无功能影响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汗抑菌,告别腋臭
腋臭手术进展
一到夏天 腋臭(狐臭)烦恼来
文献推荐 | 针状切口联合聚桂醇治疗皮脂腺囊肿58例
告别腋臭!这些方法你知道吗?丨科普篇
微创、根治 | 海卓水刀治疗腋臭的临床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