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律·秋登旅顺老铁山望黄渤海分界线》诗步
《七律秋登旅顺老铁山望黄渤海分界线》诗步
作者:田牧

2004-10-2

一练横陈分两海,向南直欲接蓬莱。潮犹龙女黄衫泪,云若渔郎白骨堆。

离岸舟帆无几歇,裹山花叶不经催。安知不是天仙路,留与今人脱氛埃。

改作:
一练横陈分两海,向南直欲过蓬莱。潮生龙女黄衫泪,云聚渔郎白骨灰。

离岸舟帆无几歇,裹山花叶未禁催。安知不是天仙路,留与凡人访紫台。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首秋望诗,首先想到的是首末二联,寄托了一种出世思想,觉得意未言尽,又稍显突兀,从而充填二联,聊成此章。

 首联写望,先近后远,先实后虚,大略扫描一下。二句,“欲”字有讲究。分海线南端连接蓬莱岬,用了“欲”字,后接“蓬莱”二字,让人联想起蓬莱仙岛,也隐含着自己闲不了、达未成,隐难遂的块垒,只好玩“心隐”了。是为伏笔。“过”,有“穿过”之意,比“接”灵动,比“到”结实。

  颔联承首句,目光略收,加入想象,用眼前景带出神话传说,以实带虚。意在神话中都这样悲怆,何况人间乎?三句“犹”、“若”二者并非最佳人选,一是前后关系联得不紧,二是不象在现场,有些“隔”,三是“潮”和“云”虽动,但动感不强。故而改用“潮生”和“云聚”。与“聚”相应,“堆”改为“灰”。潮生潮息,云聚云散,表现的是“聚浮人生”的意象。

  颈联实承颔联的世路悲艰之意而来,说命运叹累,人生苦短。从而逼出末联出世之念。“经”,有“经受”、“通过”等义,易歧解,故用“禁”,乃“受得住”的意思。六句“不”是一般式,改为过去式“未”,是眼前景,是结果也包含着形成过程,也是对秋光催衰风物老的回溯,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了。
   
   回头去看,中间二联都是反衬着蓬莱之寓义而写的。末联之意圆合了次句之寓义。这是对结构——我更喜欢说意脉,所作的解析。氛埃,尘埃,借指尘世或俗念,但过于冷僻与拗口,改为紫台,指道家所称神仙居所,也贴“蓬莱”更紧。与之配合,将分别改为访访,除“拜访、探望”之意外,更有“寻求”之义,比等更活络、更积极,一是强调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二是所指更加宽泛,凡明哲之士皆可自我超尘而遣烦释忧,不必非要真得成仙。



[1]黄渤海分界线,南起青岛蓬莱岬,北接旅顺老铁口。"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涌,南来薄雾应风生"。此即为地处老铁山的黄海和渤海自然分界的壮观景象。

[2]相传龙女黄渤恋上了打渔郎田横,龙王大怒,用法术把田横化成了山脉,龙女伤心欲绝,宁愿抽去龙筋,化为一泓碧水,也不改变对田横的爱。龙女就化为黄渤二海,紧紧依偎着田横山。如果您细看海面,还能看到黄渤海之间有一条白色的水带,据说那是龙女腰间的白色丝带,她颈上的珍珠项链散落在海中,便成了长山列岛了……而在我看来,这条白色水带是渔郎的白骨脊梁的水中射影,海面浮云是白骨灰聚集而成。

[3]道家称神仙所居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图:黄渤海分界线南端在蓬莱和长岛,北端在老铁山岬
渤海与黄海在哪里分界?
北方行记(三百五十)大连风光览旅顺老铁山灯塔(三)黄渤海分界线
世界奇观--黄渤海自然分界线(绝品收藏)
旅顺黄渤海分界线 · 塔观双海
大连踏春全攻略,近郊出游嗨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