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材:实物别称(二)

年龄|女性称谓|官职|帝名|中国名称

 

古代年龄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

古代女性称谓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姬  令  妾  妃 
 
    璧人  佼人  婵娟  季女  千金  罗敷  娇娃  花魁  丽人
    佳人  玉人  恒娥  嫦娥  妲娥  故剑  淑女  细君  花瓶
    嫠妇  萧娘  西施  西子  玉女  仙女  美女  尤物  青娥
    青蛾  内子  内人  室人  发妻  中馈  小妻  副妻  娇娘
    无盐  天使  寡妇  内助  贱内  小君  皇后  梓童  夫人
    荆妻  荆人  荆室  荆妇  拙荆  出荆  贱荆  糟糠  太太
    浑家  妻子  贤妻  爱妻  婆娘  堂客  老婆  老爱  继室
    续弦  家里  女人  爱人  伙计  搭档  侧室  偏房  小星
    如君  公主  郡主  妻室  娘子
 
    女公子  交际花  如夫人  解语花  颜如玉  未婚妻
    夜度娘  安琪儿  老伴儿  娘儿们  屋里人  做饭的
    孩他娘  媳妇儿  内当家  参谋长  长公主  皇太后
 
    道旁苦李  软玉温香  糟糠之妻  小家碧玉  绝代佳人
    二八佳人  半老徐娘  妙龄少女  巾帼英雄  扫眉才子
    不栉进士  冶叶倡条  内掌柜的  内当家的  内务部长
    大长公主
 
    妾\姬:旧时对小老婆的称呼,类似称呼还有小妻\副妻等. 
 
    令:旧时尊称对方的妻子。
 
    妃:太子亲王之妻.
 
    璧人:形容仪容美,好像璧玉一样的人。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 
 
    季女:《诗.召南.采苹》:“有齐季女。”指少女。 
 
    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罗敷:古乐府〈陌上桑〉中描述:罗敷在陌上采桑,被使君看中,要强娶为妻,遭到严词拒绝绝。后多用为美丽而坚贞妇女的代称。
 
    娇娃:也作娇娘。指美丽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
 
    丽人:光彩焕发,美丽。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指美人。
 
    玉人:〈晋书。卫介传〉:“总角,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用以称谓美丽的女子。
 
    恒娥:神话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因吃仙药,冉冉升空,奔月而去为月神,即嫦娥也作妲娥。
 
    故剑:汉宣帝娶民间女子为妻。即位后公卿议立霍光之女为后,宣帝下诏“求微时故剑”;大臣领司其意,议立民女许氏为后。后因此称结发之妻。
 
    淑女:<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细君:<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颜师古注:"细君,朔妻之名.一说,细,小也.朔辄自比于诸侯,谓其妻曰小君."后为妻妇的代称.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为一种摆设的美貌的女子.
 
    嫠妇:<左传.昭公十九年>:"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指寡妇. 
 
    萧娘:唐代以萧娘作为女子的泛称.后代沿用.
 
    西施:也作西子.春秋时期的美女.后世把她当作美女的代称.
 
    玉女:指仙女,亦指美女.也用人作对他人之女的敬称.
 
    尤物:奇异的.指貌美的女子.亦指优异的人或物品.
 
    青娥:亦作青蛾.蛾:蛾眉的省称.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内子\内人:从前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发妻:古时婚喜之曰,男女都要结发为髻,男子从此把头发挽在头顶上,为表示是原配,称妻子为"发妻". 
 
    中馈:古时家庭事务包括饮食在内,均由妻子操持.故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助"\"中馈",谦称"贱内". 
 
    无盐:齐国无盐邑女钟离春,像貌丑陋,但关心政事,当面斥责齐宣王奢淫腐败,宣王为之感动,立其为后.后世用以称颂和比喻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
 
    天使: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比喻善良贞洁可爱的人.多用于女子.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出荆、贱荆。表示贫寒之意。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太太:过去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
 
    浑家: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多见于早期。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有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侧室、偏房、小星、如君:对妾的称呼。
 
    公主:帝王的女儿。
 
    郡主:太子和宗室、亲王之女一般称为郡主。
 
    女公子:旧时对别人女儿的尊称,现用来称谓外国人士的女儿。
 
    交际花: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有贬义.
 
    如夫人:<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原意同于夫人,后即以称别人的妾.
 
    解语花:唐明皇秋八月赏莲花,左右随行叹羡千叶莲花,帝却指贵妃说:"争如我解语花?"后用以比喻美人是能通言语的鲜花.
 
    未婚妻:已经订婚尚未结婚的女友.
 
    夜度娘:古乐府曲名.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夜度娘,倚歌也."后人用以作为娼妓的代称. 
 
    安琪儿:英文angel的音译,意为天使. 
 
    长公主:帝王的姐妹。
 
    大长公主:帝王的姑母。
 
    道旁苦李:大路旁遗弃的苦涩李子.比喻被抛弃的人或物.多用于女子.
 
    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后泛指温柔的年青女性.
 
    糟糠之妻:贫困时曾共食糟糠度曰的妻子,后为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小家碧玉:碧玉:刘碧玉,汝南王妾.晋.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绝代佳人:绝代:冠绝当代;佳人:美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二八佳人:二八:指16岁.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半老徐娘:徐娘:梁元帝(萧绎)妃徐氏.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后用以形容中年妇女保留青年时的神态.
 
    妙龄少女:妙:美好.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巾帼英雄: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指妇女中杰出的人物.
 
    扫眉才子:扫眉:女子画眉.指很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栉:古代男子束发用的梳篦;进士: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不用梳篦束发的进士,指文才极高,才华横溢的女才子.
 
    冶叶倡条:冶:艳丽;倡:轻狂.原形容杨柳枝叶的轻盈柔嫩.多借喻轻狂娇艳的舞姬或女子

-----------------------------------------------------------------------------------------

古代官职别称
   
    略称,也是省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略称是摘取全称中一字,如“中行评博”为明代内阁中书、行人司行人、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博士之略称(注:《明史?选举志》三《选人之法》、《任官之事》。);“知通”为宋代知某州军州事与通判某州军州事之略称(注:《吏部条法残本?吏部七?差注门》,《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一《知通同掌经总制钱》。);“左、右”为明代六科左给事中、右给事中略称(注:《明史》卷二三五《张养蒙传》;(明)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翰詹科道”为清代“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略称(注:《清史稿?选举志》五。),等等,十分常见。不但正式官称常用略称,别名也使用略称,如“豸骢”(獬豸与骢马使略称),用作都察院御史别称(注:(清)孙承泽:《山书》卷一《申饬大小亲民官》。);“珪符”(珪执与竹符略称),南朝用作刺史别称(注:(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六,(南齐)王融《永明十年?策秀才文五首》:“顷深汰珪符。”)。也有正式官称之略称与别名略称连称构成别名者,如“豸绣”,“豸”即“獬豸”(御史别名)之略称,“绣”为西汉绣衣直指御史(正官)之略称,明代或以“豸绣”雅称都察院御史(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一三《朝班》。)。
 
    其次,采择《尚书》、《诗经》、《周礼》、《左传》等经典中官名、词语作为正式官名别称。
   
    如汉人称侍中为“常伯”(注:(汉)应劭撰、(清)孙星衍辑校《汉官仪》:“侍中,号曰常伯。”)、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事”(注:《汉书》卷七三《韦贤成传》:“登我三事”师古注:“三事,三公之位。”)、“三事大夫”(注:《后汉书?章帝纪》:“司空融典职六年,勤职不怠。……‘三事大夫,莫肯夙夜。’”注:“三事,三公也。”),此“常伯”、“三事”皆出自《尚书》(注:《尚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三事大夫”出自《诗经》(注:《诗经?小雅?雨无止》:“周宗既灭,靡所止戾。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唐韩愈在知制诰任上所草《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敕:地官之职,邦教是先。”(注:(唐)韩愈:《韩昌黎全集?外集》卷五《除崔群户部侍郎制》。)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所拟《郑絪可吏部尚书制》:“敕:天官太宰,循序常尊。”(注:(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五○《中书制诰》三《郑絪可吏部尚书制》。)以上所用户部别名“地官”、吏部尚书别名“天官太宰”(即冢宰),皆采自《周礼》官名“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注:《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卷一《天官冢宰》、卷九《地官司徒》。)。汉唐开风气之先,宋元明清承其绪,此风愈演愈烈。
   
    “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注:(明)程允升编、(清)周达用补注《故事读本》五《文官》。),已成例程。并由此又派生出称吏部尚书为大冢宰、天卿、太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地卿,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春卿,刑部尚书为大司寇、秋卿,兵部尚书为大司马、夏卿,工部尚书为大司空、冬卿,似此类别名,在明清笔记、文集中触目皆是。如:
 
    “郑冢宰三俊”、“傅司马宗龙”、“甄司寇淑”(注:(明)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
    “纳言,通称尚书”(注:(明)黄一正:《事物绀珠》卷八《称谓部》上《部寺官通称谓类》。)
    “李大司马世杰”(注:(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集》卷一一《礼部堂官不由科目》。)
    .......等等,不胜枚举。
 
    其三,沿用前朝古官称,以为别名之用。
   
    隋唐以后,科举制兴起,举子应试制作程文,讲究声律虚实不同,倘提及官名,多不宜用正式官名,而另选用古官名替换。仅用《五经》等官名已不敷应用,渐扩及沿用前朝古官,以比拟本朝官称。宋人王应麟在《玉海》中指出:“制辞须用典重之语,仍须多用《诗》、《书》中语言,及择汉以前文字中典雅者用。官名须于《职官分纪》寻替换字。如‘尚书’为‘中台’,‘吏部’为‘选部’,‘礼部’为‘仪曹’,似此类每件寻两三般,盖临时有声律虚实之不同也。”(注:(宋)王应麟:《玉海》卷二○二《辞学掼》之《制》。)每一官要找出二三个别名,而且储藏在脑海里随时准备听候调动、使唤,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供应试举子备用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职官分纪》、《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等,就应运而生。宋人孙逢吉所编撰之《职官分纪》是其中一种,其特色是专讲历代官制沿革。
   
    《职官分纪》承《唐六典》体例,每叙一宋官,尽量追本溯源,至于《周礼》、《尚书》方止。历代官名得以比类相从、一脉相承。“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之遗风,在宋代更加张扬,大量古官名保持着生命力,并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地演化成为宋代职官的别名。如《职官分纪》叙“礼部尚书”,首冠《尚书?舜典》中的伯夷“作秩宗”典掌三礼;《孔子家语》中有“不和不和,则饬宗伯”的记载。于是“秩宗”、“宗伯”就成了宋代士子常加引用的礼部尚书别名。并引《唐六典》所载:“礼部尚书,周之春官卿也。……宋、齐、梁、陈皆号祠部尚书,后魏称仪曹尚书,后周依周官置春官府大宗伯卿一人。隋为礼部尚书,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礼部。光宅元年,为春官尚书。
   
    神龙元年,复故。”(注:(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一○《礼部尚书》。)这样,礼部尚书一官,就有“秩宗”、“宗伯”、“春官尚书”、“春卿”、“祠部尚书”、“仪曹尚书”、“司礼太常伯”、“大宗伯”等古称、变称,它们也就成了宋及宋以后礼部尚书别名。礼部据此并可别称“秩宗”、“春官”、“祠部”、“仪曹”、“司礼”。
   
    于是,文官、举子拟制、奏状、作文、赋诗,就大有回旋余地了。这也导致了宋代及其以后职官别名的大量涌现。试以南宋周必大《辞免权礼部侍郎奏状》为例:“左朝散郎、试秘书少监、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直学士院、兼权兵部侍郎周某状奏:奉圣旨周某可除权礼部侍郎目下供职者。……比叨起废,急被眷知蓬阁(秘书省)、史闱(国史院、实录院)、禁林(学士院)、武部(兵部),身兼数职,莫非清华。……而况秩宗(礼部)典乐以和邦国。”又《谢礼部侍郎表》:“惟宗伯(礼部),古之清曹;惟贰卿(此称礼部侍郎),今之膴仕。”(注:(宋)周必大:《周文忠公全集》之《历官表奏》卷一。)可见,在臣僚奏状等文书中,每每不直书正式官名,为求典雅,要引用《尚书》之“秩宗”、《周礼》之“宗伯”以拟称本朝礼部之名;或以唐官“武部”(注:《新唐书?百官志》一《兵部》。)(天宝十一载改兵部曰武部)别称兵部。以汉唐等前朝官名作为本朝官之雅称,在宋形成了风气。汉官秩名如“郡太守”、“郡守”、“刺史”、“二千石”等,常用为知州、知府别名;唐官名如“东台”、“西台”、“文昌”、“凤台”、“鸾台”、“紫微”、“宪台”、“麟台”、“太常伯”、“少常伯”等等,多被宋人引作职官别名使用(注:参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
   
    宋神宗元丰时,新建尚书省,则以“文昌府”(唐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为额(注:《玉海》卷一一六《元丰文昌府》。)。南宋程俱所编宋代秘书省制度之作,则以《麟台故事》为名。以前朝古官为本朝正式官名雅称之风气,经三年一度科举考试推波助澜,至明清长盛而不衰。如明人所撰《事物异名》,将当时常用之职官别名采掇成帙,吏部别称“选部(汉灵帝改此名),文部(唐明皇改云),铨司(《唐史》),省眼(旧说)。”刑部别称“宪部(明皇改此),比部(同上),白云司(黄帝时云),秋台。”(注:(明)余庭璧:《事物异名》卷下《公廨》。)要而言之,将前朝古官引为本朝职官别名,并层层累积,是职官别名孳生之重要途径。
 
    其四,以特征命名的职官别名。
   
    构成此类别名的职官,或舆服独具特色,或职守有特异之处,或位遇别具一格,或官称自有特点,而形成某种标志、特征,一呼即应,易为众人认同。如汉御史冠獬豸角(独角),汉以后御史或别称“獬豸”(注:(汉)胡广:《汉官仪》,见《初学记》卷一二《侍御史》;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
 
    《诗经》“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此“衮职”为西周天子别称,则以周天子服衮冕故(注:《毛诗正义》卷一八《大雅?蒸民》。);
   
    汉侍中冠金蝉右貂,貂、貂蝉就成了汉及后世侍中之别名(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侍中》;(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六《门下省?侍中》。);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冠加笼巾貂蝉”(注:《宋史?舆服志》四。),于是在文人笔下就有“先生三度貂蝉了”之词,“貂蝉”成了宰相雅称(注:刘克庄:《水龙吟》,唐圭章编《全宋词》第4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20页。)。汉魏以来,郡太守以上银印青绶,因此有“腰艾”别称(注:《后汉书》卷六五《张奂传》,《后汉书?舆服志》。);县令、县长铜印墨绶,故别称“铜墨”(注:(梁)萧统编《文选》卷三六,(南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因位遇别具一格而得名的,如唐代刑部比部司郎官享有宫中廊下食之待遇,故有“比盘”别名(注:(唐)李肇:《国史补》卷下。);殿中侍御史朝会知班,“得立五花砖,绿衣,用紫案、褥之类”,因此号称“七贵”(注:(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宋代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台官上朝,皆由朱衣吏人导引、告喝,特异于他官,故有“三告官”别名(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故事》。);宋代寄禄官中散大夫俗称“十样锦”(注:(宋)洪迈:《夷坚志》甲集卷七《刘粲民官》。),享有“马前执破木板、宴殿用金器、国史许立传”等十种权利(注:(宋)无名氏:《南窗纪谈》。),故有此称。清代,享有“世袭不降封”特权之亲王,京师俗称“铁帽子王”(注:(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一。)。以职守特征得别称者,如汉侍中为皇帝亲执虎子(唾壶),故有“执虎子”俗称(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侍中?叙事》;(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官名沿革轻重不同》。)。唐、宋起居郎、起居舍人,因上殿记注立于陛下第二螭首旁,而有“螭头”别名(注:(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宋诗“对立两螭头”(注:(宋)龚鼎臣:《东原录》。),即指此。唐诗“白笔横秋霜”以“白笔”称御史,源于“汉御史簪白笔以奏不法”(注:(明)卓明卿:《卓氏藻林》之《臣职类?唐诗》。)。历代尚书有“喉舌”之别称(注:《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明)王志坚:《表异录》卷一二《职官部》。),以其职掌出纳王命,恰与《诗经》中仲山甫“出纳王命,王之喉舌”相应(注:《诗经?大雅?蒸民》。)。唐代知制诰职掌草拟诏命,故有“掌书命”别名(注:(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
 
    唐代中书舍人在参议军国事时,各持所见,杂签其名,故有“五花判事”别称(注:(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九《中书舍人类》。);以其编制为四人,又别名“四户”(注:(宋)乐史:《广卓异记》卷一四《父子三人中书舍人》。)。以官名自有特点,而产生谐音别称,如大理评士,谐称“袋里贫士”(注:(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一○《谈谑》。);清代差遣磨勘大臣,“人又以‘魔王’(魔与磨同音)呼之。”(注: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3年版,第44页。)它如以共同特征孳生的别称,有学官(国子监官、地方学校教授、教谕、博士之类)、宗官(宗正寺、大宗正司、宗人府官)、法官(大理寺、刑部官)、曰官(太史局、钦天监官)、宪官(御史台、都察院官)、言官(拾遗、补阙、司谏、正言、六科给事中等等),举不胜举。国王因封国名只一字,如赵王、秦王,因而别称“一字王”(注:《金史?百官志》,(清)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三四《三答袁简斋书》。);郡王封郡为二字,如混同郡王、兰陵郡王、中山郡王等,故有“二字王”别名(注:(清)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三四《答袁简斋书》;(明)张志淳:《南园漫录》。)。
 
    其五,以官司所处方位孳生别名。
   
    以东南西北中、左右前后、内外上下构成别名,为数不少。如汉魏尚书台别称“中台”(注:《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坐召三台。”注引《晋书》:“汉官尚书为中台。”《三国志》卷《吴书?诸葛恪传》。)。唐、宋以门下省别称“东省”、“左省”、“左曹”、“东台”,尚书省别称“南省”、“中台”,中书省别称“西省”、“右省”、“右曹”、“西台”(注:(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二《中书令?事对》;(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四四《中书令?左右曹》;(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二一《唐门下省》一;(宋)曾巩:《曾巩集》卷二三《相制》。)。宋代内侍省与入内内侍前因在宫中位置一前一后,又有“前省(内侍省)”、“后省(入内内侍省)”之别称(注:(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内侍两省》。)。北齐尚书省位于宫北,故别称“北省”(注:(唐)杜佑:《通典?职官典》四《尚书省》。)。南齐御史台别称“南司”(注:《南史》卷四八《杜杲传》。)。
   
    宦官因在宫内执事,故历来有“内臣”之别名(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注引《续汉书》;《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四年十二月;(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八《周镰论用内臣》。)。元代御史台有“内台”别名(注:(元)熊梦祥、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御史台记》。),相对于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而言。宋代御史台也有“内台”别名,系相对于诸路监司别称“外台”而言(注:(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四三。)。
   
    明代都察院别称“内台”(注:(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九《官制》。),相对于带右都副御史之制台(总督)、抚台(巡抚)称外台而言。明代京师由南京迁至北京,南京所保留之官司冠以“南”字,遂有“北”、“南”之分,如北太宰(北京吏部尚书)与南太宰(南京吏部尚书)(注:(清)夏燮:《明通鉴》卷七九,熹宗天启四年六月癸未朔:“去岁南太宰、北少宰,皆用陪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一一《屡兼二品正卿》。),“北礼部”与“南礼部”(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一三《礼部六尚书》。)、“北科(北京六科给事中)”与“南科(南京六科给事中)”(注:(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六:“南科嚣然劾之,而北科亦为助驳。”)。
 
    其六,源于典故之别名。
 
    研究历代职官别名可以发现,不少别名,系由与该官有关的某种典故引申而来。“五马”,汉魏以来常用为郡太守、州刺史、知州或知府之雅称。
   
    唐诗“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注:(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八《马上作》。)此以“五马”喻刺史。“吾乡戴凤翔又得凤翔知府,在郡凡三年,五马之荣”(注:(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二二《嫌名》。),此“五马”喻明代知府。“五马”之用典,一谓出自《诗经》“孑孑干旟,良马五之”,郑玄以为周代州长驾五马(注:《毛诗正义?庸风?干旄》,并参(宋)方勺《泊宅编》卷中。);一谓出自《艳歌罗敷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五马”为太守之驾乘(注:(宋)潘淳:《潘子真诗话》(转引自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
   
    唐宋给事中与明清六科给事中别称“夕郎”、“青琐郎”,源自汉代给事黄门侍郎“曰暮,入对青琐门拜,谓之夕郎”典故(注:(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孙星衍校集本)。)。宋代学士院、明清翰林院别称“玉堂”,源自宋太宗为学士院“红罗飞白‘玉堂之署’”匾额(注:(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县衙别称“琴堂”,源自春秋鲁国孔子弟子宓子贱治单父县,弹鸣琴不下堂,而县治之典故(注:《吕氏春秋?察贤》;(明)余庭璧:《事物异名》卷下《公廨》。)。府治或别称“黄堂”,源自古吴郡太守厅屡失火,后涂以雌黄以防火,遂有黄堂之名(注:(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六《官宇》。)。
   
    也有以名臣入典为别名者。如东汉考城县主簿仇香力主“以德化人”,而与政尚严猛之县令不合,遂辞官而去(注:《后汉书》卷七六《仇览传》。)。宋以后,“呼主簿为仇香”(注:(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五《主簿?古今事实?仇览鸾栖》。),即源于此。南朝谢眺诗“茂宰深遐眷,幽客带江皋”(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齐诗》四,谢眺:《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以“茂宰”雅称县令,取汉卓茂任密县令有政声之故事(注:《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周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注:《尚书正义》卷二八《冏命》。),于是就产生出太仆寺卿称“冏卿”之别名(注:(明)张溥:《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明)璩昆玉:《新刊古今类书纂要》卷五《仕宦部?太仆寺》。)。商代伊尹为汤之辅相,其别称“阿衡”,成了后世宰相、内阁首辅之别称(注:《史记?殷本纪》;(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九《阁部轻重》。)。汉唐间,或以宰相位别称“伊周”,“(周勃)为汉伊周”(注:《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赞》。)、“处贵有余兴,伊周位不如”(注:《全唐诗》卷二三八,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伊”指伊尹,“周”指辅佐成王之周公。 
 
    此外,其它或以寓意构成别称,如司隶校尉职掌纠劾皇太子以下,百僚畏惧,故有“卧虎”之称(注:(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三○《职官部》四八《司隶校尉》;《晋书》卷四七《傅咸传》。);唐、宋御史台门北向,加之御史专纠不法、整肃纲纪,所谓“简上霜凝,笔端风起”,故有“霜台”之别称(注:(唐)崔篆:《御史箴》(转引自《初学记》卷一二);(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高逸》。)。宋代礼部祠部司职事空闲,于是号称“冰厅”(注:(宋)张纲:《张华阳集》卷六《吕本中除祠部郎官》。)。或因皇帝言论及有关官司职能,如汉明帝对群臣所言:“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注:《后汉书?明帝纪》。),影响至广,其后,“百里”、“百里长”、“百里宰”等等,就成了县令别名(注:《后汉书》卷七六《仇览传》;《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全唐诗》卷二七三戴叔伦《送李明府之任》。)。值得注意的是,由别名派生别名,此为历代别名如滚雪球,越往后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喉舌”为汉尚书之别名,而由“喉舌”,南朝时又衍生出“喉唇”(注:(梁)萧统编《文选》卷五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尚书为喉舌,而以为喉唇,无乃好异。”至唐宋,“又有喉吻之说,是以《胡宗愈启》曰:‘崇禁台喉吻之司’。”(注:(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一《喉唇喉吻》。)“冏卿”为太仆寺卿别称,又派生出“冏少”、“冏贰”(太仆寺少卿)(注:(明)李清:《三垣笔记》上《崇祯》;(清)侯方域:《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冏丞”(太仆寺丞)、“冏台”、“冏寺”(注:(清)夏燮:《明通鉴》卷七三,万历三十五年八月丁丑条;(清)王用臣:《幼学歌》卷四《各衙门官职称名?五寺衙门》:“太仆乃冏台。”)(太仆寺)等别名。三国时鱼豢《典略》称:“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注:(三国)鱼豢:《典略》(转引自《职官分纪》卷一六《秘书省》)。)
   
    由此,派生出“芸台”、“芸局”、“芸省”、“芸阁”等秘书省、秘书监之别名(注:《全唐诗》卷六七三周朴《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宋大诏令集》卷一六六《令执政举文学政事行谊之臣可充馆阁之选三人诏》;(元)王士点等:《秘书监志》卷八《正旦贺表?至正元年程益》。),又衍生出“长芸台”、“芸阁吏”、“芸香吏”(秘书省或秘书监官)(注:(宋)李纲:《梁溪全集》卷三八《秘书省》;(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九《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全唐诗》卷八○五李冶《寄校书七兄》。)之称谓。
   
    综上所述,职官之产生途径颇多,然并非随意、不可捉摸,自有内在规律可寻。它们是一定的政治制度、职官制和与之相应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其来龙去脉,与中国历代职官制度发展与变迁史紧密相关,亦与其自身所具有的诸如职掌、地位、舆服、特权、文字等诸特征息息相连。
-----------------------------------------------------------------------------------------

皇帝的别称
 
    在封建社会时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附1:“皇帝”一词的来历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附2:黄色与皇帝
   
    古代崇尚黄色,黄色常常被看作君权的象征。这首先起源于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按中国的阴阳学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在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放在五行当中,“土为尊”。此后这种思想又与儒家大一统思想揉合在一起,认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就是这样一个处于“中央土”的帝国,而有别于周边的“四夷”,这样“黄色”通过土就与“正统”、“尊崇”联系起来,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论证。再加上古代又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意思是说:龙在打仗的时候,流的血是黄色的,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周代以黄钺为天子权力象征,隋代以后皇帝要穿黄龙袍,黄色成为君主独占的颜色。
 
    附3:皇帝与“九”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与九有关的还有:
 
    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
 
    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
 
    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间半。
 
    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
 
    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个钉。
   
    清代定制蒙古各部王公每年向皇帝进献白马八匹,白驼一匹,叫做“九白之贡”。其余贡品也多以“九”数计算。如康熙十三年规定:每年节科尔沁等旗,共进十二“九”,计羊108只、乳酒108瓶;鄂尔多斯等旗,共进九“九”,计羊81只、乳酒81瓶。
 
    过去敕建寺庙,金佛的斤数也以九数铸成,或81斤或72斤;铸佛数量,也以九计,如乾隆四十五年为庆祝皇帝70寿辰,共造佛像2299个“九”,合计为20691尊佛像。
 
    清代宫廷年节大宴,包括水果、蜜饯、点心,一共九十九个品种。
   
    清代皇帝过生曰,要举行大的娱乐活动,表演杂技,放万年春灯等,也要有“九九”即81种节目,名为“九九大庆会”。清代皇帝的寿筵及春节大宴食品、娱乐节目以及臣僚们庆祝“圣寿”的贡品等,也以九计,含有敬祝万寿无疆的意思。久而久之,九这个数字,被皇帝独占了,而一般人民,包括达官贵族,凡起居饮食器物等都不能以九计了。
-----------------------------------------------------------------------------------------

中国的别称
 
    中华    中土    中州    中夏    中朝
    赤县    神州    九州    诸夏    九有
    九域    九区    九囿    九围    九牧
    九隅    九垠    九宇    九垓
   
   【注释】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十二、中州,《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此为别称之一。
 
    十三,中原,《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即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中原"义同"中州"。
 
    十四、中华,《三国志·魏书》:"下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
 
    十五、中夏,《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十六、禹域,大禹既首先划分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即相沿称中国为"禹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职官表(三)
古代科举状元的结局如何?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 叙迁之制
明会要 卷三十六 职官八 ~ 卷四十 职官十二
襄汾京安村进士李瑾资料之一
朱瑞熙:官僚政治制度的产物——复杂多变的宋朝官制(三)丨202307-77(总第2420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