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秋拾《五律·菊》诗搀

17)秋拾《五律·菊》诗搀

2017-8-17
松开千缕手,忘却一寒身。
从不嫌篱小,唯求逐梦真。
平生无富贵,俗世守清贫。
淡泊霜天对,花香接地邻。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历代最精准的解释,要数宋代的李仲蒙之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唐代评论家把“比兴”称之为“兴寄”或“寄兴”,与“美刺讽谕”的内容要求联系在一起。清代的周济则将“比兴”用之于词论,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著名论点(《介存斋论词杂著》)。“寄托”即“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诗词写作,既不能没有寄托,又不能刻意追求寄托,不然的话,就会影响作品的感染力。这意见也是比较精辟的。
  我个人主张:咏物诗须“赋比兴三法共用,物情意三态并出”,赋物贵在似清非清、比情妙在似近非近、兴意神在似尽非尽。苏轼《卜算子·咏雁》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创造了物我感应、主客浑融的艺术审美境界,堪称典范。词中幽人孤鸿,两者浑融,互映互喻,不即不离。
  松开千缕手,忘却一寒身。——相联起,明看是赋,细品是比。既是拟人,也是移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渗入其中。
  从不嫌篱小,唯求逐梦真。——此联转,突破“起承转合”之程式,可谓创新,新人眼界。此联兴也,看似写菊,实是写人。菊即人,人亦菊,已然合矣,难以分也。
  平生无富贵,俗世守清贫。——此联承,补足了颔联内容。不似牡丹国色天香,菊花却能坚贞不渝,耐得清贫,让人想起苏轼《赠刘景文》诗中的名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简短的十个字,既是菊花的品格,也是作者的操守。一个“守”字,用得极其精准。
  淡泊霜天对,花香接地邻——此联合。“淡泊”遥应颔联,近接颈联、“霜天”绾合“寒”。“花香接地邻”,一是香气薰人,二是花姿诱人,静静地开放在篱边屋角,田头溪畔,以至山野天边,甚或知音者的梦里心尖。
  审看全诗,篱菊与人,浑然一体,互映互喻,不即不离,实为不可多得的“既深入寄托,又淡出寄托”的精妙作品。至于“淡泊霜天对”,是“淡泊对霜天”的倒装,杜甫诗中用得很多,秋拾兄用来,有何不可呢?
  再谈点拙见,关于诗词收尾,大约有三种趋向:昂然,淡然,黯然。到底哪种好?贴合境象并体现情志的就好。司空图所谓“人淡如菊”,当是本诗之旨,境意相契,当是好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律《无题》
五律 秋日独游承兴南山去,霜天浸晚秋。...
秋诗(霜天晓角)
“掬水月在手”是什么意思?如何鉴赏唐诗《五律.春山夜月》?
一路花香向上行(五律)
夜放花香[五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