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讲解: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冯妇:人名,晋国人。《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
叶公:人名。
《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
译文:叶公子高喜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天上的龙听闻后,就下来看他,叶公子看到龙,惊慌失措,逃走。叶公并非真好龙,只是喜欢像龙的东西。
蛩(音穷QIONG):一名蟋蟀,一名促织。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课蜜:采集蜂蜜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恰恰:自然、和谐。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鸟和鸣声。
《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大意:大雁鸣叫声和谐,东方天明日初升。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迢(音条TIAO)递:遥远。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十二峰。
嵯(音搓CUO)峨:山高。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上智:智力特出的人。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大意: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奁(音廉LIAN):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笥(音四SI):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杵(音楚CHU):用以捣物的木棒。
舂(音冲CHONG):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灼烁:鲜明,光彩。
蒙茸:草乱的样子。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
九夏:夏天的九十天。梁萧统"三伏渐终,九夏将谢"。
三冬:三个冬季。《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戏马台:在江苏铜山县南,项羽灭秦后,为观戏马而建。纪念项羽的遗迹。
《南齐书》记载,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斋: 桓温,东晋大将,所居斋室画有龙,人称蟠龙斋。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手擘(音BO去声):用拇指分开。毕卓:晋人。嗜喝酒。
《世说新语》记载,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
氅:用鸟毛制成的皮衣。“鹤氅”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
《晋书·王恭传》:王恭常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王恭:晋人。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李白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三姑石:江西赣州西南有个南康县,境内有三姑石,响声就像金镛。
《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
镛(音雍YONG):铜制大钟。古乐器,奏乐时用来表示节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禹舜羲农: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夏禹、虞舜、伏羲、神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雪花:宋苏轼《咏雪》诗:"天巧能开顷刻花。"
云叶:《史记》:黄帝与蚩龙战于涿(音捉)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止于帝上,金枝玉叶,有花之像。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陈后主:陈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在位七年,为隋所灭。
汉中宗:汉武帝的曾孙,讳询,在位二十年崩,谥号宣帝。
绣虎:指曹植。宋曾慥(音造)《类说·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
雕龙:南朝梁刘勰字彦和,撰《文心雕龙》十五篇,论古今文体。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
邀功:求取功劳。
干戈:古代兵器。
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逸民:指避世隐居的人。《后汉书》中有《逸民传》。
疏慵: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