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诗词创作中流水对的运用
对仗是近体诗创作不可避免的难关,除了通常的宽对、工对之外,另有借对、扇对、交股对等特殊形式,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变格,对于作品的表达没有很大意义。近体诗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题材,现在有许多诗人,用近体诗描摹一些景色,抒发一些感情,或者堆砌一些典故,可能还比较得心应手,但如果想用近体诗说明白一些事,那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这是因为,普通的对仗只能起到罗列相对的作用,不会运用流水对,就无法将一组对仗中的两句话连接起来,也就很难将自己的意思连贯地表达清楚。连意达都做不到,遑论意境、艺术?因此,在这里,我想就我个人的创作经验,浅谈一下流水对的运用。

  一、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即下句连接上句而来,具有连贯性的对仗方式。唐诗中,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等都是流水对。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也曾经谈到过流水对,并举了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为例。我认为,王力先生所举的例子值得商榷。杜甫这两句诗,相对于其他佳句而言,并不算非常出彩。初盛唐时近体诗的技巧尚不完善,多数流水对,如“哪堪玄鬓影,来唱白头吟”(骆宾王《狱中咏蝉》)、“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是最好的。流水对在中晚唐时才逐渐成熟,并开始焕发出异彩。
  
    中晚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流水对诗句应数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之二》)以及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两组对仗都是令全篇生色的千古名句,标志着流水对运用的至高境界。同时,这两组诗句,也恰恰是流水对运用的两种主要方式:由关联词连接起来的流水对与不用关联词的流水对。
  
    二、由关联词连接起来的流水对
  
    陈陶的《陇西行之二》中的三四句,是一幅由关联词连接起来的流水对。作者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形成了凄惨的疆场与美好的梦想这两幅画面。而“可怜”与“犹是”这两个关联词,更是将这两幅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古今诗句中最为凄美的意境。
  
    陈陶这首诗的成功得力于这幅对仗。而这幅对仗则是运用两个关联词形成了流水对,从而取得了巨大的震撼效果。运用关联词形成对仗,是流水对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操作难度也比较简单,只须运用关联词,使上下句形成承接、递进、让步、条件、因果、假设、设问、转折等关系即可。
  
    这种关联词连接的流水对在我的诗集中屡见不鲜。譬如《软文广告之抗癌药》中的诗句“且受专家教,来将生路寻”是承接关系的流水对;《处女行情》中的诗句“贞操原本非奇货,行市居然属买方”是递进关系的流水对;《末帝永历》中的诗句“岂有蛮夷承正朔,纵然华夏没孤城”是让步关系的流水对;《与彼岸诸友论诗》中的诗句“欲使文章追古韵,须将时事谱新风”是条件关系的流水对;《城郊翁妪》中的诗句“老翁才戒赌,小院遂生苔”是因果关系的流水对;《皖籍小贩》中的诗句“纵有家园梦,休怜父母心”是假设关系的流水对;《协警》中的诗句“岂是公门下,无非大路中”是设问关系的流水对、《过主席纪念堂》中的诗句“棺底皮囊犹万岁,人间步伐自无情”是转折关系的流水对……
  
    由关联词连接的流水对比较有规律,只要熟练掌握一些关联词,运用起来还是有迹可循的。然而,近体诗中的关联词变化颇为丰富,譬如“可怜”一词,如果和“偏是”组合,即可构成转折关系;和“何况”组合,即可构成递进关系;和“遂使”组合,即可构成因果关系。这些关联词的运用,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掌握,并不存在索骥之图。
  
    三、不用关联词的流水对
  
    近体诗由于字数的限制,一般要求语言更为凝练。而通过关联词连接流水对,通常需要在一幅对仗中费去二或四个字。这对于近体诗,尤其是五言诗的创作而言,有时是过于浪费了。因此,一些上好的流水对,就采取了省略关联词的办法,仅仅通过句中实意将上下句连接起来。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这种省略关联词的流水对。由于诗句本身的意思已足以将两者连贯起来,所以,不需要关联词也能构成流水对。这样的诗句,流畅之外,读起来更为凝练丰厚。如果补缀关联词成为七言,则应当是“终归野火烧不尽,但得春风吹又生”,那就显得罗嗦拖沓了。
  
    就我个人的创作经验而言,省略关联词的流水对,还可以分为明流水对与暗流水对两类。其中,明流水对稍为明朗,暗流水对更为含蓄。上述白居易的诗句,为明流水对,而我平时创作中所用的流水对,也多为明流水对。
  
    譬如拙作《皖籍小贩》中的诗句“怕人询故籍,竭力改乡音”、《拾荒童子》中的诗句“踮身翻桶盖,伸臂探钳钩”、《打工者之失犬》中的诗句“从此无亲亦无友,与谁相语复相依”都是省略关联词的明流水对。这些诗句的上下句意思都比较明朗,其中所包含的因果、承接、递进等关系让人一目了然,因此我称之为明流水对。
  
    暗流水对与明水对并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只不过由于句意含蓄,令一般人感受不到这是流水对。譬如拙作《洗头女》中的诗句“芳心老去难开窍,毛手伸来勉设防”,一般读者很难察觉这是一幅流水对,然而,其中上句的“难开窍”恰恰就是下句“勉设防”的原因。因此,这是一幅省去关联词的因果关系流水对。至于拙作《清晨卖菜人》中的诗句“晓风长扑面,春雨不伤身”,其意思为:一年四季,每天清晨的风,一直扑着卖菜小贩的面庞,摧折着他,而现在,恰好是春天,即使被雨淋了,也不会再伤害身体了。这组对仗以乐写哀,含蓄地描绘了卖菜小贩的辛苦处境。如果不能够真正理解诗意,只会认为这是一幅还算工整的对仗,根本意识不到是流水对。
  
    就我个人的创作体会而言,流水对的操作难度是按关联词流水对、无关联词明流水对、无关联词暗流水对依次递增的。难度逾高,则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就逾含蓄。然而,一切艺术技巧都是为作者的表达需要服务的,作品优劣,与是否运用高难度的流水对并无必然关系。不过我相信,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流水对的运用,就可以更连贯,更自由的进行近体诗创作,从而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2006年9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流水对==讲师拂尘_畅莱优璐
近体诗创作中几种特殊的形式
中国传统格律诗如何入门,能分享给大家吗?
诗词创作方法探微(十四)
诗词中对偶句的类型浅释
律诗创作中的修辞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