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想堂】凌宗伟:大数据时代如何做教师?

欢迎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好老师微信,点击标题下方的“好老师”可以订阅哦!


你玩过翻转课堂吗?上过微课吗?上过MOOC(慕课)吗?

就算你都没玩过,“互联网+”、大数据肯定听说过!有人预言,随着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在线教育越来越火热,一些教师弄不好会下岗!

您是不是感到有点紧张?别急,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凌宗伟告诉您,只要能找好自己的定位,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理解教师的使命,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将越来越重要!


大数据时代,教师的尴尬在哪里?


知识传授的优势在消失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尤其是出现了智能手机后,学生获取知识,再不必完全依赖书本、教师或课堂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发生变化,学习的方式自然也随着发生变化。过去授受关系的教育——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老师出试卷,学生考试卷——再不是不可以撼动的了。

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在知识层面将无优势,当学生面对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海洋,老师的半桶水失去了意义。老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构造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叫做训练。所以说,未来教师有可能是体育教练型的,需要为学生制定一对一的训练计划。

获取营养的环境越来越浮躁

在这个网络社会,一方面我们获得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单就阅读而言,我们的阅读已经没有了深度,更多是“浅阅读”式的。微博不就是一句一句的吗?我们又有多少人、多少时候能耐着性子慢慢推敲呢?写的人一般不会,看的人更不会。我们关注的是抢人眼球的犀利词语,于是标题党出现了。

另一方面,信息又是陈旧的,冗余的,过剩的。有些专家一个PPT讲几年、几十年,讲遍大江南北,讲成了“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和“著名教育家”,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辨。

如果我们不明白,当下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能力以及我们对学生的能力教育的话,我们就有可能死守那些所谓专家的信条,最终导致我们的不适应。


大数据时代来袭,教师如何应对?

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和学校还是知识的权威和殿堂吗?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

1.要走进网络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我们必须走进网络,关注网络上与我们所教学科有关的甚至没有关联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否则,我们这些移民跟那些原住民的沟通是会发生阻滞的。

即便是“屌丝”、“打酱油”、“油菜花”之类的网络词语,看起来肤浅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不走进网络,我们在原住民面前就永远只可能是一只“菜鸟”,我们如果一无所知,也是会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的。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从台前走到幕后,从屏前走到屏后去。所谓“从台前走到幕后”,即尽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你成为他的帮助者、影响者。而“从屏前面走到屏后”强调的则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2.做学习理念、生活观念的引导者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师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并在互联网思维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以服务为方式,以分享为快乐,并将这样的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

有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时,网络催生了电子游戏。但是,电子游戏也可以传播知识,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子游戏、动漫,迎合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将孩子们的兴趣吸引过去,一些知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传给了孩子。但是这些知识良莠不齐,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甄别和选择的理念和能力,正需要今天的教师来引导。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理所应当成为学习理念的引导者,要在我们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游戏,也是学习,关键是我们如何学习。

3.当知识学习的分享者和领跑人

今天的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领跑者,要先学一步。我认为,所谓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

我们要用学生明白的话讲学生不明白的道理,好比我们要从哲学的层面和社会学的层面与学生谈教育、谈人生,最好的方法恐怕就是没有一个哲学概念和社会学概念。好教师一定是这样的。是能让学生明白,往同一个目标去,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路径的。做教师的要明白的是,这路径是要在我们的引领下由学生自己探寻的。这当中,需要分享的,就是我们的经验。

4.当问题探究的合作者

合作学习我们耳熟能详,但它更需要的是对学生有具体的个别化指导,因为不同的人学习的情景和背景是不一样的,他的出生,他的人生经验,尤其是他前一个学段所在学校教学对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城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跟乡村小学的学生知识背景和学习结构肯定会不一样。

指导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化的。我们经常讲头脑风暴,但它还是有一个组织者,教师的功能其实就是一个组织者,不仅是课堂组织者,同时他还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学校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恐怕是要设法把学生的“知”与“行”从网络中解放出来,互联网会解决“知”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行”,基于网络的探究也只是探究而已。如何做?如何实践?我相信这是教师们大展宏图的新领域。

5.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

如何把学校的课程资源跟教材的内容,跟学校所在的社区以及当下的社会事件组织起来?在这点上我是比较擅长的。我每到一个地方讲课,我都会很自觉地把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最近发生的事件跟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好教师需要有一种教学敏感,所谓教学敏感,就是遇到某个社会问题,你就思考是否有教育教学价值。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教学价值,尤其是今天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敏感。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6.要能够一边积累,一边捡选

今天的教师需要做到:一边积累,一边捡选。

对于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微博微信上的只言片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它们积攒起来。克服一经而过、熊瞎子掰玉米式的阅读,慢慢地养成把自己的经验知识积累起来的习惯。

保持纸质书刊阅读的习惯,我们买的书,一定要让它真正地成为“我的书”。我们经常讲把书读厚,把书读薄。如何读厚,又如何读薄?这是要花功夫的,比如批注圈点就是读厚的一种,根据批注写出来的阅读体验就是读薄。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见识、思考融在其间,有充分的闲暇跟自己的思想打交道。

7.朝人生导师的方向努力

今天,教师的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只是出于对孩子们总是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担忧,更出于我们对教育价值与作用的思考。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升学,教学也不仅仅是为考试,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帮助人认识和理解人生,教学的重要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早已经不是知识的控制者了,在许多知识面前我们甚至已经落在学生后面一步甚至几步了。我们的优势或许就只有阅历和经验了,然而,这正是学生身上所缺乏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或许我们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东西就在这里。


编辑: 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实习编辑 方艺芬


征集令

亲,有什么问题想问凌宗伟老师吗,留言告诉我们吧,小编为您带到!

“好老师”QQ群在等您加入:

459093669(长按复制),好老师的话题聊起来!

您也可以添加微信号“haolaoshiweixin”,进入“好老师”微信群,和一群好学的老师们交流教育生活!

还想看到哪些名师出现在“好老师”上,也告诉我们一声呗!保不准,“好老师”就给您来个惊喜哦!


精彩集锦

亲,想了解更多“好老师”吗?

想了解华应龙,请回复“01”查看

想了解窦桂梅,请回复“02”查看

想了解魏勇,请回复“03”查看

想了解于漪,请回复“04”查看

想了解吴正宪,请回复“05”查看

想了解钱梦龙,请回复“06”查看

想了解吴非,请回复“07”查看

想了解俞正强,请回复“08”查看

想了解于永正,请回复“09”查看

想了解美国年度教师,请回复“10”查看

想了解李俊和,请回复“11”查看

想了解李镇西,请回复“12”查看

想了解邱学华,请回复“13”查看

想了解王崧舟,请回复“14”查看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进入“好老师大本营”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中国教师的奇迹》有感
“互联网+”来了,未来教师应该“+”点什么?
凌宗伟: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
【百家】凌宗伟: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老师
数字化时代,未来教育发展与教师角色如何转换?
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十三个新图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