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滨海盐业史话(七)

 

                天津滨海盐业史话(七)

 

  至唐代末期,朱全忠以藩镇实力左右朝廷,公元903年,天下兵权尽归其有。公元907年,干脆自作皇帝,国号“粱”,一代唐朝彻底完结。

  唐代,成也藩镇,败也藩镇。天津滨海盐业的发展,摆脱不了历史的痕迹,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云遮雾罩、闪烁不定,恰是这个时代留下的折光。

  五代时期

  天津盐业重新崛起

  唐末,藩镇割据,战争频繁。由公元907年朱全忠称帝,至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史称“五代十国”。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摧残。沧州与幽州的沿海盐业生产,又遭受了一次地狱之火的燃烧。苍头百姓、盐丁灶户,饱受战乱及其饿殍之苦,或充军、或流离、或死亡,社会人迹活动也陷入了全面萧条零落的惨景。

  公元895年,后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割据幽州。此人本是矿工出身,以掘地攻城建功,军中号称“刘窟头”。他领兵出来征战,就是为了争得地盘,尽享淫乐奢华。占据幽州后,为巩固地盘,先在鲍丘水入海口——唐代重镇“海口镇”(今芦台镇),以地方团练为主,设置了“芦台军”。因“梁城”(宁河镇)靠河,且四面环水,于是囤粮,并由芦台军一并守卫。随后,沿海岸往南,在“白沙岭”与军粮城,先后筑城设垒,屯兵把守。初步形成幽州渔阳海岸兵防相连、口岸相通。来往商贸船舶,一律课以重税,并由兵丁横征暴敛。发现沿海土民熬盐,则近乎抢劫式的课盐。公元898年,在幽州沿海盐业摧残殆尽之际,又派遣其长子刘守文争夺沧州沿海盐区。此次南征扩地,一举成功,占领了沧州、景州、直至德州区域。随后,编制灶户,抓捕盐丁,抢占了泒水(今海河)以南至沧州全境的大规模的海盐产区。此时,长江以北,已经形成了“后梁”和“后唐”两大军事集团。刘仁恭再往南扩,无异于以卵击石了。但随着沿海盐利如水涌来,夹在两大军事集团中间的刘仁恭,干脆做起了闭关称帝的美梦。

  他不思安抚境内、发展经济,只想鱼肉百姓、独享淫乐。于是,在大安山(房山区与门头沟接壤处)一处四面悬壁的山峰,建起了帝宫,内藏众多美女,供其淫乐。并把所有抢劫搜刮而来的历代铜钱凿洞深藏,随后,杀死了所有凿洞工伕,以防泄密。并将泥土铸成货币,强行境内商贸交易。禁止南方茶叶入境,反以大安山的杂草烘制成所谓的“安山茶”,强行摊派销售。对于盐业,更是亲自控制,连其长子刘守文也不相信。这种愚昧、封闭、掠夺、血腥的统治方式,导致幽州经济全面崩溃。土地荒芜、灶地熄火、市面萧条、百姓外逃,连其军队的将官也携众外奔契丹或“后唐”。公元906年,宣武军朱全忠再次攻伐沧州。刘仁恭竟将境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一律脸上刻上“定霸军”,充当兵士。得众10万人,一律送上战场。境内男人几乎死光,至后唐接管时,渔阳全境仅有人口一万一千余人。此时,幽州已近自我灭亡的边缘。907年,与刘仁恭小妾私通的次子——刘守光兵变篡位,囚禁了刘仁恭。转年,长子刘守文由沧州发兵,攻击芦台军。兵败,再战于玉田,结果却被刘守光俘虏,随后被杀。911年,刘守光称帝,国号“大燕”。刘守光更加暴逆无道,残害百姓。对人滥施酷刑,以铁笼子炙烤,以铁刷子剔刮面皮。百姓发指,人人自危。913年,后唐大将周德威攻下幽州城(今北京),刘氏家族举族被杀。沿海重镇,芦台军、梁城、军粮城、葛沽、咸水沽等地,也被一一征服。幽州、沧州沿海,暂时获得了安宁。

  由于幽州特殊的军事、经济战略地位,后唐主钦定,由著名战将——周德威出任后唐首位幽州节度使。周德威治理幽州,重点防御契丹的侵袭,根本无力整顿经济。其间,契丹曾以30万骑兵,围困幽州城达200余天,尽掠幽州乡民东迁辽东。随后,幸得后唐援军杀退契丹大军,幽州城才得幸免。这个期间,仍是战火纷飞,沿海盐业无法得到恢复。但是,幽州城下一战,契丹锐气顿折,幽州换来了十几年的安宁。

  后唐同光初年(公元923年),后唐以李绍斌为卢龙幽州节度使。李绍斌,原名赵德均,幽州人士,曾是刘守文沧州军下的将官。911年,刘守光自立“燕帝”,赵德均领兵投靠燕国。913年,后唐兵攻伐幽州,他又归降周德威。因战功受到后唐主李存勖赏识,赐名“李绍斌”,并出任沧州节度使。

  赵德均是个具有战略头脑的节度使,而且非常熟悉幽州的地形地物。由沧州上任伊始,先开军粮漕运渠道。开挖由王马口至游口的200里的运河,并在沿途筑起城堡,确保军粮畅通。其次,重新设置鲍丘水入海口的“芦台军”。此时,芦台镇由唐初征伐高句丽的面海傍河的屯粮高地,历经26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军事屯防和盐业发展的潜能区域。尤其,芦台以南十里之处的沿海区域(今汉沽),虽然仍是沼泽地况,但沿河泄海两岸以及高岗坨地,芦花飞荡、盐卤裸露,已经具备规模开发盐业生产的条件了。为了拥兵自重,为了军队粮饷。于是,赵德均想到了幽州滨海地区已经灭绝的盐业生产。

  公元925年,赵德均在“芦台军”——地方团练的基础上,组织兵丁,招募盐丁,抓捕流犯,强制屯民,划定灶地,就在芦台以南十里的沿海河口两侧的卤地碱滩上创办了地方军政化的盐场,名为“芦台军场”,性质仍为幽州军政的地方属性。置场之初,灶地面积约为544顷,煮盐大平底锅(铁盘)46面,拥有灶丁393人,按照半军事化标准管理。这是天津北部滨海历史上集中、规模产盐的开始,也是北部沿海产盐历史记载最为准确清楚的时期。芦台的海盐,最初由鲍丘水(蓟运河)舟行漕运至幽州城,再另行分销。(连载7)


本文原载于《滨海时报》2014年12月2日,本文为原文转载,不代表本刊观点,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河北道的林木资源,为手工业发展提供条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
长芦县
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为什么还有人讲其实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西晋有多乱?连史学家都看不起的朝代,华夏文明差点终结
唐代的藩镇
唐朝历史常识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