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话儒林外史第六篇之身处贱位却行高于人的伶人鲍文卿

咱今天开说儒林外史的第六篇之身处贱位却行高于人的伶人鲍文卿。在古代唱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唱戏之人都是身处贱籍的下贱之人。世人常用戏子无义一词来形容梨园行的男男女女,可鲍文卿的所作所为却狠狠地扇了世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贱而不贱便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接下来咱就看看他是如何奉行此准则的。

鲍文卿是上文所说的鲍廷玺的养父,出生于梨园世家,一出场便是按察司崔大人门下的一个戏子,本来和安东县知县向鼎八竿子都打不着边,但就因为倒霉催的向知县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被人诬告失职,崔大人本要将其革职,眼看向知县就要歇菜了,鲍文卿急忙挺身而出向崔大人求情。

原来鲍文卿从七八岁起学戏时唱的就是向知县作的曲子,觉得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向知县这个大才子才做到知县这个芝麻小官怪可怜的。瞅瞅,这就是铁杆粉丝的力量啊!鲍文卿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保住了向知县头上的乌纱帽,可谓是向知县的再生父母。

崔大人一看鲍文卿这个仗义啊,于是就让他带着文书去找向知县,意思是让他去拿点感谢费,结果他非但分文未取,而且谨守封建等级社会的公序良俗:向知县拉他一起坐他坚决不坐,要陪他一起吃饭他坚决不肯,让自家亲戚陪他他还是不肯,末了让管家陪他他才肯。向知县内心那个崩溃啊:兄弟你这样可让我怎么向崔大人交待呢。

实在没辙的向知县只好写信跟上司老崔实话实说了,老崔得知详情后觉得鲍文卿真是个呆字。再后来老崔生病挂了,失去依靠的鲍文卿回到家乡南京重开戏班,带领徒弟们去各处唱戏。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次街头偶遇,鲍文卿和向知县又意外重逢了,此时向知县已升任为知府了。

向知县内心那个激动啊:兄弟,我可算是有机会报答你了。于是就把鲍文卿和鲍廷玺父子俩都弄到自己身边来当差,还张罗把管家之女嫁给鲍廷玺。管家王老头一家早已脱离奴籍了,王老头之子还是候补官员,因此这桩婚姻可谓是门不当户不对,但鲍文卿却乐见其成,再后来甚至愿意和向知县一桌吃饭。

鲍文卿前后反差极大的言行好像给人一种感觉:他之前的谨小慎微都是装出来的,是为了让向知县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好让他日后能有机会向向知县连本带利地讨回来。可纵观他在向知县身边当差之后的言行,他并非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人。

衙门里的书办看鲍文卿是向知县跟前的红人,于是就想托他向向知县说情,并承诺先兑五百两银子给他,可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两个书办彻底傻了眼:我若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

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寻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伏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就连向知县自己都说“文卿,你在我这里一年多,并不曾见你说过半个字的人情。”,可见鲍文卿确非贪财丧德之人,倘或为官,当为廉吏。

咱下次开说儒林外史的第七篇之幼稚而善良的娄三、娄四公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读《儒林外史》六十七:骗子牵讼事,伶优理生涯(中)
徐啸《闲扯儒林》|第二十四回: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儒林外史每回概括50字
儒林外史故事梗概
儒林外史白话文
【阅读】世态人心的演练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