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全忠民间故事 6 】艾河掌村的传说
userphoto

2022.06.04 山西

关注

【刘全忠民间故事】

艾河掌村的传说

 刘全忠

   晋庙铺镇有个艾河掌村,过去座落在山沟里,因有艾草又在沟河边,所以叫艾河掌村。现在这个村没有人居住,全部搬迁到了公路边的岭上。这个村现在坐落的地方叫狐仙岭,过去是一片荒草狐地,是狐仙出没的地方。一到夜晚一条长街,灯火辉煌,天一明就什么都不见了,说是狐仙住的地方,人哪里敢在这地方居住。又说狐仙是帮一家害一家,要帮帮的富的流油;要害害的倾家荡产。又有谁敢在这里修房居住呢?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这个村有一家王姓的搞运输,据说这王家原是王婆婆的后代。车回不去村,就长期落脚在狐仙岭,结果没几年发了家,在狐仙岭盖起了新瓦房,都说是狐仙帮的忙。于是你学我,我学你,一个村全搬到了狐仙岭。并且搞运输都发了家。家家心里都暗自想,是狐仙帮的忙吧。

   为什么都这样想呢?

传说过去村上有一位王婆婆的接产婆,方圆左右十几里都找她接产。一日夜里,王婆婆倒下已睡了一觉,听到门外有人敲门,叫王婆婆接产,这对王婆婆来说已是常事。于是,王婆婆跟着来人点着灯笼,左拐右转来到一个村,不说万家灯火,也是整村灯火通明。王婆婆来到一家接了产,是个胖小子,一家人高兴,请王婆婆吃了酒席。快吃完的时候东家婆婆催着让快走,说时间到了,时间到了,这样催了好几遍。把王婆婆送出门,听到一声鸡叫,忽听身后哗啦啦一声响,回头一看那里还有什么村庄,却是一片荒草地,正是狐仙岭的地方。这时东方已泛白,王婆婆吃了一惊,怔了一会回过神来,心里明白这是给狐仙接了产。从此王婆婆再也不夜里出去接产了。这件事不敢说,却像长了翅膀早已传遍了十里八乡……。

过了好多年,村上有一孤儿名叫石头,心灵手巧,机智过人,以种田为生,因父母早亡,是村里人轮流照看大的,长大后为感激村里人常常为村里做些好事。特别是每到秋天的时候,由于山坡地每到夜里獾就会偷吃玉米,还遭塌一地庄稼,恨死了人们。耿石头就主动要求晚上住在山坡地里搭个草房看秋。

有年秋天的一个夜里,明月高悬,大地一片银白。石头在田里看秋,孤身一人坐在地头堎上,望着圆圆的一轮明月,想着心事,感觉十分寂寞。突然,一阵清风吹来,玉茭地里“忽飒飒”一阵声响,石头以为是獾来偷吃玉茭,猫着腰顺垅向响声望去,月光下,隐隐见一只狐狸从远处跑来,在玉茭地里打个滚,变成一位漂亮姑娘,拣起地上的狐皮藏在堎后暗河中,朝村里走去。

石头心想:“近来村里传说这里常有狐仙出没,果有此事。我妈在世时也常说,'遇上狐仙要转运,如果和狐仙交上朋友,狐仙会帮你发家’。”想到这里石头不由心中暗喜。于是顺着狐仙姑娘远去的背影紧紧跟上去,再绕个弯抢在姑娘前面掉转回来,朝着狐仙姑娘迎头走去。

这石头装着若无其事,口里哼着小曲,抬头望着远山夜色风景。好象心不在焉,然心里却计谋着眄着眼迎着狐仙慢慢靠过去,俩个人走了个顶头,石头很有礼貌地深深施上一礼,用亲吻的口气问道:“姑娘深夜一个人要到何处去,如需要,我可护送一程。”姑娘见石头彬彬有礼,讲话又谈吐不凡,上下一打量,见年青人眉清目秀,心中好感油然而生。于是,含情脉脉地讲道:“我本无事,只是家居深山之中与世人无缘会面很是孤单,因我心中郁闷心烦就与母亲顶嘴呕气,一个人走了出来,却迷了路找不着回家之路。”姑娘说着抬头望了一眼石头深情地接着说道:“我一个人孤孤单单郁闷得很,我看先生也是孤单一人是否愿陪我一会儿说说话?”

石头一惊,愣过神来细细打量,在月光照射下,只见狐仙姑娘亭亭玉立,像一朵出水的荷花,两只眼睛水灵灵的巴达巴达朝着石头直忽闪。石头浑身像触了电一般,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儿,立即兴奋地陪笑答道:“我孤身一人半夜在此看秋,正是十分孤单......”,狐仙姑娘马上接上话茬说道:“我愿陪你,你喜欢吗?”石头高兴地点了点头。

原来,这名狐仙名叫翠姐,今年一十八岁,与石头同龄。因羡慕人间,过不惯狐仙生活,经常单独出来仙游。暗地里早已看中了石头,借机才找到了这里。

从此以后,翠姐每到夜晚都来陪伴石头看秋。两人谈天说地,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翠姐几次想道出心里真情,又怕石头知道自己是狐仙后不愿相配。而石头明知翠姐是狐仙,偏深深地爱上了她。见翠姐不说,也不好意思点破。便心生一计,乘翠姐不注意悄悄把翠姐的狐皮从暗河中取出,藏到一处隐密的大石板下面。翠姐要回去时来找狐皮怎么也找不着,知道是石头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将狐皮藏了起来。

翠姐没有了狐皮不能复原,回不了家。只好来求石头,说出真情让石头交给她的狐皮。石头抓住时机向翠姐耍赖地说道:“你想要狐皮可以,不过得与我成婚。否则,永远不还你。”一句话正中翠姐心怀,不由得面红耳热,一头扑在石头怀里,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当日夜里石头与翠姐二人捧黄土作案,以草棒为香,满月当空做媒,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夫妻对拜进入看秋草篷如入洞房。洞房内草帘、草床、草褥、草被、草天草地,真可为是:既草草率率又认认真真,既清清淡淡又轰轰烈烈把终身大事办。他二人成婚后,住在石头的草房内,过着农家的清苦生活,石头下田种地,翠姐在家织布缝衣造饭,小夫妻恩恩爱爱,生活虽苦,心里却甜甜蜜蜜。一年过后,生了一个胖小子,小两口喜上眉梢,更让甜蜜的爱情添加了无限光彩。

一日,翠姐提出归还狐皮之事,说要回娘家看看父母。石头见如今到了这一步已然成了一家,心满意足还有什么可说,高高兴兴取出狐皮还给了翠姐。翠姐和石头商定选个吉日良辰一家三口一起去丈母娘家走亲戚。

小两口抱着孩子来到狐仙岭,见一块大石头耸立在荆棘丛中,翠姐来到大石旁用脚跺了三下地,使手拍了三下大石。突然高大的石块“哗啦”一声打开,露出两扇大门,推开大门眼前青堂瓦色一大院房子,石头随着翠姐走入正庭,参见了翠姐的两位老人。两位老人见到女儿女婿满面喜悦,再抱起小外孙亲了又亲,吻了又吻十分喜爱,两位老人抢着抱小外孙,亲也亲不够,爱也爱不完。翠姐一头扑在母亲怀里,抱着母亲诉说了离别后的一切经过。母亲擦着女儿的眼泪说:“从你出走后,四处寻找不见,可把我想苦了,以后就住在这里不要走了。”翠姐摇头不语。

一连住了几日,茶来饭去,美酒鲜菜,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翠姐告诉石头说:“咱走时,父亲要给你东西,你什么也不要拿,只要桌上放的小盒就行了。”石头默默记在心中。

小两口住了一月有余,一日翠姐向二老提出回家。二老把石头叫到跟前,取出很多金银财宝让石头带回家,石头记着翠姐的话说什么也不肯要,二老没法。翠姐的母亲说:“你们成婚后第一次来,按规矩得拿点金贵东西。你们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石头指着桌上放的小盒说:“我只要这个东西。”二老同意了,把小盒交给石头。

小两口抱着孩子离开狐仙洞回到家中,石头指着拿回的小盒说:“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翠姐说:“是你不知,这是父亲心爱之物,名叫'百宝盒’。想要什么东西,小盒就会送来。”说罢,用手轻轻拍着小盒说:“小盒,小盒!我要一院房子。”突然,石头过去住的草房一下变成了一院崭新的瓦房。石头马上从妻子手中要过百宝盒,用手拍着宝盒,学着翠姐说道:“小盒,小盒,给我一头黄牛,十亩田地。”说罢,门前站着一头黄牛,院外出现平展展十亩田地。石头高兴地一蹦好高,说道:“只要有地有牛有房住其它再好的东西我也不稀罕,其它的我就什么都不要了。”说完小盒也不在了。

从此,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生活。石头与翠姐恩恩爱爱直至白头到老。石头和翠姐儿孙满堂,子子孙孙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形成了一个村庄,那就是艾河掌村。再后来艾河掌人有俩姓,一王姓和一耿姓,王姓是王婆婆后代,耿姓是小石头后代。都意识到狐仙岭是块风水宝地,从那山沟里整村搬迁到狐仙岭。迁来后不几年光景搞运输都发了家。虽然行政村名是艾河掌村,然而大家习惯上还是亲切地叫狐仙岭。

这真是:

人言风水轮流转,

昔日荒凉富在今。

天若无情何有爱,

兽如没爱怎贞心。

人心向善存清德,

地理逢时纳福音。

盛世藜蒿能变宝,

蓬莱就近咋须寻。

作者简介

刘全忠   

泽州县人,锦溪社友。中专学历,中共党员。原晋庙铺镇政府工作,退休后笔耕不辍。为泽州县民间文学故事协会副主席,泽州县授予名民间故事家。晋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晋城市传统诗词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晋城市武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作品多次在各类征文中获奖,入选多种报刊杂志。曾荣获第四届蓓蕾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作品收入《当代诗歌精选(2006年卷)》;还荣获第四届“中华颂”老少文学艺术大赛金奖,作品入编《“中华颂”老少文学艺术全集》;也荣获第三届中华诗词精英奖,作品入编《天籁之音Ⅲ·第三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集》,2006年晋城市“移动杯”诗词大赛优秀奖,晋城市首届诗词大赛被命名为“青年诗人"。出版有诗词、赋、故事集《三味赋趣》、《故乡惊梦》、《草屋幽兰》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人有好报(小小说)
化狐
侯天安:六姐丸宋堆堆
叔叔的回忆录(二十七)| 狐仙传说
【地域文化】李金富丨我的家乡自然美
土家族民俗文化(20)土家吊脚楼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