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志居琴趣》杂谈【黄浴宇】
静志居琴趣》是朱彝尊在康熙六年(1667年)结集的一本艳情词集。关于这本集子,自结集以来就倍受争议,也很受人注目,因为这个集子中不仅话题敏感,而且还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探讨。笔者读了这本集子后同样有许多想法和感慨,也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现简述如下。

                 一、词的主张与实践

朱彝尊在《鱼计庄词序》中曾说:“曩予与同里李十九武曾论词于京师之南泉僧舍,谓小令宜师北宋,慢词宜师南宋,武曾深然予言。”可见朱彝尊的小令词是主张师承北宋的。《静志居琴趣》收录词83首,以小令居多,《金缕曲》、《声声慢》等中长调词仅占四分之一。因此我们可以从《静志居琴趣》中看到朱彝尊是如何在小令中实践他的词学主张的。

词这一文学体裁自隋唐产生至北宋的三四百年间,一直是以小令为主的,应该说,小令在这三四百年的时间里,经过无数词人的探索创造,至北宋已到达成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概言之就是婉约、凝炼、细致。朱彝尊主张小令宜师北宋,应该是就小令的艺术性而言的。而他的创作实践,反映在《静志居琴趣》中的小词里,就颇能体现这一主张。

如《眼儿媚》:“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含羞几度,已抛人远,忽近人前。    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一声归去,临行又坐,乍起翻眠。”

词写情人分别,情致幽婉细腻,刻画生动形象,上阕以月拟人,写出了情人的羞怯和捉摸不定。下阕写自己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焦躁不安的心情,遣词用语,布局谋篇,颇得宋人小令要旨。

又如《菩萨蛮》:“低鬟十八云初约,春衫剪就轻容薄。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  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小立敛风才,移时又吹开。”

词描写情人的绰约风姿,生动如画,细腻深情。笔端饱含着对情人的无限依恋和深情,曲曲写来,细致形象。尤其是末二句动感十足,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晏殊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

朱彝尊主张词应“醇雅”,推崇婉约,《静志居琴趣》可以说是他的这一主张的实践者。集中虽是艳词,却并不显淫狎浪荡,而是“一扫陈言,独出机杼”(陈庭焯语)。许多词在艺术上都显示出了高超的技艺和美好真挚的感情,如《清平乐》(“齐心耦意”):“齐心耦意,下九同嬉戏。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词描写与情人初识时的印象,用词自然清新,情感含而不露,确是称得上“醇雅”的。又如集中的《卜算子》(“残梦绕屏山”):“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    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宵黄昏雨。”词写自己对情人的怀念,却从情人相思落笔。与杜甫“昨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笔法相仿,抒情更见曲折。词中“燕语人无语”、“今宵黄昏雨”等句借景写情,愈显幽深委婉,真不减宋人高处。

 

                  词的主人公

《静志居琴趣》的主人公应该是确有其人的,这一点大概是没有疑义的。一般认为是朱彝尊的妻妹冯寿贞。因为这个集子是在冯寿贞去世一年后编辑成的,集子亦是以冯寿贞的字静志来命名,显然是有纪念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静志居琴趣》应与朱彝尊的另一首长诗《风怀二百韵》联系起来读,因为《风怀二百韵》的写作时间几乎与《静志居琴趣》同时,其中内容也可互相印证。而从《风怀二百韵》中看,女主人公似乎应是一名风尘女子。因此也有人认为《静志居琴趣》的主人翁与《风怀二百韵》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并不是冯静志,而应是清初一名与朱彝尊交好的风尘女子。但笔者仔细阅读和查证有关资料,认为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以现有的资料来看,又似乎互相矛盾。其实我们并没有必要一定要把《静志居琴趣》和《风怀二百韵》联系在一起。依笔者的观点,《静志居琴趣》与《风怀二百韵》根本就是写两个人。虽然二者的结集时间仅相差一年,内容上也似有共同之处,但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朱彝尊是写同一个人。相反,笔者认为二者写两个人的可能性极大。而《静志居琴趣》确是写他的妻妹冯静志的。

理由一,从词中看,有许多地方都证明词中女主人公是与朱彝尊从小就生活在一起,共同长大的,可谓倾心已久。如《静志居琴趣》中的第一首《清平乐》:“齐心耦意,下九同嬉戏。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第五首《菩萨蛮》:“低鬟十八云初约,春衫剪就轻容薄。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  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小立敛风才,移时又吹开。”第十一首《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塘,山寺踏阳春。细草弓弓袜印,微风叶叶衣香。一湾流水,半竿斜日,同上归艎。赢得渡头人语,秋娘八配冬郎。”女主人公初与朱彝尊相识时不仅年纪尚小,而且两人关系极为密切。我们考察朱彝尊的生平就会知道,朱彝尊少年时的居处与岳父冯镇鼎家在同一条街上,相距仅百步之遥,而且朱彝尊还在冯家读书。因朱彝尊天资聪明,很得冯镇鼎的喜爱,就把大女儿冯福贞许配给了他,又因冯家没有儿子,朱彝尊就进冯家做了上门女婿,那年朱彝尊17岁,而冯寿贞才11岁,与《清平乐》一词中女主人公的年纪相符。而朱彝尊进冯家有5年时间,直至他21岁时才离开冯家搬到王店去。在这5年中,朱彝尊与冯寿贞可谓朝夕相处。两相倾慕,日久生情是极有可能的。

理由二,朱彝尊离开冯家后,与女主人公的来往也是很密切的,而且两人的来往是在正当理由下的相会。这在许多词中都可看出。如第十六首《南歌子》:“忍泪潜窥镜,催归懒下阶。临去不胜杯。为郎回一盼,强兜鞋。”第二十七首《城头月》:“别离偏比相逢易,众里休回避。唤坐回身,料是秋波,难制盈盈泪。  酒阑空有相怜意,欲住苦无计。漏鼓三通,月底灯前,没个商量地。”第四十九首《一叶落》:“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下楼复下楼,楼头风吹雨。风吹雨,草草离人语。”从词中看朱彝尊与女主人公的相见应是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常来往。但二人两相眷恋,相逢容易,离别却难。他们两人的幽会也是在家人不在或是夜深人静时进行的。如第二十二首《金缕曲》:“枕上商略,记全家元夜看灯,小楼帘幕。暗里横梯听点屐,知是潜回香阁。险些把玉清追着。径仄春风渐逼,惹钗横翠凤都惊落。三里雾,旋迷却。”(下阕略)

理由三,朱彝尊在《静志居琴趣》中描写女主人公的笔调与《风怀二百韵》截然不同。

从《摸鱼儿》中“洛妃偶值无人见,相送袜尘微步”、《两同心》中的“洛神赋,小字中央,只有侬知”、《好事近》“一自凌波去后,怅神光难舍”等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彝尊反复以洛神来比喻女主人公,可见他视意中人如神女般的圣洁和美好。而在《风怀二百韵》中,朱彝尊却反复以历代名妓来比喻诗中女主人公,如“重关于盼盼,虚牖李当当。”、“崔徽风貌在,苏小墓门荒。”等句,而“旋娟能妙舞,謇姐本名倡”则几乎是明确了女主人公的身份了。以朱彝尊的博学多才,也应该不存在引喻失类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静志居琴趣》与《风怀二百韵》应是两个人,一人是冯静志,一人则应是一名风尘女子。至于二者结集时间的几乎一致,则应是作者是一种有意安排,是作者对这二人恋情的一种总结和纪念。因为那年他已38岁了,而这两段恋情明显是他青年时代的事情。

      三、《静志居琴趣》中的词是何时写成的

《静志居琴趣》中共83首词是事后写成的还是即事即时所作。朱彝尊在他的《书东田词卷后》中说:“予少日不喜作词,中年始为之。为之不已,且好之。”从这个角度看,《静志居琴趣》似乎应是朱彝尊结集的时期所作。但笔者仔细阅读《静志居琴趣》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与之相反。这个集中的词应是即事即时所作,是朱彝尊青年时期的作品。

首先是集中的许多词有明确的时间。如《鹊桥仙·十一月八日》、《婆罗门令·九日》、《声声慢·七夕》等词,明显是即时所作的,若是多年后的回忆之作,恐怕不可能有这么明确清晰的记忆。

其次是许多词有具体生动的细节,如《四和香》:“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鹊桥仙·十一月八日》:“寒威不到小蓬窗,渐坐近越罗裙钗。”《减兰》:“犀梳在手,逋发未撩匀面后。“《洞仙歌》:“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若再沉吟甚时可。”如此种种的描写在集中可以说比比皆是,若不是即时即事所作,很难想像这些都是朱彝尊在中年时期再靠回忆写出的。

再次,从集中词作的整体来看,明显有一个时间顺序在里面。前半段从《清平乐》(“齐心耦意”)到《眼儿媚》共计18首,是作者与女主人公相识相慕相恋和离别相思的过程描写,此时两人的关系应还是比较纯洁的恋人关系。后半段从《鹊桥仙》到《忆少年》65首则是写二人幽会、离别相思等过程的描写。在用词上前后两段也有明显的区别,前半段的用词清丽优美,纯洁无邪;后半段的用词则明显的浓艳幽婉,情调也暧昧起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静志居琴趣》中的83首词不是在短时期内创作的作品,而应该是即时即事所作。它不是朱彝尊在38岁前后的作品,而应是他青年到中年时期的一个较长时间段中的作品。当然,这从表面上看与朱彝尊自己的说法不同,但朱彝尊只是说“少日不喜作词”,而不是“从不作词”。按笔者的理解,这只是作者创作过程中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四十岁之前重在写诗,四十岁以后重在作词。

四、一点疑问

《静志居琴趣》83首词记叙了朱彝尊与女主人公的相识、相慕、相恋、相思、幽会、离别的痛苦和怀念、相逢的欢欣和喜悦,林林总总,详尽而生动,极尽描绘抒写之能事。可笔者读遍全集,竟没有发现一首悼亡怀念的作品。这可以说是极不合情理的。按理说此集是朱彝尊在冯静志去世后一年所结集,显然是有记念的意思,但两人在冯静志生前感情如此之好、相知如此之深,而在她去世后朱彝尊竟没有一首悼亡怀念之作,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笔者读了《静志居琴趣》后最大的疑问。当然,也可能朱彝尊写了悼念的作品,但没有编入此集中,这是为什么?但笔者查阅了《曝书亭词》全集,也没有发现相关的悼亡怀念之作。这又是为什么?笔者不能回答,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还请更多的行家里手对此进行研究探讨。

 

                                  甲申初夏四稿于听云轩

[参考书目]

《曝书亭词》(木刻本)

《朱彝尊研究》(浙江古籍版   1993年)

《清词一千首》(浙江古籍版  1996年)

《中国词史论纲》(南京出版社  1992年)

《竹散记》(王店镇文化站编  2002年)

《朱彝尊年谱》(嘉兴图书馆  网络电子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船吹笛雨潇潇
入赘才子爱上小7岁妻妹,写下一首绝美词,最后14字惹人遐思
朱彝尊:一本艳词集背后的痴情诗人
于潇潇:添几点、豆花雨
词那么美 情这么伤
朱彝尊 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