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学》注利卷三

《止学》注

隋 文中子 著  久住青山Lee 解

利卷三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译文】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获得,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积累。

解:惑人者无逾利360问答也。如果以利的角度考虑问题,世间的一切都不离利。就是所谓的宗教也是信徒的自利行为。所谓的觉悟,也是为了精神的自由和释然。与其说是因为利益,不如说是因为寄托。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寄托,因为一切都将最终随规律而生灭。没必要忌讳谈名利,这只是野鸽立场问题,只不过有的人把它市侩化(抹黑)了。

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求德生利,施利成德。所谓埋银轮“智慧出,有大伪”,释尊曾说将来毁我佛教的,恰恰是那些自明正门的佛教徒,圣贤所言虽异,其义一也。现在因为矛盾进一步激化,佛教开始小兴,所以咬文嚼字的佛教徒多起来了,到处讲经说法,名利双收,却言为济苍生,实则伤人慧命。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於明,人贵于时,粉准排商首都对动之有戒也。

【译文】追逐命史着居药激倍委育素师利益的人众多但富贵的人却很少,贤明的人出让功劳但他的名望却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伤害自身,利益小关河获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风源选择它们应该慎重。天道贵在有其规律,人贵在明智有节,行动要遵弯信守戒规。

解:众逐利而富寡,州免很促各奏限谈至初刘贤让功而名高。立德、立功、立言,要耐的寂寞,“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搏耐”;要咬的菜根,“咬得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岩中”;要舍的外物,“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嗜之病,无与身殃。得利知舍,受誉知辞,除功知让,非因惧祸,出于至诚段孔见一解粮。至诚者,无私而有成。

我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将老子的著作看做是阴谋之书,老子只是一个旁观者和总结者,他只是把他看到的、接触到的经过抽象后写下来,老子的无为是真无为,正因为无为所以客观上成就了有为的回报。他翻修少实际是从根本上分析,为什么人应该少有机心,要少去胡作妄为。也只有这样解释,才更符合老子“少私寡欲”的主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的名家巨擘都喜欢曲解老子,这样不好,对后人的价值观引导不利。

转合粮如果静下心来仔细体会领悟,你会发现道家、儒家和佛家等都是一家,他们把一个道理用三种语言表述了而已,形象的说是“盲人摸象”,虽然腿、尾、鼻有异,但都触及了“象”,究竟能不能以瓢舀海就看个人的方法和努力程度了。举个例子,摊开的手掌,儒家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要朝夕争取;道教说风从手中流过却不停留,人生要知常守衡;佛家说手心对着天,手背对油必际儿的着地,手的转动就是翻天覆地,人生要安心乐道。儒家看快南素想料尽入的是人生的宽度,道家看的是人生的长度,佛家看的是人生的高度,同时有相互交叉,同属“人”家。

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伤身在不均,惠人在有心。不均招人忌,施舍致三全(身、利、名)。西方的真慈善是由“不”到“不得已”到“应该”,将来可能会到“必须”。

天贵於明,人贵于时,动之有戒也。这里讲的是一个“适”字。不反“动:,但是一定要记住动是有限制的。人如果不自制必将自误,上天要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译文】许多人都能看见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许多人都视为有害的东西,有的却是有利益的。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利益可以驱使小人而不能驱使君子。

解: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一“非”一“或”,其义自彰,其度自握。西方的经济学规律在东方早就以非公式的方式表达多少次了。

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重义轻利,义之所以生利,嗜利远信,叛之所以不绝。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远有兴衰,存畏警焉。

【译文】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独自占据,运气有好有坏,心存畏惧就能警醒了。

解: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说的最通俗就是“钱够花就行”,这只是谦虚的说法。人应该追求富足的生活,但是心态一定要健康,不能“为钱作伥”。有时候不是社会现实和残忍,是我们天真,我们天真的现实着,认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脚踏实地的生活,可是这只是我们在某个时期和某种不再成长的“精神阳痿”下的自欺欺人罢了。

利无独据,远有兴衰,存畏警焉。上场当念下场时,一直鼓励支持我们的人给我们的是阳光,那些对我们心存嫉忌的人给我们的只是被月亮折射的阳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重义轻利是君子(4—16,讲于2021年7月15日)
《止学》思想之利益篇
【第82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重义轻利吗?
UC头条:有两种人,看似缺心眼,实际聪明绝顶,堪称大智若愚
《论语》的“君子之道”(
《礼记》中让人受益终身的十句格言,值得我们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