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明时评:帮报志愿三千元一次,是噱头吗?

作者:朱晓帆

高考结束后,要说最重要的事情,非填报高考志愿莫属。

7月8日,在黑龙江望奎县,一男子在考点前摆摊,称能帮助考生报考想学的专业,收费是每人3000元。对于这笔钱,不少家长表示:为了孩子愿意花。

而值得思考的是,愿意花之余,这笔钱到底值不值得花?

如今,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寒窗十多年的结果,除了考生自己的努力,还体现在高考志愿的选报上。随着信息化、大数据的普及,不少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信息,但也要看到,不少家长也是头回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更有的家长自身的学历经历无法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指导。

从现实情况看,“志愿填报指导”这项服务确有必要。如果能够得到专业的分析和精准的定位,不但可以给一些没有经验的家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能够指导学生更准确地找到报考的定位。同时,做出一份好的高校专业调查分析报告并不简单,费时费力,也很考验信息的获取能力,这3000元的咨询费也并非噱头。

“填报志愿相当于第二次高考”。可以说,不论从心理需求还是市场需求,这样有质量、有内容、有价值的志愿填报的指导服务其实是有益的。

但像此类摆摊咨询的服务,其水平如何、是否有专业资质,还有待可查,3000-9000元不等的咨询费用,收费是否合理,真假难辨。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假思索地慷慨解囊,难免“掉坑”,走进误区。

而面对家长的疑问,教育部门已表态“这个摆摊咨询的行为并非学校组织”,但“填报志愿属于个人意向,属于考生自己家里的事,不归学校管”的态度却稍显不妥——家长们会对一位地摊老板提出的报考建议照单全收、深信不疑,难道不正是因为相关解读的不及时甚至缺失导致的?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虽然不能够帮学生选择人生,但在高考填报志愿这样的关键时候及时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也应是校方及教育部门的责任所在。

据了解,不少学校都会在报考志愿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但如此寥寥的指导多是关乎填报的注意事项,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依旧要摸索前进。在多开展报考志愿的指导活动的同时,以教育部门和校方的名义邀请相关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进行解读也未尝不是更好的帮辅途径。

高考关系着考生的未来,志愿的报考更关乎着成长。填报志愿也是人生的重要一程,并非单纯是“考生自己的事”,相信更专业更精准的报考指导,家长们会更加“买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小微:高考志愿怎么填报才最正确?不妨先来听听专家的直播!
一步步教你如何填报高考志愿,记得转给身边的高考生和家长们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后高三学生该为自己做点什么?
指导孩子高考志愿填报,家长完全胜任,原因有三点
高考志愿决策的更高角度和更远眼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