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问悬解》 > 校余偶识 第一卷 养生 清·冯承熙撰

第一卷 养生

 

《素问》

林亿新校正云:按,王冰不解所以名《素问》之义及《素问》之名起于何代。按,《隋书·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甲乙经》序,晋·皇甫谧之文巳云:《素问》论病精辩。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撰《伤寒卒病论集》,云撰用《素问》。是则《素问》之名,著于《隋志》,上见于汉代也。自仲景以前,无文可见,莫得而知。据今世所有之书,则《素问》之名,起汉世也。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虽有此解,义未甚明。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

 

上古天真论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云: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不作。《太素》同。

杨上善云:以理而取声色芳味,不妄视听也。循理而动,不为分外之事。

视听八达之外。

宋本八达作八远。王冰注云:虽远际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吾必尽知之。

 

四气调神论

故身无苛病。

苛,宋本作奇。

 

金匮真言论

入通于心,开窍于舌。

宋本及他本皆作开窍于耳。王冰注云: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缪刺论曰,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按,《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下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则正当作舌。

 

生气通天论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

王冰注云:亟,数也。

 

阴阳应象论

燥伤皮毛,热胜燥。

宋本及他本皆作热伤皮毛,寒胜热。新校正云:按《太素》作燥伤皮毛,热胜燥。黄氏本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问悬解》第一卷 养生《素问》_上古天真论
人体五脏之象
ε55西方伤胜: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燥伤皮毛,热胜燥);辛伤皮毛,苦胜辛。
杂疗咳嗽方三首《外台秘要》卷9一23
“象”不等于“是”——五藏(脏)之象 可...
让内脏风调雨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