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直格》 > 卷中\伤寒总评 痞
 

伤寒,表里俱热,下证未全,法当和解。误下之早,则成痞。心下痞满而不痛,按之软虚也。

然须里之阴分已受热入而为病,是谓病发于阴也。或热微下证未全,则不任转泻。误下之早,则里之微热除去之,外反为热入所损,虚而表热,故虚入里虽不能成结胸,亦作痞也。俗医妄谓阴寒之作发,下之早而成痞者,误也。然病既已为阴寒,何得更言发于阴也。

故此之邪热,病之表于阳分,而里和未有邪热,反以下之太早,则里乃极虚,而表之全热,大入于里,此失之至大,故成结胸,而病热势恶也。痞则误之小,故为热势轻微也。小结胸者,微于大结胸,而甚于痞也。但分误之大、小,热之微、甚,非谓痞为寒也。故仲景本攻痞,多用大黄黄连黄芩寒药耳。后或以加附子、干姜之类者,是以辛热佐其寒药,欲令开发痞之怫热结滞也,非攻寒耳。故攻痞下开者,后当陷胸汤寒药下其热也。或当用大柴胡、大承气双下表里,则表热入里,而亦成痞也。

或无问可下、不可下,而误用银粉、巴豆燥热大毒丸药下之,反以损阴亡液,以使怫热太甚,亦或成痞。或为诸热变证,各以本论详之。

痞脉浮而尚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桂枝汤解表已,而后攻痞也,故只服五苓散便双散表里,甚良。或痞,恶寒而汗出者;或痞而烦渴,小便不利者;或痞而留饮,湿热下痢者;或已成痞,而因药利尚不止,以其痞满,误更下之,其痞转甚,呕哕下利,心烦躁者,无问痞脉沉浮,并宜煎生姜汤(生姜一味),调下五苓散,每服四、五钱,频服。或痞不已,则后亦实热烦满,或谵妄,脉沉,无他证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或用前方小陷胸亦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方与用方(19)
刘夫子方解 | 白虎汤
厥阴病半夏泻心汤五方证
每日学伤寒,第六十天,第60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356条~395条
温疫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