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份。这说明胃只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

  【原文】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①,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②,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③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④。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⑤。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

  【解析】

  本节分析了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阐述了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

  脾与胃同居中焦,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结构上以膜相连;经脉上表里相互联络;五行皆属于上,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功能上胃受纳腐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相互为用。四肢肌肉筋脉的营养,不仅需要胃之腐熟消化,产生水谷精气,还需要脾为之运化、升清、转输,方能到达四肢而起营养作用。

  脾与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四支不得禀受水谷精气滋养,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四肢不用。说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使四肢得不到水谷精气的濡养,也是发生痿证的病机之一。

  《灵枢·本神》明确提出脾虚致痿:“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素问·玉机真藏论》则阐述了脾气太过致痿:“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脾之功能太过,则饮食不为肌肤,同样不能滋养五体,发为痿证,从而提示四肢不用的痿证与脾之虚实病变有密切关系。临床上遇四肢软弱、不能随意运动,甚或四肢肌肉萎缩的病证,多从治疗脾胃入于,常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按语】

  疲劳太过,“劳则气耗”,易损脾胃;加之腹泻,更伤脾气,脾胃受损,其主润养四肢肌肉的功能低下,日久成痿,四肢不用,病情趋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甚则可以危及生命,以升阳补脾,补中益气,滋养胃阴等方法使脾阳振奋,脾气得升,脾胃化生水谷精气、营养四肢的功能得以施展,则重症肌无力延髓型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认为脾胃关系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足太阴阳明
糖尿病主要就是脾病+糖尿病与脾失健运+ 试论糖尿病与脾的关系
皇帝内经之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脾病与四肢-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二十九篇 太阴阳明论 (29.1)
什么是“脾病四肢不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