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史·卷十六/刘彦宗 刘萼 刘筈 刘仲诲 刘頍 时立爱 韩企先(子铎)》《金史·卷十七/郦琼 李成 孔彦舟 徐文 施宜生 张中孚 张中彦 宇文虚中 王伦》
《金史·卷十六》
刘彦宗 刘萼 刘筈 刘仲诲 刘頍 时立爱 韩企先(子铎)
刘彦宗,子鲁开,大兴宛平人。远祖怦,唐卢龙节度使。石晋以幽、蓟入辽,刘氏六世仕辽,相继为宰相。父霄,至中京留守。彦宗擢进士乙科。天祚走天德,秦晋国王耶律捏里自立于燕,擢彦宗留守判官。萧妃摄政,迁签书枢密院事。太祖至居庸关,萧妃自古北口遁去,都监高六送款于太祖。太祖奄至,驻跸城南,彦宗与左企弓等奉表降。太祖一见,器遇之,俾复旧,迁左仆射,佩金牌。
张觉为南京留守,太祖闻觉有异志,使彦宗、斜钵宣慰之。太祖至鸳鸯泺,不豫,还上京,留宗翰都统军事,留彦宗佐之。及张觉败奔于宋,众推张敦固为都统,杀使者,乘城拒守,攻之不肯下。彦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加侍中,佐宗望军。宗望奏,方图攻取,凡州县之事委彦宗裁决之。
天会二年,诏彦宗曰:“中京等两路先多拒命,故遣使抚谕,贳其官民之罪,所犯在降附前者勿论。卿等选官与使者往谕之,使勤于稼穑。”未几,大举伐宋,彦宗十策,诏彦宗兼领汉军都统。蔡靖以燕降。诏彦宗凡燕京一品以下官皆承制注授,遂进兵伐宋。至汴,宋少帝割地纳质,师还。宗望分将士屯安肃、雄、霸、广信之境,留阇母、彦宗于燕京节制诸军。明年,再伐宋,已围汴京,彦宗谓宗翰、宗望曰:“萧何入关,秋毫无犯,惟收图籍。辽太宗入汴,载路车、法服、石经以归,皆令则也。”二帅嘉纳之,执二帝以归。
天会六年薨,年五十三,追封郓王。正隆二年,例降封开府仪同三司。大定十五年,追封兖国公,谥英敏。子萼、筈。
萼,彦宗季子也。辽末以荫补阁门祗候。天辅七年,授礼宾使,累官德州防御使。天德初,稍加擢用,历左右宣徽使,拜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为沁南军节度使,历临洮、太原尹。正隆南伐,为汉南道行营兵都统制。大定初,除兴中尹,封任国公,历顺天、定武军节度使、济南尹。萼淫纵无行,所至贪墨籍。廉使劾之,诏遣大理少卿张九思就济南鞫问。既就逮,不测所以,引刃自杀,不死。诏削官一阶,罢归田里,卒。子仲询,天德三年,赐王彦潜榜及第。
筈,彦宗次子。幼时以荫隶阁门,不就,去从学。辽末调兵,而筈在选中。辽兵败,左右多散亡,乃选筈为扈从,授左承制。辽主西奔,萧妃摄政,赐筈进士第,授尚书左司员外郎,寄班阁门。
天辅七年,太祖取燕,筈从其父兄出降,迁尚书左司郎中。八年,授殿中少监。太祖崩,宋,夏遣使吊慰,凡馆见礼仪皆筈详定。迁卫尉少卿,授西上阁门使,仍从事元帅府。元帅府以便宜从事,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筈之画焉。
天会二年,迁太常少卿、东上阁门使,从宗翰伐宋,围太原。迁卫尉卿,权签宣徽院事。四年,授左谏议大夫。秋,复南征,权中书省枢密院事。丁父忧,明年起复,直枢密院事加给事中。七年,为礼部侍郎。十年,改彰信军节度使,权签中书省枢密院事。
天眷二年,改左宣徽使,熙宗幸燕,法驾仪仗筈讨论者为多。皇统二年,充江南封册使,假中书侍郎。既至临安,而宋人榜其居曰“行宫”,筈曰:“未受命,而名行宫,非也。”请去榜而后行礼。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皆叹曰:“大国有人焉。”
六年,为行台尚书右丞相,兼判左宣徽使事,留京师。或请厘革河南官吏之滥杂者,筈曰:“废齐用兵江表,求一切近效,其所用人不必皆以章程,故有不由科目而为大吏,不试弓而握兵柄者。今抚定未久,姑收人心,奈何为是纷更也。”遂仍其旧。
七年,帅府议于馆陶筑三城,以为有警即令北军入居之。筈曰:“今天下一家,孰为南北。设或有变,军人入城,独能安耶。当严武备以察奸,无示彼此之间也。”其后,竟从筈议。初,以河外三州赐夏人,或言秦之在夏者数千人,皆愿来归。诸将请约之,筈曰:“三小州不足为轻重,恐失朝廷大信。且秦人之在蜀者倍多于此,何独舍彼而取此乎。”遂从筈议。陕西边帅请完沿边城郭以备南寇,筈曰:“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况盟已定,岂可妄动。”遂罢之。
九年八,拜司空。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吴国公,行台右丞相如故。天德元年,封滕王。二年,拜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郑王。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进封曹王。居数月,乞致仕。筈自为宣徽使,以能得悼后意,致位宰相。陵即位,意颇鄙之。及筈求致仕,诏略曰:“不为暗于临事,不为谄于事君。未许告归,姑从解职。”筈因惭惧而死,年五十八。子仲诲。
仲诲字子忠。皇统初,以宰相子授忠勇校尉。九年,赐进士第,除应奉翰林文字。海陵严暴,臣下应对多失次。尝以时政访问在朝官,仲诲从容敷奏,无惧色,海陵称赏之。贞元初,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大定二年,迁待制,寻兼修起居注、左补阙。
三年,诏仲诲与左司员外郎蒲察蒲速越廉问所过州县,仲诲等还奏状,诏玉田县令李方进一阶,顺州知法、权密县事王宗永擢密县尉,顺州司候张璘、密云县尉石抹乌者皆免去。丁母忧,起复太子右谕德,迁翰林直学士、改棣州防御使。厌次县捕得强盗数十人,诣州欲以全获希赏。仲诲疑其有冤,缓其狱。同僚曰:“县境多盗,请置之法,以惩其余。”仲诲乃择老稚者先释之。未几,乃获真盗。
入为礼部侍郎兼左谕德,迁太子詹事兼左谏议大夫。上曰:“东宫官属,尤当选用正人,如行检不修及不称位者,具以名闻。”又曰:“东宫讲书或论议间,当以孝俭德行正身之事告之。”顷之,东宫请增牧人及张设什用,上谓仲诲曰:“太子生于富贵,每教之恭俭。朕服御未尝妄有增益,卿以此意谕之。”改御史中丞。
十四年,为宋国岁元使,宋主欲变亲起接书之仪,遣馆伴王抃来议,曲辨强说,欲要以必从。仲诲曰:“使臣奉命,远来修好,固欲成礼,而信约所载,非使臣辄敢变更。公等宋国腹心,毋侥幸一时,失大国欢。”往复再三,竟用旧仪,亲起接书成礼而还。
复为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转太子少师兼御史中丞。坐失纠举大长公主事,与侍御史李瑜各削一阶。仲诲前后为东宫官且十五年,多进规戒,显宗特加礼敬。大定十九年,卒。
仲诲立朝峻整,容色庄重,世宗尝曰:“朕见刘仲诲尝若将切谏者。”其以刚严见知如此。
頍字元矩。以大臣子孙充阁门祗候,调莘县令,召为承奉班都知,迁西上阁门副使兼宫苑令,累迁西上、东上阁门使。泰和二年,宋盱眙军报:明年贺正旦使鲁〈宜宜〉、杨明辉。及过界,副使乃王处久。入见,鲁〈宜宜〉殿上不双跪。诏〈宜宜〉就阁诘问先报名衔杨明辉不复报改王处久之故,及不双跪者。鲁〈宜宜〉对,拜时并双跪,有足疾似单跪者。初,南苑有唐旧碑,书“贞元十年御史大夫刘怦葬”。上见之曰:“苑中不宜有墓。”頍家本怦后,诏赐頍钱三百贯改葬之。三迁右宣徽使。贞祐二年,转左宣徽使。明年,致仕,迁一官。上曰:“卿旧人也,今朝廷多故,岂宜去位。朕自东宫薨后,思虑不周,俟稍宁息,即以上郡处卿。”顷之,起为知开封府。四年正月元日,摄左宣徽使。再请老,未半岁复起为御史中丞。诏安抚河南路,捕盗贼。坐与保静军节度使会饮,解职。起为太子詹事,迁太子少师。詹事院欲辟广东宫周墙,頍请于皇太子曰:“师旅饥馑之际,何为兴此役。”遂止。寻卒。
时立爱,字昌寿,涿州新城人。父承谦,以财雄乡里,岁饥发仓廪赈贫乏,假贷者与之折券。辽太康九年,中进士第,调泰州幕官。丁父忧,服除,调同知春州事。未逾年,迁云内县令,再除文德令。枢密院选为吏房副都承旨,转都承旨。累迁御史中丞,刚正敢言,忤权贵。除燕京副留守,丁母忧,起复旧职,迁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
太祖已定燕京,访求得平州人韩询持诏招谕平州。是时,奚王回离保在卢能岭,立爱未敢即朝见,先使人来送款曰:“民情愚执,不即顺从,愿降宽恩,以慰反侧。”诏曰:“朕亲巡西土,底定全燕,号令所加,城邑皆下。爰嘉忠款,特示优恩,应在彼大小官员可皆充旧职,诸囚禁配隶并从释免。”于是,辽帝尚在天德,平州虽降,民心未固。奚王回离保军所在保聚,蓟州已降复叛。民间流言谓:“金人所下城邑,始则存抚,后则俘掠。”时立爱虽开谕而不肯信,乃上表:“乞下明诏,遣官分行郡邑,宣谕德义。他日兵临于宋,顺则抚之,逆则讨之,兵不劳而天下定矣。”上览表嘉之,诏答曰:“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结,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或有将卒贪悍,冒犯纪律,辄掠降人者。已谕诸部及军帅,约束兵士,秋毫有犯,必刑无赦。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部,使知朕意。”
其后,以平州为南京,用张觉为留守,时立爱遂去平州。而张觉遂因燕京人东徙,其众怨望,觉遂叛入于宋。立爱既去平州归乡里,太祖以燕、蓟与宋,新城入于宋。宋累诏立爱,立爱见宋政日坏,不肯起,戒其宗族不得求仕。
及宗望再取燕山,立爱诣幕府上谒,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其子侄数人。立爱从宗望军数年,谋画居多,封陈国公。表求解机务,不从。九年,为侍中、知枢密院事。久之,加中书令。天会十五年,致仕,加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薨于家,年八十二。赙赠钱布缯帛有差。诏同签书燕京枢密院事赵庆袭护丧事,葬用皆官给之。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知古,仕辽为中书令,徙居城,世贵显。乾统间,企先中进士第,回翔不振。都统杲定中京,擢枢密副都承旨,稍迁转运使。宗翰为都统经略山西,表署西京留守。天会六年,刘彦宗薨,企先代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七年,迁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楚国公。
初,太祖定燕京,始用汉官宰相赏左企弓等,置中书省、枢密院于广宁府,而朝廷宰相自用女直官号。太宗初年,无所改更。及张敦固伏诛,移置中书、枢密于平州,蔡靖以燕山降,移置燕京,凡汉地选授调发租税皆承制行之。故自时立爱、刘彦宗及企先辈,官为宰相,其职大抵如此。斜也、宗干当国,劝太宗改女直旧制,用汉官制度。天会四年,始定官制,立尚书省以下诸司府寺。
十二年,以企先为尚书右丞相,召至上京。入见,太宗甚惊异曰:“朕畴昔尝梦此人,今果见之。”于是,方议礼制度,损益旧章。企先博通经史,知前代故事,或因或革,咸取折衷。企先为相,每欲为官择人,专以培植奖励后进为己责任。推毂士类,甄别人物,一时台省多君子。弥缝阙漏,密谟显谏,必咨于王。宗翰、宗干雅敬重之,世称贤相焉。皇统元年,封濮王。六年,薨,年六十五。正隆二年,例降封齐国公。大定八年,配享太宗庙廷。
十年,司空李德固孙引庆求袭其祖猛安,世宗曰:“德固无功,其猛安且阙之。汉人宰相惟韩企先最贤,他不及也。”十一年,将图功臣像于衍庆宫,上曰:“丞相企先,本朝典章制度多出斯人之手,至于关决大政,与大臣谋议,不使外人知之,由是无人能知其功。前后汉人宰相无能及者,置功臣画像中,亦足以示劝后人。”十五年,谥简懿。
韩铎字振文,企先次子也。皇统末,以大臣子授武义将军。熙宗闻其有儒学,赐进士第,除宣徽判官。再迁刑部员外郎,海陵遣中使谕之曰:“郎官,高选也。汝勋贤之子,行已莅官,能世其家,故以命汝。苟能夙在公,当不次擢用,虽公相可到。”铎感奋,狱或有疑,据经议谳。海陵伐宋,改兵部员外郎。大定初,迁本部郎中,累官河州防御使,求养亲,解去。召为左谏议大夫,迁中都路都转运使。顷之,上谓宰臣曰:“韩铎年高,不任繁剧,且其母老矣,可与之便郡。”于是改顺天军节度使。卒。
赞曰: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是故刘彦宗、时立爱规为施设,不见于朝廷之上。军旅之暇,治官政,庀民事,务农积谷,内供京师,外给转饷,此其功也。韩企先入相两朝,几二十年,成功著业,世宗称其贤焉。
《金史·卷十六》翻译及注释
刘彦宗字鲁开,大兴宛平人。其远祖怦,为唐朝卢龙节度使。石晋把幽、蓟划入辽国,刘氏六代做辽国的官,相继任宰相。刘彦宗父亲刘霄官至中京留守。刘彦宗擢进士乙科。辽天祚帝逃到天德。秦晋国王耶律捏里在燕自立为帝,提升刘彦宗做留守判官。萧妃掌握朝政时,升为签书枢密院事。金太祖到居庸关,萧妃从古北口逃走,都监高六送名帖给金太祖。金太祖忽然驾到辽境,车驾驻城南面,刘彦宗与左企弓等奉上奏章投降。金太祖一见,很器重他,使他依然如故,并升为左仆射,佩带金牌。
张觉任南京留守,金太祖听说张觉有不忠的心理,即派刘彦宗、完颜斜钵宣诏抚慰他。金太祖到鸳鸯泺后,闷闷不乐,于是返回上京,留完颜宗翰都统军事,让刘彦宗辅助他。到张觉被金军打败逃到宋朝时,城中士兵推举张敦固做都统,并杀了金国的使者,凭城拒守,没有被攻下。此时刘彦宗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加为侍中,辅助完颜宗望统率军队。不久完颜宗望向皇帝上奏,南京周围已被攻取,大凡州县的事情都委托刘彦宗裁决。
天会二年(1124),金太宗皇帝召见刘彦宗说“:中京等两路军以前多抗命不从,所以派遣使臣去安抚他们,赦免其官吏百姓的罪,愿意改过的人也既往不咎。你们选择官员和使者前去办理此事,使当地军民勤于农业生产。”不久,金朝大举攻打宋朝,刘彦宗写下十种进攻策略,皇帝看后即下诏刘彦宗兼任汉军都统。蔡靖在燕山投降金军。皇帝诏令刘彦宗说,凡是燕京一品以下的官吏都可以继承以前的财产,于是进兵攻打宋朝。金兵攻到汴京,宋少帝钦宗割地并交纳人质,于是金朝军队撤回。尔后完颜宗望把将士分散在安肃、雄、霸、广信的境内驻守,并把完颜..母、刘彦宗留在燕京节制各路大军。第二年,金朝再次进攻宋朝,金军已经把汴京团团包围,此时刘彦宗对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说:“萧何入关,秋毫无犯,只收集地图和户籍册。辽太宗入汴,把路车、法服、石经载了回去,这是县令的做法。”二位主帅很高兴地接纳了刘彦宗的建议,挟持宋朝二帝回到金朝。
天会六年(1128),刘彦宗死去,终年五十三岁,追封郓王。正隆二年(1157),依旧例降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定十五年(1175),追封兖国公,谥号英敏。刘彦宗儿子叫刘萼、刘薚。
时立爱,字昌寿,涿州新城人。其父时承谦,因为财产丰实而闻名乡里,一遇荒年他就开仓济贫,并把以往向他借贷的人的契约也撕毁,免去债务。
辽太康九年(1083),时立爱中进士第,调任泰州幕官。他父亲去世时,他行孝服丧,期满后,调任同知春州事。不到一年,升迁云内县令,再被任命为文德令,不久被枢密院选为史房副都承旨,转都承旨。后官至御史中丞之职,他刚正敢言,不顺从权贵。由于他耿直被提升为燕京副留守,此间其母去世,他服丧期满,又官复原职,后来升做辽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
金太祖平定了燕京,查询得平州人韩询,命他持诏招安平州。这时,奚王回离保在卢龙岭,时立爱未敢立即去拜见,先派人送上名帖说:“百姓性情愚笨固执,不会立刻顺从,愿意投降接受你的大恩德,以慰我的担心。”皇帝金太祖下诏说“:我亲自巡视西部疆土,彻底平定了燕国,只要号令下达,城邑就会立刻攻下。届时嘉奖忠臣,显示特别恩惠,那里的大小官都可以做原来的官职,囚犯释放,奴隶免除。”此时,辽国皇帝还在天德,平州虽然投降,但民心还没稳固。奚王回离保军驻在小城村落里,已降的蓟州再次叛乱。民间传言说“:金国人攻下城邑后,开始时给予抚恤,后来就掳掠。”时立爱知道此言却不肯相信,于是上奏章说“:乞求皇上下诏,派官员到各个郡邑,宣诏让人知道您的恩德道义。以后攻打宋朝时,顺我者安抚他,逆我者就讨伐他,这样不用军队费力天下就可安定了。”金太宗皇帝看完时立爱的奏章大加赞美,随后给时立爱下诏说:“你最初率官吏百姓归附于我,现在又上奏章写出利害,都合我意,嘉奖不能忘。山西部族因为辽国君主没有被俘获,恐怕暗中与他有来往,所以迁到岭东居住。西京人民已经没有了叛乱的愿望,都像过去一样生活。也许有的将士贪婪蛮横,冒犯纪律,动不动就掠夺投降的人。我已下诏告谕各部及军中统帅,约束士兵,秋毫有犯者,必斩无赦。现在派斡罗阿里等做你的副贰官,用来安抚百姓。你告诉所领各部,让他们知道我的意思。”
后来,把平州改为南京,用张觉做留守,于是时立爱离开平州。而张觉因为燕京人东迁,大多数怨恨,而叛逃到宋朝。
时立爱离开平州回到乡里,金太祖把燕、蓟给宋朝,新城也纳入宋朝版图。宋朝多次下诏召时立爱入朝做官,而时立爱见宋朝政事一天天坏下去,不肯应诏,并告诫宗族人不得做官。
等到完颜宗望再次夺取燕山时,时立爱到幕府上拜见他,完颜宗望授时立爱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任命了时立爱的儿子和侄子数人。时立爱跟从完颜宗望军队数年,谋划很多大事,被封为陈国公。后来时立爱上奏章请求辞职,没被批准。天会九年(1131),时立爱做了侍中、知枢密院事。后加为中书令。
天会十五年(1137),时立爱退休,加为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最后时立爱寿终正寝,终年八十二岁。很多人都送给他财物、丝布用以治丧。皇上下诏令同签书燕京枢密院事赵庆袭治理时立爱的丧事,丧葬费用由官府支付。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韩知古,做辽国的中书令,韩家从燕京迁住柳城,世代都很显贵。
乾统年间,韩企先中进士第。金朝都统完颜杲平定中京,提拔韩企先为枢密副都承旨,后升为转运使。宗翰做都统巡视山西,表奏推荐韩企先做了西京留守。天会六年(1128),刘彦宗死去,韩企先代替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天会七年(1129),韩企先升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为楚国公。
当初,金太祖平定燕京,开始用汉人的宰相官称赏给左企弓等人,并在广宁府设置中书省、枢密院,而朝廷的宰相仍用女真官称。金太宗初年(1123),官称没有改变。等到张敦固被杀后,金朝把中书省、枢密院迁到平州,当蔡靖在燕山投降后,又把中书省、枢密院迁到燕京,凡是汉人地域的选拔、授予、调遣、租税等政务都沿用旧体制去施行。所以像时立爱、刘彦宗和韩企先那代人,职位虽是宰相,大体也不过如此。完颜斜也、完颜宗..主持国政时,劝金太宗把女真旧官制改为汉人官职制度。天会四年(1126),开始确定官职制度,设立尚书省下面的各个司、府、寺等机构。
天会十二年(1134),因韩企先是尚书右丞相,被召到上京,待上朝后,金太宗皇帝很惊异地说“:我以前曾经梦到过此人,今天果然见到了他。”于是,韩企先和皇帝一起讨论礼制,对其进行了删除和增补。韩企先博通经史,知晓以前朝代的旧事,有的因袭它,有的改变它,取舍得很恰当。韩企先做宰相时,常常想,做官要选拔人才,他专以培养扶植奖励后学者为己任。韩企先推举了很多重要人士,也培养了很多人才,一时间台省官府里多君子。修葺宫阙,秘密谋略,上谏,韩企先都同王侯商量。完颜宗翰、完颜宗干很敬重他,当时都称他为贤相。
皇统元年(1141),韩企先被封为濮王。六年(1146),韩企先去世,终年六十五岁。正隆二年(1157),依照旧例降封为齐国公。大定八年(1168),配给他享受金太宗庙廷的祭祀
大定十年(1170),司空李德固的孙子李引庆请继承其祖父的猛安,金世宗说“:李德固没有功绩,让他做猛安尚且是个错误。汉人做宰相只有韩企先最贤能,李敦固不及韩企先。”十一年(1171),金国准备把功臣的图像画在衍庆宫中,金世宗皇帝说:“丞相韩企先,制定了本朝的绝大部分典章制度,至于关心决断大政,同大臣谋议,外人都不知道,因此没有人能知道他的功绩。前前后后做宰相的汉人都不能同他相比,把他的画像置在功臣画像中,足可以勉励后人。”大定十五年(1175),韩企先谥号简懿。
《金史·卷十七》
郦琼 李成 孔彦舟 徐文 施宜生 张中孚 张中彦 宇文虚中 王伦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补州学生。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挽强,试弓,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署琼为七百人长。泽死,调戍滑州。时宗望伐宋,将渡河。戍军乱,杀其统制赵世彦,而推琼为主。琼因诱众,号为勤王,行且收兵。比渡淮,有众万余。康王以为楚州安抚使、淮南东路兵钤辖,累迁武泰军承宣使。未几,率所领步骑十余万附于齐,授静难军节度使,知拱州。齐国废,以为博州防御使。用廉,迁骠骑上将军。宗弼复河南,以琼为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丁母忧,去官。
宗弼再伐江南,以琼素知南方山川险易,召至军与计事。从容语同列曰:“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自若,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矣。至于亲冒锋镝,进不避难,将士视之,孰敢爱死乎。宜其所向无前,日辟国千里也。江南诸帅,才能不及中人。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谓之持重。或督召军旅,易置将校,仅以一介之士持虚文谕之,谓之调发。制敌决胜委之偏裨,是以智者解体,愚者丧师。幸一小捷,则露布飞驰,增加俘级以为己功,敛怨将士。纵或亲临,亦必先遁。而又国政不纲,才有微功,已加厚赏,或有大罪,乃置而不诛。不即覆亡,已为天幸,何能振起耶?”众以为确论。元帅,谓宗弼也。
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
初,琼去亳未几,宋兵陷之而不守,复弃去,乃以州人宋超守之。及大军至,超复以州事委其钤辖卫经而遁去。帅府使人招经,经不下。及城溃,百姓惶惧待命,琼请于元帅曰:“城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愿慰安之。”元帅以琼先尝守亳,因止戮经而释其州人,复命琼守亳。凡六年,亳人德之。迁武宁军节度使。八年,为泰宁军节度使。九年,迁归德尹。贞元元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官,年五十。
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宣和初,试弓手,挽强异等。累官淮南招捉使。成乃聚众为盗,钞掠江南,宋遣兵破之,成遂归齐,累除知开德府,从大军伐宋。齐废,再除安武军节度使。
成在降附诸将中最勇鸷,号令甚严,众莫敢犯。临阵身先诸将。士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亲视之。不持具,虽沾湿自如也。有告成反者,宗弼察其诬,使成自治,成杖而释之,其不校如此。以此士乐为用,所至克捷。
宗弼再取河南,宋李兴据河南府。成引军入孟津。兴率众薄城,鼓噪请战,成不应。日下昃,兴士卒倦且饥,成开门急击,大破之。兴走汉南,成遂取洛阳、嵩、汝等。河南平,宗弼奏成为河南尹,都管押本路兵。尝取官羡粟充公费,坐夺两官,解职。正隆间,起为真定尹,封郡王,例封济国公。卒,年六十九。
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坐事系狱,说守者解其缚,乘逾城遁去。已而杀人,亡命为盗。宋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钤辖。闻大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渡河南去。宋人复招之,以为沿江招捉使。彦舟暴横,不奉约束,宋人将以兵执之,彦舟走之齐,从刘麟伐宋,为行军都统,改行营左总管。
齐国废,累知淄州。从宗弼取河南,克郑州,擒其守刘政,破孟邦杰于登封,授郑州防御使。讨平太行车辕岭贼。从征江南,渡淮,破孙晖兵万余人,下安丰、霍丘。及攻濠州,以彦舟为先锋,顺流薄城,擒其水军统制邵青,遂克濠州。师还,累官工、兵部尚书,河南尹,封广平郡王。正隆例降金紫光禄大夫,改西京留守。
彦舟荒于色,有禽兽行。妾生女姿丽,彦舟苦虐其母,使自陈非己女,遂纳为妾。其官属负官钱,私其妻与折券。惟破濠州时,诸军凡系获皆杀之,彦舟号令毋辄杀,免者数千人,人颇以此称之。然自幼至老常在行伍,习兵事,知利钝。陵欲以为征南将佐,正隆五年,除南京留守。
彦舟有疾,朝臣有传彦舟死者,而彦舟尚无恙,海陵尽杖妄传彦舟死者,以激励之。无何竟死于汴,年五十五。遗表言“伐宋当先取淮南”
徐文,字彦武,莱州掖县人,徙胶水。少时贩盐为业,往来濒海数州,刚勇尚气,侪辈皆惮之。宋季盗起,募战士,为密州板桥左十将。勇力过人,挥巨刀重五十斤,所向无前,人呼为“徐大刀”。后隶王龙图麾下,与夏人战,生擒一将,补进武校尉。东还,破群贼杨进等,转承信郎。
宋康王渡江,召文为枢密院准备将,擒苗傅及韩世绩,以功迁淮东、浙西、沿海水军都统制。诸将忌其材勇。是时,李成、孔彦舟皆归齐,宋人亦疑文有北归志,大将阎皋与文有隙,因而谮之。宋使统制朱师敏来袭文,文乃率战舰数十艘泛海归于齐。齐以文为海、密二州沧海都招捉使兼水军统制,迁海道副都统兼海道总管,赐金带。文以策干刘豫,欲自海道袭临安,豫不能用。齐国废,元帅府承制以文为南京步军都虞候,权马步军都指挥使。天眷元年,破太行贼梁小哥,以本职兼水军统制。朝廷以河南与宋,除文山东路兵马钤辖。
宗弼复取河南,文破宋将李宝于濮阳、孟邦杰于登封。宋蒋知军据河阳,文迟明至其城下,使别将攻城东北,自将精锐潜师袭南门。城中悉众救东北,文乃自南门斩关入城。宋军溃去,追击败之。破郭清、郭远于汝州。郑州叛,复取之,击走宋将戚方。河南既平,宗弼劳赏将士,赏文银币鞍马。充行军万户,从宗弼取庐、濠等州,超换武义将军。知济州,在职七年,移知泰安军。海陵即位,录旧功,累迁中都兵马都指挥使,赐金带,改浚州防御使。未几,海陵谋伐宋,改行都水监,监造战于通州。
东海县人徐元、张旺作乱,县人房真等三人走海州,及走总管府,上变。州、府皆遣使效随真等诣东海观贼形势,皆为贼所害。州、府合兵攻之,累不下。海陵且欲伐宋,恶闻其事,诏文与步军指挥使张弘信、同知大兴尹李惟忠、宿直将军萧阿窊率舟师九百浮海讨之,谓文等曰:“朕意不在一邑,将以试舟师耳。”文等至东海,与贼战,败之,斩首五千余级,获徐元、张旺,余众请降。是役也,张弘信行至莱州,称疾留止,日与妓乐饮酒。海陵闻之,师还,杖弘信二百。文迁定海军节度使。房真三人官赏有差。死贼者皆赠官三级,以银百两、绢百匹赐其家。
大定二年,诣阙自陈年老目昏,恳求致仕。许之。以覃恩迁龙虎卫上将军,卒于家。
施宜生,字明望,邵武人也。博闻强记,未冠,由乡贡入太学。宋政和四年,擢上舍第,试学官,授颍州教授。及王师入汴,宜生走江南。复以罪北走齐,上书陈取宋之策,齐以为大总管府议事官。失意于刘麟,左迁彰信军节度判官。齐国废,擢为太常博士,迁殿中侍御史,转尚书吏部员外郎,为本部郎中。寻改礼部,出为隰州刺史。天德二年,用参知政事张浩荐宜生可备顾问,海陵召为翰林直学士,撰《太师梁王宗弼墓铭》,进官两阶。正隆元年,出知深州,召为尚书礼部侍郎,迁翰林侍讲学士。
四年冬,为宋国正旦使。宜生自以得罪北走,耻见宋人,力辞,不许。宋命张焘馆之都亭,因间以首丘之。宜生顾其介不在旁,为廋语曰:“今日北甚劲。”又取几间笔扣之曰:“笔来,笔来。”于是宋始警。其副使耶律辟离剌使还以闻,坐是烹死。
初,宜生困于场屋,遇僧善风鉴,谓之曰:“子面有权骨,可公可卿。而视子身之毛,皆逆上,且覆腕,必有以合乎此而后可贵也。”宜生闻其言,大喜,竟从范汝为于建、剑。已而汝为败,变服为佣泰之吴翁家三年。翁异之,一日屏人诘其姓名,宜生曰:“我服佣事惟谨,主人乃亦置疑邪?”翁固诘之,则请其故。翁曰:“日者燕客,执事咸馂,而汝独孙诸侪,且撤器有叹声,是以识汝非真佣也。”宜生遂告之故。翁赆之金,夜济淮以归。试《一日获熊三十六赋》擢第一,其后竟如僧言。
张中孚,字信甫,其先自安定徙居张义堡。父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中孚以父任补承节郎。宗翰围太原,其父战殁,中孚泣涕请迹父尸,乃独率部曲十余人入大军中,竟得其尸以还。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屡从吴玠、张浚以兵拒大军。浚走巴蜀,中孚权帅事。天会八年,睿宗以左副元帅次泾州,中孚率其将吏来降,睿宗以为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齐国建,以什一法括民田,籍丁壮为乡军。中孚以为泾原地瘠无良田,且保甲之法行之已习,今遽纷更,人必逃徙,只见其害,未见其利也。竟执不行。时齐政甚急,莫敢违,人为中孚惧,而中孚不之顾。未几齐国废,一路独免掊克之患。
天眷初,为陕西诸路节制使知京兆府,朝廷赐地江南,中孚遂入宋。宗弼再定河南、陕西,移文宋人,使归中孚。至汴,就除行台兵部尚书,迁除参知行台尚书省事。明年,拜参知政事。贞元元年,迁尚书左丞,封南阳郡王。三年,以疾告老,乃为济南尹,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宿王。移南京留守,又进封崇王。卒,年五十九,加赠邓王。
中孚天性孝友刚毅,与弟中彦居,未尝有间言。喜读书,颇能书翰。其御士卒严而有恩,西人尤畏爱之。葬之日,老稚扶柩流涕盖数万人,至为罢市,其得西人之望如此。正隆例封崇进、原国公。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从下熙、河、阶、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环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唐、宋以来不能致。中彦使构崖驾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复领其役。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谓之“鼓子卯”,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将发旁郡民曳之就水。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
俄迁平阳。海陵将伐宋,驿召赴阙,授西蜀道行营副都统制,赐细铠,使先取散关俟后命。世宗即位,赦书至凤翔,诸将惶惑不能决去就,中彦晓譬之,诸将感悟,受诏。上召中彦入朝,以军付统军合喜。及见,上赐以所御通犀带,封宗国公。寻为吏部尚书。上疏曰:“古者关市讥而不征,今使掌关市者征而不讥。苛留行旅,至披剔囊笥甚于剽掠,有伤国体,乞禁止。”从之。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赞曰:自古健将武夫,其不才者,遭世变迁,卖降恐后。此其常态,君子之所不责也,郦琼、徐文是已。施宜生反覆壬人,李成盗贼之靡,孔彦舟渔色亲出,自绝人类,又何责也。张中孚、中彦虽有小惠足称,然以宋大臣之子,父战没于金,若金若齐,义皆不共戴天之仇。金以地与齐则甘心臣齐,以地归宋则忍耻臣宋,金取其地则又比肩臣金,若趋市然,唯利所在,于斯时也,岂复知所谓纲常也哉。吁!
宇文虚中,字叔通,蜀人。初仕宋,累官资政殿大学士。天会四年,宋少帝已结盟,宗望班师至孟阳,宋姚平仲乘夜来袭,明日复进兵围汴。少帝使虚中诣宗望军,告以袭兵皆将帅自为之,复请和议如初,且视康王安否。顷之,台谏以和议归罪虚中,罢为青州,复下迁祠职。建炎元年,贬韶州。二年,康王求可为奉使者,虚中自贬中应诏,复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使。是时,兴兵伐宋,已留王伦、朱弁不遣,虚中亦被留,实天会六年也。朝廷方议礼制度,颇爱虚中有才艺,加以官爵,虚中即受之,与韩昉辈俱掌词命。明年,洪皓至上京,见虚中,甚鄙之。
天会十三年,熙宗即位。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乞致仕。批答不允,其词虚中作也。天眷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书《太祖睿德神功碑》,进阶金紫光禄大夫。皇统二年,宋人请和,其誓表曰:“自来流移在南之人,经官陈说,愿自归者,更不禁止。上国之于弊邑,亦乞并用此约。”于是,诏尚书省移文宋国,理索张中孚、张中彦、郑亿年、杜充、张孝纯、宇文虚中、王进家属,发遣李正民、毕良史还宋,惟孟庾去留听其所欲。时虚中子师瑗仕宋,至转运判官,携家北来。四年,转承旨,加特进。迁礼部尚书,承旨如故。
虚中恃才轻肆,好讥讪,凡见女直人辄以矿卤目之,贵人达官往往积不能平。虚中尝撰宫殿榜署,本皆嘉美之名,恶虚中者擿其字以为谤讪朝廷,由是媒糵以成其罪矣。六年二月,唐括酬斡家奴杜天佛留告虚中谋反,诏有司鞫治无状,乃罗织虚中家图书为反具,虚中曰:“死自吾分。至于图籍,南来士大夫家家有之,高士谈图书尤多于我家,岂亦反耶?”有司承顺风旨并杀士谈,至今冤之。
士谈字季默,高琼之后。宣和末,为忻州户曹参军。入朝,官至翰林直学士。虚中、士谈俱有文集行于世。
王伦,字正道,故宋宰相王旦弟王勉玄孙。侠邪无赖,年四十余尚与市井恶少群游汴中。天会五年,宋人以伦为假刑部侍郎,与阁门舍人朱弁充通问使。是时,方议伐宋,凡宋使者如伦及宇文虚中、魏行可、顾纵、张邵等,皆留之不遣。居数年,伦久困,乃唱为和议求归。元帅府使人谓之曰:“此非江南情实,特汝自为此言耳。”伦曰:“使事有指,不然何为来哉。惟元帅察之。”
天会十年,刘豫连岁出师皆无功,挞懒为元帅左监军经略南边,密主和议,乃遣伦归。先此,宋已遣使乞和,朝廷未之许也。伦见康王言和议事,康王大喜,迁伦官,并官其子弟。宋方与齐用兵,未可和。
天会十五年,康王闻天水郡王已薨,以伦假直学士来请其丧,使伦请挞懒曰:“河南之地,上国既不自有,与其封刘豫,曷若归之赵氏?”是岁,刘豫受封已八年,不能自立其国,尚勤屯戍,朝廷厌其无能为也,乃废刘豫。挞懒以左副元帅守汴京,于是伦适至。挞懒,太祖从父兄弟,于熙宗为祖行。太宗长子宗磐以太师领三省事,位在宗干上。宗翰薨已久,宗干不能与宗磐独抗。明年,天眷元年,挞懒与东京留守宗隽俱入朝,熙宗以宗隽为左丞相。宗隽,太祖子也。挞懒、宗磐、宗隽三人皆跋扈嗜利,阴有异图,遂合议以齐地与宋,自宗干以下争之不能得。以侍郎张通古为诏谕江南使,遣伦先归。
明年,宋以伦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金器千两、银器万两,复来请天水郡王丧柩,及请母韦氏兄弟宗族等。保信军节度使蓝公佐副之。是岁,宗磐、宗隽、挞懒皆以谋反属吏,熙宗诛宗磐、宗隽,以挞懒属尊,赦其死,以为行台尚书省事左丞相,夺其兵权。右副元帅宗弼奏曰:“挞懒、宗磐阴与宋人交通,遂以河南、陕西地与宋人。”会挞懒复谋反,捕而杀之于祁州。伦至上京,有司详读康王表文,不书年,阅进奉状,称礼物不言职贡,上使宰相责问伦曰:“汝但知有元帅,岂知有上国耶。”遂留不遣,遣其副蓝公佐归。
三年五月,宗弼复取河南、陕西地,遂伐江南,已渡淮。皇统元年,宋人请和。二年二月,宋端明殿学士何铸、容州观察使曹勋进誓表。三月,遣左副点检赛里、山东西路都转运使刘祹送天水郡王丧柩,及宋帝母韦氏还江南。五月,李正明、毕良史南归。七月,朱弁、张邵、洪皓南归。
四年,以伦为平州路转运使,伦已受命,复辞逊,上曰:“此反复之人也。”遂杀之于上京,年六十一。
赞曰:孔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宇文虚中朝至上京,夕受官爵。王伦纨袴之子,市井为徒。此岂“行己有耻”之士,可以专使者耶?二子之死虽冤,其自取亦多矣。
《金史·卷十七》翻译及注释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补州学生。宋朝宣和年间,出现盗贼,郦琼于是改学击剑,拉硬弓,练习骑马,属于宗泽军中一员,驻在磁州。不多久,郦琼回归故里,收聚了义军七百人,然后又回到宗泽的军队中,宗泽任命他为七百人的首领。宗泽死后,郦琼调往滑州戍边。当时完颜宗望攻打宋朝,正准备渡黄河。宋朝戍边军队闻讯大乱,杀了统制赵世彦,然后推郦琼做首领。郦琼因此引导着众人,打出勤王的旗号,一边走一边招收士兵,等到渡过淮河,已有一万多人。宋朝康王赵构任命他为楚州安抚使、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后再升为武泰军承宣使。没过多久,郦琼率领步骑兵十万多人归附到齐国,被授为静难军节度使、知拱州。后来齐国被废除,郦琼被任为博州防御使。由于他正直廉洁,提升为骠骑上将军。完颜宗弼收复河南,让郦琼担任山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郦琼母亲去世,他辞官服丧。
完颜宗弼二次攻打江南,因为郦琼了解南方的山川地理情况,而把他召到军中计谋大事。郦琼从容地说“:在我曾经跟随大军攻打南方的时候,常常看到我军元帅国王亲临前线督战,在箭林中不戴战盔,亲自指挥大军作战,其神情自若,用兵制胜,都与孙子、吴起相像,真算得上是命世雄才。至于亲自冒着锋利的箭矢前进而不躲避,将士看到后,谁还怕死。军队所向披靡,每天就可开辟千里国土。而江南的统帅们,才能不及一般人。每当出兵时,一定要距战场几百里远,叫作所谓保持重要。有的监督召集军队、更换将校官,仅用一士兵拿着命令去宣谕。制敌决胜竟然委托偏将副职,所以聪明的就被打散了,愚笨的就全军覆没。偶尔有幸打了一次小胜仗,则捷报频传,并增加俘虏作为自己的功劳,还约束将士的怨恨。纵然有的将帅亲临战场,然而势头不对,也一定会首先逃跑。而且江南国政没有纲领,仅仅有微小的功劳,就重重奖赏,有的犯有大罪,却搁置不杀。江南没有立即灭亡,已是天幸,它怎么能振奋起来呢。”众人认为郦琼说得很对。此时,完颜宗弼是元帅。
等到完颜宗弼问郦琼攻打江南的成败,谁敢抵抗时,郦琼说:“江南军力怯弱,都是打败逃跑的人,而且又没有好统帅,它凭什么抵御我。听说江南秦桧执掌国政。秦桧,是个文人,就是所说的亡国之大夫,他兢兢自守,就怕被颠覆。我们用大军兵临江南,他们君臣一定是心破胆裂,将帅悲哀也没有时间了,即是说受弓伤的空弓就可射下它。”不久,江南(南宋)果然向金朝称臣,完颜宗弼很喜欢郦琼并结为知己
始初,郦琼离开亳州不久,宋朝兵攻陷亳州却不守,弃之而去,却让亳州人宋超守卫它。等到金朝大军到达,宋超把亳州委托给钤辖卫经而自己却逃走。完颜宗弼帅府派人招安卫经,卫经没有去。等到城被攻下,老百姓惶恐害怕被杀,郦琼向元帅完颜宗弼请求说“:城攻不下的原因是小人逼迫众人守卫它。老百姓没有什么罪,我愿去抚慰他们。”元帅完颜宗弼认为郦琼先前曾经守卫过亳州,因而没有杀卫经,而且释放了亳州的百姓,然后又命令郦琼守卫亳州。在守亳州六年中,当地人民都很戴德郦琼。后郦琼升为武宁军节度使。皇统八年(1148),郦琼做泰宁军节度使。皇统九年(1149),郦琼升为归德尹。贞元元年(1153),加升金紫光禄大夫,最后郦琼死在官位上,终年五十岁。
宇文虚中字叔通,蜀国人。始初在宋朝做官,官到资政殿大学士。天会四年(1126),宋朝少帝宋钦宗同金朝结盟,金朝人完颜宗望班师到孟阳,宋朝人姚平仲乘夜色偷袭完颜宗望军,第二天又进军围攻汴京。宋少帝派遣宇文虚中到宗望军中,告诉宗望袭击他军队的事都是将帅自己做主干的,再请求像原来那样议和,并且让宇文虚中拜视康王赵构是否安好。不久,台谏因和议之事归罪宇文虚中,罢免他到青州,尔后又降为祠职。南宋建炎元年(1127),宇文虚中被贬到韶州。建炎二年(1128),南宋康王赵构寻找可以作为使者的人,宇文虚中在降职中应诏,恢复了他的资政殿大学士,他也请求出使金朝。这时,金朝兴兵攻打南宋,并扣留了王伦、朱弁不让他们回国,宇文虚中也被扣留下,这时是金朝天会六年(1128)。金朝正在议论礼仪制度,他们很赏识宇文虚中的才能,给他加以官爵,宇文虚中接受了,他与韩窻等人共同执笔起草礼仪制度。第二年(1129),宋朝洪皓到金朝上京,见到宇文虚中后很看不起他。
天会十三年(1135),金熙宗即皇帝位。完颜宗翰任太保领三省事,封为晋国王,请求退休。皇上批复不允许,批复词是宇文虚中写的。天眷年间,宇文虚中官职直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为河内郡开国公。宇文虚中还著有《太祖睿德神功碑》,由此进升金紫光禄大夫。皇统二年(1142),宋朝人向金朝请求和解,其盟约写道:“以前流落移居到南方的北方人,经过官府陈述说明,愿意自己回去的,不加禁止。贵国对于我们以前的地方,也请求施行这种原则。”于是,金朝熙宗皇帝下诏尚书省,送公文给宋朝,按盟约原则索要张中孚、张中彦、郑亿年、杜充、张孝纯、宇文虚中、王进的家属,同时送遣李正民、毕良史回到宋朝,只有孟庾去留听便。当时宇文虚中的儿子宇文师瑗在宋朝做官,官至转运判官,根据盟约他携家北到金朝。皇统四年(1144),宇文虚中为转承旨,加为特进。后升为礼部尚书,承旨如旧。
宇文虚中恃才恣肆,爱讥讽诋毁人,凡是女真的人动不动就用愚钝的眼光看他们,对此,达官贵人忿忿不平。宇文虚中曾经写过宫殿榜署,本来都是溢美之词,而讨厌宇文虚中的人则断章取义说他讥讽毁谤朝廷,因此把他定成有罪,皇统六年(1146)二月,唐括酬斡的家奴杜天佛留告发宇文虚中谋反,皇帝诏令有司审查,又没发现谋反迹象,于是就把宇文虚中家中图书罗列成谋反证据,宇文虚中说“:死,我不分辩。至于说图书,从南方来的士大夫家家都有,高士谈的图书比我的还多,难道他也要谋反?”有司承旨把高士谈一块儿杀了,这至今是一冤案。
高士谈字季默,高琼的后代。宋朝宣和末年,任忻州户曹参军。后入金朝做官,官至翰林直学士。宇文虚中、高士谈都有文集流行于世。
王伦字正道,是宋朝宰相王旦的弟弟王勉的玄孙。他侠邪无赖,四十多岁时还同市井恶少在汴京中游逛。
天会五年(1127),宋朝让王伦做假刑部侍郎,同阁门舍人朱弁为充通问使。这时,金朝正在讨论攻打宋朝,凡宋朝的使者像王伦、宇文虚中、魏行可、顾纵、张邵等人,都被金朝扣下不让回宋朝。王伦困在金朝住了几年,于是就唱和议歌以求回到宋朝。元帅府派人对王伦说:“这里并非江南,你为何口出此言?”王伦说“:我出使负有使命,不然我不会来到你们这里。只有元帅清楚这件事。”
天会十年(1132),刘豫连年出兵打仗都没有功绩,完颜挞懒做元帅左监军巡视南部边界,秘密主张议和,于是派王伦回宋朝。在此之前,宋朝已派人求和,金朝未同意。王伦拜见宋朝康王赵构说议和事,康王很高兴,提拔王伦做官,并提拔他的儿子、弟弟做官。此时宋朝正对齐国用兵,不同意讲和。
天会十五年(1137),宋朝康王赵构听说天水郡王死了,以王伦为假直学士赴丧,并命令王伦请求拜见完颜挞懒说:“河南之地,贵国既不自己占有,与其封给刘豫,不如归还赵氏。”时年,刘豫受封已经八年,他不仅不能自己建设他的齐国,尚且还勤力于驻扎守边,金朝讨厌他无能,于是废除了他。完颜挞懒任左副元帅守汴京,于是王伦到了汴京。完颜挞懒是金太祖的叔伯兄弟,所以是金熙宗的祖辈。金太宗的长子完颜宗磐任太师领三省事,位在完颜宗干之上。完颜宗翰死了很久,完颜宗干不能与完颜宗磐单独抗衡。第二年,天眷元年(1138),完颜挞懒与东京留守完颜宗隽都进京朝拜,金熙宗皇帝任完颜宗隽为左丞相。完颜宗隽是金太祖的儿子。完颜挞懒、完颜宗磐、完颜宗隽三个人都跋扈嗜利,暗中有不同的计划,于是合议用齐国地盘给宋朝。完颜宗干直至以下的人没有争过他们三人的。金朝用张通古做诏谕江南使,派王伦先回宋朝。
第二年(1139),宋朝任命王伦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献金器千两、银器万两,再去请回天水郡王的灵柩,和宋高宗的母亲韦氏及其兄弟宗族等。保信军节度使蓝公佐为他的副手。这一年,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挞懒都因为谋反被交给官府治罪,金熙宗杀了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因为完颜挞懒地位高,赦免他的死刑,改任他为行台尚书省事左丞相,剥夺他的兵权。右副元帅完颜宗弼上奏说:“完颜挞懒、完颜宗磐暗中与宋朝人交往,于是把河南、陕西两地给宋朝。”此时刚好完颜挞懒再次谋反,金朝逮捕了他,并在祁州杀了他。王伦到金国上京,金朝有司详读了宋朝康王的奏章文书,文书上没写金朝年号,进贡的单子上,把贡品称礼物,金朝皇帝派宰相责问王伦:“你只知道有元帅,却不知道有皇帝。”于是扣下王伦不让他回宋朝,而只让他的副手蓝公佐回去。
三年(1140)五月,完颜宗弼再次夺取河南、陕西,然后进攻江南,很快渡过淮河。皇统元年(1141)宋朝向金朝请求和盟。皇统二年(1142)二月,宋朝端明殿学士何铸、容州观察使曹勋进誓表。三月,金朝派左副点检完颜赛里、山东西路都转运使刘衶送天水郡王的灵柩,和宋朝皇帝高宗赵构的母亲韦氏回归江南。五月,李正民、毕良史回到江南宋朝。七月,朱弁、张邵、洪皓回到江南宋朝。
皇统四年(1144),金朝任命王伦做平州路转运使,王伦接受了任命后又辞去了,金朝皇帝熙宗说:“王伦是个反反复复的人。”于是在上京杀死了他,时年六十一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郦琼,南宋初叛将
南宋名将率领20万人投靠金朝,却被认作大英雄供奉了几百年
郦琼传
岳飞怎么死的?令牌十三道,含冤风波亭1
完颜宗翰:灭辽灭北宋后权倾天下,他的人生结局如何呢?
宋高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