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预防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受糖尿病肾病的威胁,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导致尿毒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呢? 糖尿病肾病防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但首先必须要掌握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知识;

一、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1、糖尿病控制不良, 导致长期高血糖或血糖大幅度波动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2、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因此也与遗传有关
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比较高,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本身就会导致全身动脉的硬化,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高血压可以导致肾小球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而且也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4、糖尿病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血脂异常、反复泌尿系感染、高尿酸、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等等也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二、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大概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受到糖尿病肾病的威胁;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病阶段,患者往往有夜尿增多、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但是往往没有什么特异性,患者自我感觉就也不明显,因此,早期肾病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而错过早期被发现;而恰恰在早期肾病阶段,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干预,是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的最佳时机; 中晚期患者,因为肾功能损伤明显,会有下肢或踝部水肿、乏力、面色苍白或贫血等症状;

糖尿病肾病按照病理过程可以分为 5 期,

第1期:为肾小球超滤期或功能亢进期,病程 0~2年,患者有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并有可能伴有肾脏体积增大的特征;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尚处于正常范围;

第2期:为静息期:病程 5 年左右,静息状态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正常范围;但是患者在中等强度的运动过后就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这一时期肾小球结构已经发生异常;

第3期:为早期肾病期:病程 5 ~15年,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异常: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 (C r)比值(ACR)在30ug/g ~ 299ug/g ,在这一期患者血压轻度升高,降低血压可部分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

第4期:临床肾病期:病程 15~20年,此时会出现肾病综合征;即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即所谓的““三高一低”。

第5期:为肾功能衰竭期:有 30%~40%的患者最终有可能发展到这一 期,此时病人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伴严重的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严重者会继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夜尿增多,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尿比重和尿渗透压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另外,糖尿病肾脏病变并不表现为疼痛,因此糖尿病患者腰疼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而需要考虑其他疾病; 

三、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判断是否并发肾损伤的的关键要看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 (C r)比值(ACR)< 30ug/g(随机尿标本)为正常范围;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 (C r)比值(ACR)在30ug/g ~ 299ug/g 是微量白蛋白尿,属于早期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 (C r)比值(ACR)≥ 300ug/g 就被判断为临床蛋白尿, 属于临床肾病期。这时尿常规检查中就会有蛋白尿的出现;

因为尿蛋白的检测会受到多种其他因素的干扰,为了避免单次尿检造成的偏差,一般需要在3~6个月内进行2~3 次尿检,如果有2 次以上超标则可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检测是一个能发现早期肾病的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就应该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如果正常,之后每年检查 1 到 2 次;如果不正常及时给予处理并每3~6个月复查一次;

四、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分三级:
第一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尚处在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超滤期和静息期,此时应严格控制血糖,并去除糖尿病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避免向早期肾病期发展
第二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已经升高,已处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此时更应积极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阻止早期肾病期向临床肾病期发展;
第三级,患者已经有明显的尿蛋白,患者表现肾病综合征,即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血脂、水肿、低白蛋白血症的,已经处于临床肾病期,此时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症基础上使用沙坦类药物,并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来处理,阻止患者向肾 功能衰竭发展。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如果通过合理治疗 是完全有可能逆转的,即使到了临床肾病期,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也能避免其向肾功能衰竭发展,使患者免受透析、换肾之苦 。肾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早发现 早治疗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肾病防治最为关键的是控制血糖和血压,严格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虽然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中晚期的糖尿病还是无法治愈的,千万不要轻信:彻底治愈糖尿病这一类的谎言;能够根治糖尿病的药物、保健品都是不存在的;一定要避免盲目停药,盲目使用一些保健品或所谓的纯中药制剂,以免延误和加重病情;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在内都是安全的、有效的,它们并不会导 致肾功能衰竭,只是当肾功能严重下降时,为了用药的安全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五、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

1、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大量蛋白质的摄入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应控制蛋白质的量并选择鱼类 、瘦肉等优质蛋,尽量避免植物蛋 白(尤其是豆制品)的摄入;出现显性蛋白尿者,优质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0.8g/kg;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者,优质蛋白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 0.6g/kg。这样可以避免肾脏负担过重,减少肾脏损害;

2、糖尿病肾病饮食还应注意高钙低磷:

因为血液中的钙离子大多是与白蛋白相结合而存在的,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丢失大量蛋白的同时,也大量丢失了钙;同时慢性肾病时,肠道对钙的吸收也减少;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发生低钙;肾功能受损时,肾脏代谢功能下降,磷的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磷的浓度升高,引起高磷血症;而钙与磷的代谢密切相关,高磷会导致低钙,低钙会导致高磷,两者的异常可以互相影响。在慢性肾病的患者常常普遍出现低血钙、高血磷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高钙低磷饮食来进行适当的纠正,这一点其实很重要;但是很多高钙的食物往往也高磷,像动物脑、内脏、排骨、虾皮、壮骨粉高钙的同时磷也高,不宜多吃。
3、注意适当限制钠盐,尤其是有 水肿和高血压的患者更应该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对于盐的摄入既不能过少,使身体缺盐,也不能过多,引起浮肿。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限制;

4、要戒烟戒酒,控制高脂肪的摄入,适当补充纤维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答疑」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刘美琴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防糖尿病肾病,请记住这些重要知识!
糖尿病 保护“腰子”即保护生命
最难治的一种肾病——糖尿病肾病,糖友看这里!
腿部浮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报警信号
糖尿病患者,怎样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