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林记接班人亲手下的热干面居然长这样!吃一口眼泪都掉下来了…

文、图/ 二刀流


有多少武汉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偌大的江城,一千多万人口,十之一二应该是有。说到热干面,很多人都会提起“蔡林记”,“百年老店”、“江城一绝”的名声已经响彻国内外,很多外地人甚至不远千里跑到“蔡林记”,就是想尝一口最正宗的武汉热干面。




遗憾的是,很多怀着极大兴趣尝过的人不免失望至极:“百年老店”也不过如此!吃一碗黑浆卤水热干面最浪费的竟然是餐巾纸;而那些生活在武汉几十年的“老土著”吃罢面条后也不免感叹,记忆中中山大道“蔡林记”热干面的味道如今再也难寻。


味道·正宗蔡林记热干面:

'10种调料方能烩制一碗正宗热干面'


蔡汉文是蔡林记”创始人蔡明伟的长子,做的一手蔡家家传的“秘制热干面”,正宗的老武汉味道就浓缩在他亲手调制的那碗面条中。昨天上午我和几个资深吃货一同去见蔡老,碰巧见他在书房刻雕塑,83岁的人依然还闲不住。




和蔡老寒暄几句后,他便兴致勃勃的要给我们做一碗全武汉最正宗的“蔡林记热干面”


“现在市面上卖的热干面,并不是正宗的热干面,因为第一从颜色上就看的出来,正宗的热干面是条细浆韧、色泽黄亮,而不是现在蔡林记及市场上众多商家标榜的黑浆卤水热干面”,蔡老说。


传统“蔡林记”热干面的第一步在于调料,10种调料方能调出一碗正宗的热干面,每一种调料也都有点小讲究。


芝麻酱、小磨香油芝麻酱是热干面的神来之笔,蔡老用的是黄陂至新洲一带的白芝麻,炒熟后,石磨冷磨而成。 而小磨香油更是热干面里最核心、最重要的调料,芝麻酱和小磨香油按6两兑1斤的比例调配出来的酱料才是真的香气扑鼻。



萝卜干选取的是蔡老老家一带的新鲜红萝卜,切成长条,用盐、酱油、五香粉等腌制,出水后,稍稍晾干,这样的萝卜丁除了带有甜甜的酱香,更有天然的玫瑰香。




香葱。现在市场上的香葱很多都没有洗干净,洗葱花的时候必须要加盐,盐不仅可以增加口味,而且还能消除大部分细菌”。




另外,做一碗正宗的热干面还需要香醋、生抽(老抽)、辣油、味精、胡椒粉、糖。一共10种调料。蔡老说现在外面卖的热干面调料最多也就4、5种,一方面因为成本便宜些,另一方面卖的人也不懂,反正什么都往里面加,把热干面硬生生地做成了一碗大杂烩。



正宗热干面所需10种调料


传统“蔡林记”热干面的第二步在于面,这也是与市场上用碱面制作热干面的最大不同,“我父亲用的是在面中加了盐的盐碱面,灵感来自于传统的黄陂油面,吃起来口感好,不粘牙,柔和爽口,有嚼劲,完全不像现在外面卖的热干面那样,吃多了呛喉咙”,蔡老说。




制作面条的关键工序就是掸面。水要宽,火要大,每次下面的多少要适中,大锅中的水沸后,每次下生面2公斤左右。再沸后适量的加些生水,此时再用长筷子上下翻动。防止面条成团。再盖锅,等面条七八成熟后就快速起锅,还要再淋一次生水。




沥干水后再将面条倒在案板上,然后淋上油拌干,再用筷子快速挑动吹凉。




至此一碗正宗的热干面已经完成了9成,再给上10种调料,一碗条细浆韧、色泽黄亮的蔡氏热干面就出炉了!




用筷子轻轻拌匀面条和调料后,卷起一大缕面条塞入口中,来不及细嚼慢咽,芝麻油和小磨香油的香气便冲击整个口腔,胡椒粉和红油更是让舌头又麻又辣!面条也确实不粘牙、柔和爽口,有嚼劲!


不吹,二刀流是第一次吃到正宗的蔡林记热干面,不过刚吃两口就后悔了…因为,噎住了!应该提前找好水的!


80多岁的蔡老吃着自己做的热干面,笑的依然像个孩子。




历史·蔡林记的创始:

'保留老味道比争牌子更重要'


关于“蔡林记”的创始,民间众说纷纭,有人说很早以前是一位叫“李包”的小贩无意间打翻面板上的香油碗从而创作出来热干面,而后黄陂蔡家兄弟请来了“李包”,学到了这一绝技,开了个专卖热干面的门店,取名“蔡林记”;也有人说热干面和“蔡林记”都是1950年黄陂人蔡明伟经过数次实践创作而来。


蔡老对前面的说法一笑置之,“李包根本就是后世怀有不良居心的人杜撰的!热干面和蔡林记都是我父亲蔡明伟创始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江汉区商务局的证明 提供人:蔡汉文


“上世纪30年代,我父亲一直在长堤街、满春路一带挑担担面卖,生面下锅煮到顾客手里,比较费时费力,后来爱动脑筋的父亲回到家里就事先将生面一次下两三斤在大锅里,煮到8成熟后捞起来倒入冷水盆中浸泡,然后又很快用右手抓起来挽到左手的四个指头上,形成一圈圈小把子放在簸箕上存放待用。


当顾客买面吃的时候,只用把一个面圈放到开水中趟一下,加入佐料就可以吃了,这也是武汉热干面关键性的第一步,父亲将这种面叫做把子面,后来顾客因为我父亲脸上有麻子,便把这种面喊叫麻子面。慢慢的父亲卖面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便把叔叔接过来一起在满春路租了个面馆做卖面生意,刚好门对面有两颗苦楝树,又是俩兄弟卖面,所以父亲便将店取名为蔡林记”。


“1950年的时候,政府主张发展经济,所以我父亲就用了近20年的积蓄在中山大道买了个小店铺,秋天的时候,工商部门来登记,父亲在经营项目栏中将麻酱面改为热干面,因为父亲比较忌讳麻字”。


“56年的时候,蔡林记被公私合营,66年的时候,蔡林记完全变成了国营,几年时间我父亲从创始人竟成了旁观者”。



“公私合营”是的蔡林记 提供人:蔡汉文


谈起“蔡林记”和热干面的创始,83岁的蔡老依然情到深处,不禁潸然落泪。


“我不是现在蔡林记的商标持有人,也并没有想去把这块牌匾从别人手中拿过来,保留老味道和老记忆,让人们吃到真正的热干面,比争牌匾更为重要。”


“当然,这也是我老年最再乎的事了”,蔡老说。


ps:蔡老几年前便公布了“蔡林记”的秘方,也免费教人学做面,他还说学成后开店的人,他还会送他一尊铜像。所以想去学面的朋友可要抓紧机会。


制作工艺简介:

1.和面:面粉中要加入食盐和碱,比例为250:0.8:0.4,碱使用前先划水存放一天,面条直径控制在1.5~1.6毫米之间。

2.掸面:掸面要用大锅大火,每次下面两公斤,煮沸后加生水,用长筷子上下翻动,防止面条成团,上盖再煮沸,待面条出现透明质感,即8成熟后起锅,快速淋生水一次沥干,摊在案板上淋上熟油拌开。一般25公斤面淋1.5~2公斤油。

3.烫面:水沸后,将面在水中来回烫数次,待熟透滚热后迅速放入碗里。

4.配料:上好酱油10克、香醋4克、胡椒0.5克、味精1克。芝麻酱15~18克,小麻油6克,酱红白萝卜丁各5克、香葱5克,另外,酱油中要按50:1的比例融入绵白糖。

5.芝麻酱制作:白芝麻或黄芝麻中火炒熟,炒至有香味,口感脆爽时起锅,再打碎,用石磨研磨成酱,最后在里面加入四成小麻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湖北这么流行的热干面我觉得这么难吃?
蔡老走好!热干面不会消失!(附蔡老心愿:正宗蔡氏做法公布!)
传统小吃:武汉热干面(三)——热干面品种及配料的阐述
武汉热干面里面的酱是怎么做出来的?需要那些材料?制作步骤?
名嘴撒贝宁也爱的武汉名小吃热干面,竟是老字号蔡林记做的好?
热干面传人走了,他生前公布的正宗热干面配方在此(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