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烙画技法

中国烙画网

第一章:烙画源流与发展——《中国烙画技法》

烙画,也叫烙花,或者烫画、烫花、火画等等。“烙”、“烫”、“熨”字面都含“火”字,字义也相近,有时单用,有时也合用,如:熨烫、熨烙或烙烫等,因此各地对烙画的叫法不一。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烙画,工作原理完全相同,都是拿金属体作笔,再通过电、火加热之后,在木、竹、布等材料上烙、熨、烫产生的痕迹来作画。这些都没有本质区别。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烙画在我国传播很广,历史十分悠久。至于烙画在何时、在何地产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更无实物考证。据说,商周以前人类就有了烙印活动。我国已故著名文字学家康殷先生在其撰写的《文字源流浅说》第五章详细记载了人们早期烙印活动的演变过程:
《金文编》释为焂,像把形物置于火上加热,以熨人背之状,(图1.1)手持械以烧,手形作示非徒手,(图1.2)愚释为篆文,本像古代火烙疗法,即《史记·扁鹊……列传》所说的‘乃使了豹为五分之熨……熨两肋下。’又见《韩非子》‘上古之时……按抚毒熨’的熨字。形像石块,旧籍论记医事,多见‘石’字,殆皆烫具。……由治病转为治人者,又由熨烙人转为熨平缯帛。” 由此推想,古代这种烙字活动产生的熨烫痕迹,进一步启发了人们的大脑思维,久而久之就把它变成了记事符号或简单图形,继而从不自觉行为逐渐转向有意识的艺术行为。
汉代烙马印是迄今已经知道的最早的烫具。邓散木所著《篆刻学》介绍:“古印有极大者,其上多附直钮,就印文以观,意为烙马或钤于廪粟之用,大都以铁为之。”(图2)  关于烙马印,史书《北史》卷三《魏孝文帝记》中说:“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五月,昭军给玺印传符,次给马印。”在《唐六典》中更有详细记载:“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凤云字为志焉。细次马送尚乘局者,于尾侧依左右间印以三花;其余乘马送尚书者,以凰字印印右髆。”“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髆以年辰,尾侧以监名。”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汉墓出土的漆匝等器物上发现烙印戳记。这些烙印戳记标示的是漆匜的产地,是汉初蜀郡成都市府作坊手工制品。这就为传说汉代蜀地曾出现烙花筷子和烙画工艺品提供了证据。
关于烙画最早的记载见著于晚清末年李放编著的《中国艺术家征略》一书,内容是“征引各家论说,以记历代手工艺人为主。”书中记载:“张崇唐代名画工。擅长烙画,人称巧人张崇。”因古人烙画用炭条,故也称“炭画”。据载“张崇腰带铰具,每一胯如钱,炭画烧之,见火即隐起,怍鱼、龙、鸟、兽之形,莫不悉备。”这“铰具”大概就是烙画的工具。清嘉庆丁卯锓版印行,道光辛巳年重印《双藤书屋》有序“罗云山人火画歌”:赵城籍班禄,别号罗云山人,工火画,深浅阴阳,毫厘可辨,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具有生气。今老矣而技益工,己巳秋为平定李丈(培荣)作枯木竹石一帧,萧然意远……
《中国艺术家征略》还日:“张王贤火笔竹器,皆名闻朝野,信今传后无疑也。”
1984年,河南省某报纸介绍南阳烙画时说:“据考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由擅长绘画的南阳人士赵绘三初试而成。后经历代艺人的继承,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流传。”由此可知,清代末期烙画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1987年编辑的《辞海.艺术分册》对烙画这样介绍:“烙花,也叫烫花。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用烧热的铁扦,在扇骨、梳篦、葵扇或木制家具上烫出各种人物、花卉等纹样。以河南南阳所生产的较为著名。”这段注解说明,那时候烙画作为一门艺术在全国还没那么普及,还停留在较为一般的水平。关于烙画的策源地存在各种说法。河南说在南阳,但据考证南阳烙画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朝鲜说烙画是朝鲜的民间工艺,中朝是近邻,文化习俗相似,很难说谁影响谁;东北说的理由是东北有烙画丰富的木材资源。的确,上世纪70年代东北烙画在全国影响很大。还有更传奇的说法:深林失火以后,人们进山伐木,剥开树干上的缠藤,惊现美丽花纹,受之启发,匠人以绳代替缠藤,自行烘制,便有了美丽的烙花。以上各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缺乏佐证.
  • 广州中山大学法语系教授程曾后先生是研究“雨果与中国”问题的学者,1979年他去法国访问时,在雨果一间豪华客厅里惊喜发现四面墙壁挂有几十幅烙画,题材与风格和中国绘画极为相似,这是雨果为情人朱丽叶布置在根西岛居所“高城仙境”的餐厅而亲自设计制作的。雨果生长在中国清代晚期,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与中国绘画有什么直接关系,这就为烙画史和中国美术史留下了谜团。
    综合各家烙画源流之说,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在某一地、在某一时间由某一个人创造发明的,它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经过漫长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它像一条大河有众多支流汇合而成。考证烙画准确发源地似乎没有多大必要,但中国烙画现在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某部美术组偶然得到一块河南南阳木板烙画,部队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门研究。首先对烙画工具作了改革,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终于制作成功专门用于烙画的变压器和电烫笔。他们进一步改革传统的烙画技法,把其它画种一些表现方法直接或间接引用过来,同时积极探索用烙画表现书法作品。另外,在除了竹、木以外的纸、布等材料上寻求烙痕的最佳效果,既拓展了题材面,又拓宽了烙画材料来源。革新的成功,带来了收获,他们创作出许多毛主席画像和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1972年,烙画《野营路上话当年》(参考附图1)、《崇山峻岭架银线》,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军美术展览,并在军内外刊物发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相继给予报道。烙画登上大雅之堂,在美术领域有了一席之地。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改革开放以来,烙画艺术有了长足进步。各新闻媒介、互联网有关烙画信息不断;各地纷纷自发组织烙画协会、创办烙画艺术学校、建立烙画艺术网络;一些国内或国际大型博览会、展览会均有烙画参与;一些单位和个人办起了烙画工厂或专卖店,烙画开始走向市场;一些烙画高手经常携作品周游世界,为传播中国文化搭桥铺路。
    过去,从事烙画者大多是一些喜欢绘画的木工及业余美术爱好者,只能够烙画一些简单图案或临摹他人作品。现在,烙画队伍人员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一些专业美术工作者、美术院校年轻毕业生纷纷加人,这不仅仅增添了新鲜血液、提高了人员素质,同时也补充了烙画技法营养。
    经过众人多年努力,大家对烙画进行了多项改革,传统的以火炉、煤油灯为热源的铁扦子、火烙铁,完全被新式电烙笔所替代。作画材料从竹、木,扩展到纸、布、绢以及皮革等等。新工具、新材料使得烙画师们创作空间加大,作品题材、形式趋于多元化。现代中国烙画山水、人物、花鸟、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应有尽有;纤毫毕见的工笔画,粗犷豪迈的逸笔画样样皆能,饶有个性特色。在充分继承以线为主的传统造型基础上,中国烙画借鉴西方绘画块面造型元素,形成了崭新的精神风貌。肖像烙画、水彩和水粉式的建筑烙画、风景烙画、静物烙画等等,反映出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和相互兼容性。
    烙画属于世界的,也属于中国的,更属于大众的,因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章:烙画工具及使用方法——《中国烙画技法》

烙画工具种类很多,原始的工具如:火烙铁、电烙铁、电烙笔、喷灯、火炉、焊熔机等,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制作工具的开发有了更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烙画机、渲画机等。
传统的烙画工具是把金属材料(主要是铁、铜)加工成各种形状,用火将其烧热,在竹木表面熨烫。后来,人们把电工用的电烙铁改造加工成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电烙笔,并用变压器调节温度,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烙画中也有不用烙铁的火印版画、火喷画等。火印版画是将各种异型金属件和大、小不同的齿轮、垫片、铁钉等,用火烧热后组织成一定图形进行烙印,具有一定装饰性;渲画机是用高温热风在木板上进行烘烤,它没有烙印的痕迹,具有独特的水墨画效果。
(一)火烙铁
火烙铁是烙画的主要工具,最早人们用火钩子、铁扦子之类的铁器,在炭火上加热后进行熨烫。
火钩子是把粗细不同的钢筋一端弯成钩状,铁扦子是把钢筋的一头磨成针状。平常家庭用的熨烙衣物的火烙铁等都可以用来烙画。这类火烙铁(图3)如能准备两套倒替使用最好,可以节省不少时间。火烙铁特点是温度高,烙出的线条粗犷、奔放,处理大面积深色画面又快又省力,而且有虚有实,有浓有淡,具有中国画大泼墨特色。若与电烙铁、电烙笔结合使用,可增强画面表现力。火烙铁的缺点是不能保持恒温,必须配备火炉才能使用,不够方便。如不作特殊效果,一般不大使用。
我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烙画工具,民间艺人将铁扦固定在油灯上,用油灯的火焰烘烤铁扦的一端,手持油灯就可以在竹木物品上烙画。自从出现电烙铁,这种工具就再无人间津。
(二)电烙铁
电烙铁,即电工使用的最普通的焊接线头用的电烙铁,焊头使用紫铜制成,用来烙画可以把焊头磨成所需形状,以适应烙画线、块、面的需要。(图4)
烙画机有35W、100W等规格。各种不同型号的烙画笔可以表现不同效果的线条、块面。自学烙画者可备一把35W烙画机和一把100W烙画机还配置一台渲画机,交替使用,就能满足一般烙画需要。
  (三)烙画机
烙画机是现代烙画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特点是体积小,使用方便,升温快,表现力丰富,安全可靠。烙画机是目前最理想的烙画工具。
用电烙笔可以烙出丰富的“笔法”,如毛笔中的顿、挫、点、虱、皴、擦、勾、勒等,在纸上则可以烙出棕色素描和石版画的效果,是纸烙画必不可少的工具。(图5、图7) (四)辅助工具
烙画工具除了烙画机、渲画机、电烙笔以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如:磨具、烙铁支架、压纸板、垫板、玻璃片、铅笔、橡皮、小刀、直尺、三角板等。
1.磨具 即在烙画前把木板打光或修改画面用的细砂纸或细砂布。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砂纸、砂布。有条件可以使用抛光机。
2.烙铁支架将直径4mm长50cm铁丝弯成几个连续波浪形,将两端折回或固定在长方形的木板上便做成烙铁支架。用时放在工作台旁,把热烙铁头搭在支架上,防止烫坏桌面或引起火灾。
3.压纸板纸烙画、布烙画时使用,制作方法比较简单。选一块15cm×15cm方形透明的有机玻璃,在中间挖一个8cm直径的圆孔即可。(图14)   4.垫板用于纸、布烙画时使用,防止因电烙铁温度过高灼坏桌面。应在纸或布下面垫一块三合板,只要光滑、平整即可。大小根据需要而定。有条件的可以做一块略大于对开纸的画板。前端安装一个可调节的支架,用来调整画板的角度,烙画时非常方便。
5.玻璃片、小刀在烙画时改正错误,可选边沿呈弧形而且锋利的玻璃片,用凸边轻轻刮掉烙痕。用玻璃片刮较重的颜色,比砂纸打磨快得多,而且不脏画面。玻璃片、小刀的另一用途是根据画面需要刮出特定的效果,如表现皮毛、蓬松的发丝或岩石旁的杂草等。(图15)
6.铅笔 在木板上勾画轮廓,以棕色铅笔为宜,也可以用普通的中性铅笔。
钳子、螺丝刀和试电笔等工具也要准备一套,用于简单的电器和电烙笔维修。
(五):渲画机 可以调整渲画温度,渲画热风风速风量。 渲出丰富的渲染效果



第三章:烙画基本技法——《中国烙画技法》

学习烙画离不开熟悉烙画工具的性能,要首先作一些基本功练习,逐步掌握使用方法,譬如:执笔(电烙笔)方法、如何调节温度、木纹的处理、作点线面试验练习等等。预先作好充分准备对初学者必不可少。
学习烙画不仅要掌握烙画的基本技法,还要学习其它绘画基本方法,例如:中国画的白描、大写意、小写意和工笔画;西画的素描、水粉、水彩、版画;民间剪纸等,学习这些都是为了丰富烙画的表现技巧。
由于烙画的工具不同,使用的材料质地有很大差异,加之温度高低不一,产生的烙痕变幻莫测,人们就是从中摸索其变化规律,利用其各种偶然奇特的效果,进而转化为绘画手段。可以说,烙画是借助工具而得名,对其它绘画有着相对依赖性,同时也正是工具的作用使其产生了非常独特的风格。换言之,在基本造型方法方面烙画与其它绘画是相通的,但究竟怎样准确掌控高温电烙笔在画面产生的效果来恰当塑造理想形象,才是烙画基本技法的核心所在。
(一)草图
一幅好的烙画作品必须事先画好草图,这与其它画种的创作方法是一样的。因为烙画是在木、竹、纸、布上作画儿,这就要求草图更要精细、准确,如若不然,在烙画过程中发现大错误再改就难了。即便是能用玻璃片、细砂纸进行刮、磨,反复次数太多,画面上很容易产生凹
坑,光线反射不均,严重影响画面效果。有经验的人勾画草图,不一定就在纸上进行。有的山水、风光题材烙画完全可以打腹稿。如果得到一块十分理想的胶合板,其木纹正看似水,反看似云……儿经揣摩,敞开联想,把自己平日积累的素材调集出来,拿铅笔在木板上结合纹理因势构图,再用电烙笔精心点缀,就一定会创作出别有情趣的烙画来。这样的作品往往自然、巧妙、和谐。
在木板上勾画草图,宜用棕色铅笔或中性绘图铅笔。用软铅笔容易弄脏画面,一旦铅末被檫进木纹里就很难再擦干净。如果用太硬的铅笔,稍微用力就有可能将笔痕划进木纹里,破坏画面效果。铅笔以2H~2B为宜。画时用力要轻,笔道要简。已被弄脏的画面要用软橡皮擦去,橡皮擦不掉的部分再用细砂纸顺着木纹方向轻轻擦一遍。
(二)选板
适合烙画用的木材有椴木、杨木、松木、柳木、黄杨木、冬青木和菲律宾木等。常见的烙画是使用各种木材做的三合板,一般以椴木、杨木为主,因其色泽洁白,木质细腻,纹理不太明显,适合多种题材。黄杨木和冬青木是上好的材料,只是比较稀少,难能普遍使用。
水曲柳胶合板木质粗糙,质地坚硬,用它烙画比较困难,但利用它那比较明显、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自然纹理,可以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作品。(参考附图7《阿妹情思》)
菲律宾木三合板,木质较糙,有乳白色、红褐色等。它的木质较软,容易被烙焦,烙痕呈黑褐色。画面色调沉着,适于烙山水画和人物画。
各种板材质地不同,烙画的效果也不一样。可根据个人爱好、习惯以及题材需要来选择。
烙山水画、花鸟画所需的板材质量一般要求不高,各种板材均可采用。烙人物肖像画或某些特定题材的作品就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板材。如表现肤色较粗黑的人物肖像,可选择质地略粗、色.泽沉着的菲律宾木三合板。(参考附图2、附图3、附图4《人物》)熨烙青年妇女或儿童肖像可选择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的椴木三合板。(参考附图5《少女》、附图6《小天使》)熨烙素描效果的画,所选用的三合板质量较高,以板面无疤痕、无接缝、色泽一致、木纹不明显的椴木、杨木为上乘。有的木板疤痕赶在画面色调最深部位,只要不影响画面效果也可以使用。三
合板有3尺×6尺、4尺×6尺、4尺×8尺(英尺)等规格。表面一层有独板粘贴也有两三张薄板拼接起来的,在三合板接缝的地方烙均匀的色调会留下一条痕迹,因此熨烙素描人物肖像画一般不用有接缝的三合板,至少面部避开接缝。
有一种椴木三合板的疤痕不明显,但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疤痕的颜色深浅会不断变化,在大面积均匀的浅灰调子里出现这种疤痕非常跳跃,与周围的色调总不和谐,这种木板不宜熨烙肖像画。做家具都以色泽一致、板面光滑、结实耐用的木板为上乘,而烙画则以木板板面是否符合题材的需要为标准。木工认为的劣质板就有可能成为烙画用的上等板。朽木的自然色泽和纹理或者如云,或者似水,经过剪裁、切割,再点缀适当的景物,则有可能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焰画作品。
 

整张三合板不要轻易切割,通过取景框的方孔观察木板上分布的木纹,或取正方形,或取长方形,以最理想的部分作画面。选取三合板的木纹要兼顾到它的正面和反面,有时往往反面的木纹比正面的木纹还适合于烙画。
有时同一片木纹这样看像水,倒过来看像云,竖着看则变成奇峰。几种效果反复对比,并同时考虑在画面上如何点缀适当景物,以及完成后的画面效果,最后确定一种方案。或取云,或取水,或取峰峦,根据创作题材需要,统筹安排,再行切割。合理使用板材,可以熨烙出更多理想作品。如果事先不对板材认真观察分析而盲目切割,就会破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之趣。(参考附图8)
(三)木板加工
选好的木板如果质地特别粗糙或陈旧,可用净刨刨光,新板子可用细砂纸或细砂布打磨光滑。擦板时顺着木纹的方向擦,不能横向擦,也不能转圈乱擦。如果无规律地乱擦,会在木板上留下横七竖八的划痕,干扰画面,很难再把它擦掉。
擦木板是一项体力活,如果板子数量不多,可手持砂布直接擦,把砂纸或砂布包在一块平整而光滑的木块儿上,擦起来不但速度快而且省力。(图17)生产大批烙画,可使用擦板机(抛光机),比手工擦板可节省几十倍时间,而且质量也好。三合板比较薄,用锋利的刀就可切开。较厚的五合板一般都用手锯或刀具锯开。  (四)拓稿
把稿子拓到三合板上,最好用陈旧的复写纸,因为新的复写纸容易污染板面,留下深色的印痕,烙画时很难擦掉,直接影响画面效果。新的复写纸可用较软的纸将其表层的蓝色轻轻擦去,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再用。用这种复写纸印出的痕迹,在烙画完成后很容易擦去。
另一种方法是,用铅笔在白报纸上均匀涂上铅粉,用它来代替复写纸,效果比较理想。用炭铅笔或棕色铅笔涂比较快,涂好以后用软布或软纸轻轻擦一遍,炭粉既牢固又均匀。也可以在稿子背后直接涂上炭粉,但不要涂得太深以免弄脏板面。
拓稿时把稿子与三合板对好,用夹子夹住画稿一侧,防止移动。用硬铅笔沿着画稿的轮廓和结构拓印,不需要十分细致的描绘,表示出线条精确位置即可。注意不要有漏拓的地方。
(五)温度与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
烙画虽没有五颜六色之分,但也像铅笔素描一样有五大调。水墨画的五色是靠毛笔中所含水分多少来决定。铅笔素描的层次,借助软硬度不同的铅笔在纸上画出来的深浅来决定。用烙笔烙画,既可以采用像铅笔素描那样反复熨烙,以增加层次,更应该靠调节烙笔温度高低以及运笔速度快慢和用力大小来表现色调深浅,这也是烙画独特的技法。
在恒温的情况下,运笔速度快,所烙出的色调就浅,速度慢,色调就深。温度越高,速度越慢,烙出的色调就越深。(图18)  电烙笔温度和速度结合要灵活运用,烙比较大幅的写意山水、人物画等以及笔触较长的线、面,烙笔着板后有回旋余地。烙浅调子可用较快的速度,很少调节烙笔温度,主要靠运笔的速度、腕力的大小增加层次,达到包调的深浅变化。
有的烙画尺幅很小,笔触很短,运笔没有多大活动范围,比如刻画人物眼睛、鼻子的高光,绝对不能用高温快速解决,必须把烙笔降到适当温度,用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烙。尤其烙鼻子上的高光时,一定要把温度降到最低(烙笔放在木板上两三秒钟才烙出淡淡的焦色),烘托高光周围色调,留出高光点。
高温快速烙出的浅调子与低温慢速烙出的浅调子有质的区别,前者粗糙,后者细腻。烙极淡的远山和云雾,即使面积大也得适当调节温度,烙出的远山和云雾色调才柔和。用高温快速烙近处岩石的亮部,虽然色调浅点,但质地粗糙体现了岩石的质感。因此,一定根据画面具体需要,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
烙铁变换温度有一个时间过程,如果频繁调节温度就会浪费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先高温把较深的色调烙完,再适当调低温度烙中间色或浅色调,最后统一调整。
(六)烙画机的运用
烙画笔
用烙画笔烙画手要握得紧方能有力,下“笔”才准确,烙出的才色调均匀,而且颜色油光发亮。


烙块面时,将扁平电烙笔平放在木板上用臂推拉,掌握好速度和力的大小,可以烙出浓淡不同的色调。
把烙画笔平起或用蛇头状烙画笔,手臂同时操作,左右摇摆,推推拉拉,有顿、有挫、有断、有续,可以烙出不同质感的线条。
用烙画笔烙出的画“笔墨”奔放,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具有中国画大写意的效果。
电烙铁
用电烙铁烙画,操作方法与火烙铁基本相似。功率较大的电烙铁比较重,可以用钢筋做一铁钩子套在电烙铁外壳的前端,用左手协助操作,既能掌握电烙铁的平稳,又可以帮助加力。
用电烙铁的尖端或侧面在木板上进行推拉,以动作的轻、重、缓、急烙出不同效果的线条。
烙大面积色块,用较低温的扁平烙铁头慢慢烘烙。下笔时要轻,运笔时要稳,收笔时要轻,色块两头虚,中间实,色块衔接自然不露痕迹,这样烙出的色块才能均匀。行笔时手紧握烙铁,中途不可停顿,否则就会烙出黑色斑点,画面显得脏乱。烙深色块面与火烙铁的方法一样,要随时清除烙铁头上的污垢,否则烙出的深色显得干涩无光,而且色调也不容易均匀。(图19)  烙点子,一般都用普通的电烙笔头或蛇头状电烙笔头的尖端。烙笔头不像毛笔那样柔软,表现变化很多的点法比较困难。烙点时,手的动作要不断变换角度,并掌握好熨烙每一个点的不同时间和压力。这样烙出的点有大、小、横、竖,变化就丰富多了。
电烙笔
电烙笔体积较小,使用灵便,适用范围比较广。除作木板烙画外,还是纸烙画、布烙画和其它工艺烙画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电烙笔的技法是烙画的主要方法。初学烙画时,对手中的工具还不能熟练掌握,可以在碎板头上作基本功练习,目的是:①掌握手执电烙笔的方法;②了解电烙笔的功能;③学会在木板或纸、布上烙出各种均匀的色调;④学会在木板上任意加深或消除木板的纹路,自然不露痕迹;⑤熟练地掌握电烙笔的温度和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
电烙笔的执笔方法与执铅笔、钢笔的方法基本相似。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烙笔柄两侧,中指在下方托住电烙笔柄。因为烙笔头温度很高,烙笔杆就相应加长,手指离烙笔头远些,执笔时不得不悬起腕。使用电烙笔烙画时,由于表现的需要手指和手腕不停地变换动作,这与执毛笔写字画画儿有相似之处,有时还要借鉴木刻握刀方法,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电烙笔笔头是硬的,在运笔的时候有顺笔、逆笔,有顿、挫、转、折等笔法之说。电烙笔笔头形状不一,在运笔时,靠方向不同表现不同的质感。(图20.1~图20.6)   就电烙笔笔头的不同部位而言,可以分为平锋、边锋、尖锋和电烙笔笔根部等,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图20~图21)
1.平锋电烙笔笔头底部较平的宽面,一般用来烙较宽的线、块、面和各种点。电烙笔纵着运用烙出的线圆润流畅,横着运用烙出的线则方而枯涩。(图20、图21)平锋烙点,手腕用力不同可烙出大、小、虚、实不同的点。腕越低,用力越大,烙出的点越大。速度慢,时间长,点子越重、大。反之点子小,色调轻。将电烙笔笔头用力向下按,前锋部分因为用力大就实,后锋部分因用力小就虚。(图22.①、图22.②)
电烙笔笔头是长圆形,用通常握笔方法可以烙出竖点。(图22.④、图22.⑥)把电烙笔笔头横过来可以烙出横点。(图22.⑤、图22.⑦)  面是点的扩大,用电烙笔平锋一笔可以烙出一个面(较大的点)。有些面则是点和线的组合。用电烙笔平锋烙较大的面就像铅笔画素描那样一笔一笔排列短线,一层一层加深色调,直到适中为止。用这种方法可烙明暗素描画,尤其适合在纸上烙肖像画。这是烙画中比较难的技法。
有些人用电烙笔表现较大面积时会感到吃力,烙出色调深浅不匀,又脏又乱,原因一是可能对电烙笔性能还不熟悉,执笔姿势不对,拿不稳;二是没掌握住运笔的要领。色块要均匀,关键在落笔和提笔的动作,落笔不要猛,行笔时要稳而有力,提笔要轻,烙出的痕迹中间实,两头虚。笔笔之间衔接好即可。假如慢动作分析行笔过程,就像飞机在跑道上起飞或降落,笔头轻轻下落,再轻轻提起,呈弧线形。(图23右)落笔重,行笔不稳,时有停顿,烙痕两头实或中间有滞笔,组成色块就污浊。
 

2.边锋电烙笔较窄的两个侧面,多用来烙线条或皴法,也用来烙各种长点。烙线条一般用电烙笔笔头左侧边锋。将笔头侧起在板上推拉就可以烙线条,笔头侧起的角度不同,则烙出的线条粗细不同。侧的角度小烙出来的线条粗,侧的角度大烙出来的线条就细。用这种方法烙出来的线条两头尖,色调深,比较流畅。(图21)
表现岩石的斧劈皴、马牙皴、刮铁皴等一般用电烙笔的边锋,还可以烙竹叶等较长的点。皴法和点法既可用左边锋,也可以用右边锋。
3.笔尖端离电炉丝最远的笔尖部分,笔尖虽小功能齐全,多用它表现物体的细部,可以烙比较细的线条和各种点。运用电烙笔的尖端时手腕要悬起,使笔杆再垂直一些。电烙笔笔尖接触画面的面积越小,烙出来的线条就越细。用电烙笔笔尖如鸡啄米一样,可以烙出又圆又小的点,笔尖稍侧可以烙出小长点,再将笔头侧起与木板成90°角,用笔尖侧面烙出的线条更加纤细。(图2l、图22)
4.笔头根部离电炉丝最近的电烙笔笔头部位,用它烙有棱角的点方中带圆、变化丰富。执笔的方法与用笔的方法相反,用枕腕法,将肘臂平放桌上,手执电烙笔,笔杆倾斜,用笔头的根部点烙。这部分是电烙笔笔头温度最高的,还可以同时利用一部分电炉丝的热能直接进行烘烤,将木板点燃、烤煳,烘烙出一种中间实黑、四周虚、毛茸茸效果的点。(图22.②、图22.③)
使用电烙笔的动作可以分为推笔、拉笔、提笔、按笔、转笔、折笔、顿笔、搓笔、皴笔和擦笔等。
靠手指和手腕的活动可以烙出较短的线。手臂悬空,以大臂带动小臂就可以烙出流畅而生动的长线。同时用腕力和手指不断变换动作,使笔头时起时伏、时侧时正、动作时快时慢或运笔时而突然停顿、转折,烙出的线条苍劲有力、富于变化。指、腕、臂三部分行动必须协调一致,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推、拉不管用平锋或是用边锋,行笔方向通常都是横画由左向右,竖画由上而下。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托着电烙笔笔头向后、向下运笔为拉笔,也叫顺笔;向上面推着电烙笔运行叫推笔,也叫逆笔。(图20)
提、按行笔过程中,将电烙笔笔头轻轻提起与木板接触面由宽变窄,烙出的线条由粗变细,色调由深变浅,此为提笔;将提起的笔头轻轻按下,使笔头与木板接触面由窄变宽。烙出的线条由细变粗,色调也由浅变深,此为按笔。
转、折行笔过程中,电烙笔笔头不停笔转换方向所烙成的弧线为转笔;稍停笔造成一定角度的折线为折笔。
顿、挫手指和腕部在行笔过程中需要暂停,但不马上提笔,烙出一种外凸的线条,此为顿笔;行笔较快,突然停止并往回推一下,便产生挫笔。(图24)  皴、擦皴笔可以表现一定质感的体面,多用各种短线排列,如同素描法。皴笔多用边锋和电烙笔的尖端。擦笔多用平锋,运笔与平锋烙面的方法相同。
用电烙笔画直线,可以借助非磁性的金属尺,如铜尺、铝尺等。如果用钢尺、铁尺等,电烙笔产生的磁性会使运笔不灵活;铜尺、铝尺用的时间长了会热而烫手,使用也不方便;木尺、塑料尺也会被热化等等。最好的方法是用戒尺比较好,用铁锥子或小刀在木板上先划出深沟(软木板可以用硬铅笔,硬木板可以用小刀),再用烙铁或电烙笔沿着划出的深沟熨烙。手握紧电烙笔,集中精力,用边锋沿深沟从下往上慢慢推或从上往下慢慢拉,用力一致线条就会均匀笔直。(图25)烙较宽的线条,可以用上述方法先划出线条的双沟,视线条的宽窄调整电烙笔笔头的平面与木板的角度,用边锋先把两面线条沿沟里边烙一遍,然后用填补法进行补烙。用这种方法表现工笔山水画中的亭、台、楼、阁或边沿装饰最好(图26)。
表现灰色调里又细又白的线条,可以事先用小刀或电烙笔在木板上划出深印,再用扁平烙铁轻轻熨烙,板面烙成一片焦色,凹下去的痕迹深处烙不着,自然留下木板原色形成白色线条,这种方法适用于表现在中间色调或浅色调里的白色线,而在深黑色调子里就不能用此法了。
利用锋利的刀尖在烙过的深黑色木板上刮去炭质,露出白色木质,就可以表现深色调子里的白线,并可以刮出极细的白色线条。刮的时候要准确有力,恰到好处,力求一次成功。
 

第四章:木纹艺术处理——《中国烙画技法》

(一)木纹的产生
木板纹路是树木年龄体现。一根圆木横向剖断呈现出一圈圈圆形,代表了这棵树木的年龄,即所谓年轮。如果纵向切成片状,圆形就变成了椭圆形,纹理清晰,自然流畅,这就是木板的纹路。(图27、图28)  研究木板纹理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木纹,巧妙利用,增添画面情趣。烙画时可以根据木板的特性,用增强或减弱纹理两种方法来满足创作需要。
(二)利用木板纹理的自然美
木纹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艺术”品。木板纹理干变万化,似大海波涛,似湖水荡漾,似烟云缭绕,似彩霞飞练,似沙漠荒滩,似奇峰峻岭,似层层梯田……图案自然而不着意雕饰,线条流畅而不呆板,如果利用好的话,熨烙画出优美的艺术品将事半功倍。
木板烙画《白洋淀》使用的是菲律宾木三合板,其纹理鲜明,色调变化丰富,木板中间的天然纹理和色彩未经任何特别处理,仅仅烙上几笔,微风拂动的芦花、水中漂荡的渔舟便呼之欲出,成为一幅妙趣横生的风光烙画。(参考附图9《白洋淀》)
木板若色泽不一或有树疤残缺会影响画面美观,然而如能藏其于画中,或使之形象化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作品《晨曦》使用的三合板曾被雨水浸泡,木质严重变色,左下角还有一条又深又长的裂纹。经过反复构思、确定主题之后慎重裁下左下角,再用高温大烙铁烙成极黑的色调,有利于内裂纹烙平隐藏于画面中。为了增加深远层次又烙了一些略淡色调为中远景。这样表现符合晨曦中阳光不足、山体轮廓不清楚的自然规律。(参考附图ll《晨曦》)
椴木板质地细腻色泽较浅,纹理不明显,需要用电烙笔以较低的温度沿木纹色调较深的地方烙一遍,使之逐渐由浅变深,与木纹较浅的那一部分相对应。注意线条的回旋处渐宽,基本保持与原木纹一致。这样一条一条地烙板面的木纹就提炼出来了。整理过程中最好同时赋予它形象,不必按原来木纹丝毫不差复制,可以根据需要强调那些比较美的木纹,原来似水的木纹应该更像水,似云的木纹应该更像云。若是有的木纹不理想,比如间隙太宽,可以根据需要仿制一两条,但是一定保持一致,避免矫揉造作之感。
木板烙画《鹤归》是用椴木白色三合板烙出来的,它的上部木纹似霞云的轮廓,下部木纹似大海层层波涛,但纹理不明显,只好用电烙笔把它强调出来。用明暗对比法把太阳和水中的折射光表现出来,其它地方用素描法烙出不同的色调,高温电烙笔点缀出几只剪影似的仙鹤,耐人寻味,意境深远。(参考附图12《鹤归》)
《滨海日出》木板纹理整体比较完美,之所以烙上礁岛皆因为那部分不够理想,以景物遮挡弥补缺憾。为了画面均衡,右侧烙了几叶扁舟并落了款。画面右下角未作处理,如同中国画留白,有了虚实。海的波涛和朝霞均是横纹,处理礁岛时就多用竖线形成反差。水波和云层曲线流动而柔美,岩石直线粗犷而深重,因此就产生了动静、虚实、黑白、大小、远近、软硬对比效果。(参考附图13《滨海日出》)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木纹的魅力,做家具时把好看的木纹设计在表面,还仿制木纹印在纸或塑料贴面上,用以装饰。但是木纹好看还不是艺术品,必须经过精心构思,巧妙处理,赋予它生动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艺术品。
版画家们创造了木纹艺术,省去刀笔之功,利用木纹拓印出如山、如水、如云的版画作品,但感觉多少失去了木纹特有的韵味,况且有些木纹是印不出来的。木板烙画则摆脱了许多局限性,充分利用木板的自然纹理,创作出更具木味效果的美术作品来。
中国青岛生产的树皮烙画别具特色。将带皮的槐木、柳木、梨木树干,斜着锯成椭圆形木板,然后用净刨刨光,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木纹,利用其为山、为水,烙出画面后再用周边树皮为画框,颇显天然情趣。木纹烙画《芦荡晨晖》技法剖析   (三)消除木纹对画面的影响
木纹本身有可利用的一面,也有使人烦恼的一面。烙画题材多种多样,形式风格各异,不可能都利用木纹来烙画,如人物肖像等,这就要把有妨碍的木纹消除,这也是木板烙画的一个重要课题。
每一条木纹都由两条软硬不同的木质线合成,烙画时,在同一温度下硬的部分不易烙焦,就会形成浅色调,软的部分容易烙焦,形成深色调,所以烙大面积均匀色块比较困难,尤其中间色调或浅色调,若想看不出木纹的存在更需要高超技艺。
消除木纹干扰的基本方法是:用电烙笔笔头把木质较硬的部分多烙些调子,与不耐温、质地较软的部分统一起来。适当调节电烙笔温度,用画素描的方法层层加深调子,并用电烙笔笔尖一点一点填补烙过后留下的空白点,色块均匀木纹也就消失了。
要领:用笔要稳,填补要准确。
正式烙画之前,先做一些基本功练习,觉得效果满意后有了把握,再去进行下一步。
 


第五章:怎样烙花鸟画——《中国烙画技法》

(一)梅花主干多弯曲,枝干多挺直,纵横交错,穿插有致。烙枝干用笔要灵活,平锋、边锋、转折、顿挫都要结合运用,不可一笔烙死,给花留一定空隙,烙花时才能够有前有后,四面皆开。用电烙笔勾花朵,切忌呆板,正、反、斜、侧、已开、待放等姿态各异。用电烙笔的笔尖边锋勾烙花蕊,最尖端点花萼。有的花芽不必紧贴枝,显得信手随笔才有生气。(图34)
(二)兰花又名山兰或草兰。用电烙笔的边锋或平锋烙兰花,拉笔(拖)法、推笔(逆)法皆可。烙左边的兰叶用推笔法,烙右边的兰叶用拉笔法。表现兰叶要有转、有折、有粗、有细,粗如螳螂肚,细如鼠尾。兰叶结构为三笔一组,即一笔长,二笔短,三笔交凤眼。叶的多少都以此组成,少而不单,多而不乱。烙兰叶宦用高温,兰花色调清淡,就要适当降低温度,运笔要慢。花有五瓣,每瓣几乎是一笔或两笔烙成,用笔自外向里烙。正面的花瓣宽,侧面的花瓣窄。花蕊则用高温笔点烙,即可提神醒目。(图35)   (三)竹竹竿的粗细决定于烙铁头着板的面积。烙铁头面宽,着板面积大,烙出的竹竿粗壮。烙铁头小,着板的面积就小,烙出的竹竿就细。烙竹竿可以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一节一节地烙,中间节长,两端节渐短。运笔时用肘和腕部的力量,烙出的竹竿才匀称有力。
烙更粗的竹竿可以用复笔,就像画素描一样烙出明暗调子,具有立体感。然后高温烙竹节,掌握好运笔速度快慢和转折、提按,可以一笔一节,再作适当调整。
烙好竹竿后用笔尖烙小竹枝,左右出枝,落笔要慢,轻轻下按,行笔稍快,腕力放松,收笔轻顿,挑锋。烙出的小竹枝中间细,两头粗,笔笔见节,用笔连贯。烙竹梢可以由外向里烙成丁字状短线,也可以由里向外烙成鼠尾状线。
竹叶有仰、有俯、有浓、有淡,叶子五笔一组,十笔一枝组合排列,由“人”字、“个”字、“介”字组成。烙叶子要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可多可少。
展现竹叶,可以用电烙笔先着板慢行,由窄转宽的地方用力按笔,速度逐渐加快,力量放松,最后轻轻提笔。烙竹子有时用平锋、有时用边锋、有时嗣推笔、有时用拉笔,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的。(图36)   (四)菊菊花品种繁多,花形千姿百态。用电烙笔笔尖勾花瓣,从花蕊处一瓣瓣由里往外勾。注意花瓣的结构和外形变化,有的花蕊明显,有的花蕊藏于花瓣中间。用高温点烙菊花,可以在花瓣适当处略施明暗,以增强质感。(图37)
菊花叶子先用扁平的电烙铁烘烙,不要烙成一个颜色,要深、浅、浓、淡相宜,如同墨色变化。用电烙笔笔尖高温勾叶脉。菊叶有正面、反面,有卷曲形状,色调各异,相互衬托。用电烙笔把菊花头和叶子连起来烙成菊梗。(图38) 用双钩白描的方法勾烙花头、花梗和叶子,花瓣略施明暗,菊梗和叶子烘烙成较重的色调,就烙成一幅工笔效果的菊花图。(图39) (五)荷花烙荷花的方法多种多样,工笔、写意、淡彩均可以。
工笔法就是用电烙笔笔尖烙出花瓣的脉络,从花瓣的顶端按放射状一笔笔勾烙,再用较低温度烙花瓣的明暗,好像画工笔画先勾勒后填色那样去渲染,如若施以淡彩(在“烙画着色法”一节里介绍)效果更明显。用线勾勒出荷叶的轮廓和叶脉,表现荷叶的残破和翻卷,可以烙明暗也可以不烙,均有立体感。(图40)
写意法就是各种烙铁的综合运用。先用大扁平烙铁熨烙荷叶,叶形要有变化,注意透视感。适当留些空白,浓淡相间,虚实相生,如同泼墨,以求“墨趣”。在淡色或中间色部分用高温勾叶脉。浓重的部分若“墨色”已足,则不必再熨烙了。(图41)
荷花用电烙笔熨烙,不加明暗,不拘谨,运笔自如方能有神。
花蕊用高温点烙,叶梗和花梗用电烙笔平锋或电烙铁由上而下一次烙成,可浓,可淡,再用笔尖点烙梗上的小剌。
刚出水面的新荷叶,两面向中间卷曲,呈菱形。侧面的新叶先用扁平烙铁烙出叶形,再用电烙笔笔尖勾叶脉。正面的新叶,先用扁平烙铁烘烙后,再用电烙笔烙叶中间凹进去的深色调,使荷叶有卷起来的立体感,最后勾叶脉。用电烙笔平面烙叶梗,可以顺笔,也可以横用笔。
 

(六)蔓生花卉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要仔细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葫芦、丝瓜、牵牛花等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无老枝,藤蔓多曲少折,纤细而鲜嫩;藤萝、凌霄、葡萄为多年生木本花卉,老枝纵横,皮粗多皱,曲折多变。表现草本和木本花卉笔法大不相同。
熨烙蔓生花卉要适当有昆虫点缀,如牵牛花上添只蝈蝈儿,葫芦藤加只天牛,活跃画面气氛,富于生机。烙花卉用写意法,烙昆虫用工笔法,一工一写相得益彰。
成熟的葫芦和丝瓜是烙画最常表现的题材,先用扁平的烙铁烙晚秋的霜叶和葫芦、丝瓜的基本调子,叶子有浓有淡,有前有后,注意叶子不得太规矩,应该残破不全,才符合节令气氛。葫芦、丝瓜色调要浅,并烙出明暗,高温电烙笔烙出藤蔓,将叶和果实连接起来。运笔动作灵活多变,有快慢、顿挫、转折。(图43)
用电烙笔的尖端烙出叶脉和丝瓜的筋络,再点缀些横点,表现丝瓜成熟出现的皱纹。成熟的葫芦表面光滑,用电烙笔烙出亮光。因烙焦的棕色与葫芦、丝瓜成熟后的颜色接近,所以就更逼真。(图44)
葡萄叶和藤的烙法与丝瓜、葫芦烙法基本相似,只是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烙葡萄,先用低温电烙笔烙色调较浅的正面葡萄,烙出高光和明暗,再烙侧面和背面的葡萄。背面的葡萄较深,衬托着前面的葡萄,有立体感。用高温电烙笔笔尖烙葡萄上的小枝和点烙葡萄上面的果脐,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图45)   (七)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如草虫、蝴蝶、蜻蜒、蝉和蜜蜂等等。只要掌握住它们的形体结构,烙法大体相似。电烙笔尖端烙头部,笔头平面烙胸、腹等部位,边锋烙腿。电烙笔笔头翻过来,其尖侧锋勾烙昆虫的触角和翅膀上细小的纹络。昆虫虽小,结构复杂,再另做一把笔头更细、更小的微型电烙笔方能胜任。(图46)
(八)鱼虾以鲤鱼、鲢鱼、草鱼、金鱼和燕鱼(热带鱼)最为人画。鲤鱼、鲢鱼、草鱼的表现方法相似,勾完轮廓后先烙鱼的眼睛,用较低温度电烙笔笔尖点瞳孔,圈烙眼睑。将温度调低烘烙眼珠,眼珠是球体,留出高光和反光,显出鱼眼的质感,方法是用笔尖在瞳孔两侧轻轻烙两笔即行。将电烙笔温度调高后勾烙鱼头、鱼鳃、鱼鳞和鱼的胸鳍、腹鳍、尾鳍等。勾线时鱼背的鳞片要重些,鱼腹的鳞片要轻。勾烙鱼鳍从根部轻轻烙一遍,显得薄而透明。用较高温度平锋烙鱼的头部和背部,背部到腹部色调逐渐变浅,腹部留空白。
燕自扁平,鳍和尾形状尖而长,形如飞燕。燕鱼眼睛的烙法和上述方法一样,关键在烙好鳍和尾部。电烙笔的边锋勾烙出鳍和尾的几条长线,执笔要紧,行笔要稳,速度要匀,线条流畅不滞。平锋烙鱼身的花斑和较深的色调。鳍和尾的花斑用电烙笔笔尖紧密地点烙而成。
表现金鱼可以用烙鲤鱼的方法,也可以用写意的方法,而写意的方法最简单。电烙笔高温平锋先烙头部和眼睛,笔尖勾烙鱼嘴,平锋烙鱼身。适当降低温度平锋烙鱼鳍和尾,色调要淡,显出鱼尾轻柔的动感。烙较大的金鱼,先用扁平烙铁烙鱼身和鱼尾,再用电烙笔烙鱼头和鱼尾,效果也很好。(图47)  烙虾开始用较高温度的电烙笔从头部向胸部烙,行笔从慢到快,烙成尖圆壳,头部色调重些(灰色),胸部逐渐虚成淡色。头部两侧平锋横烙出“戟”状薄硬壳。适当调低温度烙虾的腹部,腹部共五节,节节相连,前三节宽,后两节较窄,在第五节处两侧平锋烙两笔成尾。
虾腿较多,烙时适当减半,以免杂乱。烙时笔尖可勾可点,可轻可重,一定要灵活。电烙笔的尖端烙虾钳,或平锋,或边锋,从头、胸中部开始勾烙,色调要重。烙到关节处顿笔,再烙第二节、第三节,显得粗壮有力。用电烙笔边锋从头部开始烙虾须,朝前的两条虾须用推笔法,朝后的四条虾须用拉笔法,线条要流畅,不能弯弯曲曲,一般呈弧线形。用笔尖从头部轻轻烙出几条小须,高温笔尖烙虾的眼睛,再用边锋从头部至胸部勾出一条黑线,更显得有透明感。(图48)
(九)麻雀麻雀外形结构简单,烙画起来比较容易人手。麻雀形体基本上由头身两个卵形组成,颈、尾短,腿细长。用电烙笔平锋先烙麻雀头部、背部和翅的棕褐色,再用笔尖高温烙嘴和眼睛,平锋和边锋点烙背上的斑点、黑色的飞羽和尾羽。腿和爪用笔尖勾烙,用力要刚劲,关节处要有顿挫,以示关节的结构。腹部用较低温度烙一两笔即可。(图49)
落在树枝上的麻雀确定好位置,先烙麻雀再烙树枝,根据麻雀的动态补树枝,这样比较自然,麻雀也容易落在树上。
掌握了麻雀的烙法,烙其它鸟如山雀、太平鸟。斑鸠、芙蓉鸟等都可以用此方法。喜鹊、八哥、燕子等可以先用笔尖烙眼睛,再用笔头平面烙头部、背部、翅膀和尾。温度高,烙出的色调油光发亮。较低的温度勾烙喙、舌和腹部。喜鹊的腹部羽毛洁白,只勾几笔轮廓即可,不需要烘烙色调。翅上的复羽留出空白,然后用笔勾几下即成。翅羽、尾羽和身体的衔接处不要烙得太死,飞动的翅烙得虚才有动感。
 


第六章:怎样烙动物画——《中国烙画技法》

可以说烙画非常适合表现动物题材,特别是一些动物的毛色与烙画的棕褐色极为接近,如狮、虎、豹、狗、猫、鼠、鹿等等。表现这些动物可以用写意法(参考附图17),也可以用素描法,还可以两者综合运用。(图50、图51)   以虎为例:斑纹用电烙笔的平锋拖笔勾烙,虎背部较深的色调用电烙笔分轻重一遍一遍烙,一遍颜色不够再烙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满意为止。背部颜色还可以用扁平烙铁大面积烘烙,效果也很好。虎眼是传神之处,一定精心刻画,不可草率,温度不可过高,用低温慢速仍然可以烙得很黑。眼睛要烙出眼珠、瞳孔、高光、反光等,不能烙成实黑的圆点。假如烙高光时没有留住点儿,可以用刀尖刮一下,即刻增加虎的神气。把电烙笔笔头翻过来,用尖锋勒烙虎须,有的地方可以用刀尖刮成白色胡须。其它皮毛兽类烙法与此大同小异。
 
第七章:怎样烙山水画——《中国烙画技法》

学烙山水画也像学画传统山水画一样,从一草、一木、一石学起,有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引进烙画,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烙画山水画。
(一)树木画山水有句老话“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讲的是三维空间才有立体感这个道理。画树木首先要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生长规律,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注意观察各种树木的生态特征,是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素材的好方法。
画枯树最有助于认识树木结构,因为它的特征比较明显。例如烙画《塔克拉玛干的胡杨》(参考附图26),用高温烙铁烙树干的轮廓,皴老树皮用笔多变,勾、点、挫同时并举,表现出它的明暗结构关系。烙树枝则动作少变化,用笔稳重,少转折多弯曲,可以用推笔也可以用拉笔勾烙。新枝条用电烙笔笔尖一笔一笔勾烙,线条要流畅。
树叶的画法有多种,根据作品风格、树木的种类、树木远近和气候变化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按照中国画方法烙树叶有点叶法和勾叶法。
点叶法:将烙笔头横用,以平锋或边锋直落板面,可以烙出各种平头点;竖用笔,也就是烙笔头与画面呈垂直状直落板面,可以烙出垂直叶点、垂藤点、个字点和介字点等;用笔根或笔尖则烙出柏叶点、胡椒点、梅花点、大混点和小混点。
勾叶法:用电烙笔笔尖勾出圆形、三角形、菊花形和介字形,组成近处的阔叶树,如梧桐树、椿树叶和竹叶等,有的树叶可以在勾烙完成后再烘烙一遍,表现层次。(图53)
柳树在四季的变化明显,其它画种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而烙画则以枝条上的叶子大小、多少来区别。一条枝上数点自有春意(图49);若点上密集的“人”字点或“个”字点则夏柳繁茂(参考附图16《岸柳》);秋柳枝叶萧疏,柳枝随风摇曳。(参考附图17《归岸》)
古松枝叶稀疏,枝干虬曲,形态奇特,披着鳞甲似的老树皮颇显历史沧桑,熨烙松树就要烙出它的气势特征。用200W~300W普通电烙铁烙树干的大轮廓,不能烙得太实,用长短、大小不规则的方笔、圆笔勾树皮,边勾边皴。有方有圆才不感觉程式化,万万不可一个一个勾画圆圈。(参考附图18《虬松傲然》)
松树枝干不必画完整,有断有续,短的地方留待烙松叶。烙完松叶间隙里可以再添些小枝,(刮法)烙出岩石阴面,注意掌握好笔的起落速度和腕部力量,下笔要轻,起笔前要顿一下。也可以重下笔,轻提笔,烙出浓淡不同的烙痕,如刀劈斧凿一样。皴好以后再去用烙笔的平锋勾勒轮廓。运笔稳健灵活,岩石层次分明,坚挺有力。(图54)
用笔机动灵活可以表现丰富的皴法,边锋顺笔横扫形成线与面的结合而产生折带皴。斧劈皴和折带皴适合表现北方山水,如太行山、燕山等岩石层层叠叠的山体,特别是水成岩山岳崩溃的断面。
披麻皴烙石法:多用烙铁的平锋、边锋拖笔而行。有时用烙铁的尖端,有时还用烙铁头的根部。一般用笔流畅,不作大的转折。(图55)
烙岩石用笔无拘无束,勾好轮廓以后再烙岩石的背阴处或凹处,边勾边皴,最后增加空间感。松树叶犹如针状,由里向外烙,也可以由外向里烙,组成一个个单元连成一片,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勾完松树枝再用扁平烙铁烘烙一遍,显得更茂盛。(参考附图19《观瀑》)
熨烙松树不必频繁调节电烙笔温度,完全靠运笔的速度来掌握色调轻重。烙笔的温度越高,烙出的色调才厚重,用笔苍劲松树才挺拔有力。
松树的种类很多,有油松、马尾松、美人松、塔松、白皮松(也称虎皮松)、落叶松等。
(二)岩石石头是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山以石入手。各种岩石奇形怪状,烙岩石更要准确掌握使用烙笔,灵活运用平锋、边锋、刮、点、转、折等笔法以求变化丰富,尽力表现出岩石不同质感。
用烙笔的平锋勾勒岩石轮廓和结构,线条疏密得体,若加数个点或用皴擦则质感更强。岩石轮廓衔接最关键,不当会失去结构关系,也就失去了体积感。斧劈皴烙石法:先用烙铁的边锋横扫,用扁平烙笔整体烘烙一遍,相当于中国画用毛笔罩上一层颜色或淡墨,增加岩石厚重感。如果需要可以烙上一些苔点,有土、有石、有草浑然一体。切忌乱涂一气,必须胸有成竹,笔到之处,形态自出,效果强烈。(图59)
(三)远山山有春、夏、秋、冬四季之色,除此之外,一天之中早晨、中午、晚上以及阴、雨、晴、雾各种气候变化都会对山的色调、面貌有直接影响,尤其对中景和远山影响更大。同一山脉远景中景在各种条件下的清晰度和层次不一样,侧光下远山可以看清山脉,有立体感;逆光下远山一片青灰,但轮廓清晰;阴雨下远山则灰蒙蒙一片。(图59)
不同的山采用不同的熨烙法,烙笔勾烙远处山峰和简单轮廓,略加明暗,(图59)表现云烟弥漫的远山,用扁平大烙铁以适当的温度烘烙成轻重不同的色块,虚无缥缈,如同中国画的泼墨法。烘烙时注意山峰的轮廓和山与云雾的衔接处。(图59)
天气晴朗而又是逆光下的远山,一般都呈青灰色,看不清山脉,但轮廓清楚,色调均匀。
表现这样的远山,可以先用扁平烙铁烙一遍,色调不要烙足,留待用电烙笔修整。大色块铺好后,像画素描那样一笔一笔地烙,一遍不够再烙一遍,要有足够耐心,万勿急躁,直到满意为止。(图56)
表现极远的远山要降低烙笔温度,运笔速度慢,用力压烙铁,反复烙,务必使烙出的色调柔和。(图59)
(四)流泉瀑布画山水,流泉、瀑布、溪水不可或缺,水的两侧多用山石衬托,用的是对比法。(图54)
传统山水用线勾出水的动势和结构,用电烙笔勾线时握笔要稳,行笔流畅,无滞涩。
现代山水画画水多用留白法,先用电烙笔烙出两侧岩石,中间留出的空白自然是水。为了表现水的质感,适当降低温度侧笔烙出水的叠层和厚度,水面较宽处中间再烙一两笔,表示露出的岩石或是水的缺口,然后加以整理。旁边的细流,在烙过的岩石暗部用小刀断断续续轻轻刮几下即可。
(五)江河湖海画江、河、湖、海大多数情况下用线勾勒出波浪、波纹的动势,或者无中生有,或者计白当黑。烙画虽然可以仿效传统方法,但是能够选择纹理适当的三合板代替最好,这样更能显得流畅自然。
假如木板的纹路不太理想,可以把电烙笔温度调节适当,顺自然纹理烙一遍即可。调整木板纹路可以强调整个木板纹路,也可以强调有用的几条,总之要根据画面需要,从实际效果出发,不能盲目。
利用木板的纹路有它的局限性,木板纹路适合表现平静水面的微波,而表现江、河、湖、海的层层波浪或者比较抽象的激流就不够顺手,都在似与不似之间,只能借用传统的勾染法或素描法烘烙。所以,利用木板纹路一定要合理,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其优势。
(六)云烟、风雨云烟在山水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扁平烙铁以适当温度先烙出周围的景物,如山峰、山坡、山脚等才能烘托出山涧的白云。厚云处留空白,渐渐烙薄云处,有虚有实,虚实相生,云则自然。运动姿态要表现出动势,动则有情,不动则如棉花。(图59)
可以用素描的方法表现蓝天白云与五岳云海,先用电烙笔烙蓝天,留出白云的位置,后烙明暗调子,表现白云的层次和体积。(图56)(参考附图28《黄山云海》)
木板的自然纹路经过烙铁的烘烙处理而成云雾,有一种特殊的装饰美感。附图《晨曦》利用了木板的自然纹路与天然色彩表现天空彩云,并没特别地处理,只是在选材构思方面多下了一些功夫,贵在天成。
风雨画,先烙雨中景物,如迷蒙的山、摇曳的树、倾斜的房屋和江上小舟,全部烙完后用戒尺在三合板上比好,拿小刀的锋尖狠狠地刮几下,刮得多就露出木板的本色,形成白色斜线。
刮得合适就形成深深的痕迹,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呈暗色直线。刮时要腕部用力,线条要直,虚实、疏密得当,时断时续有急风暴雨之势。
(七)车船、建筑、点景人物山水画中少不了车船、建筑、人物点缀景物,以增添画面生机。这些内容烙画要简练、概括,寥寥几笔即可。
烙山水画要注意气势,“山川气象,以浑为宗”,尤其大的山川、江河湖海更是如此。车船、建筑、人物虽小却起到了把山川融合得浑然一体的重要作用,可谓画龙点睛之妙。烙时切忌平、散、乱,整体着眼,分步烘烙,统一调整。
 第八章:怎样烙人物画——《中国烙画技法》

烙画人物画有三个基本要求:①形准烙画与素描都是单一颜色,因此素描基本功要扎实,造型要严谨准确;②神似抓住人物外形特征以外,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精神面貌;③质感利用木板材料特性,恰当表现人物皮肤、饰物质感。 (一)木板肖像画的选材
烙面人物肖像画首要的是根据人物的皮肤特征挑选合适的木板色调和纹路。各种人物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经历、生活地域存在很大差异,肤色、精神面貌有很大的不同。老人皮肤多皱、儿童皮肤光滑细**性青年皮肤较白,男性青年皮肤较深。室外体力劳动者皮肤粗糙、色深;室内脑力劳动者皮肤较细腻、色浅。这只是相对而言。烙画表现归纳起来就是深与浅、粗与细的区别。表现农民黝黑皮肤选择质地较粗的菲律宾木三合板,不要加工的过于光滑。用笔要刚劲,多直线,准确表现结实的肌肤和结构。(参考附图2《人物》、附图3《人物》)  表现妇女和儿童选择椴杨木三合板,质地细腻,色调洁白,符合皮肤丰腴和稚嫩的感觉。(参考附图5《少女》)
(二)人物肖像画示例图60烙画之前仔细观察、分析人物的面貌特征,用低温电烙笔轻轻地在画面上勾轮廓,确定五官比例,找准眉弓、眼裂、鼻底、口裂的位置,画出人物形象的大体特征。色调以能看出线条为准,不必太深。
图61轮廓完成之后分步骤进行,先烙局部,但不能把眼睛只盯住局部而忘了整体。应该和整体色调相比较来确定局部色调深浅,一边烙,一边比较,待各部分完成后再作全面检查统一调整。
图62检查结构是否准确,明暗调子是否统一,空间感和质感是否强烈。最重要的是精神气质是否表现出来了。记住局部服从整体的基本原则,适当对画面进行加强或减弱,高度概括提炼。
图63烙画调整工作一般都是做“加法”,把色调不足的地方加深。“减法”是把过深的地方减弱,一般用细砂纸或玻璃片刮出来,刮多了影响画面,不宜多用。下笔开始,留有余地,色调不要太深。
图64烙画时精力不要完全放在稿子表面,被动地照抄复制,那样会丢掉激情,缺乏对人物的感受。应该把画稿看作是作画的第一步,烙画是第二步,始终激情饱满,才能生动感人。
烙眼睛时,先勾烙出上眼皮,这一部分色调深,并且这一笔决定着眼睛的动态。双眼皮的上一笔靠眼角部分烙得要重些,中间可以断开或轻一些,断处就是受光部,这样上眼皮就有了立体感。
瞳孔是眼珠最黑部分,较亮的高光常靠在它的旁边。瞳孔虽黑,但烙的时候不宜用高温,应以适当的温度用笔尖小心翼翼地轻烙,留出高光点。眼珠也有反光点,位置与高光点相反。
用电烙笔笔尖的侧锋勾烙眼黑的轮廓,但不能勾实。然后用一定的温度烙成深灰调子,留出眼黑的反光。眼白是球形的,受光后并不一定全是白色,也有明暗,与瞳孔的光线要统一。在背光部烙深一些,受光部烙出中间色和高光点。眼白的高光与瞳孔的高光连在一起。
下眼皮受光较多,轻轻一烙就可以。刻画眼睛要全神贯注,因为它的变化很微妙,差一点点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眼珠烙得过深或含糊不清就没有精神,万一烙错用小刀在适当位置刮一下即可,有了高光,即显精神。
眼眉传达感情作用重要,用电烙笔笔尖顺眉生长方向一笔一笔地烙,不能烙得像用眉笔描眉那样过细、过重,显得呆板。根据年龄、性别等特征差异,烙出浓淡变化。
鼻子体积感强,一般先烙鼻子暗部,再烙出鼻翼和鼻梁的明暗交界线。鼻孔有很多面,不能烙得太黑。烙出鼻孔的反光和结构,不要太花、太乱,实际上它处在一个大面暗部里,烙出大感觉就行了。
嘴的表情由脸部肌肉伸缩扩张产生的,烙画时要注意明暗变化。上嘴唇暗部色调深,亮部色调浅,轮廓线要有虚实变化,用笔要方,显出明显棱角。下嘴唇烙得圆润有光泽。牙齿缝隙不要烙得过于明显,只要大感觉对头就行


外耳廓由耳轮、耳丘、耳屏、耳垂等组成。烙耳轮时注意烙出透明感,先用稍热温度烙出结构和内侧投影,然后用较低温度沿耳轮两侧烘烙一遍。耳轮两头与脸部相交处自然过渡,尽量虚些,不可太生硬。
人有喜、怒、哀、乐,烙画脸部表情变化,着重注意眉头、眉梢、眼睛(包括上下眼皮、眼角、眼珠的动向)、嘴角、鼻翼这些部分的精心刻画。
发式和每个人的性格、年龄、习俗、审美爱好有关,其中尤以青年女子发式变化最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发式烙法:刘海式额前秀发低垂,稀疏有序,两侧波浪纹显得文静自然。用电烙笔侧锋顺发丝一笔一笔烙,亮部运笔快些,暗部慢些,分组勾发丝。然后用平锋烙头发的暗部,留出亮光。发际不能烙得太实,处理好皮肤和发际的过渡。前额和鬓角等处的数缕发丝要烙得轻松、活泼。把笔尖翻过来用笔尖侧锋顺发丝轻烙,有断有续,笔断意连,烙出发丝的光感。
波浪式头发卷曲自然,波浪纹排列整齐明显,有深浅、宽窄、平斜等变化。顺着卷曲的发丝用线勾勒,然后再烘烙明暗调子。注意大的明暗关系和结构,要有条理性,不能盲目下笔,否则乱麻一片或漆黑一片,没有体积感。
直发式比较普通的一种发式,朴素、自然、整洁、大方。烘烙这种发式相对容易些,先用电烙笔烘烙明暗调子,然后用边锋顺发丝从上往下一根一根烙,最后再烘烙明暗色调。无论明部暗部都要体现出缕缕发丝,既要整体感又要蓬松效果。
白种人头发的棕色和烙画的基本色相近,用烙画表现最好不过,无论木板烙画还是纸、布烙画都能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服饰质感取决于面料的特性,如毛料挺括,少褶皱,用高温电烙笔平面按素描法烘烙出均匀色调。如用线描法则用笔要刚劲,轮廓线粗犷有力,少勾衣纹,表现出基本结构就行,一般用于现代人物肖像画。
丝绸柔软,衣纹长,褶皱多呈弧形,显得轻飘。用较低温电烙笔按素描法烘烙,色调要清淡柔和,表现出丝绸的光感。传统题材人物画多用线勾,略施明暗。
棉布衣服褶皱多,烙画时直线和曲线结合使用。
衣纹是由人体的结构和运动产生的,肋下、肘部、腰部、裤脚、袖口、下摆等地方的褶皱多,有规律反复出现,偶然出现的衣纹尽量舍弃。有应该出现的衣纹(人体结构)没有出现,必须强调出来。衣纹充分体现衣服质感和人体体态。
(三)摄影肖像画烙法
把好的人物摄影肖像复制成烙画,装配上精美的画框陈设在居室,别有情趣。这也是比较受人喜爱的一种烙画形式。
参考照片烙肖像需要艺术处理,原有的背景杂物可以舍去不烙,突出主题。儿童或青年肖像面部完成后只烙领子和肩部,四周成虚光效果,或像画速写一样略勾几笔,显得疏密有致,生动活泼。原照片反差弱的可以加强,使画面对比鲜明,比照片更有特色。
(四)怎样烙仕女画
仕女画是中国绘画传统题材,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金陵十二钗》、《西厢记》等等。烙画表现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有着独特风格和优势。
仕女画画全身的比较多,半身比较少,这就要求对人物服饰有个细致了解。仕女人物服饰多是长袍宽袖,所以烙画时以长线造型为主,如何掌握好电烙铁勾线,保证线条流畅成了关键。
发髻代表了古代仕女人物形象特征,发髻的式样也非常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高髻式、垂髻式、平髻式、发辫式,最多用的是高髻式和垂髻式两种。梳高髻的人多为贵族妇女和宫中女子,多用于神话题材。
用电烙笔笔尖顺发丝一笔笔勾头发和鬓发,不要把发际烙得太实。前额发根处要烙得虚,用较低温度勾完线后用笔头平面轻轻烘烙一遍。额前的发丝要交代清楚,不可模糊一片。
用较高温度的电烙铁平面烘烙髻环最暗部,受光部色调淡,烙得轻一些,然后用电烙笔边锋或尖侧锋勾烙发丝,表现出轻柔的感觉,显示出立体效果。
鬓发要烙出“片片行云着蝉翼”,透过鬓发看出皮肤颜色的感觉。用电烙笔笔尖轻轻勾烙鬓丝,线条一定要细,要均匀流畅。温度低,速度慢,行笔稳,自然就容易掌握。
头饰种类也很多,有簪、钗、梳、步摇等,头饰结构比较复杂,并且有亮光,与头发反差大,装饰效果明显。熨烙时用电烙笔笔尖小心勾勒,色调较深的头饰可以略施明暗,或烘烙一层灰调,但要与头发区别开。(图65)
仕女画服装是画家们根据晋、唐、五代、宋、元、明历代服饰优点创造出来的,表达了大众的审美理想。烙仕女画掌握几种常见服装的表现方法,画其它服装也就容易多了。(图66)
服装领边有对称式和左大襟两类,烙领边用电烙笔边锋先烙两侧主线,色调要重,用笔尖勾烙领边的花纹图案,色调要浅。然后高温笔尖补烙底色花纹。
内衣领口一般只用较低温度的笔尖勾线,略烙明暗或不烙,与颈部的肤色有所区别以衬出内衣的白色。
上衣有宽袖、窄袖、半袖之分。用电烙笔边锋烙主要轮廓线,用尖锋烙次要的结构线。注意结构的相百衔接。袖口的花边与领边的烙法一样。大带又名风带,色调较深,一般不设图案。长长的飘带经过艺术加工,舒展洒脱,可以增强女性的美感。表现风带一般先用电烙笔笔尖勾线,然后用素描法烘染色调。
腰裙的图案花纹繁杂,都比较工整,不要烙得大小不匀没有规律。这部分花纹图案用低温电烙笔笔尖细心勾勒,线条保持粗细均匀。其复杂的图案与素洁的裙腰形成鲜明繁简对比。
小带有正面和侧面两条,正面带是用双带打成花结系在腰裙上作为揽裙的带子。侧面带是系在腰带上缀有环佩的小带,用电烙笔笔尖可勾烙双线,然后填色成带子,也可以勾较粗的单线。正面侧面两条小带的色彩要有所区别。
玉质环佩,色调不宜过深。
土裙拖在地上盖住脚面,为白色或浅色,没有图案。用电烙笔尖锋勾烙,色调要浅,线条流畅。注意腿部的动态变化。(图67)
仕女烙画以黑、白、灰(木板被烙焦的黑、褐、棕黄色)代替丰富艳丽的色彩,肌体、服饰各部分的色调都要协调统一,有黑白对比、繁简对比、虚实对比。


第九章:怎样在纸、布上烙画——《中国烙画技法》

(一)烙画的工具和材料
在纸上烙画除了电烙笔之外,还需要另外准备一些用具。
压纸板在纸上烙画容易凹凸不平,压纸板的作用是在烙画时把笔头附近的纸压平,以保持笔头附近加热后不会凸起影响烙画。
压纸板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选一块15cm×15cm方形透明的有机玻璃,在中间挖一个8cm直径的圆孔即可。
烙画时,将压纸板压在需要的部位,左手按住压纸板,右手握住电烙笔在圆孔内进行烘烙,随着位置的不断变换压纸板不断随着移动,通过透明的有机玻璃板可以观察画面整体效果,不必担心出差错。
垫板 用纸烙画时应在下面垫一块胶木三合板,只要光洁、平整即可,大小依需要而定。
作用是防止烙铁温度过高而烙坏桌面。有条件的可以做一块略大于对开纸的画板,前端可以安装一个可调节的支架,用来调整画板的坡度,方便烙画。
素描纸薄厚适中,绵韧相宜,不光不涩最理想。
水彩纸质地比素描纸粗,也是纸烙画上好材料。
宣纸有生宣、熟宣之别,单宣、夹宣之分,均可选用。夹宣较厚,比较适合烙画,将两张纸裱在一起更好。
其它纸类 白报纸、胶板纸、牛皮纸、各种有色纸,无论薄厚均可利用。熟练掌握各类纸张特性,会烙出风格不同的作品。 (二)纸烙画的基本方法
初学纸烙画,可以先在较厚的纸板上练习,熟悉了基本方法后再烙简单的线描烙画,后烙素描效果烙画,如此循序渐进,细心体验,作纸烙画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纸的最大缺点是受热后立即变形,凹凸不平,电烙笔在纸上运行会受到阻力,容易把不该烙的地方烙坏,借助压纸板的作用即可解决。
除了较薄的宣纸外,其它的纸张都韧性较差,烙时不能有折痕。素描纸或水彩纸一旦有了折痕很难用熨斗熨平,影响烙画的最终效果。
纸性本来就脆弱,再经过熨烙更易破裂,尤其那些深色调部位,稍有不慎就会损坏,所以纸烙画一定特别谨慎小心,选择题材以清新淡雅为宜。
手上油脂和汗液落在纸上,平时看不出来,一旦经过高温熨烙就会留下深色指纹,再修改就很困难。所以在烙画时手要洗干净,或戴手套,手指不要直接接触画面,以保持清洁。
点、线、面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究竟如何运用点、线、面去塑造各种物象不是单纯烙画技法问题,还要从绘画基础人手。基本功扎实,烙画才能得心应手。
点纸烙画中点的变化并不多,原因是纸质很薄,受热力差,烙画时稍用力或停留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把纸烙煳或烙透。在纸上烙点很难像毛笔那样逆锋入、回锋收,应该像鸡啄米、蜻蜒点水那样快捷利落。
电烙笔的尖端可以烙出较圆的点,侧面可以烙出长点,烙较大的点笔尖温度要低一些。在纸面上以圆圈似的小动作即可烙出较大的点,不过一定在瞬间完成。
线烙线条大多用电烙笔的边侧锋(即烙铁头的左侧边锋)。倾斜角度大,线条细,倾斜角度小,线条粗。在纸上烙线条不像在木板上那样能烙出多变的线条,纸烙画线条多以铁线为主。
面由于纸的耐热力、耐压力都不如木板,所以在纸上烙面必须严格控制电烙笔的温度、行笔速度、使用力度,这三者都和画面效果有很大关系。用高温电烙笔快速熨烙,用力就要轻,烙出来的浅颜色是粗糙的,因为纸的表面有很多细小的坑,当电烙笔快速通过时凸处已经被烙焦而凹处还没有被烙着,如果慢速加力熨烙的话,凹处烙着凸处就可能烙煳了,不仅色调不均匀,纸的表面也很可能被破坏。解决的办法是把纸面压平,低温、慢速、加力熨烙,烙出的色调柔和均匀,质感细腻,烙痕略带光泽。
至于温度、速度、用力如何合适,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男性皮肤粗糙,烙画肖像时可以用高温、快速、轻按笔的方法;少女或儿童皮肤柔嫩,烙画肖像时可采用低温、慢速、用力的方法。哪种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只有在实践中根据表现物象的需要,细心体验、灵活掌握、


运用恰当才是最理想的方法。
纸烙画示例:
瓜叶菊材料:素描纸规格:40cm×40cm
先用铅笔轻轻地勾勒花叶、花瓣轮廓和结构,注意处理前后、俯仰、争让、疏密关系。草稿完成后用电烙笔中温、中速进行勾烙,最后用橡皮把画面上遗留的铅笔痕迹擦去。
用高温电烙笔在花朵之间适当部位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色调,再把花盆的深色调烙出来。
而后,再以较低的温度慢慢烙出花瓣根部和花蕊周围的浅色调,这样就形成了黑白对比关系,增强了立体感。另外,在花瓣的外部轻轻烙一遍以衬托洁白的花朵,右上部加两只小蜜蜂,饶有情趣,动静有致。题字、印章起到了醒目提神的作用。(图68)  牡丹材料:素描纸规格:21cm×26cm
用电烙笔笔尖由里向外勾出牡丹花瓣、枝叶轮廓和结构。温度不要太高,否则线条枯涩缺乏滋润感。线有虚实、轻重,不可粗细均等。花蕊用电烙笔笔尖烙成较深色调,亮部留出空白,衬托深色花蕊。
花瓣略施明暗,增加层次。枝干、叶子色调烙重些,衬托花瓣滋润亮丽。(图69)
猫咪材料:素描纸规格:20cm×20cm
棕黄色的烙痕接近猫的皮毛色,易于表现质感。色调比较平淡,但要追求起伏变化,不能用太高温度熨烙。瞳孔部分虽重也仅是中等温度烙成。猫眼面积不大,色调却很丰富。电烙笔的尖锋熨烙亮部的黑须,暗部的白须用小刀刮成。柔软的毛用电烙笔笔尖的平锋,顺毛的结构熨烙。(图70)  黄山玉屏峰材料:素描纸规格:35cm×79cm
烙山水画重在气势,山川树木浑然一体,切忌平、散、乱。此画以云遮雾挡法,突出主题玉屏峰,并表现出深远的层次。用高温电烙笔笔尖
勾山的结构,用荷叶皴或解索皴勾烙山的阴暗面。用平锋或电烙笔尖端烙山腰,即云雾边沿处。把电烙铁温度调低,平锋烙云的大体形状和
动势。再用更低的温度熨烙云的层次和质感,最后作统一调整。(图71)
仿北苑茅亭话旧图材料:新闻纸规格:50cm×24cm
新闻纸不如素描纸、图画纸洁白,但利用好其本身灰黄的纸底色,可以起到画面谐调作用,色调淡雅,风格别具。新闻纸较薄,烙时不会皱起,故不用压纸板。造型以线为主,略施明暗。新闻纸不宜烙大面积深色调。(图72)  扇面材料:牛皮纸
包装用的牛皮纸亦可选作烙画材料,其纸的本身颜色与烙痕非常谐调,有古香古色的特殊效果。(图73)
仕女材料:素描纸规格:35cm×50cm
将稿子准确拓印在素描纸上,用电烙笔笔尖刻画五官,笔头温度要低,运笔速度要慢。用温度较高的电烙笔笔尖勾头发和发饰,后勾发髻和发丝,运笔速度快,线条要流畅,色调可轻可重。调整好电烙笔的温度勾烙衣纹,主要线条要粗,色调重,次要线条宜细,色调浅。白描方
法描绘仕女人物更易表现女性轻盈体态。(图74)     布烙画材料:
树脂布质地粗糙,灰色调子比白色树脂布更显得沉稳,适合烙中老年人物肖像和表现豪放粗犷效果。(图78)
白棉布效果类似树脂布,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棉布显松软,使用前先用豆浆水洗一遍,晾干、熨平,效果较佳。
纯毛料深浅颜色的纯毛料均可使用,藏青色毛料烙出的烙痕是亮线条深底色,风格别致。浅颜色的毛料不易烙出很深的色调,比树脂布少了
一个层次,但毛料质地细腻,烙笔运行滑润,线条流畅,自有特色。(图79) 布烙画示例:
晨露材料:树脂布规格:30cm×36cm
这是一幅仿中国画兼工带写的布烙画。用70W电烙铁以高温烙出叶子的形状,再调低温度慢慢烙,叶片显得滋润。高温电烙笔勾叶脉和藤蔓。低温电烙笔平锋慢慢熨烙淡淡的黄花,勾数笔花脉,分出明暗。用高温电烙笔勾烙花萼和花茎。精心刻画蝈蝈儿的神态,飞翅不能烙实,以增强动感。(图80)
永定河畔材料:树脂布规格35cm×85cm
这幅作品根据写生素材和记忆创作而成。
用300W电烙铁在树脂布上直接勾烙轮廓,不用铅笔起稿。烙铁的温度虽然很高,但运笔速度很快,烙痕依然很浅,如同使用毛笔一样,挥洒自如。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用深色线修整浅色的错误烙痕。勾皴岩石结构要掌握好温度和速度,有的色调是反复熨烙而成。烙山涧云雾要降低温度,用力按烙铁,慢慢用笔,烙出的色调轻淡柔和。最后用电烙笔收拾不足之处。(图81)
燕山壑谷材料:树脂布规格:35cm×85cm
使用较高温度的电烙笔,以较快温度熨烙山体轮廓、岩石结构及近处树木,再用较重烙痕不断修改浅色的错误线条。若有的线条影响画面效果,可以用细砂布将其轻轻擦去。边烙边修改,反反复复,各种色调融合一体,画面自然、洒脱。
采用点、线结合的手法,有助于加强对比,突出燕山特征。用较高温度先勾烙出岸边裸露的岩石结构,略施明暗。再用电烙笔笔尖点熨烙山坡上的草皮植物。用素描法或类似中国画的积墨法熨烙,既显厚重,又与亮色调的岩石形成黑白对比,效果强烈。处理云烟用笔要虚些,轮廓勿过分清楚,以增强动感和空间感。(图82)
女性肖像材料:树脂布规格:34cm×43cm
铅笔起稿,电烙笔勾轮廓,然后用橡皮擦掉铅笔稿痕迹。从眼睛开始熨烙,温度不能过高,先烙上眼睑,眼睑有阴影,色调宜重。黑眼珠上下部分被眼睑遮挡,不能烙成圆圈,左右勾两笔即成。瞳孔最重要,用笔尖慢慢勾烙,留出高光点。用较快的速度烙虹膜上的高光。下眼睑
色调要浅,眼眶里包裹着眼睛这个球体,要从整体上塑造出立体感。眉毛有虚有实,要顺其结构运笔勾烙。这是张高调人像,脸部略施明暗,突出女性皮肤质感。发丝蓬松而不乱,自然潇洒,更显青春活力。
 


第十章:烙画着色法——《中国烙画技法》

木板烙画并非仅仅是限于烙痕产生的单一棕色,根据主题需要同样可以着色。虽然木板烙画着色会失去自己的特色,但丰富了画面色彩,同样受到群众欢迎。
木板烙画着色,可以是淡色调,也可以是深色调,基本分为淡彩着色法和重彩着色法两种。
淡彩着色法就是在木板烙画上施以淡彩,一般以中国画颜料中的植物质颜料为好,这种颜料质细透明,无覆盖力。用水粉颜料也可以,颜色不要太艳丽。如用中国画颜料中的矿物质颜料需要用水先化开,等颜料沉淀后用上面的颜料水,水分要充足,可以渲染一遍,也可以反复渲染,以表现明暗、浓淡、虚实变化,加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参考附图31《太行秋色》)
淡彩着色法
先用电烙笔勾烙出山体,然后拿两支含水性较强的毛笔,一支含少量清水,蘸淡赭石色,另一支蘸清水。先以颜色笔染山体,再用清水笔迅速把颜色轻轻晕开。多余的颜色和水分用挤干的清水笔吸尽。染出的色调有浓淡变化,染好的山体能透过颜色看到原来熨烙过的痕迹。淡赭色与较重色能够浑然一体,显得十分谐调。(参考附图29《云蒸霞蔚》) 云霞和远山不必用烙铁熨烙,可以直接蘸颜色在木板上或纸上着色,与水彩画方法相似。(参考附图29《云蒸霞蔚》、图30《翠岚相倚万丈峰》、图35《云笼古刹》)
重彩着色法
和淡彩着色法相反,重彩着色法用不透明颜料,水粉、丙烯、中国画矿物质颜料都可以用。这类颜料覆盖力强,可以把底色(木板色和烙痕)盖住。着色时适当掌握水分,不宜过多,以保证色彩饱和度。
重彩画法不适宜染大面积色块,一般多用点法,如画梅花,先用电烙笔烙枝干,然后用颜色点梅花瓣。在烙好的山水画中点上石绿则有春意,点上朱砂就是秋色。在一幅作品里同时运用透明画法和重彩画法,画面色彩更丰富。附图31《太行秋色》、附图34《燕塞边关》中的树用石绿色点叶,花青色染远山和山的阴面,用赭石色染山的阳
 


第十一章:烙画特殊技法——《中国烙画技法》

(一)火焰烘烤技法
火焰烘烤木板烙画的工具有喷灯、酒精灯、火炉、液化气灶、熔焊机、焊枪等,还有用三合板、纸板、铁皮等做的模具。另外还要准备毛刷、毛笔、剪子、钳子等。
材料有三合板、糨糊、清水、面粉、棉花、麻绳、铁丝、各种砂石等,根据需要选用。
火焰烘烤法有两种:干烘法和湿烘法。干烘法在烘烤时不需要加水。湿烘法在烘烤时要将模板用清水泡湿。画面要加不同程度的清水,烘烤出一种特殊效果,使烘烤的痕迹变幻莫测。
1.干烘法
①在三合板上先画出物体的轮廓,结构要简单,形体要概括,例如:画出骆驼的轮廓后只留头部不刻掉,其它部分全部镂空做成模板。(图84.1)
②然后将模板放在另一张加工好的三合板上,先用喷灯在镂空部位烘烤一遍,色调不要太深。(图84.2)
③再用焊枪喷烤局部较深色调,如驼峰、前胸、颈部等。(图84.3)
④将模板取下,用焊枪把驼峰、胸部等驼毛较长的地方再烘一下,加强毛茸茸的感觉。用焊枪在下部烘烙一两笔就成了地面。然后用电烙笔勾眼睛、头面、鼻子、嘴等部位,一幅水墨效果的动物画就完成了。(图84.4)  山水画内容丰富,用干烘法制作比较复杂,现举《漓江倩影》(图85)为例,将其制作过程介绍如下,希望对此方法有个具体了解:
①选一张与画面同样大小的三合板,勾好画稿,并按画面轮廓和结构分别用钢丝锯锯开做成模板。(图85.1)
②将模板放在烙画用的三合板上,取下近景模板,露出下面的三合板面。在山和倒影的界线处放一根较长的细铁丝,倒影的其它部位横放一些长短不齐的细铁丝或粘上细面粉条等。可以用水调面粉成稀糊状用毛笔涂在木板上成横条纹,可粗可细。铁丝和面粉条的摆放位置要符合水面波纹的透视关系。一般、地说,远处摆较细的铁丝,近处摆放粗的铁丝和面粉条。有疏、有密、有断、有续,阳光反射强烈的地方多摆一些,或者做大面积的遮挡。将喷灯点燃,等喷出蓝色的火焰时使用。烘烤山的部分色调要重,并留出飘动的白云,水的部分色调要浅。(图85.2)
③取下中景的模板,再进行烘烤,色调比近景淡一些。(图85.3)
④取下远景的模板,用喷灯烘烤远景。火焰离画面远些,烘成淡淡的色调。同时把远景、近景、中景再整体烘烤一遍。山的轮廓有虚有实、有浓有淡。画面既有整体感又有墨色变化。(图85.4)
⑤把水中远山的倒影模板取下,做远山倒影遮挡工作,如图第一步做倒影的方法。在烘烤时,为了表现水中的波纹有明有暗,在烘烤过程中陆续取掉一些铁丝和面粉条。待到倒影的色调烘出七八成的时候,取下画面水中的模板,把铁丝和面粉条作些调整,如倒影的边沿和没有倒影的地方再放些铁丝和面粉条,然后用喷灯把整个水面烘烤一遍。注意近景倒影的虚实关系和色调深浅关系。除波纹外倒影不能有明显的分界线。(图85.5)
⑥烘烤完毕,将喷灯熄灭,取下模板和画面上的铁丝、面粉条等物。一幅特殊效果的烙画完成。
2.湿烘法
①为了使山的轮廓有某种线的感觉,可以把模板在清水里浸湿。当火焰烘烤画面和模板边沿时,大量的水分被赶到模板底下,干后便形成一条条水痕,别有情趣。
②烘烤前在山峰和山腰需要留云的地方,事先用清水画一遍,水分要充足。水的面积可以比白云的面积稍大一些,用清水画的形与白云的形要基本相似。用清水画云要迅速,不要让水迹漫延。画好后立即用喷灯烘烤,无水的木质即刻烤成焦色,有水的地方不宜受热留下白色木质。由于烘烤时水分蒸发有快有慢,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效果,有虚有实,有深有浅。在烘烤时用毛笔随时加人些清水,以补充迅速蒸发掉的水,可以达到某种特殊效果。喷灯的火焰温度很高,水分蒸发较快,烘烤时要眼疾手快,恰到好处时立即收住,稍慢一些,白云就会不翼而飞。
③把硬纸板做成各种形状,如荷花,用清水浸湿后再放到三合板上,用大头针钉好。以散锋毛笔蘸清水甩到三合板上,成水珠状,然后用喷灯烘烤。揭掉硬纸板,一幅睡莲荷花图就告成。
 

④为了表现的需要,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材料,如铁丝网、砂石、棉花团、破布、乱麻和碎玻璃片等。这些材料单独、混合使用均可,如把棉花团蘸水后撕成云状,麻线蘸水后做成水的波纹,然后用火焰烘烤就可以取得所需要的效果。
火焰烘烤法可以和电烙铁、电烙笔结合运用,既可丰富烙画的表现手段,又可以提高烙画速度,节省时间和人力。《荷塘夕照》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制作的,画面效果就比较理想。
创作大幅山水画,先用烙铁勾勒山的脉络,皴擦明暗,然后用火焰烘烤法渲染大面积色调,可以烘烙出空漾靉靆、蓬勃无际的烟云效果。喷灯的火焰温度很高,喷射面积较大,不易控制,火候掌控不好就会使色调过深而无法挽救。多作些试验和练习,熟悉性能,心中有数,才能驾驭。用熔焊机烙画操作方便。将机内装人汽油,把焊枪的胶皮管插在熔焊机的喷火枪口上,接上220V电源,启动机器,将喷火枪口喷出的气体点燃。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火焰的大小。喷火枪有各种规格,喷出的火焰有大小之分,可以任意选用。
煤火炉、液化气灶等也可以用来作画。将炉火燃旺,不要有煤烟,做一锥形烟囱和直筒烟囱。其用途是罩在炉口上,把炉火的热能集中起来。用锥形烟囱熏烤小面积色调,直筒烟囱烤大面积色调。烙画时把模板用大头针钉在三合板上,面朝下放在烟囱口上烘烤,用手改变木板的高度,并时刻观察烘烙的效果。小板可以用钳子夹住,以防烫手。掌握好烘烤时间和火焰与木板的距离,时间长色调就深,时间短色调就浅。火焰与木板的距离近色调就深,距离远色调就淡。掌握这个规律在木板上就可以用火烘烤出丰富的色调。
(二)火印版画技法
火印版画技法是将各种异型的金属片、齿轮、铁钉、金属网等用火烧热后,按设计好的图案在木板上分别进行烙印,是一种具有装饰性的烙画。它与烙铁烙画和火焰画的区别是,烙具在木板上进行印烙时不移动,如同钤印图章。
根据我国汉代烙马印的制作方法,在铜、铝等金属板上镌刻凸状的印纹图案或凹状的印纹图案,平放在电炉或火炉上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将磨平的三合板放在金属板上,掌握好时间把木板轻轻取下,一幅火印版画就印出来了。在放木板和取木板时要准确及时,手不要移动,以防图案被烫虚。一次印成的火印版画具有汉画像砖拓片的效果,要使色调更丰富可以制成两块或三块板,用不同的温度分别印,或根据需要将其中的一块板用不同的温度加热。一部分温度高,另一部分温度低,印出的痕迹有深浅变化。火印版画的特点是可以复制效果基本相同的作品多幅,但因工具和材料的限制画幅不宜过大。
(三)巨幅烙画的制作
巨幅烙画可以悬挂在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门厅、候车室、旅馆、饭店等,一般不小于两平方米,大的可以达到10平方米以上。
制作巨幅烙画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三合板钉在框架上,斜靠墙壁成80°~85°斜坡,站在画板前操作。烙大幅或巨幅画要通盘运筹,注意画面气势和整体感。烙巨幅画的房间应当宽敞,因为作画时常常会倒退几步观察大效果。执笔也要随着具体情况改变方法,什么好方法都不能机械运用,而要灵活掌握。
没有创作大幅烙画的经验,初次会感到手足无措。烙画时是近距离,当你觉得线条合适时,再退到远距离观察时反而感到松散无力,这往往是忘掉了近大远小透视关系所致,因此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夸张,有些线条故意加粗加重。另外,有些特别细小的地方可以适当省略,力求简练概括。例如画松针,不必过于仔细一笔一笔描画,可以加粗松针,减少叶数,寥寥数笔,便可提神。
另一方法是将数张三合板连起来,平铺在地板上,烙巨幅壁画因为板面铺在地上不可能退出很远看效果,只能凭经验熨烙,有时蹲着,有时跪着,有时则趴在板上烙。快完成时把画靠墙竖起来,站在远处观察,找出毛病,集中修改,统一调整。
用数张三合板拼接起来烙画,在选板时,注意色调要一致。装裱后,还要进一步检查,作些小的调整,看看接缝的衔接处与画是否吻合等。
 

第十二章:怎样烙书法——《中国烙画技法》

烙书法作品的最好工具是电烙笔。在木板上烙字不同于毛笔写字,“笔”变了,“纸”也不同,写字的技巧也要因之改变。
用电烙笔一次完成的字叫单笔字,如小幅烙画的题款;电烙笔一笔烙不出字的笔画,需要反复勾描的字叫复笔字。(图86、图87)
(一)单笔字的烙法
字很小,执笔方法和用钢笔和铅笔相同,手腕可悬可枕,靠手指动作运笔。笔管(电烙笔柄)比用钢笔稍微垂直些,也就是用电烙笔笔头的尖锋熨烙。
烙笔笔头较硬,使用起来不像毛笔运用自如。烙稍大的字就要悬腕、悬肘,靠指、腕、肘的协调动作来指挥烙铁运转,如顿、挫、扭、转、折等笔法。
下面介绍楷书基本笔画的熨烙方法:
点烙一般圆点、长点或方点,电烙笔笔尖着板后慢速顿笔,然后笔根渐渐抬起,提笔,点则烙成。烙挑锋的点,可将笔根抬起,笔尖向后拉到点的中间位置,向左下或向右上挑。挑锋时手腕的转动使笔头变成尖侧锋挑出锐利的锋尖。无论横点、竖点都是由于手腕的动作使笔头变换了方向而烙出来的。
横用平锋或边锋先向左烙,然后向右拉笔,笔杆向右倾斜,顿笔,轻轻提笔。运笔时笔杆始终向右倾斜。电烙笔笔头倾斜度的大小决定着笔画粗细,斜度大笔画粗,斜度小笔画细,烙横画或竖画时灵活掌握倾斜度,以达到笔画粗细变化。
竖电烙笔笔头着板后,平锋或边锋顺笔慢慢向下运行。初下笔用力重按,至末端逐渐抬起笔杆,然后轻轻提笔,使笔画由粗变细,形如悬针。另外,运笔时让笔头逐渐倾斜,由平锋变为边锋,也可得悬针效果。烙垂露笔画,笔头烙到末端时停顿一下再提起,末端呈圆形,如
欲垂滴的露珠。
撇 电烙笔笔头尖侧锋向左上方先逆行,然后回笔,逐渐平锋顺着笔画向右下方行笔,停顿一下改用边锋提笔则成。
横折 横画转折处顿一下笔,然后用腕转笔势成纵向,再按照竖画方法行笔即成。
竖勾 烙竖画到转折处,笔锋停顿一下,使电烙笔笔头平锋转为尖锋,向左逆笔一挑,再回笔收拾。(图88)
电烙笔适合烙篆书、隶书和楷书,掌握得好也可以烙出行草书的神韵。握笔有力则笔画筋骨丰满,力量不足则容易滑笔,受木纹阻力影响不听使唤,把握不住笔画。所谓力量足也不是使劲往木板上按电烙笔,那样也会运转不灵,笔画僵硬呆板。正确的方法是把力量通过手臂传到拇指上运到笔端,稳操电烙笔,无论运笔快慢、轻重、缓急都能得心应手,内力是烙好字的关键。
电烙笔烙字比毛笔慢得多,也就不可能那么挥洒自如,行笔时要注意节奏,行笔快能得势,形随势变,变则生奇。慢能周详,点画坚浑,体势稳健。(参考附图37)
烙草书字体,要做到笔意连贯,一气呵成。点与画之间的萦带关系要细如游丝。烙牵丝时较粗的地方用边锋,较细的地方用尖侧锋,把笔头尖锋翻过来就可以烙最细的牵丝。笔画的飞白断断续续,用翻过来的笔头尖锋一点点烙。点画间的牵丝时有中断,但笔断意连,不能烙成毫无联系的两笔。
用毛笔写字不能描,用电烙笔烙字则不受此限制,经过特别加工整理的汉字可以与毛笔字相媲美。描字一定要描得合情合理,不露痕迹,否则弄巧成拙,失去了意义。
(二)复笔字烙法
单独悬挂的书法作品题款字体较小,主题字比较大。烙大字的方法,扰如刻碑帖,先用毛笔写在纸上,把字的轮廓拓到木板上,也可以用毛笔蘸极淡的墨汁或赭石色直接书写到木板上,然后,用电烙笔的边锋沿着字内侧的边沿烙烫。较粗的笔画烙完两边,笔画中间留有空白,再用平锋进行填补修整,以求完美。(图86)
烙好的笔画平滑(中间微凸),漆黑发亮。烙较细的笔画有时用平锋的尖端,有时用边锋,中间不留棕色调就行。烙极细的牵丝,不但用边锋,还要用尖锋。(图87)
烙字要忠实于原作,和写字一样按笔顺烙,注意笔画结构,笔画的交叉处上、下、左、右都能贯通,不能走形,不能烙得臃肿无力。
适当掌握烙笔温度,温度太高木质油性容易挥发,字的色调干涩无光亮。木质被烙酥脆容易脱落,也不易烙黑。温度过低不能“人木三分”,仅表面一层黑色,时间久了就褪色。随时清除笔头上的污垢,防止滞锋。保持笔头清洁光滑,烙字行笔流畅,色泽油黑发亮,保存多年
不褪色。


第十三章:烙画的装裱——《中国烙画技法》

一幅好的烙画完成以后,同样需要进行一番装裱或装饰,以提高其文化品位。究竟采用哪种形式比较合适,要视作品内容、绘画风格、作品款式、所用材料以及悬挂、陈设环境作全面协调,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爱好来决定。
字画装裱是一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反映了大众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烙画装裱要充分借鉴字画装裱的宝贵经验,由于材料和工具的缘故,也不能忽略烙画本身的某些个性特征。烙画使用的材料是木、纸、布等硬软两大类,软类材料烙画装裱可以和字画装裱基本相同,硬类材料烙画和字画装裱则区别很大。烙画的烙痕所产生的焦煳色(棕色)均呈暖色调,因此在选用绫、锦时一般多用白色或淡青色,以形成反衬。如若装框,配紫檀圆素木框更具中国绘画风格。
木板烙画为了增强木味效果,可以全用木板作边框,木头的颜色有红、白、褐、黄等,与画芯搭配时要特别注意冷与暖、深与浅、黑与白对比关系。例如,白色椴杨木三合板烙画可以用菲律宾木板或水曲柳木板作边框,深浅颜色的对比显得椴杨木板更洁白。
肖像画视主人的素质修养,配金属画框更具现代生活气息。
现代烙画保护多用玻璃框或画膜。为保持画面清洁,烙画可以涂上清漆(以酚醛清漆为好),缺点是容易褪色,一定要刷清漆的话在烙画时就有意加深色调,保证刷漆后色彩稳定。不刷清漆的烙画可以再进一步修改,陈旧以后比较好修复,绫边可以重新揭裱。画芯部分的灰尘可用面团来回搓,把灰尘粘在面团上。如果有特别脏的地方可以用细砂纸打去,再用电烙铁重新恢复,整旧如新。
烙画装裱的概念和字画装裱相比比较宽泛一些,是调动多种工作手段的综合工程,但是无论如何都以利于作品保护、保证艺术效果
 


第十四章:操作安全注意事项——《中国烙画技法》

烙画经常接触到电、火以及锯、刨等工具,存在一定危险因素,所以在烙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因此学习掌握一些电工、木工和其它的常识非常必要。首先,养成良好工作秩序和工怍习惯,工作前检查电压、电路是否正常,各项开关有无漏电现象,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火烙铁、电烙铁过热很容易将木板、纸张引燃,工作中或工作后不要随意摆放这些工具,以免引起火灾。使用火炉时木板、纸张等易燃物品远离火源,避免事故发生。当离开你的工作室之前,把所有的电源、火源切开,不留一丝隐患。
烙画开始前、准备工作中或工怍进行中,木工刨床、电工刨床、斧、凿、刀、锛等工具都属韧性工具,干万小心不要伤到手指等,自己可以穿戴上防护衣服、手套和绝缘胶鞋等,如若不慎可能造成终生痛苦。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任何工具、方法都是利害共存,我们就是要学会趋利避害,努力创作出优秀的恪画作品,装扮美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烙画教程
制作烙画
烙画笔煊画笔笔头
技术大学堂3-烙烫温度与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基本技法
花开三度,中国烙画艺术的基本功
能具体介绍一下烙画的技法实操吗?怎样进阶吗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