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渠宝笈特展」嘉德贵宾专场9月6日隆重举行

宝笈牙签天禄上,缥囊翠袖月华西。9月6日,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嘉德贵宾专场隆重举行,应邀前来的嘉宾们,徜徉在武英殿、延禧宫静谧而幽邃的氛围中,悉心研习《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珍品,品读宝笈编纂个中真味,不觉间,一天的时间悄然而逝。



“石渠宝笈特展”嘉德贵宾专场恭迎各界嘉宾


本次“石渠宝笈特展”,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分武英殿、延禧宫两个展区举行。武英殿展区以“皇室秘赏”、“重回石渠”、“考订辨伪”三个单元,集中展示《石渠宝笈》著录历代书画珍品;延禧宫展区,则从书画来源、编纂人员、编纂体例、贮藏地点、版本玺印等方面,对《石渠宝笈》进行全面解读。


观展嘉宾们得到了《石渠宝笈珍品中国嘉德经手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副院长娄玮先生与中国嘉德创始人陈东升先生、中国嘉德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女士以及前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先生等嘉宾合影留念


武英殿中,《清明上河图》《伯远帖》等书画珍品,皆全卷打开展示,让嘉宾们可以参照递藏经过品鉴名迹。这些书画珍品以往绝少采用此种展陈方式,一般都是半展开,全卷展陈可谓十年一遇。


故宫书画专家聂卉向嘉宾们介绍“石渠宝笈特展”概况


静谧而幽邃的武英殿展厅


隋人书《出师颂》、元代张达善《跋出师颂》合璧展出,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廿余年来,计有80余件《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亮相中国嘉德拍场,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件。二者本为一卷,1922年逊帝溥仪以之赏赐溥杰,后被割裂,离散于民间。2003年、1997年,中国嘉德的专家团队,在浩如烟海的市场中,发现了这两件作品,经反复研究、慎重考辨,定为《石渠宝笈》著录原迹,亮相中国嘉德拍场,并最终合璧回归故宫。


珍罕历代名迹点燃了嘉宾们的热情



嘉宾认真研读《石渠宝笈》相关史料


悉心观展


延禧宫中,《洛神图卷》上乾隆及大臣们的题识,再现了《石渠宝笈》的编纂体例以及严谨的考据,其中流露的乾隆皇帝艺术品味,值得研读。


此外,本次还展出了一幅故宫专家特别绘制的“藏宝图”,标明了宝笈著录书画的贮藏地点,其中体现的乾隆皇帝“藏宝”理念,颇具意趣,值得嘉宾们玩味。展览中的十余方《石渠宝笈》用玺印,亦吸引了嘉宾们的关注。


乾隆皇帝的“宜子孙”等《石渠宝笈》常用玺印


“石渠”语出《汉书》,西汉皇家藏书地称“石渠阁”,由萧何主持建造,位于面积是紫禁城六倍的未央宫之北,武帝后兼讲学之所。历史上,石渠阁中的种种讲学,对于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以“石渠”命名宝笈,除了表达了对前代文化的敬仰、对文化统绪的继承外,或许尚有确立这套典籍在后世收藏学中的正统地位之意。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石渠宝笈》


环顾当今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石渠宝笈》著录”已经成为市场中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宝笈著录书画,也是很多藏家的目标。可见,乾隆皇帝在《石渠宝笈》中表述的收藏思想,对当今藏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石渠宝笈》中体现的乾隆皇帝收藏理念值得当代藏家研习


《石渠宝笈》著录书画虽众,但或存各大博物院及著名藏家手中,或流散于市场的各个角落,《石渠宝笈》的编纂细节,一般人亦了解不多。中国嘉德组织本次贵宾专场,意在为广大嘉德贵宾提供深入研习《石渠宝笈》的机会,帮助大家全面了解清代皇家收藏思想,品味乾隆皇帝的审美理念。


中国嘉德创始人陈东升参观展览


作为本次“石渠宝笈特展”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嘉德独家支持的“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17日至18日召开。届时,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将就相关课题进行深入切磋交流,学术成果将在会后发布。


中拍协张延华会长与嘉德贵宾合影


【石渠宝笈特展珍迹揽胜】


王珣 伯远帖


隋人书 出师颂


张达善 跋出师颂


周文矩 文苑图卷


米芾 行书苕溪诗帖(局部)


赵孟頫 行书洛神赋(局部)


赵雍 挟弹游骑图


王致诚 十骏马图册(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拍:乾隆真迹也无奈,钱维城的《台山瑞景图》嘉德春拍低于估价
中国过亿书画,大开眼界!
清 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册 (分页高清)
「嘉德秋拍」宝笈珍秘 秋光熠熠——大观中的《石渠宝笈》
扬州人旧藏拍出7952万元天价--邗上老人
【嘉德春拍】皇家气象:四件石渠巨迹汇聚大观夜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